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杉育苗造林抚育管理技术研究

2022-04-03温小光王文良池庆军

新农民 2022年8期
关键词:抚育管理云杉

温小光 王文良 池庆军

摘要:由于云杉有着树形优美,生命力强、木质细腻等优点,已经成为栽培造林工作中的重要树种之一,本文介绍了云杉的育苗造林抚育管理技术,以期通过加强云杉种植生长全过程管理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云杉的成材率,满足人们的种植需要,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关键词:云杉;育苗造林;抚育管理

云杉作为我国的特有树种之一,不仅有着常绿、耐寒、耐旱等优点,还因其具备高大挺拔、材质优良等特点,受到了城市园林绿化、家具、乐器、建筑等方面的广泛欢迎,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当前我国云杉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现阶段,为切实满足人们对云杉的需要,加强云杉的育苗造林抚育管理,成为了一项极为必要的工作。

1 云杉的育苗造林技术

在云杉种植过程中,育苗管理是保證造林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切实提高良种选择、种子处理、苗圃管理、播种或扦插、田间管理、苗木培育及出土、常态化机制等环节的质量,可以为后续云杉育苗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1 良种选择

良种是保证云杉健康生长的基础,在开展云杉育苗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选择树龄达到70年以上的母树,并且保证母树长势旺盛、没有病虫害,并且在选择种子时,尽量保证种子发育良好、子粒饱满,以便切实提高后期育苗工作的成功率。具体来说,首先,当前云杉树种采集时间大多集中在9~10月份,成熟的云杉树种子普遍为黄褐色,青色的种子因成熟度偏低导致后续育苗时的出芽率相对较低,因此,种子采集时应尽量选择颜色呈黄褐色的球果。其次,在完成种子采集工作后,应及时开展种子晾晒工作,并且在晾晒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定期对种子进行翻动,在保证球果中鳞片变干开裂自动脱出种子的同时,避免种子长时间堆积出现发霉的现象。再次,在种子脱出工作完成后,可以收集晒干的种子开展选种工作,现阶段,较为普遍的选种方法为风选法,即借助风力,将种子中的杂质、干瘪的种子与饱满的种子分开,为后续种植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将选好的种子清洗晾干后,用麻袋、木箱等工具进行盛装,将其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存储,在存储过程中,定期对种子的质量进行检查,避免种子出现霉变、虫蛀等问题[1]。

1.2 种子处理

在种子正式种植前,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操作,是提高云杉成活率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浸种操作过程中,首先,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将经过选种操作的种子在清水中浸泡一天;其次,捞出种子,控干水分,将其放到含有0.1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继续浸泡30min;再次,捞出浸泡完成的种子,沥干水分,并用清水冲洗三遍种子;最后,将种子与河沙按照2:1的比例进行混合,并且保证混合的河沙含水量约为60%。在完成河沙、种子之间的混合后,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现阶段,较为常用的催芽方式为低温催芽,即将混合后的种子放置在0—5℃的环境中,放置催芽30~60d,若在这一温度下种子的出芽率偏低,那么可以将环境温度提升至18~25℃,进行催芽操作。

1.3 苗圃管理

为保证云杉种子能够健康成长,在选择苗圃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明确云杉生物学特征、幼苗生长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苗圃,并通过对其进行科学整地处理的方式,为幼苗的健康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首先,在苗圃选择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灌溉难度低、排水性好、土层肥厚、土壤疏松、呈中性或微酸性的沙壤土、森林褐土。若苗圃地为山坡地段,那么应尽量保证苗圃地的坡度较为平缓、土壤较为肥厚。其次,为保证苗圃的土层厚度能够满足云杉的扎根需要,应保证苗圃的土壤耕层厚度在30cm以上,土壤中还应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以便为幼苗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若苗圃土壤肥力环境不足,为避免幼苗生长不良,应在种植前采用测土配方的方式,明确土壤中的肥力条件,并选择合适的肥料,提升土壤肥力。再次,在苗圃整理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土壤的疏松度,相关工作人员应在幼苗种植前的秋季,对苗圃进行深耕处理,在春耕阶段,再对其进行深翻,并且在深翻过程中,去除土壤中植物根系、石块等杂物的基础上,利用紫外线、寒冷的气温,杀死土壤中的越冬害虫、虫卵、病菌。最后,在春季土壤解冻后,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为苗圃灌水的方式,提高土壤的湿润度,满足后续幼苗播种对于土壤水分的需要。此外,为降低幼苗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出现概率,应当在幼苗种植前利用化学药剂对苗圃的土壤进行消毒、杀菌、杀虫处理,当前较为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硫酸亚铁、石灰水等物质[2]。

在苗圃整理过程中,为便于云杉种子的种植管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整理好的苗圃区域作床,并且床的高低与苗圃所在区域深度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即湿度高的区域作高床,湿度低的区域作低床,进一步提升苗床的保湿性。现阶段,在苗床整理的过程中,其宽度一般在1.2m左右,长度则需要在考虑到幼苗区域的面积、地势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决定,通常苗床的长度在10m左右,同时,为便于幼苗的健康生长,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结合苗圃周边的地势环境、云杉的生长需要等因素,设置苗床的方向,一般情况下,苗床设置方向为东西方向,在为幼苗正常生长提供支持的同时,为后续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1.4 播种或扦插

播种是云杉育苗造林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切实提升云杉种子的成活率,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以云杉生长特性、苗圃所在区域气候条件等因素为基础,确定最佳的云杉种子播种时间,以便情况下,这一时间集中在每年的4~5月,在这一时间段,土壤已经解冻、环境温度在15℃左右,这一气候条件为种子的萌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其次,在云杉种子播种过程中,苗床上种子的播种密度约为450kg/hm,播种方式大多为条播或撒播,在播种方式选择时,应尽量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云杉种子数量等因素,选择最适合苗圃的种子播种方法。举例来说,某地区育林工作人员在进行云杉种植的过程中,对条播与撒播两种播种方式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条播方式更适合苗圃的云杉种植需要,但在种植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播种效果,该工作人员将播幅控制在10~15cm之间,幅距控制在了9cm左右,以便满足云杉种子的生长需要。再次,在种植播撒完毕后,应当在种子上再覆盖一层厚度在0.5~1cm之间的腐殖土,并依据气候环境的湿润度,定期进行浇水操作,以便保证苗床湿度能够满足种子的萌发需要。最后,由于云杉种子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现阶段,在育苗管理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幼苗的生长效率,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采取扦插的方式,缩短云杉苗木的生长周期,需要注意的是,在幼苗扦插过程中,由于工作的专业性相对较高,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扦插操作,并且应保证扦插苗的选取母株生长健康[3]。

1.5 田间管理

云杉是一种耐阴、耐寒、喜阳的植物,在进行云杉的田间管理过程中,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定期对苗圃云杉出苗率进行观察,在发现漏苗或者幼苗死亡的情况,及时进行幼苗的补栽,若部分地区育苗密度过大,则需要对其进行间苗处理,同时,间苗工作中拔出的幼苗可以补种在缺苗的区域。其次,为进一步提升幼苗的成活率,在幼苗育苗过程中,可以通过覆盖遮阴网、设置遮阳棚的方式,避免幼苗被阳光直射,若苗圃区域连续较长时间为阴雨天气,则需要及时开棚,一般情况下,遮阴网、遮阳棚这类的设备,在幼苗生长时间达到6~9个月时,就可以拆除。再次,为保证苗圃的湿度能够满足幼苗的生长需要,在明确苗圃区域环境温湿度、云杉幼苗生长需要的基础上,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定期灌溉的方式,保证土壤湿度适合云杉幼苗的生长,若连续遭遇阴雨天气,相关工作人员可需要通过加强排水的方式,避免苗圃内湿度过大,导致幼苗出现烂根问题。最后,为满足幼苗生长过程中,对于营养物质的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为幼苗进行追肥操作的方式,满足苗木的生长需要,具体来说,在苗期,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叶面施肥的方式,对幼苗进行施肥处理,在9月份以后,苗木灌溉频率降低,此时,为避免杂草对营养元素的争夺,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苗圃进行松土、除草的方式,在增加土壤中营养元素、空气含量的同时,降低病虫害的出现概率,同时,为进一步促进幼苗的木质化进程,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为幼苗施加适量钾肥的方式,满足苗木的生长需要。

1.6 苗木培育及出土

在云杉幼苗经过三年左右的培育工作后,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幼苗中筛选生长旺盛的幼苗,进行苗木的移栽,为保证移栽工作质量能够切实满足造林工作的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应尽量提升苗木之间的一致性。其次,苗木定植工作可以在春季开展,在土层解冻深度超过30cm,环境温度在15℃以上,但苗木尚未正式萌动时,进行移栽工作,在移栽过程中,应尽量选择优质壮苗。再次,在移苗过程中,为避免对苗木的根系造成损伤,严禁出现直接拔苗的现象,同时,在移栽过程中,苗木间距应控制在20~40cm之间,以满足苗木在后续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为保证移栽后的苗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扎根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在移栽完成后,及时浇水,提高土壤的湿润度,在将苗木扶正后,进行覆土压实工作。最后为进一步提升土壤肥力,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6—9月份,对苗木移栽的区域进行松土、除草等操作,保证苗木能够健康生长。

1.7 常态化机制

在云杉苗木生长过程中,不良天气环境条件将会减慢苗木的生长速率、降低苗木的存活率,现阶段,为保证苗木能够健康成长,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的方式,加强对苗木的管理。具体来说,为保证当前云杉育苗造林工作的管理能够落到实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明确云杉苗木生长特性、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苗木管理制度,细化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并通过为工作人员提供针对性培训服务的方式,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在提升云杉苗木成活率的同时,为后续云杉育苗育林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云杉的抚育管理技术

2.1 造林地的选择

云杉作为一种喜阳高大的树种,适宜在1500~2800m的海拔高度生长,在种植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尽量将其种植在土壤肥沃疏松、pH呈中性或微酸性的阳坡或半阳坡,在云杉造林地的选择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明确云杉具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为云杉选择合适的造林地。

2.2 混交林的营造

在人工林的培育过程中,为降低病虫害爆发的可能性,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营造混交林的方式,在人工林的种植区域内容构建相对完整的食物链,营造适合云杉生长的自然环境。在混交林的营造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明确混交林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水文等环境因素,以及云杉的生长需要,以此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混交树种,现阶段,较为常见的云杉混交林树种包括槐树、杨树等。现阶段,在云杉混交林的营造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混交方式包括条状造林、块状造林以及混合造林等,需要注意的是,在混交林的造林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尽量避免出现落叶松与云杉的混交林营造[4]。

2.3 人工林的管理

在云杉混交林营造工作完成后,为降低云杉的死亡率,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混交林抚育管理工作的重视度,认真对造林地的苗木情况进行检查,若发现存在苗木死亡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对其进行补种;若气候较为干旱,则需要及时对林区进行灌溉;若林区长时间处于阴雨环境下,则需要及时清除积水;若存在较多的杂草、枯枝等杂物,则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清理,以便尽可能降低病虫害出现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为降低牲畜误入混交林,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混交林营造完成后,进行封闭处理,保证苗木能够正常生长。

2.4 病虫害的防治

2.4.1 阿扁叶蜂

在云杉生长过程中,无论是阿扁叶蜂的幼虫还是成虫,都会对云杉的针叶造成危害,影响云杉的正常生长,现阶段,在云杉混交林的营造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阿扁叶蜂4龄幼虫出现前,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当前较为常用的防治方法包括药物防治、生物防治方法等。现阶段,在进行药物防治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尽量选在阿扁叶蜂的幼虫时期,采用林间喷雾的方式,杀死移动范围有限的害虫,当前较为常用的防治药剂包括2.5%的3000倍液敌杀死乳油、80%的1000倍液敌敌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一方法的应用可以杀灭95%以上的害虫。对于一些面积较大的林区来说,林间喷雾工作量较大,为切实提高病虫害的消灭速率,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航空喷药防治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消灭更大范围内的害虫,进一步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在开展阿扁叶蜂生物防治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在林间投放阿扁葉蜂的天敌食虫虻、三叉食虫虻等昆虫成虫的方式,有效减少阿扁叶蜂的成虫量,在当前的营林工作中,生物防治这一方式的大面积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爆发概率,还能降低病虫害防治工作对周边生物、环境健康所造成的威胁,是一种更为清洁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方式[5]。

2.4.2 枯叶病

在云杉生长过程中,若感染了枯叶病,那么云杉的叶片尖端与中部会出现黄斑,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黄斑颜色将逐渐加深,到病害发生后期,黄斑上还会出现黑色的霉点,这种病还一般出现在气温较高、降雨较多的环境条件下。现阶段,为避免这一病害的蔓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配制并喷施波尔多液的方式,保证苗木能够健康生长。

3 结论

在云杉育苗栽培种植管理的过程中,为保证工作质量能够满足预期需要,在明确云杉生长需要与种植区域气候特征的基础上,应按照云杉的基本生长需要,合理开展育苗栽培种植管理工作,以便保障云杉能够健康生长,在为绿色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持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云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潘永宏.云杉育苗栽培与造林抚育管理技术[J].乡村科技,2020(9):85-86.

[2] 李春花,康玺文,苏珍.云杉育苗栽培及造林管理技术[J].乡村科技,2020,11(28):56-57.

[3] 许玉霞.云杉育苗造林抚育管理技术要点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6):31-32.

[4] 马小娟.云杉育苗栽培及造林管理技术要点[J].农家参谋,2021(11):151-152.

[5] 蓝雪峰,邹积静.云杉栽培及病虫害防治初探[J].广东蚕业,2021,55(12):36-38.

猜你喜欢

抚育管理云杉
塞罕坝地区沙地云杉引种试验及培育要点
耿云杉作品精选
云杉育苗栽培及育苗管理技术浅析
大兴安岭云杉的抚育方法
云 杉
良种油茶高产栽培技术
它们多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