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达峰碳中和的效率逻辑

2022-04-03张平淡

中国经济评论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和碳达峰能源

张平淡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中之一就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我们就需要明白碳达峰碳中和的效率逻辑。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达成。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艰巨,需要从技术创新(低碳、零碳能源乃至负排放技术)、经济发展方式、制度政策体系等多方面,政府、企业、个人等不同主体,以及企业、产业、区域等不同层面出发探索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有赖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兼顾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资源能源消耗。应该说,坚持系统观念,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微观基础是企业,处理好发展和降碳的关系,关键是效率提升。

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5万美元,才刚刚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立足新发展阶段,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需要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以最少的要素投入实现最大的经济产出,在效率提升的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一是要全行业的能源效率提升

降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路径,需要能源结构转型,甚至是能源革命,需要产业结构转型,控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发展规模,更需要全行业的能源效率提升。

根据中国碳排放核算数据库(CEADs)的数据测算,2017年我国电力行业排放占比达到4 4 . 3 7 %,冶金与加工占比17.96%,水泥、玻璃等非金属矿加工业占比为12.53%。从碳排放行业结构来看,能源领域是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电力行业是主力军,需要承担更大的降碳责任,需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推动其他行业的新型电气化,然而,只是能源电力领域的清洁化转型还远远不够,即使化工、建材、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等四大高载能行业的绿色转型也还不够,如果其他行业部门没有实现能源效率提升,发展规模的扩大仍会延迟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姑且不考虑清洁能源的成本与价格,或者可以期待清洁能源的成本与价格可以持续下降并富有竞争力,这也只是陷入了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幻想,仍然只是通过资源能源消耗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仍会再次陷进“杰文斯悖论”,能源消耗还会扩大。2021年4月30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对宏观经济循环和微观企业发展而言,就是效率提升。能源效率不提升,再多的清洁能源,再优的产业结构,仍会因为发展总量的扩大而无法最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之所以碳达峰碳中和是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就在于对经济循环和企业发展的本质约束,需要提升能源效率,摆脱对能源消耗的依赖,需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需要提升能源全要素生产效率。

全行业的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不只是能耗强度的下降,加总式的投入产出能耗强度下降,容易陷入加总谬误。能耗强度是单要素生产效率,并不必然带来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企业的生产是一个函数,可以通过资本等要素对能源进行替代进而实现能耗强度的下降,少用能源多用资本。然而,这样的资本深化并不能带来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反而会进一步扭曲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也不能代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不能真正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反而会加速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发生,仍是外延式的粗放式增长。只有资本深化而没有效率提升,生产、增长就只能靠有限资源维持,无法摆脱对资源能源消耗的依赖,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也就成为无源之水,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能源消耗就会形成矛盾甚至是冲突。

二是要低碳和价值创新的同步效率提升

普遍认为,要以经济有效的方式实现降碳减排,嵌入经济循环的碳定价工具至关重要。可是,如果碳达峰碳中和只是个成本考量,通过市场规律能够推动企业完美地实现新的均衡,那完全就可以袭人故智,借鉴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转移、国际贸易来实现碳排放转移就好了。对发达经济体而言,以本国利益最大化为导向,可以大量进口能源,还可以通过进口中间产品(主要是低附加值高耗能中间产品)实现能源消费转移,既可以有效转移能源消费所带来的污染和排放,还可以将产业高端部分保留在本土,实现附加值的截留。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基于国际垂直化分工的全球生产链革命和外包,生产和制造在地域上已经高度分离,原材料和最终消费不再是国际贸易主体,60%为中间产品,中间产品的内含能源成为关键。2020年,中国出口占GDP的比重达到17.6%,为了满足其他经济体对这些产品的需要,中国消耗了大量能源,在境内造成了巨大的排放和污染。相应,基于生产侧、消费侧的碳排放全球核算就面临挑战。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生产侧原则来核算各国碳排放,难以衡量国际贸易导致的能耗与排放转移,被第五次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所采纳的消费侧核算方法也是如此。有研究测算发现,2009年中国生产侧内涵CO2为62.13亿吨,其中31.72%由出口引致,而消费侧内涵为47.47亿吨,其中进口仅占10.63%。中国是人口大国,是制造大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需要保持制造业比重相对稳定,而且,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载体,只是将低端环节、高耗能环节进行转移,沿袭发达国家曾经的外包和产业转移道路,并没有实质履行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庄严承诺,还会陷入产业空心化的困局,丧失新一轮创新发展的载体和机会。D02C7FC2-F277-415A-87BD-8F3859E8DC54

碳达峰碳中和所要求的效率提升,需要低碳和价值创新的耦合和同步提升,既要有产业链的价值创新,还需要产业链的低碳实现,这就需要占据产业链优势地位的企业在全球优化配置产业链各个价值增值环节,还要合理配置产业链各个能源消耗环节,不能只是期待市场力量发挥作用,只是追求成本最低,肆意在全球寻求能源成本更低环节,而要实现低碳和价值创新的同步提升,甚至需要通过产业政策来引导创新生态链和低碳价值链的耦合,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是要技术突破所推动的效率提升

碳达峰碳中和,无疑要强化政府规制,然而,不能只是期待规制强度上升诱致技术创新。事实上,波特假说(Porter Hypothesis)只是认为长期来看环境规制与企业效率并不违和,对企业而言,可以是导入降碳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或蕴含先进技术的生产设备,可以是调整投资组合或生产组合,也可以是通过技术创新而实现降碳节能减排,然而,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很难直接放弃或替换现有生产系统,直接解除“碳鎖定”。降碳节能减排是一个逐步迭代、替代的演进过程。现实中,与全球技术差距较大时,技术进步主要以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为主,经济开放程度是决定工业行业技术进步方向的关键因素;随着差距缩小,才会逐步走向自主创新的道路;可是,降碳节能减排技术在全球并没有形成清晰的、经济可行的技术路线,存在不确定性和更多更新技术突破的可能,相应,不只是通过提升规制强度就能诱致技术创新,而要关注基础研究,关注技术创新及整体突破。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要进一步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对我国技术创新的主动加压以及可能的创新突破机会,碳达峰碳中和是一次深刻的绿色工业革命,不只是现代工业的绿色化,而是创新绿色要素的新型现代化,相应,要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有效开发各类绿色技术,推动绿色能源和绿色技术与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式发展,实现技术创新由“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构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1978年对外开放是与全球市场的对接,2001年加入WTO是参与并成熟运用国际规则的对接,相应,2020年承诺碳达峰碳中和则是期待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对接,需要中国企业率先探索、创新和实现了能源技术、绿色技术的突破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超越。碳达峰碳中和是挑战,也蕴含重大发展机遇,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的重大发展机遇,也是把中国从经济大国建设成为科技和经济创新强国的重大发展机遇。中国不是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挑战,而很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成为未来低碳绿色发展的主要牵引力。D02C7FC2-F277-415A-87BD-8F3859E8DC54

猜你喜欢

中和碳达峰能源
蒋伟群:侨界“碳达峰、碳中和”追梦人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清单研究
浅谈“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发展与公平问题
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内蒙古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思考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丰富的能源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中和”的大美之学
半碗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