APP下载

设施蔬菜生产植保机械化装备技术分析

2022-04-04孙丰宝 张国锋

新农民 2022年7期

孙丰宝 张国锋

摘要:本文根据设施蔬菜生产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并且结合植保机械化装备发展现状、植保机械化装备技术种类、保机械化装备技术优势,进一步总结出植保机械化装备技术应用策略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蔬菜生产;植保机械化装备;生产特点;传统机械设备

在现代化科学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同样需要机械化技术和设备,为此技术人员只有不断针对此方面进行相关研究,才能不断提升经济收入。

1 设施蔬菜生产特点

我国是农业种植大国,为此农业发展过程中对于大棚种植技术和设施要求相对较高,其中大棚种植环境温度、环境湿度以及种植紫外线强度都会对大棚内部所种植的农作物具有极大的影响和作用,不仅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基础产量,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对土壤微生物物质的基础含量进行全面分析。所以以上因素都需要依靠机械设备进行全面转变,进而满足植保机械化基础需求。加上以上因素需要物理因素进行全面转变,所以技术人员需要针对机械设备温度、湿度以及紫外线等物理因素进行转变,从根本上强化机械化设备应用水平。

2 植保机械化装备发展现状

隨着农药不断发展,其药物实施技术以及硬件装备他同样得到了全面进步,为此怎样提升农药物质在农作物基础附着率,最大程度降低农药在非种植区域的覆盖、提升农药利用效率、减少农药基础使用数量、降低农产品基础产品数量、降低对自然环境和生物影响成为了农药实施技术的基础发展目标和方向[1]。

近几年,设施蔬菜生产植保机械化装备技术得到了不断进步,所以针对自然环境十分友好的基础试剂,比如:悬浮剂、水乳剂、物理剂型大粒剂等基础药剂的比例越来越高。为此我国全面开展友好型农药加工技术以及生产设备研究会议,我国各个地区相继举办了环境友好农药加工技术研究会议,其中新农药管理文件条例中明确指出:想要进一步推动和规范农药提升基础动力,导致农药生产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其中设施农业是在人为可控环境保护设施下的农业生产。设施农业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抵御自然条件的限制及灾害,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

2.1 常规农作物较多

现阶段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预防和治疗报告大多数围绕着稻田和大麦等相关农田农作物,通常情况下,只需要抓住病虫害文件测报和防治,其农业生产就不会由于病虫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种植故障问题。而农业种植设备的发展直接对农业种植结构、种植模式以及种植品种的转变,但是此种模式导致病虫害问题和种类的产生[2]。

2.2 传统机械设备使用频繁

根据现阶段信息数据调查,温室设施的大棚所产生的农作物防治技术90%以上选择传统手动模式进行喷雾器施药,所以该药品实施技术方式主要为大容量的喷射和雨淋模式,该技术模式以及药物机械设备的内部结构原理相对比较简单,明显缺少技术方面的优化和完善,并且传统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基础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基础作业效率较低,最终造成农药药剂流失较多,试剂试用效率不断减少,极易造成大棚种植区域的基础湿度,最终导致农作物霉烂以及病虫害问题,最终对大棚种植造成了二次伤害。此种模式不仅能够减少病虫害防治基础效果,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增加农药使用数量,提高污染覆盖面积。随着农业设备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此种环境对大棚种植设备、施药技术以及种植药剂提出了更高需求。

2.3 农业连续生产

由于农作物生长和发育无法离开自然环境,所以自然环境所造成的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农作物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因此,针对农作物病虫害问题化学防治极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和不足,所以种植人员需要积极结合超低数量的静电喷雾、目标施药以及变量喷雾等多种农药施工技术,从根本上发挥出各种实施技术的优势,所以需要根据农作物种植种类以及声场规律开展精准化实施技术,实现蔬菜病虫害的低污染控制[3]。

2.4 物理防治发展快速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上,不能单纯地依靠化学防治技术,还需要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物理防治等方面综合防治模式。为此大棚种植过程中,为了保证设施蔬菜生产植保机械化装备技术能够正常开展,其内部种植环境中需要全面覆盖塑料薄膜、遮阳网络以及防虫网等相关设备进行避雨、遮阳、防虫隔离栽培,从根本上减少病虫害的产生。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还可以充分利用灯光设备、色板以及黄板等诱杀技术。为了保证种子种植质量水平,技术人员还需要充分利用阳光晒种、温汤浸种等进行种子处理杀虫灭菌;利用高温灭杀土壤中的病虫,还可通过高温闷棚抑制病情发展。

2.5 控制病虫害问题

设施蔬菜生产植保机械化装备实施过程中,该种植技术普遍具备反季节性,所以该技术普遍具备高水平温度、较大湿度以及通气性较小等自然环境特点,以上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病虫害繁殖和蔓延,进而导致病虫害生活时间和周期性相对较短,产生数量较大,病虫害问题基础蔓延速度不断增加。除此之外,病虫害问题的控制方面上,农作物蔬菜种植和生产具有一定连续性,进而造成病虫害不会产生越冬、越夏现象,能常年为害。这些都要求植保工作能对出现的病虫害迅速控制,防止其蔓延为害造成损失。

3 植保机械化装备技术种类

3.1 耕地机械化

在设施蔬菜生产植保机械化装备技术实施过程中,需要使用大棚种植等耕地机械动力设备,并且配套更低整地机械设备,或者使用田园管理设备、起垄铺膜机等相关设备,并且保证农业种植可以积极开展灭茬、旋耕、起垄、铺膜、开沟等机械化作业,示范推广深翻技术、精细化整地技术、旋耕起垄一体化技术,提高蔬菜耕整地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4]。

3.2 种植机械化

在种植机械化操作过程中,还需要使用穴盘育苗播种设备、蔬菜精密直播机、蔬菜移栽机等相关设备和机械仪器,以此开展设备机械化播种育苗以及农田直播等种植作业。针对此种现状,种植人员需要积极推广和宣传蔬菜精密直播技术、蔬菜穴盘育苗播种技术、蔬菜移栽机械化技术,进一步提升农作物和蔬菜种植范围和环境的一致性和均匀性,以此不断适应不同类型的生产规模和品种种植。

3.3 节水灌溉

使用节水灌溉设备进行机械化灌溉、施肥,示范推广喷滴灌设备和水肥一体化系统,保证作物水肥需求。

3.4 植保机械化

使用电动喷雾器、动力喷雾机、烟雾机、杀虫灯等植保机械,示范推广高效植保技术、物理防治技术,保证蔬菜绿色安全。

3.5 初加工机械

使用蔬菜清洗机、蔬菜包装机、蔬菜分拣整理机等初加工机械,示范推广蔬菜整理、清洗、包装机械化技术,保障蔬菜供应。

3.6 收获机械

针对青菜、菠菜、韭菜等蔬菜,使用叶菜收获机、菠菜收获机、韭菜收获机等收获机械,示范推广土上收割技术、土下铲根收获技术等,形成标准化规范化蔬菜生产规范,示范推广块茎类收获技术等。

4 保机械化装备技术优势

农作物种植过程中,设施农业能够更好地阻止病虫害问题的产生,尤其在冬季和夏季两个种植月份,导致病虫害大面积产生,所以使用以上设备能够更好地阻止病虫害问题,同样在夏季同样产生问题和不足,并且在夏季产生病虫害数量不断增加,除此之外,设施蔬菜生产植保机械化装备的科学性同样最大程度减少农作物生长时间和周期,以此不断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5]。

除此之外,设施农业可以根据病虫害特点针对农作物生长时间和周期进行全面调整,或者积极转变农作物基础生产模式,最终成为了完善和优化设施农业特点之一,能夠从根本上提升农作物基础产量,尽可能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根本上完成机械化高效生产。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使用传统种植技术的农药使用数量十分不准确,并且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对于农作物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和作用,加上传统农作物使用方式所产生的问题和弊端相对较多,进一步要求技术人员在现代化高科技的发展时期,针对农药使用效率开展全面改革和优化,向更加科学、合理、更准确、危害更小、更高效提升农作物基础产量方向不断努力,才能更好地提升基础生产效率和专业技术水平,从而不断实现生产数值的最高数量。

由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传统喷灌模式下喷洒农药,不仅对农作物自身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和作用,还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明显的伤害,经过长时间的社会进步,此种落后技术会不断淘汰,为此技术人员需要积极引进全新的植保性设备和仪器工具。

设施蔬菜生产植保机械化装备在实施过程中,长时间且连续喷洒农药之后,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只有将此种危害问题降低至最小,才能从根本上在低污染环境下开展施药技术,进一步完成蔬菜的最好保护,最终让社会大众接触到最健康、最原生态的蔬菜和农户作物。

除此之外,对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不仅需要使用化学技术,一定程度上还需要从物理角度进行技术防护。比如: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针对所产生的病虫害需要使用紫外线灯光照射技术方式将其彻底杀死,所以该物理技术模式不仅能够有效防止病虫害问题,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对蔬菜自身造成零伤害,最大程度保证蔬菜种植健康程度。所以使用物理基础模式,不仅能够对蔬菜健康程度提高基础需求,并且还需要针对农业生产紧急支出成本降低至最小,其中当蔬菜以及农作物种植成本不断减少和降低时,农作物基础售价随之减少,这样可以从多方面的角度进行实现最大化的效率提升,这也是设施农业的优点之处,和它的必要性所在。

5 植保机械化装备技术应用策略

5.1 种植问题

5.1.1 资金投入问题

近几年,各个级别政府和农业种植管理部门对于农业机械化工作十分关注和重视,所以各个地区每年都需要支出一定水平的经济补贴,以此作为基础条件,应用在设施农业全新技术的试验方面上,进而为农业全新推广技术和工作提供了基础的保证。但是从现阶段根据农作物种植技术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虽然各个地区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并且在种植设备方面上具有十分完善的设施,但是农业机械设备的基础投入相对较少,设施蔬菜生产环境安全性低,远不能满足设施农业生产需要。

5.1.2 构建资金管理制度

资金管理制度的构建方面上,需要逐渐构建出各个级别管理政府、蔬菜生产植保机械化装备、农业生产技术人员以及农业服务等方面的基础投入制度。为此各个地区的政府还应该积极增加引导扶持管理政策,比如:贴息贷款和购机补贴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市资金支持。除此之外,在构建资金管理制度方面上,还需要积极围绕农业设备基础建设和蔬菜种植环境,并且进一步引导农业生产设备以及服务组织核心思想。总之,建立起以农民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和农机技术部门示范扶持等多方有效的投入机制,提升整体设施蔬菜生产环境安全的农机化技术水平。

5.2 应用策略

第一,不断增加基础宣传力度,从根本上提升专业技术实施水平,为此该技术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还需要积极引进各种农作物蔬菜生长环境以及安全技术,并且将其应用在农业生产设备制造环境中。而在农业种植期间,还需要充分使用电视、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等相关媒体平台,并且大力宣传全新技术,从根本上激发农民从事农作物和蔬菜种植积极性和热情。除此之外,在设施蔬菜生产植保机械化装备技术实施过程中,还需要通过积极宣传地区对专业技术的重视程度,全面推广专业技术推广范围。

第二,实现专业技术培训,提升技术实施质量水平,而在专业技术实施过程中,应该开展多种层次、做种类型的专业技术培训,从根本上帮助农业种植者切实掌握农业全新技术。

第三,强区、镇和村各级技术人员的沟通,通力合作,不断完善技术路线,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产品增值和农民增收。

6 植保机械化装备技术发展趋势

植保机械化装备技术的核心因素则是通过雾喷滴灌设备,将水资源、化肥以及土壤等基础条件使用药剂直接送达农作物根部,最终完成农作物种植过程中节水、节肥、省药、作物吸收营养均匀、省工省成本的目的,最终该技术成为了现代化农业值得推广的核心管理技术和运转模式。由于该实施技术在个别地区使用相对较多,为此该技术对提升农作物种植水平的基础效果十分明显,但是现阶段设施蔬菜生产植保机械化装备技术对于农药实施具有高水平要求,所以传统种植技术和设备已经无法跟上现代化发展脚步。

随着世界范围内杜宇互联网平台建设的不断重视和关注,致使物联网产业不断被发展,根据我国相关信息和数据进一步显示,物联网从研发至今,该技术已经渗透至农业种植的每一个环节,导致大棚种植过程中全部安装农业物联网检测设备和仪器,并且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实施监控大棚蔬菜种植温度、湿度、光线以及传感设备等相关方面对室温环境的自动以及手动调整,完全实现自动化,促进有机高效农业发展。

7 结语

农业生产机械技术不仅仅是一项农业种植技术,一定程度上还成为了提升社会大众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从而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玉升.设施蔬菜废弃物资源化与生态植物保护利用现状及前景[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28):25-27.

[2] 魏家凤.设施蔬菜规模化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现状与应用[J].农家科技:中旬刊,2021(1):242.

[3] 魏前华.打造现代植保 推进统防统治——长丰县农业植保机械化发展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21(15):107.

[4] 常青,洪波,陈志杰,等.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现状与问题思考[J].北方园艺,2020(17):131-137.

[5] 李少斌,徐爱仙,徐建武,等.武汉市设施蔬菜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推广[J].湖北植保,2019(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