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中国年文化”
2022-04-04周洪林
周洪林
“欢欢喜喜过大年,浓浓年味飘方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邮政就陆续发行一系列年文化邮票,方寸之间,“中国年文化”丰富多彩。
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生肖邮票。生肖邮票作为全年邮票发行的“开门票”,一直备受广大集邮迷追捧。中国邮政自1980年开始发行生肖邮票,至今已连续发行40多年。2022年是农历壬寅年,1月5日将发行《壬寅年》生肖邮票一套2枚,第一枚“国运昌隆”,描绘一只矗立远眺、气宇轩昂的上山虎形象;第二枚“虎蕴吉祥”,描绘虎妈妈带着两只虎仔悠然休憩的温馨场景。
我国发行的首轮生肖邮票,是1980年2月15日发行的《庚申年》特种邮票一套1枚,该套邮票由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绘画创作。邮票图案为红色衬底上的一只坐姿小黑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形象可爱。《庚申年》猴票目前已成为新中国邮票中屈指可数的一枚珍邮。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过年习俗的春节邮票。春节是中华民族最悠久、最隆重的传统节日。2000年1月29日(腊月廿三),中国邮政发行了《春节》特种邮票一套3枚,小型张1枚。图案分别为“迎新春”“辞旧岁”和“闹社火”,小型张为“合家欢乐”。该套邮票借鉴了民间年画、剪纸等艺术形式,描绘出春节文化活动中贴窗花、放鞭炮、点花灯、舞长龙、扭秧歌、合家团圆的喜庆场面,表达了人们对春节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同时也传承了传统的过年习俗。小型张边纸上还绘有各种剪纸图案,表达了吉祥如意、年年有余、富贵平安之意。
彰显中华民族特有人情味的拜年邮票。拜年是我国春节的主要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与人之间情感凝聚和维系的重要礼节,具有独特人情味。中国邮政从2015年至2019年连续发行了五组“拜年”系列邮票。其中:第一组《拜年》邮票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邮票画面以其独特的卡通风格和浓郁的民俗特色,展现了人们过大年、拜大年时的喜悦场景。第二组《拜年》邮票于2016年1月10日发行,邮票图案为“欢欢”戴着“猴帽”,双手高举竹竿燃放鞭炮喜庆新年的场景。第三组《拜年》邮票于2017年1月10日发行,邮票图案为两位身着蒙古族服饰的可爱儿童“欢欢”和“喜喜”,手捧哈达向全国各族人民拜年。第四组《拜年》邮票于2018年1月10日发行,邮票画面展现了壮家人过年时热情好客的场景。第五组《拜年》邮票于2019年1月10日发行,邮票图案为“欢欢”和“喜喜”身着藏族传统服饰向全国各族人民拜年,两侧印有“雪月冰星春酒暖,吉祥兴旺彩云飞”的春联,整个画面轻松愉悦,洋溢着新年的喜庆气氛。
绽放中华民族非遗文化之美的年画邮票。中国邮政从2003年开始,连续9年发行了各地木版年畫系列邮票九套共36枚,每套均为4枚,为新春佳节带来吉祥喜庆气氛,分别是:2003年发行《杨柳青木版年画》、2004年发行《桃花坞木版年画》、2005年发行《杨家埠木版年画》、2006年发行《武强木版年画》、2007年发行《绵竹木版年画》、2008年发行《朱仙镇木版年画》、2009年发行《漳州木版年画》、2010年发行《梁平木版年画》和2011年发行《凤翔木版年画》。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元宵文化的灯彩邮票。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我国邮政部门曾4次发行灯彩文化的纪念邮票。1981年2月19日发行的《宫灯》邮票一套6枚,分别是花篮灯、龙球灯、龙凤灯、宝盆灯、草花灯、牡丹灯,灯框雕刻精美,造型奇巧,风格端庄华贵。1985年2月28日发行《花灯》邮票一套4枚,图案选取我国江南地区灯彩的精华代表,分别是杭州的“九莲献瑞”灯、广东佛山的“龙凤呈祥”灯、广州的“百花争艳”灯和上海的“金玉满堂”灯,设计手法上,既继承传统又有创新,构思巧妙,匠心独具。2006年2月12日发行的《民间灯彩》邮票一套5枚,分别是陕西的“鱼灯”、北京的“白菜灯”、南京的“莲花灯”、浙江仙居的“龙凤灯”和广东佛山的“花蝶灯”,造型精巧,色彩丰富。2018年3月2日,中国邮政发行的《元宵节》特种邮票的第二枚图案为“赏花灯”,该枚邮票将赏花灯、猜灯谜等元素融入其中,增添了元宵节趣味。文
猜你喜欢
——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灯彩”代表性传承人何伟福访谈
——以海宁“硖石灯彩”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