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设计” 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研究
2022-04-02孙爱婷
孙爱婷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 联动机制 教学资源库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领》的通知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课程思政在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育人”先“育德”,注重传道授业解惑和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1] 。
1课程思政的内涵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师要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塑造完美的人格。在教育中用心、用情、用爱渗透德育思想是当下每个教师的职责。“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教师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任务,更应该注重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从而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2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和闭合期,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特征进行分析,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课程思政在实施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当前高职院校各部门和各专业内部尚未形成合力,缺乏系统的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专业教师一窝蜂涌入,片面追求工作效果的形式化;(2)一些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缺乏思政能力,很难做到课程与思政的无缝对接和有机融合;(3)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各专业课程之间思政元素雷同,思政形式生硬,甚至为了思政而思政,有时会出现“两张皮”、生拉硬扯的现象,完全违背了课程思政的目标。
3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
3.1形成课程思政全员联动机制
各高职院校牵头组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该中心负责制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课程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建设进度、考核评价标准和成果奖励制度,统筹教务处、信息技术中心等部门以及所有专业教师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团队,并落实具体责任分工、奖惩及评比机制,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协同推进体制机制,构建全员全程育人大格局和联动机制。
各系部成立课程思政领导小组。该小组根据学校制定的各项制度和任务统筹安排,细化分解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教师和专业课程,并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报,尽早发现和解决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逐步推进,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各专业选取典型优秀课程思政案例进行分享和学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按照学院制定的考核机制进行量化和奖励,激励团队不断努力前行。
各专业负责人带领专业教师组建思政团队。该团队根据专业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课程标准确定本专业的思政主线,进而制定各门课程的思政主题,按照专业→课程→模块→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融入→再发掘→再融入的递进模式反复推敲,在不断改进融合中理清思政育人路线,整合思政元素,构建思政教育体系。在点→线→面→体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将思政育人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课程[2] 。
3.2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必须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牢固树立育人意识,将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第一要务。首先,通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典型经验案例分享、现场教学效果观摩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思政意识。对于新入职的教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先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学习和培训,主要针对教师素养和职业操守、教师能力培养、课程思政、三教改革等方面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深造,培训和考核合格才能安排上岗。其次,组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手拉手团队,共同探讨挖掘思政元素,共享育人素材,从而精准对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线。第三,加快推进教师进厂实践机制,通过企业挂职锻炼形式,准确把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提炼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将其纳入课程思政元素中,实现课程与岗位紧密对接。最后,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谈心交流,努力发现他们的兴趣和关注点,缩小彼此之间的代沟,建立共同话题,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程思政最终是心与心的交流,从教师心的改变,到改变学生的心,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3] 。
3.3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
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宏观层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理想信念为根本目标,以爱国、爱集体为主线,围绕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科学精神、文化修养、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等方面凝练课程思政育人主题,形成育人功能明确的课程思政资源。
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微观层面要结合鲜明的职业特色、专业特色和课程特色,实现思政教育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为专业课程的开展提供丰富、精准、系统的思政素材,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源。学校牵头建设涵盖各专业大类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包括主题课程思政资源库、优秀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库和课程思政拓展资源库。通过建设多层级资源库,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资源体系。
以信息技术大类为例,主题课程思政资源库主要建设以爱国情怀、科学精神、科技报国、职业道德、科学伦理、工匠精神、团队合作等为主题的思政素材和资源,同时按照不同的素材类型和不同的形式进行资源编码归类,以提高资源的精准性、共享性和实用性。优秀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库主要包含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課程思政的课程视频、案例教学内容、课程实施方案以及评价方案等素材。课程思政拓展资源库主要包含课程思政相关培训视频、课件、资料等资源以及“时政热点”信息资源,如新闻热点、社会热点、楷模人物等,保证不断更新和完善资源库[4] 。gzslib2022040215563.4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
各门课程在确定课程思政元素、思政路线之后,通过启发式、案例式、“讲—演”结合法、纠错法、实验法、评价法等多种教学法和教学手段组织实施教学模式。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其中包括专业知识点和课程思政案例;课中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法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形成思政路线和思政资源库;课后通过企业实践、企业导师进课堂等活动,开展企业级课程思政育人课堂,实现全方位多角度育人。
4 “Java 程序设计”课程思政
本文以“Java 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训内容为例,课程设计按照企业项目开发工作流程,以“银行账号模块功能设计与实现”为实训内容,结合最新职业工种的考核内容,在每个任务操作中引入企业最新的岗位操作标准,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图1 所示。
4.1课程融入思政元素
为了在实践教学内容中全面融入思政元素,团队在课前集体备课,研究课程思政元素、探讨思政路线、确立思政目标,设计和收集与实训内容相关的思政资源[5] ;课中围绕“热爱团队、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爱岗敬业、职业素养、技术强国”思政路线,采用“启—讲—演—纠—验—评”六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同时,课前导入采用启发教学法,在案例中导入思政教育元素,指出实践教育环节应注意“团队合作、勇于探究、技术规范”等;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在技术训练中通过技术规范的认识和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标准意识、安全操作和工匠精神”;课后通过撰写实训报告,学生总结实训的收获和感想,教师分析思政目标是否达成,进而进行课程改革,不断融入适合学生特点的思政元素,实现课程和思政相互融合、螺旋式上升。通过不断改进、融合思政元素,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岗位职责意识、辩证唯物主义和工匠精神传授给学生,最终达成课程思政目标。
4.2课程资源库建设
至于“Java 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应该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坚持“服务师生、辅助教学、共建共享”的应用导向,构建“2 层级4模块”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架构。“2 层级”包括“课程层级资源”和“章节层级资源”,“4 模块”包括“分主题课程思政素材库”模块、“课程思政案例库”模块、“课程思政示范库”模块和“拓展资源库”模块[6] 。
“分主题课程思政素材库”模块:按照不同思政育人作用进行整合、梳理和分类,同时按照不同素材类型、不同媒体形式进行编码归档,将“Java 程序设计”
课程分为“爱国情怀、科学精神、科技报国、职业道德、科学伦理、工匠精神、团队合作” 等主题课程思政素材,该模块打破了以往素材混淆、生搬硬套等问题,以提高素材资源的精准性、实用性和共享性。“课程思政案例库”模块:积极挖掘与专业融合度高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制作成专业或课程典型案例,包括案例内容介绍、教学融入示范、教学育人效果分析、育人功能定位等要素,构建凸显思政效果的典型案例库[7] 。
“课程思政示范库”模块:基于思政价值引领、育人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契合、育人要素与课程建设相融合、教育反思提升思政意识等遴选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示范课程和示范专业,作为教师进修、备课、课堂教学等课程思政参考案例。
“拓展資源库”模块:分为“时政热点”“思政能力培养”“思政资源”三部分。“时政热点”包括新闻热点、文化热点、人物热点、社会热点等实时信息资源,以提供更多的课程思政素材资源,保持课程思政教学的新鲜和活力。“思政能力培养”包括各类课程思政培训资料、视频、素材等资源,起到帮助教师自我提升、激发思政意识、示范引领的作用。“思政资源”包括国家级课程思政教育政策、课程思政相关研究成果和立项等,为教师提供课程思政的方向引领和研究参考。
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常态化任务,秉承“以用促建、师生受益”的初心,不断完善、改进、更新、优化课程思政资源,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价值性[8] 。
5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