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落地:“作业限行”实施报告

2022-04-02孙寅卢亚萍

关键词:落地双减

孙寅 卢亚萍

摘    要:在“双减”背景下,推行切实有效的作业改革制度,减轻作业负担、控制作业总量、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学习品质已迫在眉睫。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作业减负,在经历了幼稚摸索、成长实施两个阶段的不断总结吸取经验后,推行“作业限行”运行管理机制,成效显著:不仅激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状态,提升了教师的作业设计与研究能力,而且树立了学生乐学和学校轻负的口碑。

关键词:“双减”落地;作业限行;轻负高质

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是落地“双减”工作的首要环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家庭作业量过多”一直以来是基础教育领域中长期存在的弊病。近些年,教育主管部门发布了几次“减负”文件,却因为各校减负举措缺乏可行性而收效甚微。我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作业减负,至今已经历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下面主要谈谈“作业限行”的实施情况。

一、“作业限行”的现实需求

没有实施“作业限行”改革之前,学生普遍存在作业负担压力重的现象。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从减负效果看,学生的作业负担并没有根本上减轻,他们依然困在面面俱到的作业里被动学习;其二,从作业质量看,学生作业质量堪忧,不少学生疲于应付,缺少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究的能力;其三,从作业设计上看,普适性的作业不适应多样的学情,尤其是对学困生而言,作业是他们的重负;其四,从学习的品质看,作业有重复、设计不合理,使得学生学习处于被动、机械的“桎梏”之中。

综上所述,推行切实有效的作业改革制度,减轻作业负担、控制作业总量、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学习品质,将成为衡量作业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尺。

二、“作业限行”的政策理论依据

“作业限行”制度并不是针对作业现状的机械、直观应对,而是学校依据作业的应然导向与功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依据学校、家庭、社会的实际而推出的一项综合性举措。其政策和理论依据如下:

(一)彰显和回归作业的应然功能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同时,作为学习活动设计的一部分,它还是承载学习内容、体现学习方式、凸显过程性评价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要注重作业与教学的配合,充分发挥其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

(二)高效学习需要调控认知负荷

根据认知负荷理论和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理论,每天完成适量、精准的作业是必要的,但是作业量一旦过大,作业所对应的思维水平与学情不符,就会客观上加重或超过学生的学习负荷。“作业限行”正是为学生减轻过重的作业负担,让学生对学习的焦虑、期望、愿景维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从而使学生有效开展有意义的学习。

(三)变学习方式促学习品质提升

教学效益取决于单位时间内特定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进展情况。它反对耽误学生进步与发展的缺乏效益的付出。“作业限行”提出,每天的作业科目和时间要有限制,就是要求教师在习题布置上需与具体的教学目标相匹配,做到精选、精练,特别是要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业限行”的实施给尽可能多的学生留出了自主学习空间,为学生完成多形态、多样式的自主作业提供了物理空间,为学生完成对学习内容的自主意义建构提供了精神空间,促使其学习品质的提升。

三、“作业限行”的基本原则及要求

(一)作业分层性

(1)学困生可完成适量基础性作业,要注重基本知识的掌握和作业的规范性;(2)中等生在完成基础性作业基础上,適量完成能力性作业,注重思维训练;(3)优等生高质完成作业,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选作业,做好自主拓展。

(二)时段差异性

(1)七、八年级每天完成3科作业,每科限时40分钟,总时间不超过2小时;(2)九年级每天完成4科作业,每科限时30分钟,总时间不超过2小时;(3)“作业限行”后,期中、期末作业包含口头作业、作业订正及复习整理。

(三)学科特色性

(1)“作业限行”后,文科作业包含口头和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如朗读、背诵;(2)“作业限行”后,理科作业包含基础性作业、能力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3)非考试学科不得布置作业,相关学科应将作业安排在当堂完成。

(四)检查随机性

(1)检查要做到开始每天查,后抽查,让教师从一开始就重视“作业限行”,逐渐养成习惯;(2)关键时期如期中、期末要严查,既要查书面作业,又要仔细查口头作业和整理作业,确保学生在合适的负担下进行阶段性知识回顾与整理;(3)检查的基本要求不变,对于不同年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检查时要因时、因人而异。

(五)反馈可行性

(1)教导处检查后发现问题,做好书面记录,及时将情况反馈到个人和备课组;(2)教导处要有据可查,确认具体的问题和类型,并做好准确反馈;(3)通过家长、学生问卷调查,多渠道了解“作业限行”情况,确保反馈信息的客观与全面。

(六)执行阶段性

(1)试行“作业限行”,发现“作业限行”中的问题,完善其相关要求;(2)执行“作业限行”,对相关问题进行反馈,确保其执行的力度;(3)展评“作业限行”,对相关优秀教师进行表彰。

(七)组内协调性

(1)备课组要定期召开备课会议,基本统一教学进度,对每课作业进行细致、深入的探讨,探讨要切中要害,遴选出优质的作业题;(2)备课组要发挥教师的长处,鼓励其在所擅长的知识领域命出好题,共享智慧;(3)备课组要总结作业的成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共同商讨下一步改进措施。

(八)作业针对性

(1)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有针对性的“精练”作业;(2)教师在作业批改时要发现问题,学生及时订正,实施作业“二批”;(3)教师在“二批”时仔细分析学生掌握情况,然后进行下一步有目的地施教。

(九)学生发展性

(1)教师要从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严格避免大量重复、机械的作业;(2)教师要从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拟制合适难度的作业;(3)教师要从谋求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突出能力导向,因人而异,适量布置相关的实践性、探究性、创新性作业。

(十)限行弥补性

(1)教师要综合通过各种教学策略,提高该堂课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2)“讲”“巩”结合,该限行学科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要安排当堂作业时间;(3)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反馈学生的当堂学习掌握情况,使其明确问题及得失原因。

四、“作业限行”的行动实践

“作业限行”的具体实施是涉及学校全员、各部门的系统性工程,主要包括方案制订、具体实施、反馈与检查、推广与改进几个步骤。

(一)制订并落实“作业限行”方案

“作业限行”就是要减负提质,它通过每天限行一到两门功课,限定作业完成时间,实行因人、因时而异布置合适的分层作业。“作业限行”规定每天的作业限定时间以中等生为参照,并制订“作业限行”“作业二批”实施方案。

(二)实施“作业限行”常规检查

为保障弹性分层“作业限行”改革的顺利推进,学校配合实施了“作业限行”常规检查制度。

(1)统一用表:使用《“作业限行”检查表》。(2)检查反馈:教学处牵头,不定期组织检查,重点检查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到个人和备课组。

(三)开展作业质量评比与经验推广活动

根据“作业限行”、弹性分层的导向,学校开展了作业质量评比、经验分享及优秀作业展示活动,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开展多主体的作业质量评比,即教学处和学生共同评价教师的作业设计和布置等情况。教学处组织学科作业评价小组,评价时参照以下六个维度:①作业内容与教学目标匹配,精选习题,注重举一反三,以提高作业的效率;②作业量因人而异,优等生自主拓展,中等生基本完成,学困生适当减免;③作业形式多元,可以有口头、书面、实践等作业;④作业设计留有弹性,需包含整理作业,给学生自我消化、自主拓展留出空间;⑤作业设计注重梯度,学困生作业注重夯实基础,中等生作业注重能力培养,优等生作业注重思维拓展;⑥作业“二批”的运用,即教师能够对精选作业实施“二批”,在发现共性、个性问题的基础上,调整教学实施。学生层面的评价主要指学校组织学生代表讨论从以下五个维度展开:①作业难度与大多数学生水平相适,不出偏题、怪题;②作业量适中,各类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有一定的自主支配时间;③作业形式活泼多样,在注重能力的同时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④有一定的作业选择权,学生可以在与教师、家长商讨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一定数量和难度的题目;⑤作业注重启发性,避免大量的机械、重复的作业,要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二是开展作业经验分享,主要包括现场交流会和个人经验介绍两种形式。每学期末举行现场交流会,整个活动流程为:①教师们拟好“作业限行”困惑,自己作解答,上交教学处;②教学处对困惑与解答进行统一编号,把每位教师的“作业限行”经验录入电脑;③现场随机抽取“作业限行”困惑和在场教师姓名,由被抽到的教师尝试解答困惑;④电脑显示原教师的“作业限行”经验,并由原教师对前一位教师作出评价或与其交流。

三是展示优秀作业,指学校在教师培训会上邀请教学骨干介绍个人“作业限行”经验。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根据学校既定的主题,邀请教学骨干介绍“‘作业限行’与弹性分层设计”的经验和成效,并与其他教学骨干交流;二是由师训部门向全体教师调查“作业限行”的困惑,遴选出教师们普遍存在的有实际困惑的问题,然后再选择相关教学骨干教师作主题讲座。在此基础上,在期末展示教师们典型的优秀作业设计,促使教师进行经验交流、思维碰撞。

五、“作业限行”的实施成效

“作业限行”改革实施以来,学生、教师、学校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教师和学生对“作业限行”评价很高。“作业限行”的改革在学校已是深得人心。其改革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激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状态

学业负担明显减轻。“作业限行”行动推进以来,我校初中生认为课业负担比较重的不到1%,96%的学生家长反映与作业改革推行前相比,现在孩子的课业负担减轻不少。

兴趣特长得到培养,业余生活的时空得以拓展。学生积极投入到自己喜爱的活动:弹琴、书法、绘画、创作、陶艺、舞蹈、航模、“非洲鼓”击打、体育健身、社会公益活动等。一大批特长生得以成长,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得以实现。

学习成绩稳中有升。事实证明,减少学生作业,提高作业质效,学生成績不仅没有下降,中下游学生的进步还更快了。近几年,学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其中,重高升学率在杭州市公办初中当中名列前茅。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后三分之一学生的成绩在杭州市抽测中也是位居前列。

(二)提升了教师的作业设计与研究能力

树立科学的作业观。在推行“作业限行”过程中,教师颠覆了传统作业观。作业减量,作业求精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作业“精品”意识逐渐被教师接受,重复无效的作业已经杜绝。

提高了作业研究能力。“作业限行”限定了当天学科作业时间,促使教师开始研究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并精心备课,以更好地把握教学重难点,更好地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

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作业限行”之后,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少了,但作业更能切中学生的要害。作业时间的规定,迫使教师在备课、施教、反馈上更为精心,更能切中要害,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树立了学生乐学和学校轻负的口碑

“作业限行”之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课业负担都明显减轻了。学生在期中、期末的紧张、焦虑感减少了,特别是学困生、中段生的学习受挫感明显减少。

目前,我校实施的“作业限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作业限行”也逐渐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得到了省内外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并吸引了广大媒体的关注。不少省内外的兄弟学校慕名而来,到我校取经、交流。

猜你喜欢

落地双减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房地产税:靴子何时落地?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
化繁为简,医保支付价可“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