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林区野生动物保护浅析

2022-04-04陈晶 魏睿

新农民 2022年7期
关键词:野生动物

陈晶 魏睿

摘要:由于当前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半林区偶尔会出现狼、豹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所以需要落实针对性保护。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加强法规宣传力度、建立适当的伤农补偿机制、建立联防机制、控制半林区内及周边人为活动、严格野生动物疫源疫情监测、应用先进技术构建“多位一体”巡防体系这些半林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优化展开措施。

关键词:半林区;野生动物;动物保护

半林区相对于林区而言,在生态群落、动物种类、人为干扰程度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而针对半林区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也有别于林区或保护区。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两大要素分别为生境和人为干扰,就生境而言,半林区植物种类相对较为单一,动物种类较少,优势种现象较为明显,应据不同情况从食物、水源、庇护所等方面开展保护工作,针对不同物种的适宜生境制定相关管理方法,特别是小种群物种,由于半林区生存空间相对狭小,种群数量小的物种较容易消失,同时也要适度控制种群增长过快的物种,特别是啮齿类有害动物,避免过度竞争,引起生境退化。近些年,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半林区也偶尔会出现狼、豹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或迁移或繁殖。据此应根据其生境特点,人为保护并扩大其生境范围,以利其活动取食,进而形成一定规模的种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亦可与接壤林区或保护区建立生境走廊带,促进迁移及基因交流。

就长武县自然条件来说,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南、西、北三面接壤甘肃,泾、黑、南三条河流横贯全境,883条大小支毛沟从北到南无序摆布,形成塬坡川兼有,南塬一些大沟系除与甘肃灵台邵寨相接外,还与宝鸡麟游大山区直通。县域总面积5.67万hm2,其中林业用地3.33多万hm2,有林地2.2万多hm2。随着植被的增加,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野生动物的种类也在增加,种群不断扩大,经普查全县野生动物共有40余种,以哺乳纲、鸟纲为主,主要有獾、狍、麂、鼬、花面狸、野猪、雁形目、雀形目、隼形目、鸡形目、鹳形目、鸮形目等,其中不乏黑鹳、鹰、隼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半林区人为活动频率要远高于林区,因而人为干扰也是影响其野生动物保护的一个重要因素,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有序有效管理工作:

1 加强法规宣传力度

半林区缺乏旗舰物种,难以引起公众关注,社区居民保护意识也较为淡薄,列入保护名录物种的缺少也导致管理上的轻视,从管理机构到一般群众都较难引起足够的关注,因而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加强巡查管护,利用好媒体平台,将平时的救助放生工作多做宣传,让群众直观的、多渠道的了解野生动物管理工作,促进民众生态意识的形成。利用发放宣传单,通过媒体和网络、微信等,大力宣传禁止非法捕猎、经营、食用野生动物;在醒目位置张贴标语、悬挂条幅,深入居民家中开展宣传活动,并签订野生动物保护承诺书,引导群众对身边破坏野生动物行为进行举报,提高全民爱护野生动物意识,筑起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防线,提升半林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成效。

为了更好引导区域群众参与、配合半林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保证其能够在实际生活、生活中维护自觉保护野生动物,就必须要持续强化区域普法教育宣传。这种教育宣传工作的展开不能仅仅局限于区域劳动力、成年人,还需要覆盖至未成年、学校。例如,可以联合区域内的初高中,定期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带领青少年进入野生动物宣教中心,由讲解员从野生动物保护普法教育、野生动物种类以及生活习性科普、实践成果展区、动物笼舍、诊疗区等几个部分进行详细解说,通过近距离与野生动物的接触和深入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切实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通过类似宣传教育活动的展开,能够促使区域内所有人员均转变为半林区野生动物保护的“志愿者”,以此推动区域半林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升级。

印制有关于半林区野生动物伤人伤畜防范工作的相关文件、宣传海报,并在山上林场重要位置张贴,对生活在辖区林场内的群众及时开展有针对性地警示宣传教育。同时民警通过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群众现场提问的方式,详细清楚地介绍预防野生动物伤人、伤畜以及自救的技巧,告知群众,野生动物生活习性、活动范围等知识。在进山口、主要道口、进山必经路段设立警示牌、警示标语的方式,警示群众不要或尽量避免单独进入林区腹地或在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活动,联系各林场着力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停歇地、繁殖地的野外巡查力度,组织警力对辖区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开展猎捕野生动物工具的集中清理清缴行动,重点清理捕兽套、捕兽夹、陷阱陷坑、逆变电网围栏等工具,有效保护野生动物安全。通过工作,有效增强了群众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进一步提高了全民保护野生动物和防范野生动物伤人伤畜的意识,为维护野生动物资源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了和谐发展的生态屏障。另外,可以在区域内推行野生动植物保护“小课堂”,积极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激发林区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热情,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 建立适当的伤农补偿机制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野生动物越来越受益于绿色发展之幸,但这不能成为当地群眾之痛。除了依法保护之外,各地应该尽快完善补偿制度的实施细则,并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只有兼顾群众利益,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随着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大,一些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加。与此同时,部分繁殖能力强、破坏性大的野生动物种群,在一些山区已严重危害农作物生长,其中以野外生存能力超强的野猪为典型,“农民辛苦一年,野猪一夜毁完”的情形屡屡出现。在推行半林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需要同时兼顾群众的利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得不到有效保护,“人猪冲突”之类的问题就很难妥善化解。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国家级保护动物“闯祸”后,基层政府部门承担着向受害群众发放补偿的任务,往往由最基层政府负责补偿,迫于财力限制,难免对出现难以及时、充足发放补偿的问题,一些地方的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实际上处于架空状态,不少农民反映农作物被野猪毁坏后拿不到应有的补偿。在这样的状态下,利益受损的农民难免心生怨言,甚至奋起猎杀野猪来“保卫家园”。基于这样的情况,应当展开对区域野生动物发展情况及受害情况的科学评估,并结合专业部门组建起专业狩猎队伍进行猎捕。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完善补偿机制,对野生动物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予以合理赔偿,对补偿条款落实去简单化和去宽泛化,对补偿的主体、标准以及经费来源等问题落实明确表述。

半林区往往与居民区接壤,动物活动取食范围与农田村庄互有穿插,加之近几年的生态恢复,动物活动范围不断向群众农耕及生活区延伸,时常会发生野生动物毁坏庄稼、袭击人员牲畜的情况,通过走访调研并结合自身及各县同行多年的工作经历,发现在半林区比较典型的伤农案例有鸮形目伤害家禽养殖场、野猪等毁坏玉米等庄稼地,未见或极少见伤人事件。目前的野生动物伤农补偿办法只针对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对一般保护动物造成的伤农补偿未有明确规定,而对农户造成较大损失的在半林区又多为一般保护动物,如狍子、野猪等,近年来不断有群众反映,成片玉米地遭到毁坏,而管辖政府及部门又无依据进行相应补偿,对此应尽快调研征询意见,分类型分条件制定野生动物伤农补偿的相关管理办法,防止挫伤社区居民保护动物的积极性,对我们的野生动物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3 建立联防机制,社区共管

仅依靠专业人员是无法实现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的,越是基层工作人员越是身兼数职,很难做到保护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及主动性,应加强社区联系,借鉴生态护林员的经验,聘请当地村民协助开展野生动物管护工作,向其适当发放通讯补贴、生活补贴,依靠村民进行联防,打击偷猎等违法犯罪活动,以便及时有效开展救助放生工作,共建保护网络,减少管理盲点。

随着群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以往存在的违法私设猎套的行为基本绝迹。在后续的半林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应当积极联合森林资源管理部、专员办、森保大队等部门,形成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合力,在搞好宣传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依法查处的力度,坚决取缔和打击非法滥捕滥猎行为。在此基础上,还应当积极协调公安、工商部门对山特产品经销店、餐馆饭店等经营野生动物及产品的场所加强巡查,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依法查处违法活动。持续强化区域警务协作,搭建起“部门联动”的半林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机制。实践中,主动、定期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集中清查行动,深入区域各集贸市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餐饮饭店等场所,严厉查处非法猎捕、经营贩卖、销售、食用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等违法行为。在实际的清查过程中,要求着重对区域农贸市场、农家乐、餐饮单位进行清查,与区域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签订有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承诺书。一旦发现违法捕猎、售卖野生动物的案件,及时移交行政部门进行处理,切实打断盗猎、交易、食用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经济链条[1]。

实践中,应当坚持“守”字为先,强化法治意识。联合区域派出所开展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屯、进学校、进单位的“五进”活动,针对乱捕滥猎、滥食野生保护动物等违法行为和不良习俗以案说法,积极引导辖区内群众抵制食用、交易珍稀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深化群众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意识和科学知识,营造全民保护、全民参与、全民打击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还需要推行“打”字开路,加大保护力度。联合区域派出所组织民警夜间在各重点路口对可疑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联合林场林政部门全面清除并收缴辖区内的鸟网毒饵、诱捕器、猎套等捕杀野生动物器具,加大对野生动物栖息地及其周边环境的巡护力度和对猎捕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4 控制半林区内及周边人为活动

半林区周边人类活动较多,容易导致区内生态失衡。如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挤占了动物的生存空间,破坏了动物的取食、庇护、饮水等环境,造成部分动物中数量失衡下降,破坏了生物链平衡;化学试剂的使用,病死家畜尸体、毒死老鼠等随意丢弃,都会导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下降,甚至大规模死亡。食肉动物数量的下降,造成鼢鼠、野兔泛滥,对农林业造成了极大危害,长武县林业部门每年针对鼢鼠单项的防治费用就在数十万元,而这对于造成的危害仅是杯水车薪。所以对半林区内及周边居民的活动要加以约束控制,危害到区内野生动物的行为要严厉禁止。

同时,在半林区内及周边人为活动的管理与控制工作中,还应当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半林区内部,定期展开“巡山清套”专项行动,主要对野外猎套、猎夹等猎捕工具进行全面搜寻清理,消除一切隐患;全面清查辖区内野生动物养殖场所,逐人逐项登记建档,强化日常管理工作;组织警力路面盘查,临时设卡检查过往车辆,集中整治和打击乱捕滥猎、非法经营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坚持“主动出击、打防结合”,辖区派出所严查入山人员,巡查重点部位,对各类违法放牧、私拉乱建的有碍野生动物活动的围栏等及时予以拆除[2]。实践中,需要在相关工作中推行“护”字兜底,践行初心使命。在区域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统筹安排下,联合多方主体认真做好野生动物巡护工作,以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实处的工作理念,切实维护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5 严格野生动物疫源疫情监测

计划狩猎也是一种管理手段和调节种群的方式,对农作物损坏较严重的一些禽兽有计划的进行人工捕杀,是控制种群的直接手段。各级部门虽每年都下达了狩猎任务,但现在禁用枪支猎捕,农民只好用套子和毒饵捕杀,造成动物死亡地点不定,多处于偏僻、复杂地形及植被较好地,难以找见尸体,造成糜烂发臭,会引发疫情,带来不安全因素。加之近年来禽流感、非洲猪瘟来势汹汹,2020年的新冠肺炎更是让人谈野生动物色变,公众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度前所未有的高涨,这对野生动物管理保护及疫源疫情監测工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借机充分发挥行政推动力作用,县乡村都要重视此项管理。建议每村配备一名兼职监测员,每乡镇配备一名专职信息员,向县级主管部门负责逐级采取零报告制,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全方位抓好此项工作。

6 应用先进技术构建“多位一体”巡防体系

大力推动无人机在半林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将无人机用于野生动物巡查保护工作中,让传统巡护模式与高科技巡护模式有机结合,推动“人防+技防”模式形成并应用于实际。实践中,无人机的机身上装有双光摄像机和热成像感应器,白天通过双光摄像机,夜间则借助热成像感应器,能实时监测林区内各种异常活动,除无人机外,还借助林区的视频巡防系统和护林巡防员,形成多位一体的“巡护网”,为切实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有力支撑。

7 结语

半林区由于人为干扰、范围有限、生境片段化等多重因素影响,野生动物管护工作情况复杂,要进一步摸索实践,开展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荆树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初探[J].科普童话,2019(14):158.

[2] 连城管理局.连城管理局启用无人机开展森林资源管护工作[J].甘肃林业,2018(6):47.

猜你喜欢

野生动物
城市野生动物的生存之道(上)
为野生动物建座“桥”
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发布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关爱野生动物,守护美好家园
В Китае началось рассмотрение проекта решения о запрете нелегальной торговли дикими животными中国保护野生动物再立重典
保护野生动物
野兽出没
瞧 这些搞笑的野生动物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