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中山陵景区核心景点设施适老性评价

2022-04-02刘灿灿孙新旺

广东园林 2022年1期
关键词:服务设施模糊综合评价法旅游景区

刘灿灿 孙新旺

摘要:目前,人口老龄化和散客时代背景下老年人的旅游休闲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选取南京市中山陵景区核心景点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访谈,收集、归纳并筛选相关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及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构建出由4项准则层及14项指标层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将满意度指标评分结合模糊关系矩阵综合评价其设施的适老性。结果显示:中山陵景区核心景点设施适老性整体评价为满意,对应等级“良”,而在硬性服务设施及步行空间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最后从基础设施、步行空间、活动空间、感知体验、智慧景区5个方面提出中山陵景区核心景点的适老化优化策略。

关键词:旅游景区;服务设施;适老性;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中山陵景区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22)01-0056-06

收稿日期:2021-01-06

修回日期:2021-05-23

Abstract: Recently tourism and leisure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have become a hot issue of social concer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ging population and individual travelers. This paper selects the core scenic spot of Dr. Sun Yat-sen’s Mausoleum Scenic Area in Nanj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llects, summarizes and screens evaluation factors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s, use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 method to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mposed of 4 criterion layers and 14 index layers, and combines the satisfaction index score with the fuzzy relation matrix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age-suitability of its facil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cilities of Dr. Sun Yat-sen’s Mausoleum Scenic Area are rated as satisfactory, corresponding to the level of “good”, while the rigid service facilities and walking space need to be further optimized and improved. Finally, the aging-suitability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core scenic spots in Dr. Sun Yat-sen’s Mausoleum Scenic Area are proposed from five aspects of infrastructure, walking space, activity space, perception experience and smart scenic spot.

Key words: Tourist attraction; Service facilities; Suitability for the elderl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Dr. Sun Yat-sen’s Mausoleum Scenic Area

近年來,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日趋加剧,促进健康积极的老龄化成为我国应对老龄化的必由之路。适老性设施建设是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必要环节,各方面的适老化设计都在不断探索发展。“散客时代”下,城市型风景区也成为了老年群体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建立科学适用的评价体系,准确把握公园景区设施的适老化程度,能有效辅助城市公园及城市风景区适老化改造。

目前,国内的适老性评价研究集中于适老化城市、社区适老空间及城市绿地适老性评价[1~2],侧重于探索不同的绿地景观的评价指标与方法,通常结合具体实例展开,并通过定性及定量方法进行评价,诸如层次分析法(AHP)、使用状况法(POE)[3~7]等等。国外适老性研究多与“人、环境、健康”相关[8~11],对于设施评价更多着眼于设置标准与满足功能需求。克莱尔曾指出,园艺设计应当与老年人群的健康生活相结合,为老年人设计具有“治疗性”的居住环境[10]。总体来讲,国内外适老性评价首先均以绿色、便利、安心、安全为基本评价准则,起步于住宅及养老社区的研究,逐步转向“银发旅游”、城郊乡村适老性、养生花园、风景名胜景点设施等方面,研究方法有待提升,研究广度需拓展。

当前,针对城市型风景区的适老性评价研究仍较缺乏。因此本文拟选取老年游客数量多的城市型景区南京市中山陵园景区,通过对其核心景点的设施及景观空间特性的发掘、调查与研究,进行适老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并在考虑老年人身心特征的同时,关注到其社会角色的转换,注重老年游客差异性的融合,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城市风景区适老性景观设施的建设提供参考。

1研究概况

1.1研究区域界定

中山陵园景区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其景观资源与文化内涵丰富,成为众多中老年人的游览活动场所。中山陵园风景区管理条例规定:中山陵园风景区广义范围包括中山门、宁杭公路、孝陵卫至马群以北,环陵路至岔路口以西,岔路口、王家湾、蒋王庙、太平门沿城墙至中山门以东围合的区域 [12]。现结合钟山风景区官方网站及相关研究文献,将研究区域界定为中山陵景区核心景点区域(图1),北部以永慕庐边界的防火山路为界,南部以入园停车场南陵前路为界,西部至万仙桥东郊宾馆的东围墙,东至仰止亭沿藏经楼的山顶公路,合计面积约 166 hm2 [13]。

1.2调研方法

于2020年4月11—19日及5月1—3日(劳动节假日)的每日9:00—16:00开展调研。调研方法主要为地图法、行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及随机访谈法,调研对象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调研内容包括对老年游客游憩行为的观察、随机访问及景点设施现状调研。其中,在每日上午和下午各选取10 min对各个景点内老年使用者及其行为进行观测记录,景点设施调研则着重观察步行设施、坐憩设施、服务设施、植物绿化4类,并随机选擇现场使用设施的老年人进行访谈。

1.3结果分析

调研表明,中山陵景区的老年游客以女性为主,且客源地分布广泛。老年游客主要分布在中山陵轴线广场、音乐台及流徽榭等人流量大且知名度高的景点,活动类型以休闲观光及体验自然为主。

景观设施调研中可以发现,园内山地特征明显,台阶数量较多,台阶汇集于陵园路栈道轴线区域及山林区域;而主要的无障碍坡道位于商业街南广场区域。调研沿途可见小型休憩节点,桌椅多设置于孝经鼎前广场;亭廊小品数量较少,大多隐匿在山林中。此外,园内垃圾桶数量较多,公厕分布在比较主要的景点周围。

分析显示,中山陵景区基础设施状况基本良好,数量基本充足,少有维护不当或破损的设施,但仍存在些许问题。为便于后期评价更加科学,对基础设施部分采取问卷调查法,通过总结分析,可以发现如下问题:

1)部分园路设置不合理,导致老年人的游览路线拉长,部分亭廊可视性不高,产生了容易迷路、休憩点布置不合理等问题;

2)无障碍设施设计不足,在整个山地特征的景区环境中出现了台阶过陡、缺乏安全扶手等问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

3)活动空间单一,缺乏老年人的专属空间以及不同年龄段的渗透性空间,造成游览过程在心理层面的枯燥乏味;

4)基础性服务设施如座椅、亭廊等缺乏或数量不足,使老年群体在游憩观光途中得不到满意的休憩体验;

5)核心资源保护区的扩大造成了游线通达性差,老年人追求的自然体验与景区的资源保护需求产生冲突。

2评价过程及结果

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及模糊综合评价法(FCE)进行评价(图2),将两者用于前后评价阶段进行相互配合。其中AHP法科学权重决策的过程能够消减部分主观性误差,以其进行前期的评价体系构建及权重计算;而评价的数据收集与量化则通过FCE法确定[14]。本文将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结合FCE法的模糊计算,得出中山陵园景区景点设施的适老性综合评分,继而有效针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优化建议。

2.1 AHP评价体系构建

结合前期老人访谈、现场调研发现的现状问题及文献查阅,将指标意向归纳总结,得到步行系统、服务设施、活动空间以及景观环境四大类,随后对每类准则层下属指标进行筛选,结合相关设计规范及专家评定,最终确定了三级指标体系,即1项目标层指标、4项准则层指标以及14个指标层指标(表1)。

借助Yaahp12.4数据分析软件构建判断矩阵模型,并邀请15位专家进行群决策,以此确定各指标层指标的权重。首先针对每位专家的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得出各个层级指标的权重;其次在群决策过程对所有专家计算得出的权重集进行加权算术平均;最后根据集结得出的排序权重计算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得出各指标的权重总排序。经一致性指标检验,得出准则层组合一致性比例为0.061(﹤0.1),即表示结果合理。随后依次计算各指标层指标一致性比例,均满足检验条件[15]。

由权重计算结果(表1)可得,在准则层中,权重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完善的基础设施(0.368)、合理的步行空间(0.240)、优美的景观环境(0.220)与多样的活动空间(0.172)。可以看出,景区作为集休闲娱乐及观光功能于一体的活动场所,在服务设施与景观环境上带给老年群体的便捷与舒适感至关重要,多功能的活动空间则能作为其适老感提升的辅助。

单因子权重总排序中排名前三的为公厕、无障碍设施以及桌椅,来自合理的步行空间及完善的服务设施层面。同时,不同准则层下的指标权重也有所侧重。在合理的步行空间层中,权重值最大为无障碍设施,结合总排序,可见无障碍设施仍是适老性设计改造中的重要部分;休憩点的合理分布则能及时提供休憩场所。在基础设施层中,公厕的权重值最高,老年群体由于生理性变化更加需要公厕设施;而桌椅则能起到辅助休憩,提高游览舒适度的作用。就活动空间方面而言,自然休闲空间权重排最高,其次则为开放式广场空间,这与最初的访谈及问卷调查方向基本一致,自然休闲的空间往往是老年群体所偏好的,且老年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可能会影响偏好因子的相对重要程度[16]。景观环境层面的3项指标权重基本相当,且相互关联影响,能够联合营造舒适美观的景观空间,提高老年群体的观赏体验感。

2.2模糊综合评价

2.2.1问卷调查阶段

问卷调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现场选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线上选取南京市内游览过中山陵景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259份,筛选出15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59%。本次模糊综合评价采用事先设定的评语集V={非常满意V1,满意V2,一般V3,不满意V4,非常不满意V5},对基础设施适老性评价指标进行满意度调查。其中,V1的评语赋值区间为(80,100],V2为(60,80],V3为(40,60],V4为(20,40],V5为(0,20]。由于部分高龄老年人视听能力退化,为帮助理解,由课题组同学或陪行家人辅助填写问卷。

2.2.2指標评分阶段

模糊评分前期首先借助AHP构建的阶层设定因素集U={u1,u2,……,um},评语集V以及因素评判集R={ri1,ri2,……,rin}, 进一步获取模糊判断矩阵;其次,利用前期AHP法获取的权重总排序构成权重集W={w1,w2,……,wm};最后将模糊评判矩阵R与权重集W进行模糊合成运算,得到模糊评判向量,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最大隶属度原则,取向量B中最大值为后续计算利用[5]。

为充分利用模糊评判向量B,研究采用等级参数评判法,假设相对于各等级V规定的参数向量为S=(S1,S2,S3,S4,S5),确定评分评语区间[17]。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原理,统计整理调查问卷的数据,计算出每个评价指标的满意度频率分布情况(表2),以此构建单因子评价集,继而得到模糊评判矩阵R。

采用模糊算子,结合各指标权重和中山陵景区核心景点设施适老性指标评语频率分布,进行矩阵模糊合成运算,最终得到中山陵景区核心景点设施适老性最终的隶属区间及对应的等级。中山陵景区核心景点设施适老性评价结果为B={0.236,0.428,0.283,0.052,0.001},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总体评判结果为“满意”,综合得分为76.936。由此看来,中山陵景区在近些年的维护改造中能够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出行体验。

以同样的方法对准则层及指标进行评分及隶属等级判定(表3)。

2.3评价结果及诊断

为进一步生成具备针对性且有效的优化策略,本文以“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法为基础,引入二维坐标系评价诊断模型, 即以横轴为评价指标权重,纵轴为评价指标的满意度,建立“重要性-满意度”诊断模型,将坐标系依照改善优先级分为4个区—继续保持区、维持区、次要改善区以及优先改善区,从而可以总结各项指标表现度与重要性之间的关系[18]。

根据计算得出的权重及满意度数据,于SPSS26.0中绘制坐标系诊断模型,分区线分别以单因子权重及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为界(图3)。继续保持区为“高重要-高满意”;维持区为“低重要-高满意”;次要改善区为“低重要-低满意”;优先改善区为“高重要-低满意”。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中山陵景区景点设施需要优化改进的主要为硬性设施类。在客流量较大的景点,如轴线广场、商业街广场及通向藏经楼路段,坐憩设施不够充足;而流徽榭周围公厕分布不合理导致老年人休闲感降低;音乐台山林区域台阶过陡而缺乏缓冲休憩点。硬性设施类指标重要性高,但景区老年人却抱有低满意度,可见亟待优化改善。各类活动空间及自然景观的各项指标满意度较高,其改善较为次要。因此,中山陵景区的优化改进策略将以设施改造建议为主,对于其他指标则以体验优化建议为主。

3优化改进策略

针对中山陵景区核心景点设施适老性中出现的问题及总结分析,本文提出几点改进策略:

1)完善服务设施。首先对基础设施进行全局性的合理调整,增加服务设施指引地图,以便老年游客寻找。其次实施分区完善,例如对于改造实施性较小的山林区域,应当选择边缘空间合理划分坐憩区域,可适当引入自然林下空间。此外应梳理植物及道路以提高文化亭廊的景观可视性,从而提高老年游客游览的兴趣。

2)优化步行空间。中山陵景区需加强对休憩点分布及无障碍设施的优化,以提升园内可达性及步行舒适度为目标。对于音乐台至流徽榭内易混易乱的路段,建议补全主要路口的引导标识,尽可能采用合理的色彩文字搭配[19];同时增强感官体验,适当增添地面标识,以更好地呼应老年人在空间中所产生的方向感、方位感,和对环境的掌握和控制感[20]。针对步行隐患,可在入园栈道及连续缓坡路段增添扶手,而山林区域台阶过陡但可改性不大,则可以通过边缘拓宽平台营造小型休憩点,供老年人缓解劳累。

3)丰富活动空间。为更好地实现差异化适老性提升效果,应当针对不同游客身份的老年人进行活动空间的优化改造[21]。此外,还应实践包容性设计,对每段年龄、每类性别的游客提供通用且人性化的活动空间[22]。外地游客多集中于中山陵区域,且游览目的多为文化观光,应在完善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加强文旅宣传,注重老年人的身心感知,营造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推动老年群体自发性的交流与运动[23]。而针对本地游客经常聚集的休闲景点,即音乐台及流徽榭一带,则应注重对现有活动设施的更新修缮,增设功能更加多样的活动空间[24]。

4)增设感知互动体验。中山陵园景区是紫金山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紫金山由于核心资源保护及外围保护区的设立需要,往往会出现不能进入的区域,以致于景区的自然休闲体验断层,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景观产生了差异性甚至冲突性。当老年人的自主性需求得到满足时,重访率便会增高,而自然环境作为景区的公共设施之一,是老年人自主需求满足的最强预测因子[25]。适老化改造不应局限于视觉感官,应从心理感知的角度,去满足老年人的多元需求[26],应充分调用老年群体的五官,激励他们产生更多自发性的积极活动,使老年游憩者在理解生态资源保护意义的同时,以另一种方式参与自然边界的探索。中山陵园景区除了具有视觉感知良好的自然景观,其声景观也十分丰富[27],在封闭保护的基础上,可在林木覆盖率较高的区域,以声景观为切入点,营造访古探幽的自然乐趣,将山林声音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此外,也可设置互动望远镜等观测设备,使老年游客通过五感互动获得了解核心保护区的机会。

5)推进景区服务管理适老化建设。针对中山陵景区此类老年游客量较大的公园及景区,景区服务管理的适老化建设是必然趋势。首先,游客服务中心及景区管理处应建立完善的针对老年游客服务的快速反应机制,如在必要的路口段设置一键求救—即时定位装置。同时,建立老年游客参与评审机制,形成公开透明的评价平台。此外,不少老年人已经使用智能手机,因此景区在进行适老性提升时应当与时俱进,推进创新的智慧化服务,如结合APP或二维码进行轨迹记录,优化游览路线以避免反复折回等,使景区服务更加智慧化且人性化。

4讨论与启示

研究显示,中山陵景区核心景点设施适老性评价等级为“良”,其良好的景观空间与自然环境为老年游客提供了愉悦的游览体验,但评价结果也显示其在基础设施及步行设施上仍有不足,亟待改善。作为城市重要纪念地,游客到访中山陵景区一般具有较强的游憩目的性,有自主行动力的老年游客则更倾向于选择重要景点,因而核心景点设施的适老性研究具备重要意义。值得讨论的是,城市型风景名胜区功能不等同于一般公园绿地和居住区附属绿地,其景点的目的性游赏需求更大。因此,不同于一般绿地的景观设施适老性研究,近城风景名胜区需更多考虑“游”的需求,老年游客到访城市型景区需要舒适、便捷的可达性。满足老年游客多元化的感知需求,并无障碍提供现代信息系统服务,将会大幅提升近城风景名胜区的老年游憩满意度。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将带来老年群体景区游憩需求增大,景区的适老化研究也将会向更深入、更系统的方面发展。因此,文章希望通过为景区的适老化研究提供合理普适的评价方法,探索弹性可变、丰富多元的适老化游憩环境,打破年龄界限,营造功能复合、和谐通用的景观空间,为促进健康积极的老龄化作好铺垫。

注: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1] 桑春,吳光超,孙亮,等. 适老性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研究[J]. 上海城市规划,2018(5):83-86.

[2] 贾巍杨. 社区适老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初探[J]. 城市规划,2016,40(8):65-70.

[3] 赵玉春. 基于POE的淮安城市公园绿地适老性评价及优化策略[D]. 南京:东南大学,2017:10-12.

[4] 楼宇青. 基于使用后评价的杭州公园绿地适老性研究[D]. 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9:4-6.

[5] 余为益,胡红. 城市休闲绿地适老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上饶中心城老城区为例[J]. 林业资源管理,2018(4):69-75.

[6] 游宁龙,李文越. 老年友好视角下旧城区公园绿地步行可达性评价与优化[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5(6):102-110.

[7] 陈雅珊,魏亮亮,黄林生. 城市公园坐憩空间的适老性评价——以厦门市中山公园为例[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7,25(1):60-67.

[8] WALSH K,O’SHEA E,SCHARF T,et al. Ageing in Changing Community Contexts: Cross-border perspectives from rural Ire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2,28(4):347-357.

[9] MIRALLES-GUASCH C,DOPICO J,DELCLÒS-ALIÓ X,et al. Natural Landscape, Infrastructure,and Health:The Physical Activity Implications of Urban Green Space Composition among the Elderl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9,16(20):3986.

[10]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 俞孔坚,孙鹏,王志芳,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55.

[11] KEMPERMAN A,TIMMERMANS H. Green spaces in the Direct Living Environment and Social Contacts of the aging Population[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4,129:44-54.

[12] 南京市人大常委会. 南京市中山陵园风景区管理条例[Z]. 1998.

[13] 崔志华,杨昕雨. 基于GIS的南京市中山陵景区核心区域声景观评价[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3(2):121-127.

[14] 丁家玲,叶金华.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41-245.

[15] 章俊华. 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12)——AHP法[J]. 中国园林,2003,19(5):38-41.

[16] WEN C,ALBERT C,VON HAAREN C. The Elderly in Green Spaces:Exploring Requirements and Preferences Concerning Nature-based Recreation[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2018,38:582-593.

[17] 曹磊,朱丽衡,霍艳虹.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公园环境安全评价——以唐山市南湖公园为例[J].风景园林,2020,27(3):80-85.

[18] 杨蕙榕,李向锋. 基于IPA分析法的老城区体育公园老年人使用要素评价研究——以南京市五台山体育公园为例[J]. 城市建筑,2019,16(29):78-82+86.

[19] 张芳芳. 游憩者地方依恋及忠诚度研究——以中山陵园风景区为例[D]. 南京:南京大学,2014:49.

[20] 张运吉,朴永吉. 关于老年人青睐的绿地空间色彩配置的研究[J]. 中国园林,2009,25(7):78-81.

[21] 任超. 老龄社会环境下城市线形公园绿地的设计浅析——西安环城公园老年使用者实态调查[J]. 华中建筑,2005(1):136-138.

[22] 胡一可,李晶. 基于旅游者和日常访问者人群行为的城市型景区“共处”空间研究[J]. 中国园林,2019,35(6):61-66.

[23] 张文英,冯希亮. 包容性设计对老龄化社会公共空间营建的意义[J]. 中国园林,2012,28(10):30-35.

[24] 郝丹. 基于养生理念的城市老年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 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8:66.

[25] GIBSON S C. “Let’s go to the park.” An investigation of older adults in Australia and their motivations for park visitation[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8,180:234-246.

[26] 田方,李明阳,葛飒,等. 基于GIS的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声景观空间格局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8(6):87-92.

[27] 萧蕾,林雅橙. Reusspark长者护理中心康复景观对适老性户外环境设计的启示[J]. 广东园林,2019,41(2):79-83.

作者简介:

刘灿灿/1998年生/女/安徽阜阳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 210000)/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通信作者)孙新旺/1973年生/男/河南西平人/硕士研究生/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南京 210000)/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城镇绿色开放空间体系构建/E-mail:531172686@qq.com

猜你喜欢

服务设施模糊综合评价法旅游景区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自然资源部发文要求:加强规划用地保障 补齐养老设施短板
面向云计算服务设施的高效测试技术
做好新形势下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天津市旅游景区英文译文错误分析
旅游景区营销管理一般模式及实证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工程项目环境风险研究
洛阳文化旅游资源外宣资料日译现状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专利权价值评估研究
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