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推进策略研究
2022-04-02凌进吴铮
凌进 吴铮
摘要:为推动中小学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在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全国中小学教师开展了“信息技术能力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2.0工程)的研修。本文以浙江省2.0工程为研究对象,从厘清相关概念开始,分析了2.0工程的特征,梳理了2.0工程整校推进面临的问题,提出了“1+3+5”整校推进策略,以期能够为各地区、学校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2.0工程;整校推进;微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2)07-0000-04
● 概念界定
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总体部署,服务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同时为了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使其积极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2019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
2.整校推进
整校推进是2.0工程的研修组织形式,体现在以一所学校为单位,加强校长牵头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建设,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制订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教师研修计划,立足应用、靶向学习,整校推进、全员参与,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激发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生动力,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
3.微能力
教育部科技司于2018—2019年实施了教育信息化项目。作为“面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指标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2.0工程应用能力标准主要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用)》研制,其中包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30项微能力,分别适用于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2]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问题综述
遵循“立足应用、靶向学习,整校推进、全员参与”的原则,教育行政部门责任分解,按照省级规划、市级统筹、县级组织、学校实施的整校推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及校本应用全员考核。[3]笔者所在省份通过第一轮的试点学校整校推进,发现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理清、理顺30项微能力与省、市、县(区)、校推进2.0工程之间的关系。经过梳理笔者发现,30项微能力与整校推进面临的核心问题如下。
1.认识不足,基于30项微能力的分组选择与能力水平错位
在2.0项目准备时,学校将教师分成若干研修小组后,就需要选择符合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微能力。但由于管理者团队缺乏对微能力考核规范的认识,以至于管理员不能正确引导教师完成微能力的选择。表1为笔者所在省份信息化水平较高地区的教师所选微能力的名称、人数和占比。从表1中不难发现,A2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微能力竟然位列第一,占比高达52.62%,其中前四位都是A类微能力。这样的选择折射出教师没有把2.0工程作为增质的提升,仅作为增量的提升。
2.学用脱节,基于30项微能力的网络研修与教学应用无关
在2.0工程研修实践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在完成基于30项微能力校本研修后,没有很好地将所学的理论、技能、方法运用到教学应用中,违背了研修的初衷。2.0工程强调的是基于30项微能力考核规范来推动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部分教师在教学应用中出现了“无变化”“老方法”,甚至还有部分教师没有尝试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在思想上还存在排斥现象。
3.重复学习,基于30项微能力的专家送教与网络研修冲突
在2.0工程研修实践时,培训团队会根据送教主题遴选适合的专家开展线下面对面送教2次。实际上,2.0工程已经把所有专家的输出讲座录制成了视频,在网络研修时提供给教师们个性化选择。但是据笔者调查发现,送教的形式还是以专家的内容输出为主,缺乏有效的“问题”导向沟通。没有沟通就发现不了教师们的“真问题”,这样的专家送教对教师来说存在一定的重复学习,没有为后续的小组集体研修和个人自主研修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4.目标不清,基于30项微能力的自主实践与绩效考核错位
在2.0工程考核收尾时,笔者所在的地区需要教师提交2个微能力、4项作业,作业合格和优秀的标准在微能力考核规范处有详细的说明。但教师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极大的困惑。“是什么”“怎么做”成了讨论的热点和焦点,“抄作业”“滥竽充数”等问题逐渐凸显,从而大大降低了2.0工程的研修效果。
● “1+3+5”整校推进策略
上述問题的出现存在多方面原因,但最为核心的问题还是如何处理好微能力与整校推进的内在关系。基于此,笔者尝试实施“1+3+5”微能力与整校推进策略。
1.1即理清一个核心问题
整校推进的1个核心问题就是“赋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提升”。因此,首要问题就是要理清楚不同的教师需要什么样的能力。笔者通过梳理,总结出六大具象能力,如下图。
2.3即坚持微能力与整校推进的三大原则
理清了核心问题,接下来就是微能力如何融入到整校推进中去,此时需要把握三个原则。
(1)直观性原则
通过微能力模块呈现,理清其与整校推进中赋能教师具象能力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在整校推进方案打磨过程中,便于学校管理者能够根据赋能教师的六大具体能力模块来进行教师分组和选择其对应的微能力,具体如表2所示。
(2)教学性原则
微能力内容融合能够促进其与整校推进中具象能力教学应用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明确整校推进方案在研修过程中与教学设计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帮助教师根据自身学科不一致、自身薄弱环节差异化,找到相对应的微能力进行更精准的研修,但此时并非所有能力点都与教学设计元素相关,如表3所示的教学目标设计环节。
(3)发展性原则
借助微能力评价能够实现其与整校推进中教学应用创新实践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明确整校推进方案在展示评比、考核收尾时与微能力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意在帮助教师能够以终为始,以评促用,逐步形成适合自身的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可持续发展路径。30项微能力的评价标准与教师科学教学可持续发展对应关系部分如下页表4所示。[4]
3.实施5种微能力和整校推进举措
(1)由微能力与整校推进梳理学校信息发展规划,推动学校综合治理与发展
实施2.0工程一方面是为了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推动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因此,笔者建议,在学校发展规划中,应留有一个模块专门进行说明,一般来说应包含信息化教学软硬件的建设规划、教师培养规划、技术支持的课堂改革项目、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以此进一步推动学校综合治理能力提升与长足发展。
(2)由微能力与整校推进形成学校校本研修模式,指导学校教研发展与创新
学校校本研修模式应与2.0工程进行整合,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教师负担,还有助于提升培训的规划性和组织性。基于此,笔者认为2.0工程的微能力选择可与教研组教师能力提升的整体规划相结合,同时兼顾个性化发展;2.0工程的整校推进可与教研组的学期整体活动安排相结合,如举办一期指向整校推进作业考核的信息化教学的评比活动,或打磨组内若干节技教融合的信息化课例,也可以提炼若干项整校推进的小組信息化成果等,从而让2.0工程更好地指导学校教研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3)由微能力与整校推进建设学科教研协同机制,开展学校创新型团队建设
在整校推进中,除了学校管理团队的顶层规划,还需要在学校管理者和执行层之间增加一个由各组的优秀教师组成的创新型团队。一年的推进实施时间并不充裕,未必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如果能建设一个在落实上走在前列,在行动上干在实处,勇立学校信息化发展和改革潮头的创新型团队,后期的持续推进将极具潜力。
(4)由微能力与整校推进丰富教师实践应用方式,关注问题解决的深度应用
无论是微能力选择还是整校推进,必须把核心放到技术上,从而避免出现无效、无用的技术投入,其核心是学校管理者、学校创新团队以及学校教师要具备相应的问题意识。笔者认为,可采取分期实施的方式:前期深度调研,汇聚智慧,发现问题;中期分组应用,碰撞智慧,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后期分组展示,亮出智慧,验证问题解决的效果。从而探索出适合解决问题的深度应用,以此丰富教师的实践应用方式。
(5)由微能力与整校推进促进学生意识行为改变,满足个性需求的素养提升
2.0工程作为一项教研项目,不能仅关注教师的能力提升,还需要为学生基于信息技术的意识行为改变提供方法和路径。换言之,教师应关注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优质在线资源进行自主学习[5],又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安全意识、信息道德意识等,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 结语
2.0工程应时代而来,它不是终点,而是学校不断实践和革新的起点。希望笔者提出的“1+3+5”微能力与整校推进策略能为各学校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904/t20190402_376493.html.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6991/201405/t20140528_170123.html.
[3]汪文华,宋永兴.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规划方案设计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11):29-3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2009/t20200929_492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