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除草剂组合和防除方式对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试验

2022-04-01陈将赞戴以太杨廉伟陈婵娟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粒剂悬浮剂除草

陈将赞, 戴以太, 杨廉伟, 陈婵娟

(天台县植物保护站,浙江 天台 317200)

麦田杂草与小麦争夺光、空间、水分和养分,成为制约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1]。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变化及栽培技术的更新,加上单一类型除草剂的长期使用及除草剂品种更新换代,导致小麦田杂草种类、群落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杂草防除难度加大[2]。现今,我国小麦田的优势杂草种类仍然以化学药剂防除为主[3-4]。为解决当前麦田杂草防除的突出问题,我们开展不同除草方式和不同药剂组合防效试验,为麦田杂草防除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奓溪汤村进行,试验田块地势平坦,前茬作物为单季晚稻,土质为砂壤土,pH 4.9,肥力中等,小麦播种前进行翻耕整地。供试小麦品种为苏麦188号。播种时间为2020年11月11日,撒播,667 m2播种量为10 kg。试验田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占杂草的89%,主要是看麦娘、早熟禾、菵草等;阔叶杂草占杂草的11%,主要是猪殃殃、繁缕、荠菜等。试验田杂草分布较均匀。

试验药剂有33%吡氟·氟噻·呋悬浮剂,3%甲基二磺隆油分散剂,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4%啶磺草胺油分散剂,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20%啶磺·氟氯酯水分散粒剂,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5%双氟磺草胺悬浮剂(杨州市苏灵农药化工有限公司);5%唑啉草酯乳油(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快达麦草星1号悬浮剂(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1.2 处理设计

本试验在除草策略上有封闭除草和茎叶除草2种方式,设计单纯封闭除草、封闭+茎叶除草和单纯茎叶除草3种策略类型,每种类型分设不同的除草药剂组合。土壤封闭处理,处理1;土壤封闭+茎叶处理,处理2至处理5;茎叶处理,处理6至处理13;处理14为清水对照(CK)。各处理的667 m2药剂用量:处理1,33%吡氟·氟噻·呋悬浮剂80 mL;处理2,33%吡氟·氟噻·呋悬浮剂80 mL+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12.5 g;处理3,33%吡氟·氟噻·呋悬浮剂80 mL+快达麦草星1号悬浮剂220 g;处理4,33%吡氟·氟噻·呋悬浮剂80 mL+3%甲基二磺隆油分散剂30 mL;处理5,33%吡氟·氟噻·呋悬浮剂80 mL+5%唑啉草酯乳油80 mL+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6.5 g;处理6,20%啶磺·氟氯酯水分散粒剂6.7 g;处理7,4%啶磺草胺油分散剂25 mL;处理8,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12.5 g;处理9,快达麦草星1号悬浮剂220 g;处理10,3%甲基二磺隆油分散剂30 mL;处理11,5%唑啉草酯乳油80 mL+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6.5 g;处理12,5%唑啉草酯乳油80 mL+5%双氟磺草胺悬浮剂6 mL;处理13,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120 mL+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 mL。

小麦播种后连续晴天,土壤干燥,田间封闭除草处理时间在播种后10 d即第一次雨后(2020年11月21日)土壤湿润时用药,用药时小麦未出苗。茎叶除草处理时间因1月上中旬连续强冷空气影响,选择气温回暖时用药,用药时小麦5~6叶期,杂草5~6叶期。施药器械为16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 667 m2喷液量30 L。

1.3 天气条件

田间封闭处理施药时间在2020年11月21日10时许,当天最高气温18.5 ℃,最低气温5.2 ℃,日平均气温15.7 ℃,日平均相对湿度为94.6%,阴天。茎叶处理施药时间在2021年1月19日10:00—11:00,当天晴,最低气温0 ℃,最高气温13 ℃,施药时气温6 ℃,日平均气温5.8 ℃,日平均相对湿度为73.0%,施药后36 h下雨,连续下雨3 d,最低气温2~5 ℃,最高气温12~20 ℃。试验期间的2020年11月21日至2021年2月16日, 日平均气温-2.9~16.1 ℃,平均8.6 ℃;日相对湿度46.0%~94.8%,平均75.1%;试验期间降雨量和雨日数较常年偏少,气温较常年偏低。

1.4 调查方法与统计

施药后每小区定3点,每点0.1 m2,于茎叶处理施药后30 d(2021年2月19日),调查每小区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株数、杂草鲜重,计算株防效、鲜重防效。

使用DPS统计软件进行显著性测定[5]。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小麦的安全性

在封闭除草和茎叶除草施药后30 d内观察田间小麦长势,除处理4、处理10甲基二磺隆施药区出现严重药害,造成小麦枯黄僵苗现象外,其他处理小麦生长正常,无明显药害。

2.2 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2.2.1 土壤封闭处理

吡氟·氟噻·呋处理土壤,封闭后90 d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为95.7%、98.8%,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为72.5%、90.9%;对总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综合防效分别为93.1%、98.2%、95.7%,与清水对照区有显著性差异(表1)。

表1 麦田常用除草剂不同组合的除草效果

2.2.2 土壤封闭+茎叶处理

土壤封闭+茎叶各处理间防效无显著性差异,总草防效均达到97%以上,差异不显著的原因与土壤封闭防效较好有关。在各处理中以吡氟·氟噻·呋+快达麦草星1号处理最好,茎叶喷雾药后30 d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均为100%,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为97.5%、99.9%,对总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综合防效分别为99.7%、100%、99.9%(表1)。

2.2.3 茎叶处理

茎叶处理以啶磺·氟氯酯与快达麦草星1号的防效最好,茎叶喷雾药后30 d对禾本科、阔叶杂草和总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均达到99%以上,上述2个处理与4%啶磺草胺、7.5%啶磺草胺、唑啉草酯+双氟·氟氯酯、唑啉草酯+双氟磺草胺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显著优于甲基二磺隆、精噁唑禾草灵+氯氟吡氧乙酸处理。精噁唑禾草灵+氯氟吡氧乙酸处理对阔叶杂草防效较好,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为92.5%、96.5%,与其他茎叶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但对禾本科杂草防效最差,株防效仅为17.7%,与清水对照区无差异(表1)。

2.2.4 不同组合处理

综合来看,土壤封闭处理与土壤封闭+茎叶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总草综合防效均达到95%以上。土壤封闭处理、土壤封闭+茎叶各处理与啶磺·氟氯酯、4%啶磺草胺、7.5%啶磺草胺、快达麦草星1号、唑啉草酯+双氟·氟氯酯、唑啉草酯+双氟磺草胺茎叶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显著优于甲基二磺隆、精噁唑禾草灵+氯氟吡氧处理(表1)。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对小麦田不同除草方式和不同除草剂组合除草效果试验表明,土壤封闭处理为首选除草方式,33%吡氟·氟噻·呋悬浮剂80 mL(667 m2用量,下同)土壤封闭处理90 d杂草综合防效95.7%,在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封闭除草,持效期长,省时省力效果好,是当前小麦田杂草控制的首选用药方式。如前期没有及时进行封闭除草,在杂草出齐后可选用20%啶磺·氟氯酯水分散粒剂6.7 g、4%啶磺草胺油分散剂25 mL、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12.5 g、快达麦草星1号悬浮剂220 g、5%唑啉草酯乳油80 mL+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6.5 g、5%唑啉草酯乳油80 mL+5%双氟磺草胺悬浮剂6 mL等药剂配方进行茎叶除草,也能达到较好的防除效果。

在除草时间的确定上,要把时间重心前移,在杂草幼苗期除草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也是解决当下麦田除草难、成本高等困扰麦农突出问题比较切实可行的策略。小麦除草受气候条件、土壤墒情、苗情、田间草相草龄等因素影响,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麦田除草技术不尽相同。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播后苗前土壤湿润时进行封闭除草,不仅难度相对较小,防治效果也较好;如错失封闭除草时机的,在冬季平均气温5 ℃以上(最低气温0 ℃以上)进行茎叶除草处理,安全性较好,此时杂草草龄小,除草效果好,如在春后小麦返青期进行茎叶除草处理,不仅除草剂的用量要增加,杂草草龄提高后除草效果也会下降,而且一旦除草效果不佳,补治更加困难,甚至最后会造成严重草害而导致减产[7]。

本试验甲基二磺隆处理出现严重药害,与小麦受冻苗弱、药后雨水多、气温低等因素有关;其他药剂处理安全性较好,在实际除草时应综合考虑天气、土壤墒情、苗情等因素选择药剂配方,合理掌握施药时间、施药方法和施药量,避免药害的产生[8]。精噁唑禾草灵在本地推广使用20多年,由于长期单一地使用,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对其产生较高的抗药性[9],近年来防效明显下降,本试验精噁唑禾草灵+氯氟吡氧乙酸处理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仅为17.7%,验证了本地禾本科杂草对精噁唑禾草灵已产生较高抗药性。今后本地要暂停精噁唑禾草灵的使用,可选用唑啉草酯、啶磺草胺、快达麦草星1号等药剂代替,合理轮换使用。因试验田杂草以禾本科为主,阔叶杂草发生较少,上述药剂组合配方对阔叶杂草防效仍需进一步试验验证。

猜你喜欢

粒剂悬浮剂除草
20220508 水田除草机的研制及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50%克菌丹·啶氧菌酯水分散粒剂能有效防治柑桔沙皮病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一般稻田如何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
如何用药剂防治稻水象甲成虫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除草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