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运营商创新业务运营措施探析
2022-04-04李瑶
李瑶
摘 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通信运营商的业务范围变得愈发广泛,面对新的发展环境,运营商需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业务创新,对运营措施进行优化,提升运营的效果。文章从移动运营商创新业务的发展历程和面临的挑战出发,针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运营商创新业务的运营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运营商;创新业务;运营措施
中图分类号:F6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2)11-0124-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1.124
以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支撑,移动互联网得到了迅猛发展,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配合智能手机的普及,要求通信运营商必须做好业务创新,传统的业务运营策略无法很好地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基于此,运营商需要在创新业务的同时,做好运营措施的优化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环境。
1 相关概念
移动互联网简单来讲,可以看作是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结合,同时具备了互联网分享、互动、开放以及移动通信随时、随地、随心的优势,其本身的技术核心是宽带IP,能够提供多样化的高品质电信服务,包括语音通话、数据传输、凸显传递以及即时视频等。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移动互联网正在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带动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的变革,最近几年更是接连实现了从3G到4G再到5G的跨越式发展。
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支撑,移动互联网能夠实现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融合,利用智能化客户端配合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网络信息的有效获取,这也是一种新型业务模式,涉及了包括软件、应用和终端在内的各项内容。以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特点作为前提,与移动互联网内容的融合,可以实现平台和运营模式的一体化。
2 移动运营商创新业务发展历程
移动运营商向用户提供的业务类型多种多样,尤其是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本单一的短信、通话业务开始被愈加丰富的彩信、图片、音频、视频等业务所同化,在这种情况下,移动运营商创新业务提供的模式同样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移动运营商创新业务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其经过了三个核心阶段。
第一,以WAP和NTT DoCoMo为代表的“围墙花园”模式。这种模式下,运营商在业务提供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采用的业务提供方式是CP/SP-运营商-用户,在这个阶段,出现的创新业务包含了彩信、彩铃、手机报刊等。
第二,以Web浏览器以及应用商店为代表的“开放地带”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先进技术和商业运营模式的相互配合,第三方业务的提供方开始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网市场中,在“开发地带”利用运营商提供的各种通道,更好地服务用户需求。
第三,以Vodafone 360应用平台为代表的“无围墙平台花园”模式。面对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移动运营商开始进一步对自身的优势资源进行开发,也构建起了相应的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3 移动运营商运营中面临的挑战
3.1 互联网业务的冲击
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支撑,互联网的业务类型变得愈发丰富,对于移动运营商的业务产生了巨大冲击。
现如今,在互联网中,有很多应用都是免费的,这些免费应用在功能上与移动运营商的一些基础业务重合,对其产生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例如,因为网络电话等VoIP类应用的出现,移动运营商的基础语音业务被分流;kik、米聊等的存在,取代了传统的短信业务;运营商原本的增值业务被华为商城、苹果App Store等挤占,而移动运营商原本所具备的交易聚合及代收费功能也被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更加方便快捷的第三方支付业务取代。
3.2 智能手机功能的丰富
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功能变得愈发丰富,基本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需求,而在这种情况下,多数用户对于一些新型业务的使用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业务,而且用户对新型应用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又反过来加快了业务的创新速度,对于移动运营商的运营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3.3 市场竞争模式的转变
伴随着移动运营商业务类型的丰富,通信市场的竞争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从原本的产品竞争朝着平台竞争的方向转变,尤其是以愈发完善的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终端厂商也开始参与到竞争中。
就平台竞争而言,平台想要成功吸引用户群体的目光,必须具备丰富的内容和高质量的应用,而在这个过程中,第三方开发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了领导创新业务发展的中坚力量。
3.4 运营商需求量的减少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服务提供方获得了与用户直接对接的机会,其所提供的各种服务都不再需要通过移动运营商这一媒介,尤其是OTT业务,对移动运营商网络系统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冲击,在难以获取用户信息的情况下,移动运营商也无法对客户以及业务内容的价值进行准确识别,导致其只能为用户提供一些低价值的信息传输服务,难以确保运营的精细化,长此以往,运营商的长远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
3.5 业务结构不满足用户需求
移动运营商在开展日常运营业务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矩阵式结构,但是实践结果显示,这种业务结构存在不少漏洞和问题,会限制用户终端的功能,导致用户无法使用一站式业务模式,影响了其业务体验,以此为背景,用户可能会对移动运营商的业务失去信心,导致移动运营商的评价逐渐落后于互联网业务,被互联网业务取代。
4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运营商创新业务运营措施
4.1 加快新产品研发
移动运营商想要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需求,必须进一步加快对于新产品的研发力度,立足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做好核心产品和服务的打造,进一步拓展服务的领域和范围,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移动运营商建立起了具备自身独特标志的应用商店,如沃商店和天翼空间等,但是相比较第三方应用商店,如华为的华为商场、安智市场、苹果的App Store等,不管是在产品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又如,移动社交网络服务可以说是用户流量最大,而且用户黏性最高的一种互联网服务,其所具备的流量和广告市场空间极其巨大,对于精细化产品和个性化产品的运营同样有着良好的空间,而现如今,该市场被QQ、微信等社交软件霸占,移动运营商能够提供的服务非常有限。
对此,移动运营商可以借鉴第三方应用市场,积极开发新的功能,创造出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为用户量身打造电信级品质的产品,能力范围外则可以采用开放合作的策略,与第三方开发者共同进行新产品的研发。
4.2 推动精细化运营
借助精细化运营,移动运营商能够实现对用户及业务的深入分析,实现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精准化营销,对目标群体进行精准定位,切实提高对于自身产品及服务的营销效率,拓展市场份额;二是用户特征把控,运营商可以凭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及产品的方式,赋予用户更好的体验;三是评估业务发展,结合业务发展的具体情况,调整业务发展策略和发展模式,进一步强化用户的活跃度,配合有效的业务管理工作,在保证用户隐私及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强化业务运营能力;四是通过深度数据运营,促进产品和服务功能模式的丰富,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积极開拓新的业务模式,强化服务能力,从原本一味追求增值转变为更好地服务用户。移动运营商精细化运营的架构如图1所示。
精细化运营平台能够从用户角度出发,实现对于数据的深度经营,为现有增值业务运营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如增值业务针对性营销、业务管理和优化等。不仅如此,移动运营商也可以在平台上对新的业务模式进行探索和经营,平台可以直接参与到业务运营过程中。对比传统的运营平台,精细化运营平台不再面向常规经营分析与决策支持,也不再侧重于综合业务的分析和决策。
4.3 重视平台化操作
移动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可以实施平台化的经营策略,将商业基础设施作为基本载体,明确用户需求,汇集服务和应用,继而实现需求和服务的精准匹配。
从用户的角度,体验到的各种服务都是由移动运营商通过统一的用户界面提供,不管是运营商本身的业务还是第三方服务,只需要借助统一的ID,用户就可以购买和使用。平台化的运营和操作能力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电信业务能力开放、第三方能力管理、用户管理、服务管理和应用发布等。
4.4 开放运营商能力
电信业务能力的开放,可以帮助运营商利用好自身的资源优势,更好地汇集第三方群体智慧,同时也可以针对运营商在业务创新能力以及需求响应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弥补,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电信业务能力和互联网业务能力存在较多的结合点,也可以形成丰富的应用场景,在对业务能力进行开放时,需要结合运营商本身独特的业务能力及互联网企业业务能力的优势,加强能力结合,对电信业务能力的潜在应用场景进行扩展。
4.5 拓展智能化管道
移动运营商可以通过建造智能管道的方式,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升用户感受,对价值链进行拓展。智能管道可以帮助运营商实现对网络资源的动态配置和差异化调度,可以实现对用户、业务以及流量的分层管理,从原本的连接通道提供者向智能管道提供者转变,借助多样化的商业模式,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促进用户体验的提高。
具体来讲,一是可视化管道,需要确保协议、用户、终端及内容的可视化;二是流量优化,需要对页面、终端的优化和流量缓存等。
例如,可以实现灵活计费,将费用分为基本计费、业务计费和内容计费三个方面,提升计费的灵活性,在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利润。
5 结语
总而言之,移动运营商想要实现自身的长远稳定发展,需要打通网络、平台、产品等众多层面,确保下级层面可以为上级层面提供可靠支撑,以终端用户作为核心,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提升其用户体验,并且及时对新业务运营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正,切实提高运营商的创新业务运营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景镇,于永伟,丁志永.面向移动互联网在线计费模式下用户上网感知提升方法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4):46-47.
[2]李琳,肖明华,卢镭.移动互联网下的运营商大数据应用探究[J].大众标准化,2020(24):172-173.
[3]张雷.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运营转型与植物油生产推广转型相似处:评《数字经济生存之道:电信运营商转型》[J].中国油脂,2020,45(12):162.
[4]刘宁.5G时代ZGYD移动通信运营策略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0.
[5]陈晓璠,郑玉谦.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7):14-16.
[6]张彤.大数据背景下智慧物流业务体系构建与运营[J].商业经济研究,2019(21):86-89.
[7]李玉薇.为广电打造移动化、智能化的运营支撑平台:访广州市诚毅科技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昕[J].有线电视技术,2019(4):108-109.
[8]王洪军.5G业务运营之变[J].中国电信业,2019(4):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