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装备乘风起
2022-04-03赵新江
赵新江
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奋力跨越一道道技术难关,产品从无到有,品牌从有到优,提升从量到质,正迎来飞跃式发展。
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我国冰雪运动迅速发展,冰雪装备也乘此东风进入快车道。在滑雪装备各大品牌加速布局的同时,产业方面,国产首台压雪车和雪蜡车相继问世,国产造雪机、智能滑雪机、索道等被应用于各大滑雪场等。《中国滑雪行业白皮书》显示,2014年至2019年,中国滑雪装备市场规模从32.2亿元增长至117.5亿元。
消费市场潜力大
阿里巴巴发布的《虎年春节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从除夕到正月初四,天猫滑雪装备同比增长超180%,冰上运动品类同比增长超300%。
喜欢上冰、滑雪,添置装备是必需的,需要投资多少才能入门滑雪?一滑雪爱好者表示,除了培训费用以外,装备费用的开支并不少,最基本的护具需要150元才被允许上道。滑雪的器具一般情况下培训机构会提供租赁服务,但滑冰就需要学员自行购买,普通的冰鞋600元左右,专业速滑鞋1500-4000元,而品牌的装备更是动辄上万元。另外,其他装备还有专业的护目镜、手套等,这些专业的户外装备价格普遍在百元至千元之间,国外品牌则价格更高。
我国冰雪运动消费市场潜力大。有关统计显示,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4.56%。
有关专家预测,预计到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国内冰雪旅游收入将超1.1万亿元,在整个体育产业中占比将接近1/5,冰雪运动户外产业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各大品牌加速布局
伴随着冰雪运动的不断升温,国内外的滑雪装备品牌也开始加速布局。
国内方面,安踏从2015年开始收购户外品牌迪桑特、Kolon Sport以及亚玛芬体育的始祖鸟、萨洛蒙等,这些品牌主营产品均为高端户外鞋服及冰雪装备,而361°与北欧著名运动品牌One Way Sport在中国香港达成合作,共同开拓大中华区市场,多年来成为各个滑雪锦标赛的赞助商。李宁虽然没有用合作和并购的方式与国外户外运动品牌联姻,但却赞助了多个冰雪运动俱乐部及滑雪场,提高在目标人群中的影响力。
国外方面,据CBNData消费站不完全统计,仅在2021年下半年,就有近10个专业户外运动及滑雪品牌在中国开出首家门店,其中瑞典户外运动品牌PEAK PERFORMANCE、瑞士户外运动品牌KJUS和挪威品牌Helly Hansen、Adidas旗下专业户外运动品牌Adidas TERREX等品牌先后开始布局中国市场。去年年底,奢华运动时尚品牌BOGNER博格纳开始进军中国,该公司与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并达成战略合资协议。此合资公司将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中国台湾地区的高端时尚及运动服装市场引进BOGNER博格纳品牌及FIRE+ICE品牌,并共同经营博格纳相关品牌。
截至目前,包括安踏、361°等国产运动品牌成为国产冰雪运动装备的主要推动者,以服装、护具作为主要产品对象,但涉及专业的滑板、冰鞋等,仍旧是以卡宾、Burton等国外品牌为主。在此背景下,中国滑雪装备市场涌现出了很多滑雪装备的新品牌,其中除了从代工厂转型的原创品牌,也有面向中国滑雪市场的潮流新品牌们。仅在2021年,天猫滑雪相关的新品牌数量同比翻了2倍。据CBNData联合天猫体育发布的《2020冬季新活力生活趋势报告》,在冰雪品牌榜单中,中国滑雪新品牌占了6席。
冰雪装备制造发展迅猛
在北京冬奥会的推动下,冰雪装备制造业迎来发展机遇,我国也出台了发展行动计划,相关企业开始加大研发力度,国产化率及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如河北张家口宏达冶金机械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塔式造雪机旋转支架”,与天冰造雪合作,承担北京2022年冬奥会造雪任务;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模拟滑雪机已在多所学校得到应用;数控雪板冰刀磨床已完成工程化样机研制。
赛迪顾问研究显示,随着国家及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冰雪装备发展的政策,我国冰雪装备的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在创新成果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16-2020年期间我国冰雪装备器材新增专利数2300多个,超过2005年至2015年期间新增专利数总和;冰雪器材类专利占比达到74.5%,专利种类上实用新型专利占比最高。
产业链参与企业方面,已经涌现了黑龙国际、天冰造雪、宣工机械、德尔制冷和冰山冷热等一批冰雪装备骨干企业,在造雪机、压雪机、制冰機组以及冰刀等产品上实现了自主生产。
黑龙冰刀品牌创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代表了当时中国冰刀鞋设计制造的最高水准,曾出口到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21世纪,原有产品没有跟上步伐,经营陷入低谷。转机出现在2015年,随着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黑龙冰刀经过收购重组,迎来了重塑品牌的机会。
借助冬奥会筹办契机,实现冰雪装备器材制造转型升级,将产品做到从有到优,不只是黑龙冰刀一家。近几年国内滑雪场数量激增,与单台平均20万元以上的进口造雪机相比,国产造雪机价格偏低,更易维护,尤其受到小型滑雪场的青睐。如今的国产造雪机在造雪的量和质等方面已有很大提升,未来有望与进口造雪机相媲美。
目前,我国拥有超过8500家从事冰雪运动相关的企业,2021年我国已新增超过1400家与冰雪运动相关的企业,同比增长24%。随着我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有了大量的参与人群,相关产业也得以发展,身处其间的企业成了受益者,成为资本市场青睐的翘楚。
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冰雪赛道至少有9家公司获得融资;作为国内最早设计建造冰雪场馆的建筑设计院之一,中南建筑设计院去年上半年签署设计合同额超过7000万元,项目投资额约40亿元。
据《理财》杂志记者了解,到2022年,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速在20%以上,初步形成具备高质量发展基础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体系。
《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年度报告)》显示,国内滑雪场国产造雪机数量从2015年的50台增至2019年的467台,同时逐渐缩减与新增进口造雪机数量的差距,由最初相差600台下降至2019年的215台。在业内人士看来,大众冰雪消费快速增长,相关企业投资布局冰雪运动设备市场,推动我国装备器材制造业迅猛发展。
如今,在北京冬奥会的助力下,我国冰雪产业已走上发展快车道,庞大的产业链形成的巨大市场潜力和强大动能正在得到不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