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流行语“太会了”
2022-04-03刘彤彤
刘 彤 彤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近来,网络流行语“太会了”被广泛用于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平台。最初其多见于娱乐新闻中,表示艺人业务水平高,或是某人太能猜中别人的心了,太知道应该做什么了或者单指做某事太厉害了,到后来表示对某一事物的肯定。随着语义的发展,“太会了”也增加了肯定意义,用于表示对事物的赞美。这一结构大多作谓语。“太会了”整体受程度副词“可”或“真的”修饰,表示程度很深。此外,其也可以单独成句,后加感叹号,用来进一步加强语气。
一、“太会了”的结构
网络流行语“太会了”由程度副词“太”和谓词“会”组成,其产生和发展与方言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婚庆公司果然名不虚传,这也太会了。一口气喝完一碗,不得不夸自己太会了。在网络流行语中,除了“太会了”这一结构,还有“太可了”和“太A了”等“太X了”结构。此外,方言中也有“太X了”系列结构的表达方式,为网络流行语“太会了”的来源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一)“太会了”的结构及“太X了”句式
“太会了”由副词“太”修饰谓词“会”构成的短语,再加上句末语气词“了”表示感叹。在现代汉语中,“太会了”的“会”可以理解为能愿动词,即助动词,表示可能,此时“会”和“了”之间往往需要加上一个宾语,表示“会”这一动作的受事。同样,在表示可能的能愿动词中,还有“能、能够、可、可能、可以”等,其中一些可以被副词“太”修饰,表示可能极大。如:
例1.小燕满口赞成:“周伯伯去太可以啦。”(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例2.也许我见到城里的姑娘都太会说话,会装腔作势和绕弯弯儿。(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检索北京大学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发现,在“太+能愿动词+(了)”这一结构中,能愿动词和“了”之间往往会带上一个动词。《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太”的否定有两种:第一种,太+不+形/动,用来加强否定程度。形容词和动词大多是褒义或中性的。第二种,不+太+形/动,用来减弱否定程度,含婉转语气。语料中没有“太+不+能愿动词”句式,而“太+能愿动词+(了)”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数用“不+太+能愿动词”形式来表示,且使用频率大于肯定形式,表示委婉语气。如:
例3.看到那么多人无助地寻找着信仰时,我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媒体要去嘲笑这些人,或是批判这些人?(蒋勋《生活十讲》)
例4.我们城市里的人,不太会想到那些人和那些地方。(梁晓声《表弟》)
在现代汉语中,“太”+能愿动词+(了)这一结构的肯定和否定形式在使用上有不对称性。检索北京大学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中的现代汉语部分,得到338条有效例句,从而可更为直观地看到“太X了”句式的肯否形式的数量差异(表1)。
表1 “太X了”句式肯否形式数量分布
在现代汉语中,“太能够”的用例为零,而其否定形式“不太能够”却有13例。此外,“太会”和“太能”的肯定形式用法也少于否定形式。这都说明“太X(了)”句式在肯定和否定形式的使用上具有不平衡性与不对称性。从表1可知,句式“太可以”的肯定形式多于否定形式,这说明语言在使用中存在特殊情况,但“太可以”的用例并不多,不具有说服力。
网络流行语“太会了”多用于肯定句中,表示感叹或赞美,可以理解为是副词“太”修饰动词“会”,“会”表示能够完成某事,且效果使人赞叹。如:
例5.饲养员投喂小熊猫的方式也太会了吧!(新浪微博)
例6.郑渊洁也太会了!跟饭圈女孩玩得不亦乐乎!(新浪微博)
由上述例子可以发现,与“太会了”搭配使用的主语不仅限于人,也可以是一种方式或一种事物。而“会”的受事对象被省略,直接表达为“太会了”则体现了语言经济的原则,更有利于流行语的传播。从语义上看,“了”是句末语气词,没有实际意义,只表示一种感叹。但在网络流行语“太会了”中,“会”和“了”之间的结构较为紧密,无法插入其它成分,“太会了”作为固定结构表达感叹语气,在“太会了”后加上语气词“吧”可进一步加强语气。鉴于在现代汉语中“太X了”否定形式的使用多于肯定形式,因此可以推断,网络流行语“太会了”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这种肯否形式不对称的情况,且为使用者在语言表达上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网络流行语中还有“太嗯了”“太A了”和“太可了”等结构,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个系列的“太X了”构式。而“X”所代表的词语不只局限于谓词,也可以是叹词或者英文字母,从中可以看出网络流行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求新求异的特点以及语码转换的趋势。如在“太嗯了”中,“嗯”本身是一个叹词,表示对事物的应答,但在语境中吸收了肯定的意义,加之“太X了”句式本身就用来表达肯定,因此更加增强“太嗯了”的肯定意味。
(二)网络流行语“太会了”与方言的关系
程度副词“太”和能愿动词“会”的组合可视作“程度副词+能愿动词”句式的组合之一。与“太”相近的程度副词还有“挺”和“很”等,与“会”相近的能愿动词还有“能”和“可以”等。它们之间可以相互组合,丰富了“程度副词+能愿动词”句式的表达。在方言中有很多这样的用法。湘方言中,程度副词“很”可以与表示可能或者应该的助动词连用而后面不带宾语,如很可能和很应该[1]。《新华方言词典》中收录了“真会”这一词条,意为真行或很能干。如温州方言“个后生儿真会”,意思是“这个后辈真能干”;海口方言“伊真会,考得第一”,意为“他真行,考第一名”。此外,温州方言中还有类似表达:那个女孩会兮会,意思是那个女孩很厉害。但在温州方言中,“会”仅限于表达聪明能干的意思,因此“会”写作“慧”。在网络流行语中,“太会了”与方言中的“会”有一定联系,其中“会”的词义扩大,不只表示“聪明能干”义,还根据语境衍生出具体的语义。北方方言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东北方言:这小子没有不知道的事儿,把他能的[2]。济南方言:这个小伙子木活会做,电视机也能修,能行的很[3]。兰州方言:其个新妇会显个[4],意思是这个女人真能干。在北京话中,程度副词“太”和“忒”还放在“动词+过了”的前面,表示对事实的肯定,即不但有过这种情况,且程度相当深[5]。如:
例7.你问我去过东北没有,太去过了。
例8.足球儿?我太踢过了。
北京话“程度副词+动词+过了”这一结构可以看作是“程度副词+能愿动词”句式更宽泛的组合形式,“过了”没有实际意义,表示程度深的语气。因此,网络流行语“太会了”与北京话的这种结构也有相似性。
综上可知,从方言中“程度副词+能愿动词”系列句式的使用频率和范围可以推断出,网络流行语“太会了”的出现和发展与方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方言的词汇进入到普通话词汇中,影响普通话的发展。
二、网络流行语“太会了”的语义特征和语法特征
网络流行语“太会了”不单表达善于做某事的意思,且随着“会”后面受事宾语的省略,其语义有所扩大,偏向于表示肯定和感叹。网络流行语“太会了”整体位于句子后部,表示感叹语气,可作谓语和补语,或单独成句。
(一)网络流行语“太会了”的语义特征
从《现代汉语八百词》可知,“太”有两个意义:副词,表示程度过头,多用于不如意的事情,句末常带“了”;副词,表示程度高。“会”有两个含义:动词,表示熟习和通晓,可带名词宾语;助动词,1.懂得怎样做或有能力做某事。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否定用“不会”。2.善于做某事。前面常加“很、真、最”等,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否定用“不会”。3.有可能。通常表示将来的可能性,但也可以表示过去的和现在的。
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太”+“谓词”+“了”句式多用于表示赞叹,且谓词大多是褒义,句末常带语气词“了”。如“太好了”和“你来的太及时了”。在网络流行语“太会了”中,“太”是表示程度之高的副词,“会”的语义要根据语境推断,既可以是动词,表示熟习和通晓,也可以做助动词,表示善于或有能力做某事。如:
例9.太会扭了,檀健次跳拉丁舞太会了。(新浪微博)
例10.旅途中听到周杰伦的歌,铁路局也太会了。(新浪微博)
上面两例中,“太会了”中的“会”是动词,表示熟习舞蹈和善于选择播放的歌曲。此时,“太会了”已经从最初表示艺人业务水平高泛化为表示一个主体的能力和水平高,语义范围扩大,现在一般用于表示对他人的称赞或者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感叹和赞美。“太会了”也存在无法补全其省略的宾语“XX”的情况,其原因是“会”的动作义虚化,不只局限于实际意义,此时“太会了”在表达功能上相当于“太好了”等感叹句式。如:
例11.买奶茶送小耳朵,美团也太会了。(新浪微博)
例12.现场聆听演出的杨女士连连点赞:“戴玉强太会了,Encore(加演节目)之后居然是全场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太燃了!”(长沙晚报2020-09-28)
例13.有一说一,王者荣耀太会了!(QQ音乐2020-10-22)
在例11中,可根据语境推断出“太会了”是赞成美团这种买奶茶送小礼品的营销策略,同时也表达了说话者对这种做法的肯定。当“太会了”后面省略的成分是句子时,其表达的意义更加丰富。例12中的“太会了”与下文的“太燃了”相对应,表示对整个事件的肯定。例13无法依据语境推断游戏王者荣耀所“会”的是什么,但由于“太会了”的语义已经泛化,即使语境没有提供可供参考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太会了”体会到所表达的是一种肯定意义。
网络流行语“太会了”是“太会XX”的意思,大多是褒义。网络流行语“太会了”的否定形式“太不会了”的使用频率远小于其肯定形式,这是因为“太会了”的语义发展偏向于表示肯定和赞叹,在新浪微博的语料检索中没有发现“太会了”的否定形式。
网络流行语“太会了”多用于口语表达。针对“太会了”这一结构,笔者检索了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现代文学部分的语料,一共找到有效用例278例(表2)。
表2 “太会了”相关结构语言形式数量
由表2可知,相近构式“不大会”的使用数量最多,多数用在书面语中。否定形式“不太会XX”的使用频率大于肯定形式“太会XX”,“太会”的肯定和否定形式在使用中存在不平衡现象。从占比来看,“太会了”相关构式的口语占比均小于书面语占比,这说明这一表达在口语形式中不占据优势。网络流行语“太会了”的使用环境随意,类似口语,由此推断网络流行语“太会了”的出现在语体上弥补了这一不平衡性。
(二)网络流行语“太会了”的语法特征
“太会了”在现代汉语和网络流行语中充当的句法成分不同,其在现代汉语和网络流行语中所充当的句法成分有明显的差异(表3)。
表3 “太会了”在现代汉语和网络流行语中所充当句法成分的分布情况
从表3可见,在作谓语成分的“你不会?……你太会了”中,“太会了”需要与前句“你不会”对应起来才可以知道整个语境所要表达的意思,且通过“你不会?”这个反问句可以推断“太会了”并不表达肯定意义。
为了加强肯定语气,网络流行语“太会了”常与语气词“吧”连用,构成“X也太会了吧”句式,以进一步增强语气,句末可加感叹号。如:
例14.允子哥也太会了吧!(新浪娱乐2020-12-29)
例15.如何拍出高级感大片,这也太会了吧!真的绝了!(新浪微博)
为了显示语气的强烈,“太会了”还可以跟“可”和“真的”搭配。如:
例16.这个话题我可太会了!(新浪微博)
例17.双人合唱那部分!绝了!节目组可太会了!(新浪微博)
网络流行语“太会了”还可以作补语。如:
例18.这个剧照拍得太会了,剧里的cp都没站在一起。(新浪微博)
网络流行语“太会了”还可以独立成句,用于句首表示感叹。如:
例19.太会了,高校给新生发钻戒?(中国青年报2020-08-26)
例20.茶言茶语太敢说,网友直呼:太会了!(新浪微博)
与现代汉语相比较,网络流行语“太会了”的句法位置发生后移,后面不再添加句法成分,一般不充当定语或状语,而作独立成分表示感叹。
三、网络流行语“太会了”流行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网络流行语“太会了”与“太X了”句式有关,“X”可以是能愿动词“能”或“可以”等,也可以是其他不合乎规范的搭配,如英文字母“A”或叹词“嗯”等,这一流行语的出现是缘于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仿照“太X了”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一部分“太X了”的句式,如“太能了”,这种用法的存在可以预见“太会了”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流行语“太会了”流行的原因
网络流行语“太会了”流行的内部原因是受到模因论的影响,通过省略宾语来促进语义的发展;外部原因是受到大众心理的影响,语言使用者对语言表达的新奇追求促进了网络流行语“太会了”的发展。
1.“模因论”的语言基础
语言模因的复制和模仿不是完全的“克隆”,而是只复制成形式或内容相同和近似的信息表征。其中有语言交际者的创造和改良,即模因利用宿主的行为来让自己得到复制和传播[6]。“太会了”是模仿“太X了”句式发展而来,只是语言的交际者改变了“X”的语义特征和句法成分。在语言使用者的印象中,已经有“太+adj.+了”的句式,且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固定[7],这为“太会了”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语境使说话人产生了心理上的联想,进而使得“太会了”句式不断被模仿、复制和传播,表肯定的用法也被不断地重复固化下来。
2.经济性原则
“太会了”这一结构是由“太会XX”演变而来的省略形式,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这一原则就是人们在交际中力求使语言省时省力[7],且易于理解,不会造成语义表达的重复和赘述。根据所在语境的不同,“太会了”也有不同的含义。在“太会XX了”的省略构式中,“XX”可以根据上下文补充完整,一般为褒义,根据语境可以理解为“太会演了”或“太会写了”等。当“会”后的宾语被省略时,“会”所表示的意义虚化,语义被扩大:一是“太会了”句式还可以表示超出实际动作义的熟习或者有能力;二是表示一种感叹,整体意义都具有肯定的倾向。“太会了”近似于“太好了”的表达效果,而“会”也有作为形容词使用的倾向。
3.求新求异的大众心理
根据人们日常的使用习惯,“太会了”一般不会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单独使用,因为无法推测出“太会”后面受事的宾语。随着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出于求新求异的心理,人们赋予“太会了”类似“太好了”等句式的感叹用法。“太会了”不再限于表达一个人能干,而更多地是用于抒发感叹。
(二)网络流行语“太会了”的发展趋势
方言中也有大量类似“太X了”的句式,如“太能了”。方言的用法影响着流行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进一步交流的需要,使用频率高或使用范围大的方言最终会进入现代汉语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出现了一部分“太X了”系列的句式。如:
例21.胡会说:“你太能了,你什么都会,你能挑起门户过日子,男人在你的屋檐下会慢慢丧失生活能力的,你能过了头。”(迟子建《逝川》)
例22.韩太太心里不悦,暗暗感叹:一个人要是太能了,别人就都往后出溜,让你一个人能。(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在上述“太X了”系列句式中,“可以”和“能”是发展比较快的两个成分,它们在现代汉语中既可以作谓语不带宾语,也可以作为独立的句法成分。但从例21和例22可以看出,语境表达的是反讽的意思,并没有偏向于表达肯定的意味。
根据“太能了”和“太可以了”句式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可以类推“太会了”的发展趋势,随着使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太会了”会进入现代汉语中,作为表达肯定意味的句式。但最终的发展结果还要看“太会了”这一流行语模因是否具有生命力,是否会被新出现的流行语所替代,这取决于语言和社会的自我调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