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

2022-04-02龚静娴,黄有福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33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

龚静娴,黄有福

摘要:文章介绍了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目标,通过对国内外智慧校园研究的分析,从业务操作层面阐述了目前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从上而下整体建设、创新数据整合与利用、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3条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33-0128-03

1 引言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要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优化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实现三大目标,推进教育信息系统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避免数据重复采集,优化业务管理;推进教育这一块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做到能够统一申请政务服务,办理时集中进行,反馈意见能统一给到,办理流程能全程监控,做到能一张表单处理同一件事,“一站式服务”,贯彻落实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将文件要求代入高职院校即要求要切实提高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校园业务管理系统整合共享,推进“互联网+校园服务”,实现一站式服务,让老师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国家标准(GB/T 3642-2018)《智慧校园总体框架》也清晰地描画出了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架构,其中就提到校园管理、校园服务等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1990年,马来西亚制定了国家教育改革计划——智慧学校,但其主要指校园数字化。2015年法国确立了“数字校园”教育战略规划。近年来,美国在智慧校园方面的研究也基本上从五个方面着手:线上教育的参与及体验受人工智能影响研究,个性化教育及学习研究,教学实践以情感认知为支撑的研究,如何规划设计学习空间的研究,信息技术前沿教育应用范式研究。Rose对个性化学习者进行研究,得出智慧校园是可以寻迹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并根据此轨迹来找出与学习者同类或者不同类的伙伴,来促进学习交流。Jonathan对智慧校园给出的定义是指能够从外部或者周遭的环境中获取信息及数据,以便能对未来进行评估,预知风险大小及概率,解决矛盾与问题,帮助学习者进行個性化学习并做出决策的系统[1]。

2.2 国内研究现状

于长虹等[2]提出了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改进的智慧校园参考模型。王曦(2016)构建了由6个横向层次和2个纵向体系组成的“六横两纵”智慧校园立体技术体系架构。任海鹏等[3]通过对基于移动终端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相关技术的分析,构建了为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智慧校园一站式服务平台。冀翠萍[4]根据“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多元数据为支撑”“建立信息服务的开放生态”3条智慧校园业务应用融合原则,提出了流程重构和服务重组的智慧校园业务应用。宋苏轩等[5]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基础平台总体架构,给出了具有可持续性的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建设实践方案。谭嘉仪等[6]针对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以及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提高智慧校园的建设效果。

3 智慧校园的内涵及特征

不同的学者对于智慧校园有着不一样的理解,黄荣怀[7]理解的智慧校园是一种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和环境的结合体,其中网络通信要以个性化服务师生作为理念,既能够对物理环境进行全面感知,也能够识别出学习者的学习情境以及学习者的个体特征;而其中的环境则指的是开放式教育的教学环境以及舒服便捷的生活环境。于长虹[8]对智慧校园的理解则是不同于传统校园和数字校园的能够对教育教学未来的发展进行预判的新型校园,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中去,应该起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并且拥有对教学、行政、科研、后勤服务等提供全面感知、协作一体化处理的智慧型网络信息技术。国家标准(GB/T 3642-2018)《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对智慧校园的定义进行了官方的解释,我国2018年发布的《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对智慧校园给出了相对权威的定义,认为智慧校园是不同于数字校园的高级形态,它是在数字校园基础上的发展与提升,是物理环境和信息环境的有机融合、无缝衔接,可以让处在该环境里的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很便利迅捷地得到想要的资源或者服务。

对于智慧校园的内涵不同学者给出不同的答案,在特征的理解上也是各有千秋。宗平[9]所认为的智慧校园主要有如下三个特征:能够为师生定制个性化服务,且能全面地、智能地感知环境的这样一个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可以在校园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都体现网络化信息化服务,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协作; 智慧校园提供的信息服务平台可以为校内及校外两个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感知的桥梁纽带。王运武(2016)所理解的智慧校园的特征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智慧校园建设的目的是促进校园管理的转型,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第二,智慧校园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洞见和预测。第三,智慧校园成为校园文化最主要的内容。

4 智慧校园现状与问题分析

4.1 数据利用功能薄弱,整合水平亟待加强

一是各部门数据的储存形式没有统一标准,存储方式杂乱无章,各职能部门的数据储存在部门专有的业务操作系统或者工作人员的个人微机中,有些资料甚至还未形成电子文档而是以纸质形式储存,非常不规范;二是各个部门之间需要交流沟通,但在进行数据交换时没有形成规范的流程;三是各部门报表填报及上报的数据存储不规范;四是教师及学生数据分散在各个系统和职工的个人电脑中。这样的数据存储形式就会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数据分多个地方存储,有可能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给数据采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二是数据储存在工作人员的个人微机中,在进行人员调动和工作交接时对数据利用工作也是不利的;三是数据以纸质形式保存或者储存在工作人员的个人微机中会较容易丢失,存在安全隐患;四是数据储存在工作人员的个人微机中使得数据在各部门之间共享的难度增大。

4.2 信息化服务流程烦琐,用户办事效率低下

校园信息化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和教职工,但很多面向师生的信息化服务流程烦琐、办事效率低下,师生满意度并不高。总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如表1所示):一是部分服务无信息化系统支持,学校的很多业务办理方式仍未进入无纸化办公时代,依然需要师生凭纸质材料前往业务部门寻求服务,停留在最原始阶段;二是当业务办理需要跨部门操作时还未打通,有些服务涉及各个职能部门,师生常常要分别拜访多个部门才能完成一项业务流程。这样的服务模式是面向业务条线、事务处理的,缺乏整合,用户只能被业务部门牵着走。而且存在办事渠道单一、办结时限过长、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此外,由于各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未能适当地脱离管理职能,依然用管理的高姿态来服务师生,且各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给师生办理业务带来了极差的体验;三是业务办理没有统一入口,师生目前在办理业务时的现状依然需要登录各个业务部门专有的系统,这些系统并没有进行整合,故而缺少原始数据库,自然而然就导致了师生需要重复地去录入个人身份信息,且要多次去注册账号,过程很烦琐,相应的不同系统对密码的要求不一样也会导致无法设置统一密码,不便于记忆,给师生造成了麻烦。

4.3 知识资源管理欠缺,无法发挥资源利用效率

很多资源如教学、科研、学生活动、教师发展、业务部门以及学校层面的规章制度资源都存放于个人处或某部门内部,没有进行共享,无法发挥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存在问题:一是缺乏知识管理的观念,很多资料没有有意识地保存沉淀下来,造成资源流失和浪费;二是资源存放混乱,一些资料如教学课件、科研成果、学生活动材料等虽然有进行保存,但多存放在师生个人处或部门内部,无专门的知识库,也没有专人对这些资源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管理混乱;三是缺乏知识共享平台,由于没有平台供师生进行知识交流分享,资源私有化严重,无法最大化其价值。即使有资源共享的需求,也只能通过QQ群、微信群等即时通信工具进行,受众有限且资源难以长期保存。

4.4 软硬件设施较为落后,无法提供支撑

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智慧校园不仅仅是一个为师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的存在,而且要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创造便利舒适的环境。用更智慧的网络化信息设备与技术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全面感知与分析,精准施策,对教育教学全过程监控,解决疑难杂症,给教育管理者的行为决策提供莫大帮助与支持。这就需要高校拥有先进的设备及核心技术,用高效完整的数据处理设备和领先超脱的分析技术来装备智慧校园,如此才能满足物理环境和信息环境的有机融合、无缝衔接,可以让处在该环境里的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很便利迅捷地得到想要的资源或者服务。然而就目前来看,国内许多高校的软硬件设施却成了智慧校园建设的绊脚石,因为其基础设施设备购置时间久远,且资金未持续投入,设备老旧却无法更新换代,技术应用也跟不上步伐,顶层设计规划考虑不周,软硬均不足,这都是阻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长此以往无法为高校内涵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提供支撑[10]。

5 对策

5.1 从上而下整体建设

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对管理上有着很高的要求,要从整体上系统地进行考虑,要求整项工程要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建设标准要统一,高标准地进行统一投入,对整项工程建设进行统一管理。这里所说的统一规划即以当前教育发展为导向,把握全局,从顶层高度来整体规划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探讨建设方针、总结发展策略、实施建设计划,多元协同、系统推进。统一建设指的是学校各单位要遵照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明确各自目标,找准各自位置,积极分担任务承担责任,服从总体规划指导。统一标准指的是建立统一的信息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并严格遵循,做好数据的继承和迁移,有效实现数据整合。统一投入指的是统筹安排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计划,为智慧校园建设设立专项资金,集中地进行安排资金支出。统一管理则意指要建立一套独有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化领导机制,强化统一领导,监控各部门协同合作。

5.2 创新数据整合与利用

实现数据整合利用,不仅仅需要信息系统等硬件的支撑,还要在管理与服务上进行创新改革。为了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获取与利用,学校需要建立规范的数据共享及数据分析制度。将数据整合利用工作上升到制度层面,可以加强各个业务部门对数据共享的重视程度,更好地推进数据共享与数据分析工作的进行。数据共享机制要求各个业务部门指定专门的数据管理员管理该部门的内部数据以及需要和其他部门共享的数据,并对数据管理员定期进行培训以应对数据共享接口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数据整合利用需要从上级领导到下级各个部门的重视,需要建立数据整合利用领导小组和数据整合利用技术支持和服务队伍来组织保障。

5.3 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

欲摆脱传统的分头多处处理业务方式,一站式服务是众望所归的一种解决办法。高校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提供的一站式服务指的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原始数据库,集中数据资源,将各个部门负责的业务流程进行打通,将数据共享、项目申报、事件审批等业务操作和公告发布信息公开等众多服务集约集成,由同一个大的系统来进行囊括(如图1所示),实行统一管理的服务模式,这种模式让原本的传统体外循环向高效的体内协同信息化建设模式转变,其对内部充分协调、高度协作实施的要求不言而喻。一站式服务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将信息化服务内容和业务流程进行集成与整合,这是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服务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高校管理和服务的发展趋势。一站式服务平台将分散在各处的信息化服务内容进行集中,也就是说将各个部门需要办理和审批的工作集中来进行办理操作,推行“一个平台受理、一张表单流转、一个流程审批、一次性地反馈”的一站式服务方式。师生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进行操作,由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处置,即业务部门之间通过流程引擎进行业务流转。这样优化简化办事流程,做到一人受理、内部运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提高效率。

6 结束语

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尽管目前的智慧校园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智慧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它必将是未来校园发展的主要形态。现今智慧校园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是较少的,本文的研究也尚有诸多不足之处,留待以后的研究来进行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吕金梅.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研究[J].高教学刊,2020(32):153-156.

[2] 于长虹,王运武,马武.智慧校园的智慧性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7-12.

[3] 任海鵬,邓春红,汪学文,等.基于移动终端的智慧校园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应用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6,16(3):46-48.

[4] 冀翠萍.智慧校园业务应用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1):66-72.

[5] 宋苏轩,杨现民,宋子强.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新一代高校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8):18-24.

[6] 谭嘉仪,李智高,傅志铭,等.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建设途径分析[J].科技与创新,2021(12):115-116.

[7] 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等.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4):12-17.

[8] 于长虹.智慧校园智慧服务和运维平台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8):16-20,28.

[9] 宗平,朱洪波,黄刚,等.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4):15-19,51.

[10] 饶玮娟,张牧,宋明虎,等.高校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智慧校园建设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2(8):86-88.

【通联编辑:谢媛媛】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