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猫自发性膀胱炎的诊疗
2022-04-02周梦圆曾靖棋马玉芳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福州350002
周梦圆 曾靖棋 马玉芳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 福州 350002
猫自发性膀胱炎(FIC)是猫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尿闭等症状。该病迄今没有较为明确的病因, 可能是由于机体系统出现异常[1],或压力下患猫内分泌失调和激素紊乱导致[2]。 我们此次接诊的是1 只2 岁雄性未去势英国短毛猫,怀疑因应激出现尿闭。 结合主诉、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确诊为猫自发性膀胱炎, 通过缓解膀胱压力及对症治疗,患猫痊愈。 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1 只蓝白色雄性英国短毛猫,2 岁,4.7 kg,未去势,免疫、驱虫完全。 主诉:当日上午带去宠物店洗澡时有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带回家后就开始无故大声嚎叫,且多次进出猫砂盆,但无尿液排出,频繁舔舐生殖器及焦躁不安等,遂当日下午入院就诊。
2 临床检查
患猫体温 39 ℃,呼吸 35 次/min,心率 130 次/min。被毛蓬松,精神萎靡,走路时步态谨慎,鼻镜湿润,可视黏膜粉红;触诊膀胱充盈,膀胱壁弹性减弱,质地偏硬。 其他没有明显可见异常。
3 实验室检查
采集患猫前肢头臂静脉血待检。
3.1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结果见表1。由表1 可见,患猫红细胞数较正常值稍低,红细胞比容降低,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稍高, 提示患猫体内可能存在慢性失血;白细胞数目稍高,提示机体的局部或全身出现炎症;中性粒细胞数值稍高、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在临床上通常是由于应激、组织损伤或坏死引起。
表1 血常规结果
3.2 血液生化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结果见表2。 由表2 可看出,患猫磷离子较正常值稍高,肌酐、尿素氮含量均超出正常值数倍,提示患猫出现氮质血症,并可能出现急性肾衰。
表2 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3.3 尿液检查 患猫尿液呈红色且有少量絮状物,取 5 mL 尿液离心后,吸取沉淀物镜检,可见红细胞、大量的膀胱上皮细胞及少量的鸟粪石结晶。
3.4 B 超检查 患猫仰卧保定,自脐孔至耻骨前缘进行扫查,结果见图1,可见膀胱充盈,膀胱壁明显增厚,膀胱黏膜回声不规则;膀胱内有多个细小回声颗粒,回声位于膀胱的支撑侧,扫查时探头对腹壁进行下压震荡,见沉积物重新悬浮。
图1 患猫B 超检查结果
4 诊 断
结合主诉、临床症状、临床检查、血常规和血液生化、尿液检查及膀胱B 超等检查结果,高度怀疑患猫是由于洗澡应激而导致自发性膀胱炎, 并伴重度氮质血症和急性肾损伤。
5 治 疗
5.1 治疗 入院当天, 对患猫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将患猫侧卧保定,无菌安置导尿管并收集尿液进行检查。导尿管固定后,用温生理盐水、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膀胱冲洗,留置尿袋便于日后观察。然后进行输液治疗:(1)静脉注射:头孢曲松47 mg+0.9%生理盐 50 mL、 维生素 C 500 mg+维生素 B647 mg+0.9%生理盐水50 mL、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100 mL+氯化钾溶液5 mL。 (2)皮下注射:美洛昔康注射液0.15 mL、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注射液1 mL、复方布他磷注射液1 mL。 按上述方法连用5 d。
5.2 治疗结果 经过3 d 治疗, 患猫尿量增加,尿液由红色转为淡黄色,开始少量舔食;治疗后第5 d,尿色清亮,精神状况明显好转,采食量增加,拆除导尿管后正常排尿;第6 d,患猫排尿、排便正常,饮、食欲正常,精神状况良好。 与主人协商后,安排出院回家自行调理,口服恩诺沙星片,每次25 mg,每天1 次,连用3 d;口服优泌乐风味片,每次1/4 片,每天2 次,连用3 d;口服咪尿通胶囊,每次1 粒,每天1 次,连用3 d;嘱增加饮水,改用泌尿道处方粮或泌尿道保健品,并适当增加湿粮占比,观察患猫日常的排尿、尿液颜色及尿量,增加运动量并定时复诊。
6 讨 论
1)结合主诉,怀疑患猫是由于应激导致膀胱内膜发生炎症, 大量脱落的膀胱黏膜上皮细胞与鸟粪石结晶形成尿道栓子而堵塞尿道造成尿闭,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可见炎症反应, 同时伴有严重的氮质血症及急性肾损伤。 结合主诉、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可确诊该病例为猫自发性膀胱炎继发急性肾损伤,经过数天的治疗后痊愈出院。
2)猫自发性膀胱炎的发生,在临床上没有确切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患猫机体某一系统出现异常,或是紧张、害怕等情绪的刺激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释放紊乱,使得膀胱内膜出现炎症。据统计[3],日常中可能导致猫发生自发性膀胱炎的因素有:(1)性别:母猫尿道短而宽,公猫尿道长且细,故公猫更易出现尿道堵塞等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而母猫临床症状轻微甚至没有明显的表现;(2)年龄:2~4 岁是主要发病年龄;(3)品种:短毛猫(英短和美短)为主要发病品种;(4)环境:忽冷忽热、突然惊吓、长期噪音应激、天气变化[4]、家庭环境及卫生状况等;(5)饲养管理:饮食结构单一、钙磷比不协调、饲料中镁含量及蛋白质含量较高[5],或过于肥胖都会增加猫患病的几率。分析此病例,患猫为2 岁雄性英国短毛猫,为该病的高发年龄段和高发品种,且患猫本身性格胆小, 因当日外出并在陌生环境中洗澡,受到了持续性的惊吓,使得体内内分泌及激素紊乱,导致膀胱内炎症发生,由于公猫尿道长且细的生理特征,也使得患猫当天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
3)猫自发性膀胱炎的病因暂不明确,但是其临床症状较易辨别。该病分为阻塞型和非阻塞型,非阻塞型的患猫死亡率约为12.5%, 阻塞型的猫死亡率常为26%左右,死亡率增加是由于阻塞型的高复发性及治疗的复杂性, 主人经济和护理压力大大增加的同时极大降低了患猫的生活质量, 所以多数饲主最终会选择给予患猫安乐死[6]。 非阻塞的患猫通常表现为频尿、排尿痛苦和血尿等,也可见于猫异常区域排尿。 阻塞型膀胱炎的临床症状随阻塞持续时间而定,短时间内,患猫会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闭及焦虑不安等。阻塞发生一定时间,且未能及时治疗干预时,可能会出现严重临床症状如呕吐、脱水、昏迷及心跳徐缓等, 过长时间的严重阻塞可能会导致急性肾衰、尿毒症甚至突然死亡等。室内饲养的患猫一般都较容易出现临床症状, 但对于放养的患猫常常因为忽略了临床症状,而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4)猫自发性膀胱炎在临床上通过缓解膀胱压力和对症治疗及保护膀胱黏膜等, 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该病极易反复发作,为降低复发率,建议增加猫日常饮水量。猫舌头的构造不利于饮水,所以可通过湿粮喂养来提高水的摄入量[7],此外,还需减少生活中环境的压力, 合理分配饮食并观察猫排尿情况,注意猫砂盆的卫生,如若再次发作,需要及时就诊[8],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尽量避免猫的应激,以降低其复发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