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养殖中的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2-04-02田吉希林友华刘军罗凤德林文静

新农民 2022年9期

田吉希 林友华 刘军 罗凤德 林文静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养殖惠民政策实施、饲料生产量提升、养殖技术大范围普及、销售渠道扩宽等,使养殖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养殖户在看到良好收益的同时,也要客观地看待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在牛的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类疾病,从而影响牛的养殖生产效益,所以必须要针对不同疾病种类进行合理的诊断和分析,并且探究出正确的治疗方式,而在牛的养殖过程中,巴氏杆菌病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大,其也被称为出血性败血症。巴氏杆菌病,不仅会降低牛的产出效率,还会影响牛的健康生长,从而为养殖户带来较多的经济损失,所以必须要针对巴氏杆菌病进行合理的诊断操作,并且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保障能够提高牛在养殖过程中的健康概率,进而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本文以巴氏杆菌病为例,探讨在养殖过程中如何进行诊断并治疗。

关键词:巴氏杆菌病;牛;养殖过程;诊断治疗

经过相应的研究可以发现,牛的巴氏杆菌病的分布范围相对较为广泛,并且发病率也相对较高,尤其在水牛、黄牛以及蚝牛的养殖过程中,牛巴氏杆菌病属于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在多年的科学实验研究中,相关人员已经对这一类型的疾病有过反复的实验验证,就当下而言,已经拥有完备的手段可以治疗该疾病了。研究发现,由于这种疾病的致病菌属于条件性病原菌,所以病原菌可能会寄宿在牛的呼吸道以及消化道中,当出现了冷热交替现象、拥挤潮湿以及饲养环境相对较为脏乱的问题时,将会导致牛的抵抗力下降,进而给巴氏杆菌的病原菌提供了相应的侵袭机会,而通过分泌物、排泄物以及飞沫等,造成其他牛也出现感染现象,所以巴氏杆菌病属于一种流行性疾病,同时还具有相应的散发性,所以,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治疗方式,一旦牛发生了巴氏杆菌病的感染现象,不仅会导致其自身的病死率达到80%以上,还会影响其他牛的健康生长,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 认识巴氏杆菌病

巴氏杆菌病,英文名称:pasteurellosis,这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引发的一种危急性高、杀伤力强、感染速度快、病情多变且临床症状复杂的传染疾病类型之一。该疾病常常在动物的生活中产生极大的甚至是致命性的不利影响。以“牛”为病原载体的巴氏杆菌,会常常显现出“败血”与“出血”的临床反应,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迅速,对牛的危害巨大。病毒会在牛的皮下结缔组织的细胞感染影响下,扩散至关节、各脏器等部位,从而加速病牛化脓病灶的产生。通常来讲,巴氏杆菌病的病毒会在禽、猪、牛、羊、兔等多种动物群体中进行传播与感染。本文主要以“牛”的诊断与治疗为例,将研究目光锁定在它们的生存环境、卫生环境与饮食环境等多方面问题上,建立对该疾病的基本认识,继而通过在病牛的传播过程中感染其他健康牛群的实际案例中深入研究该传染疾病的科学解决措施。由于巴氏杆菌病常常会伴随着牛身上的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所以对于牛养殖户来说,该疾病是一种较为棘手的传染病之一。

2 在牛养殖过程中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分析

通过笔者研究发现,当牛感染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后会形成不同的临床反应。而在临床中,专家也对不同类型的发病原因、发病情况等进行了深入的定义与总结。第1种类型为败血病症型这种类型的疾病,屬于相对较为严重的类型,一旦牛出现了患病现象及体温将会持续保持在42℃左右,在发病的初期,粗心的养殖户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发觉牛的异样。可能会表现出食欲不振或者精神萎靡的现象,先是出现便秘问题,然后变化为腹泻,并且粪便呈现出了黏液的状态,在发病后期可能会出现血便现象。在这时,一般才会引起养殖户的注意。同时到发病末期的时候,病牛可能因为机体各项器官出现衰竭而死亡,因为病程整体相对较短,在一天左右,所以这种病症是当前导致牛出现死亡现象的重要原因。这一类型的发病通常表现为前期不易发觉,到中后期变的来势汹汹,让养殖户难以进行药物干预。

第2种类型为水肿病症型的疾病,出现这种症状的病牛,一般生活在养殖环境不佳的场地,其主要体现为长期保持在较高的温度,而且伴随有呼吸困难的问题,在饮食过程中会出现饮食不佳,并且停止反刍的症状。除了口腔会出现水肿现象以外,颌下,喉部肿胀,有时水肿还会蔓延到胸腹部,四肢等处。在前胸位置,头和颈部位置等也会出现发炎性的水肿问题,一旦出现发病,病牛将会喜欢仰卧式的休息状态,而且眼结膜会逐渐变成潮红色,流泪,有急性结膜炎。呼吸困难,皮肤以及黏膜呈现紫色或者青紫色。其病程也相对较短,大概在一天半。当牛产生上述情况时,基本可以断定是感染了第二种类型的巴氏杆菌病。

第3种类型的疾病是肺炎性疾病这种疾病病症是在巴氏杆菌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一旦感染了肺炎性病症,将会导致牛的肺部出现水泡音,并且咳嗽的症状也会越来越严重,而且体温在逐渐上升,呼吸困难,胸部叩诊呈浑浊音,又疼痛感。肺部听诊有支气管以及气泡性杂音。眼结膜潮红,流泪。有的病牛还会出现带有黏膜的血块粪便。其他症状和败血症的症状类型大致相同,尤其是到了病情后期以后,牛的呼吸方式主要是使用嘴进行相应的呼吸,而且头会向前伸,这种病症的类型其病程相对较长,可以达到7天左右。作为最常见的发病类型,也需要进行常规的治疗干预。

3 巴氏杆菌病的诊断方式分析

当前牛出现巴氏杆菌病以后,必须要明确其相应的诊断方式,不同的感染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诊疗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进而防止牛出现死亡现象,保证养殖牛的生存率及养殖收益。当前所使用的诊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1种是临床式的诊断方式。经过相应的研究可以得出,巴氏杆菌病的患病牛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或者长期高温,以及鼻嘴处出现胶粘的分泌物等相关症状,因此,通过这些典型性的病症可以对其作出基础的临床诊断。针对败血病症状,其会出现多发性的出血症状,针对水肿病症状及头部和咽喉可能会有出现肿胀问题,而针对肺炎病症状及肺部的两侧会出现轻微的炎症,因此使用临床诊断的方式也可以对牛的巴氏杆菌病进行相应的诊断。

第2种诊断方式为实验室诊断方式,除了可以使用临床的诊断方式以外,在无菌的状态下采集已经病死的牛的淋巴结进行相应的病料处理,然后利用实验室中相关仪器设备进行诊断,能够为后期治疗方式的确定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持,首先将获得的病料接种在琼脂平板上,然后对其进行培养,培养的时间控制在24小时左右,温度调整为37摄氏度,然后,一旦发现其出现了灰白色并且半透明的圆形菌落,即完成了相应的培养操作。再使用美兰染色对菌类涂片进行相应的染色操作,并且利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可以发现中央有卵圆形的巴氏杆菌,进而可以判断病牛是因为巴氏杆菌病出现死亡现象。当该疾病在早期被发现、被研究以后的很多年中,防护与治疗手段也逐渐在养殖业中得到广泛普及,现下养殖户们大都可以采用正确的鉴别方式来区分病牛的病情,并采取必要手段治疗病牛。

4 巴氏杆菌病的治疗

一旦在牛的养殖过程中,患有了巴氏杆菌病,必须要采取合理的防治方法,否则将会影响整个养殖体系的日常维护,以至于产生不可挽回的恶劣后果。由于巴氏杆菌病属于传染性疾病,所以首先在发现了巴氏杆菌病患病牛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能够提前对病牛进行隔离操作,既要保证能够实现对传染源进行切断,又要保证在隔离过程中,严格按照传染疾病的隔离规范进行隔离操作。隔离治疗是在治疗巴氏杆菌病中的一项强制性手段,不可轻视其重要性。在牛的患病初期可以让牛服用磺胺类的药物或者向牛注射血清类药物,但是,在注射药物和服用药物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牛的患病病症类型进行浓度及剂量的调节,保证能够使用合理的浓度及剂量,提高病牛的治疗效率,除了要将患病的牛进行隔离之外,还需要对患病牛的饲料种类及饲料制数量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要对牛的排泄物进行消毒和灼烧处理。而对于处于患病后期的病牛来说,可以向其注射土霉素进行治疗操作,并且利用生石灰对整个牛棚进行消毒以及高温杀菌操作。这一步的操作意义主要体现为消灭空气与牛棚中残留的活性病菌,防止病情扩散。在针对巴氏杆菌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对病牛所使用的药物剂量和种类进行合理的选择,又要注意能够防止其出现大范围的传染现象,所以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杀菌和消毒操作,保障不会造成严重的巴氏杆菌病传染问题。正确的干预方式能够帮助病牛在不影响其他牛的正常生存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康复。

就当下医疗干预巴氏杆菌病的途径有很多种,常见的有针剂治疗、药物治疗等。在大多数养殖户中,为了保证病牛能够快速康复,会根据牛的发情情况在治疗上主要使用肌内注射的方法,养殖过程中,需要对肺炎病、败血病和水肿病的病牛进行皮下注射,具体成分为:地塞米松、林可霉素、VC与葡萄糖(5%)根据病牛体重进行注射。此外,根据病牛体重利用金牛多肽注射效果也十分显著,对患病牛只注射1~2次即可。在选择注射药剂时,要根据患病牛的具体病情特征进行药物的选择,不可以将不同病情与不同体质的牛进行相提并论,假如对病情与体质均不同的牛采用同等治疗药物、剂量与手段,或许对于它们的康复无效甚至还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同时在肌内注射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避免在注射时出现细菌感染问题。根据病牛的具体体重,决定药物的使用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5 科学诊断及治疗巴氏杆菌病在牛养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深入阐释,关于科学诊断及治疗巴氏杆菌病在牛养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这一话题,笔者认为需要从临床价值与学术价值两方面进行考虑,从而将巴氏杆菌的研究活动推向更为深入的理论层次。

5.1 科学诊断及治疗巴氏杆菌病在牛养殖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正所谓:对症下药才是治病的关键。因此,当病牛感染了巴氏杆菌后也是需要养殖户们进行科学的诊断与治疗的。巴氏杆菌病作为牛养殖过程中一种严重性的传染疾病,对于该疾病感染进行严肃的诊断与科学的治疗是保护养殖收益诸多因素中最直接的体现形式。对感染的病牛进行及时且科学的治疗,那么病牛就会痊愈,反之,不仅会影响牛的增收,还会影响整个养殖大业,甚至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5.2 科学诊断及治疗巴氏杆菌病在牛养殖过程中的学术意义

任何学术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从牛养殖的学术研究角度来看,与其说各位大师学者是推动学术发展的关键,不如说各位养殖户更是具有推动力量精神的群体。他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牛,也会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建立通俗形式的养殖概念。而重视这些通俗概念的指导,才能够帮助养殖计划进行合理实施。当出现病牛时,养殖户们是第一时间发现的,对于病原的摸索与应对,他们这一群体最具有发言的权利,而且,面对病毒的升级换代,他们也是第一接触者,能够在事发第一时间捕捉疾病信息,建立不同程度的疾病认知与管理,也能够为理论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6 结语

在牛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除了需要学习一定的养殖技术与手段,还需要关注牛的日常情况,尤其是当牛产生异样状态时,需要随时关注其动态,以便于及时采取行动进行干预。针对具有传染风险的疾病来说,养殖户需要有最基本的把控能力与治疗手段。巴氏杆菌病在养殖牛中是非常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一旦发现其出现了巴氏杆菌病,则应该及时采取合理的隔离措施,并且通过相应的诊断分析明确巴氏杆菌病的患病表现形式,然后,针对患病的时间以及严重程度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同时,还要注意养殖环境的清洁操作,在根本上防止巴氏杆菌病的出现,进而提高养殖场的生产效益。养殖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细致工作,尤其是对养殖户的专业性与操作性有较高的要求。养殖牛过程中出现疾病或是传染性疾病并不罕见,只要养殖户采取正确的治疗方式,便可以治愈病牛。

参考文献

[1] 何琼.巴氏杆菌病在牛养殖过程中的诊断及治疗[J].今日畜牧兽医,2020,36(3):94.

[2] 李福康.巴氏杆菌病在牛养殖过程中的诊断及治疗[J].畜禽业,2019(8):92.

[3] 庞传文.巴氏杆菌病在牛养殖过程中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11):174.

[4] 师绘敏.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432(9):25-27.

[5] 马春兰.巴氏杆菌病的综合诊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9(1):115-117.

[6] 陳克兰.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J].中兽医学杂志,201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