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

2022-04-02王蓉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0期

王蓉

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是主阵地,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重视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沟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进程和效果。然而, 纵观近年来的语文教学,在课堂上的提问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师提问浅显、琐碎,提问对文本只是支离破碎的分析,形不成认知的冲突,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更有质量,我认为必须提高提问的方向性、适宜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要求,提高提问的方向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应紧扣教学的具体要求,瞄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高质量的提问是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要想提高阅读教学提问的质量,老师必须吃透教材,精心设计问题。

如《詹天佑》一文,文章伊始便道出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教师可以抓住此点睛处,提出“詹天佑的杰出体现在什么地方?爱国体现在什么地方?”进而促进学生聚焦全文的主题、主线,深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文中有这样两句话: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2.“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其中的“碰壁”、“四周黑洞洞”到底是什么意思,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作者 “悟”到的是什么?鲁迅的鼻子真的是给墙壁碰扁了吗?以上提问由浅入深,引领学生联系课文进行思考,从而懂得“四周黑洞洞”是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失去人身自由;“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这样,围绕文章的重点难点设问,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要适度,提高提问的适宜性

问题的设置需基于学生的认知实际,提问的难易程度应在学生的“现实发展区”与“最近发展区”的区间,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不因为问题过难而望而却步,也不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不加思考,滋生思维惰性。《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课堂提问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一个难的大问题,可以科学地分解为几个小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解决难题,最终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理想境界。

例如在《将相和》一课中,当教到蔺相如在渑池之会“智斗秦王”的时候,教师问“从这个故事体现出蔺相如什么样的品质?”学生一下子就被问呆了。显然,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一下子回答的确很难,所以教师要用设计小问题,为学生认识升华铺平道路:“秦王和赵王都是国家之君,秦王要赵王为他鼓瑟,这是要侮辱赵王的。‘记录下来’就是作为一种历史资料记载,这件事就流传给后人知道,这不仅侮辱赵王,也是侮辱赵国的,有损国家尊严和民族的自尊心,是不能容忍的。在这种情况下,蔺相如是怎样反击?”

接着教师用课件展示课文语句:

(1)就在这时,蔺相如捧着一个缶,突然跪在秦王面前,说:“听说大王善为秦声,请为赵王击缶。”

(2)蔺相如忽地站了起来,声色俱厉地说:“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跟你拼了!”

再指导朗读,“哪些词是写他的神态、言行的?”学生再读课文后,很快找出 “捧着、跪、声色俱厉”等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声色俱厉”, “谁能读出蔺相如的‘声色俱厉’?你从蔺相如的那些语言、行为中看出什么?”

生1:蔺相如很勇敢不怕强权,临危不惧。

生2:他很热爱赵国,敢于维护国家尊严。

生3:他对秦王的语言,表里彬彬有礼却不容质否、没得商量。

生4:他会利用自己的智慧维护国家尊严,有力反击秦王。

师:面对威震四海的秦王,从蔺相如的表现、语言、神态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智勇双全!

“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的一个个提问,促进学生认识层层推进,逐步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自然进入了“未知”( 彰显人物的性格特点)。由此可见,老师适度的提问,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源于文本而学得生动、精彩。

三、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要有文体意识,提高提问的针对性

新课程标准在谈到阅读教学时第三学段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基本的说明方法”;第四学段指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对精读的评价建议中提出,“第三学段侧重考查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方法的了解和领悟。”这就要求小学高段语文老师要有文体意识,针对不同的文体,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要有所不同。

(一)关于小说教学提问

小说文体的教学,应该抓住小说的核心要素展开,这样才能抓住文本的核心,从而真正走进本文。小说的核心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等,它们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所以,小说的提问,要围绕着情节、环境、人物方面提问,这样能够更加深入地解读文本,理解小说的主题含义。例如《穷人》这篇文章,开课让学生说说你了解的的穷人,接着再让学生找出文中人物,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他们在文中做了什么?

(二)关于散文教学提问

散文文体的教学,要紧抓文眼(标题)、线索(情感、物)以及中心句(首尾句、段)。例如叙事散文《荷塘旧事》以荷塘旧事为题,却用了这么多笔墨写景,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快乐、美好的场景总是让我难忘,而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件事是记忆最深的?这样,通过问题来表现作者的主旨(中心句)——那荷塘却如同天上的月牙一样,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三)关于说明文教学提问

说明文教学,问题的设置应围绕说明对象和说明方法。教学要紧抓标题知道说明对象,以及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列数字、画图表、引用说明这些说明方法。例如《生命奏鸣曲》一文,可以围绕说明对象提问:生命奏鸣曲指什么?为了说明身体各器官特点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四)关于非连续文本教学提问

非连续性文本多以统计图表、图解文字、清单、时刻等图文并茂的直观模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它要求内容的直观性、概括性和简明性,课堂提问要求学生能从中快速地提取信息,例如《药品说明书》、《致地球新生儿》两课都以两个及两个以上文本作为课堂材料,《药品说明书》的两份文本都是说明书,教师可以针对性提出“同样为感冒药的两种药,可以随便吃吗?”让学生区分,从而明白药物的特定性,生活中不可随意用药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