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整合:园本化“X+”数字课程资源库建设探索

2022-04-03王子胤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数字化

【摘 要】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抓手和提升保教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数字化课程资源库建设的过程中,基于园本化“X+”数字课程资源库的构成及重要意义,在自主建构阶段、共建共享阶段、反思重建阶段要探寻不同的建构路径,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关键词】园本化;课程资源库;数字化;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20-0056-04

【作者简介】王子胤,江苏省东海县山左口乡中心幼儿园(江苏连云港,222333)教师,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

目前,人民日益增长的“有园上、上好园”的需求,与学前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学前教育资源匮乏和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日益显现,其中,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薄弱、课程资源来源路径单一、课程资源分布差距明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幼儿园保教质量。为了加快推动园本化课程资源库建设,提高幼儿园课程质量,实现保教质量再提升,必须寻找妥善途径解决问题。

一、园本化“X+”数字课程资源库的构成及其重要性

数字化学前教育资源库,指依据一定的资源建设标准与规范,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满足学前教育教学需要的资源服务支持系统。[1]园本化“X+”数字课程资源库中“X”指建设该课程资源库的主体——幼儿园,一般承担课程资源库建设的发起、组织、研讨、总结任务;而“+”指参与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的其他因素,如专家团队、教研组织、其他园所等。

(一)园本化“X+”课程资源库的构成

幼儿园课程指幼儿园中影响幼儿学习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因而课程资源库内容是全面而丰富的。按照一日生活视角来划分,包含生活教育资源、主题(单元)活动资源、家庭教育资源、游戏活动资源、教师教育资源等。

生活教育资源:随着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通过对连云港市各县区直属幼儿园骨干教师的调查了解到,近半数教师了解“生活即教育”理念,但在具体实施中没有专业指引;课程资源匮乏,教师没有生活课程的实践抓手,缺乏反思和调整能力。在课程资源库建设的过程中融入生活教育资源(生活教育故事、自主签到和自主进餐实践案例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生活指导能力。

主题活动资源:活动是幼儿在园的主要学习形式之一,但许多教师缺乏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教学指导处于“盲从”阶段,缺乏活动生成意识,而课程资源库中鲜明的主题活动案例可以为教师提供实践抓手。[2]

家庭教育资源: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在儿童的成长中承担重大的职责。家庭教育资源以多种形式(文档、视频等)呈现,对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能力、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有巨大作用。

游戏活动资源:《幼儿园工作规程》指明,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作为幼儿在园的主要活动形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课程资源库中包含各类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游戏活动,相应地,不同形式的游戏也能提升教师的游戏生成和指导能力。

教师教育资源:教师专业水平是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幼儿教育专业知识获取途径较多,但资源水平良莠不齐,许多内容缺乏参考价值;另一方面,部分园所缺乏“二次培训”意识,许多教师“走出去”学习却不能有意识地把先进理念“带回来”。基于此,在教师教育资源模块,主要由专家甄选教育学基本知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先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案例、最新研究成果等,进行加工并以案例、解说的形式呈现出来。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外出学习内容进行反思总结,以PPT、视频等形式上传至资源库,供全体教师学习。

(二)园本化“X+”课程资源库的构建意义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优质的学前教育可以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提升国民素质、促进教育公平有重要價值。[3]

1.共享优质资源,提升保教质量。

各地区、各园乃至各个班的教师教研水平、保教质量各不相同,这些情况往往与地区财政投入、师范教育水平、师资培训质量、教师专业发展的差异有关,通过构建园本化“X+”数字课程资源库,实现园本教研“X”(地区内一所示范园)“+”周边幼儿园的辐射引领作用,以有效拉动区域内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

2.提高教研热情,促进专业发展。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需要优质教育资源的支持,这样的教育资源具有可变性、创新性、支持性;另一方面,教师本身要参与课程资源建设,这是教学反思的过程,对教师的教研水平提升具有重要影响。[4]

3.均衡区域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学前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起点,忽视学前教育在实现教育公平中的重要作用和在儿童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影响,就是忽视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价值,也是对教育本身价值的漠视。[5]我国地区间学前教育质量差异显著,缺乏沟通、缺少资源沟通渠道、没有专家引领等都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而园本化“X+”数字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为地区间的沟通提供了渠道和媒介,为专家指导教育实践提供“脚手架”。通过地区资源共享,开展基于资源库的教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二、构建园本化“X+”数字课程资源库的路径及方法

创建生态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需要解决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薄弱、课程资源来源路径单一、课程资源分布差距明显等问题。

(一)自主建构:提升资源开发意识

幼儿园自主建构,即做好“X+”数字课程资源库建构中的“X”部分。幼儿园结合本园特色和优势,汇总、梳理、建构满足本园保育工作需要的课程资源库。

建构主体:幼儿园教师主要负责,教研员、教育技术人员等共同承担。

建构模式:自主建构阶段的流程化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课程资源的收集加工是管理者和教师共同的职责。[6]管理者对课程资源建设进行宏观收集管理;教师在实践中收集优秀的课程案例,以多种形式加以整理并打包上传至共享平台;同时,学校应建立适宜、灵活的课程资源分类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高效利用。此外,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要尝试以不同层级、不同视角进行分类,如第一层级包含生活教育资源、主题活动资源、家庭教育资源、游戏活动资源、教师教育资源;第二层级根据使用场景将主题活动资源包按照图片、视频、故事、课件进行分类,既有利于管理,又便于教师查找使用。

建构策略:一是按需分工。首先成立“X园本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团队,由幼儿园园长担任组长,与学科教研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共同组成建设团队,明确分工。二是全面实施。通过全面统筹,教师们共同收集相关活动资源、撰写活动方案、进行理论资源整理等。三是反思调整。初步设计完成后,由教研员根据修改意见进行调试和试用,再根据试用班级的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撰写反思报告并整理入库。

(二)共建共享:从单一走向多元

共建共享,即完成数字课程资源库建构中的“+”部分,多个团队就某项任务协同合作。[7]陈琳教授等人认为,“共建共享”是在一定范围内共同建设、共同享用资源,是对自发建设模式的拓展和补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建设质量。

建构主体:参与课程资源库建设所有幼儿园的教师及教研人员、教育技术人员。在“X”的基础上,部分兄弟园所的教师参与到数字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中,既是对课程资源构建主体的有效补充,又有利于提高课程资源库建构质量。

建构模式:共享共建阶段的流程化管理模式如图2所示。由教科研管理人员分配资源库建设任务,各幼儿园根据本园特色和特长进行任务认领,与其他幼儿园建立起协同机制,共同进行材料收集与整理,以扩大课程资源覆盖面。专家针对已有课程资源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审核后在多终端进行发布。

(三)反思重建:在反思中谋创新

建构主体:此阶段的课程资源内容较为丰富,但缺乏系统性,存在理论水平不高、理念落后等问题,因而在反思重建阶段要组织教研人员、专家参与其中,通过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和分析评价,达到查缺补漏、实践反思的目的,进一步提升课程的创新性、适宜性、系统性。

建构过程:反思重建阶段的闭环式管理模式如图3所示。针对已有课程资源内容,组织教研人员开展教研反思活动,通过教研活动挖掘案例资源,进行理论创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分析课程案例的优缺点,提出修改意见,撰写反思评价,结合评价内容进行修改调整并实施测试,形成更完善的课程资源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采用“反复备课”的形式进行修改,保留每一步的修改痕迹,记录修改原因以供一线教师参考。

“X+”数字课程资源库的建构有以下三个要点。第一,突出适宜性。强调课程资源适合本地区、本年龄段、本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兴趣需要。[8]适宜性的教育资源一方面需要收集富有童趣、内容新颖、适宜幼儿学习的资源内容;另一方面也要关注课程资源的利用方式,根据课程实施对象进行适当调整,关注当下幼儿的学习水平和发展需要,舍弃照本宣科、文本主义倾向。第二,强调创新性。对教育教学一线来说,课程资源库具有课程引领的价值和作用,课程资源的收集和利用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保教质量,因而,需要对课程资源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和调整,以适应不同阶段的教育需求,提高利用价值。第三,重视理论性。理论是学科建设的灵魂。课程资源库的建设需要以系统的教育理论为依据,丰富课程内涵并指导开展实践,提升课程适宜性、有效性,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园本化“X+”数字课程资源库建设有利于逐步缓解地区内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为共享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创造先决条件,对提升地区内学前教育水平、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方兵,杨成.数字化学前教育资源库的构建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4(5):11-16.

[2]黄菊芳.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7(Z1):71-72.

[3]张克勤.浙江省宁波市学前教育发展策略芻议[J].教育研究,2009,30(9):107-109.

[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59-63,71.

[5]陈琳,王矗,李凡,等.创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公建众享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1):73-77.

[6]原晋霞,汪丽.试论幼儿园课程资源室建设[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11):36-39.

[7]张传燧.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及其主题开发设计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4(6):32-35.

[8]杨文.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内涵、开发原则与基本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6(11):64-66.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长三角加快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数字化对行业影响难言“颠覆”
对高职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