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2022-04-04张德全
张德全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以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组织和经营的经济形式,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时期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必然选择,也是基于新的发展阶段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内部循环的重要引擎。本文立足于新时期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这一微观课题,发现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多主体、多要素的协调发展。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推动体制、政策、资金、向农村倾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最终实现民富与村美。
关键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发展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优化农村发展环境。随着历史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多次变化。从建国初期的生产队到80年代统一分散的家庭承包经营双层管理体制,再到本世纪初悄然兴起的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农村集体经济再次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多样,共存互补。2015年,国家进行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防止了村庄集体资产流失,落实了村民从集体资产中受益的权利,振兴了村庄集体经济基金。最重要的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越来越现代化,农村集体经济运行、交易、投资、增值的动力越来越完备,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1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1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日趋多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有效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推进农村振兴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与传统意义上依靠职工工会形成的农村集体经济不同,新时期的新农村集体经济致力于实现农民土地等资源资产的整合,实现劳动力与资本、技术、资源的结合,在以农民为主体的前提下,管理等生产要素,促进农民(劳动者)和集体经济组织、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形成产权清晰、成员界限明确、平等协商、民主管理、利益共享的经济形式。各地因地制宜地探索和实践,对分散的农民进行重组,创新探索,形成了土地股份合作制、成员股份合作制、社会资本混合所有制等多种多样的农村集体经济新形式,有效促进了业兴、民富、村美,有效促进了业兴、民富、村美。
1.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试点不断深化发展,部分地区结合本地地情村情实际,因地制宜用好用活各项扶持政策,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形成了多样化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农村资源、资产、资金在上述过程中得到有效盘活,农民及村集体收入显著提高,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不断深入,一些地区因地制宜地运用好各种扶持政策,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形成了多元化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有效地盘活了农村资源,在上述资产和资金的过程中,农民和农村集体的收入显著增加,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显著增强。
一是资产振兴模式。即村集体在清查资产、了解家庭背景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开发、公开拍卖、租赁经营、合作经营、股份经营等方式,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盘活,从而实现农村闲置存量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进集体创收。一些实力雄厚、区位优势相对较好的村庄,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土地、房屋等集体资产,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商业开发,协调建设标准商业建筑、街道商铺、农贸市场,仓储物流设施、娱乐设施等配套设施,或以招商、租赁、租赁等形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独立经营,或聘请专业经理人托管经营发展,有效促进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是资源开发。即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村集体所有的低效甚至闲置的土地、景观、生态等资源进行规划整合,以村集体统一经营、参股经营、托管经营的形式进行投资开发,拍卖租赁,实现“资源化资产”、“村民化股东”,促进集体收入的增加。
三是资本运营。即一些具备一定经营条件的村集体,在符合规定和村民意愿的条件下,将集体积累资金、财政扶持资金和村民个人资金转为股份,参股经营主体,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增长项目。通过量化村级经济组织的经营收入,可以获得股本、利息、资产增值等资本经营收入,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地通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集体资产活力,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但从现实看,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依然存在内生动力不足,使其发展有所被制约。
2.1 思想认识不足,思想观念较为落后
农村基层干部作为领导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领导能力和水平决定着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当前,一些村干部对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眼光,行动困难问题突出,不作为和不作为:一些村干部由于所在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条件不具备,推动自身发展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村干部对集体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顾虑,认为要承担一定的经济和政治风险,不敢轻易付诸实践;一些村干部由于个人能力有限,不敢有所作为。有求稳定的心理,“无为而治”,害怕在行动中发展;有的村干部发展思路空洞,缺乏明确的具体发展思路和规划,落实不到位。此外,农民对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和信心不足:部分村民对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缺乏信心,不敢走老路,个人利益受到损害;一些村民担心村干部谋取私利,挪用个人财产和集体资产;一些村民对村干部领导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和业务素质表示怀疑。
2.2 区位条件受限,收入来源单一
大多数村庄相对缺乏资产和资源,一些村庄几乎没有可供集体统一控制的资产和资源。面对发展资源匮乏、发展资金匮乏、经营性资产少且分散的困境,集体经济发展的合力难以凝聚。虽然一些村庄拥有可集体控制的资源和资产进行开发,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开发区位条件有限,相关产业难以发展。由于缺乏对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详细研究、定位和规划,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集体土地资产和资源的承包收入和政府财政项目的补贴收入,而收入来源渠道相对单一,最终也导致了一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和数量难以提高的现实。总之,靠近城市、交通便利、资源资产丰富的农村集体经济资产更具活力,而不具备上述条件的乡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gzslib2022040416332.3 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高,农业比较效率低
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为基础,构建以农业为基础的全产业链,实现“六次”“产业综合效益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但目前大多数农村产业单一,过于集中于第一产业,水平较低,整个农业产业链尚未形成完全扩展。由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成的产业整合主体众多,但存在诸多问题,“多而不强”的问题体现在驱动力弱、发展质量低、竞争力弱等方面。难以形成产业集群,难以发挥规模效应和品牌效益的作用,也阻碍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
3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我国乡村体量庞大,不同区域、村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也具有一定复杂性。新時代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从试点发展向全面展开,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水平,需要从培育经营主体、加强宣传面工作以及结合农村发展优势等方面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3.1 加强宣传工作
做好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思想宣传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媒体作用,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依托抖音、微信、微博等,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相关政策和政策。同时,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观察会或印发典型案例材料,对一些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村庄进行宣传展示,拓宽农民视野,逐步消除农民的疑虑,提高农民对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和认同。二是充分发挥宣传口号的作用,围绕宣传口号做好宣传工作。在一些街道和活动场所设置标语,以提高公众对村民身份的认识和宣传。
健全村规民约,健全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只有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更好地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村党委要带头,,根据“四谈一审两公”“民主决策管理制度使村民了解、参与讨论、决策和监督,确保村级各项工作合规、合理。同时不断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和acq调动他们参与村级公共事务、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充分认识他们作为集体经济发展主体和受益者的身份。
推进农村各类公共组织建设,增强村民组织意识和集体意识。两个村委会要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牵头建立农村行业协会、合作社等一批社会团体,积极引导村民参与,逐步激发村民建立社会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村民在重新组织、互助合作的过程中,转变观念和意识,提高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政府应积极推进配套措施建设,支持公共组织的改革和发展。
3.2 培育经营主体
改善新型农业经营实体的发展环境。一是进一步改善发展的政策环境。在财税政策方面,地方政府要为其培育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和减免税优惠政策;在信贷政策方面,要进一步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在加大财政政策支持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信贷互助合作;针对潜在的经营风险,地方政府不仅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惠补贴政策,还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在土地政策方面,我们应该进一步促进土地转让。第二,加强政策宣传,营造氛围。各地要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面向农村,面向社会,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政策的宣传和解释,提高社会对这一政策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调动现有农业经营实体和农民的积极参与。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整合协调发展。对于发展驱动力较弱的主体而言,走向合作是实现其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土地、资金、技术、产品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盟,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包括“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家庭农场联盟、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在内的多种融合发展形式,实现互利合作,提升发展竞争力。同时,针对不同性质的经营主体,要实行差异化的扶持引导,促进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主体各自优势及不同功能作用的发挥,以实现其协调发展。
3.3 结合农村发展优势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首先要按规律办事,在探索中找到发展出路。应在坚持集体所有、遵循村民意愿、保障村民权益的基础上,立足村的区位条件、资产资源条件以及特色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并发挥不同村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兴村产业,科学选择多元化发展路径,从而实现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壮大、农民致富的良性互动。
针对传统农业村镇,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做足做深做强农业,推进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融合发展。在做好市场研究和调研的前提下,制定适宜农业发展道路。其一,充分依托当地农业发展基础,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其二,依托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纵向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和附加值。其三,拓展农业文化、生态、旅游等多重功能,实现农业与科普教育、旅游、娱乐、养生、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农业主题公园、农业旅游体验基地等,横向延伸农业产业链。其四,依托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发展“电商+“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以科技渗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据此,农村产业从分散生产向规模化、市场化转型蜕变,并实现集体经济壮大与贫困户脱贫致富双赢。
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尽可能在县级层面,做好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与设计,同时依据村镇自身实际以及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因地施策,引导其合理化、差异化选择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路径,稳妥推进集体经济发展,避免产业发展盲目跟风与同质化竞争,降低集体经济发展风险。集体经济发展经验丰富和集体积累较多的村,可以进一步积极探索创新性发展路径,提升自身发展竞争力;但发展经验不足、资源资金相对短缺、依赖政府帮扶的相对不发达村,应以发展稳健性产业为主,尽量避免参与竞争性较高、风险较大的产业。
参考文献
[1] 解安.“三农“有解:“三农“重大现实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8.
[2] 王娜,胡联.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价值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18(10):67-72.
[3] 陆雷,崔红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18(11):36-38.
[4] 田莉.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