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风舞”考
2022-04-01王金玲刘怀堂
王金玲 刘怀堂
“八风舞”舞名最早见载于唐代文献,此舞学界关注者甚少。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八风”内涵上,但意见不一。而关于八风舞的源头、八风的内涵与身份以及八风舞的形态流变等,似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今试考之以抛砖引玉。
一、八风舞的源头——甲骨卜辞中的“风舞”“四方舞”
八风,顾名思义其源头当与“风”有关。何谓风?该字最早见于《周礼》,其含义学界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风为凤的假借字,并通过凤字来表达意思;二是认为在甲骨文时代,风与凤是二而一即凤是自然风与神性的复合体,在自然风特别受到重视之时风字产生,而凤就成为纯粹的神鸟。不过,在甲骨文中,“风”的确是通过“凤”来表达的。过常宝先生考证了风字字义的流变认为,“风”在商代以后,经历了由神性的自然“凤”到“帝使”“风后”的过程,此时风是祭祀的对象。
学界有一个共识,即“歌乐舞在其产生初期就与巫术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换言之,“原始舞蹈是巫术礼仪活动的主体”。科林伍德在其《艺术原理》一书中亦阐述道:“巫术活动总是包含着像舞蹈歌唱绘画或造型艺术等活动,并且它们不是作为边缘因素而是作为中心因素。”那么,殷商及更早的风祭或殷商四方风祭祀属于典型的巫仪,当有舞蹈;而且学界另一个共识是上古时期诗歌舞不分,则这种舞蹈当有表达诉求之歌。如此,则殷商时期的风祭或四方风祭就是一种祭祀上帝以驱使风神,从而达到农业丰产的大型祭祀舞蹈。
商代风祭对象到《周礼》中有了具体称谓即风师,《楚辞·离骚》《远游》《淮南子》中旧注皆称风伯,东汉应劭称飞廉,并有专门的祭祀仪式。这是古代风崇拜的反映。这种崇拜“是世界远古文明的共同现象”,古埃及人、古玛雅人等都有这种崇拜。古玛雅风神(即雨神)有四位,名为“查亚克”,分别掌管世界四方之风雨,并与其滋润的土地神结在合一起。据此可知,古玛雅风神的职责当为庇护当地农业之丰收,与商代四风崇拜的目的惊人地相似。
二、八风的内涵与身份——从四风舞到八风舞
(一)八风的内涵
从殷商卜辞中的四方风名看,八风应是八个方位名。而如何从四方演变为八方,学界成果不多。有学者认为八方风是从四方风衍生出来的,此说颇有道理。不过,亦有学者研究甲骨文后认为,殷人“八方观念可能已经出现并用于指称地理空间,但其使用不多”。如果其观点无误,则八方与八风当始于周代。这一推测还需要验证于先秦文献。
八风一词于先秦典籍如春秋时期的《晏子春秋》《关尹子》《春秋左传》等多见之,但其内涵这些典籍并未明记。明确八风内涵的较早文献是《吕氏春秋》:
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风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
显然,八风乃八方之风,这是先秦时期关于八风含义的较早解释。到了汉代,八风含义的解释有多个版本。《史记》《淮南子》《说文解字》《白虎通道德论》以及三国时期的《广雅》等,但均以《吕氏春秋》所载之八个方位为据来命名,即延续《吕氏春秋》“八方之风”的说法。而另有一部分汉代学者因“八风之说,实与《易》之卦位相表里。班固、贾奎、高诱、韦昭皆以八卦象之”,而称之为“八卦之风”。那么,释八风为八卦之风始自东汉。
由此,先秦、秦汉时期八风有八方之风与八卦之风两种称谓,汉代以降,这两种称谓屡屡见载文献。但是,吕氏之八风说自春秋而来,其八风即八方之风的解释当更为可信。据此,由四方四风而八方八风的变化,至迟出现于春秋时期。
(二)八风的身份
四风为巫舞,而八风者何?有两位学者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不同观点:一是乐曲风格说,由傅亚庶提出。他说:“乐曲于《九夏》之外,又有‘八风’之说,风在声乐上指其曲调、韵律等特征性”,吕氏所记“八风代表了各地声乐的不同风格特点”。二是与佾舞关联说,由袁禾提出。她强调了佾舞以行八风的目的。这两种观点虽有启发性,但八风的身份仍如雾里看花。
1.八风——八风之巫仪。据《关尹子》载:
(关尹子)曰:“五云之变,可以卜当年之丰歉。八风之朝,可以卜当时之吉凶。是知休咎灾祥,一气之运耳。”
关尹子即尹喜,春秋时期人,与老子同时代。八风之朝,意为八风来临之时,则“当时”就不能释为事物发生之时,应释为正当某个时令来临之际。此文献意为:观五云变化,可卜当年农业是否丰产;观当令八风之来临,可预知吉凶与否。尤其是文献特别提到“是知休咎灾祥”,那么,“五云之变”与“八风之朝”当为互文——前者预测一年之农业丰歉,后者预测当令之中农业的吉凶。“八风之朝”就是祭祀八风即反映的是先民农业丰产祭祀仪式。
这种祭祀仪式为何能预测农业丰歉?先秦文献并未阐释,而汉代文献记载可资参考。据《史记》载,八风各有所主,如不周风主杀生,条风主出万物等,八风之行与万物荣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即“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天所以成熟万物也。”《白虎通德论》亦云:“风者,何谓也?风之萌也,养物成功。”虽然文献只是提到八风之于“养物成功”的关系,并未直言先秦八风之祭,但仍可从中可以窥一二:先秦祭祀八风始于“八风之朝”,即八风萌发之时,其原因与目的即祈求农业丰产。这也印证了上文关于“当时”的解释。
如此,则“八风之朝”即为一种巫祭仪式,反映了上古先民祭祀八风以祈求农业丰产的舞蹈。那么,八风内涵与八风身份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十分清晰。
2.八风——八风之乐(舞)。较早见载于《晏子春秋》:
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羮,既戒且平。奏鬷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
《晏子春秋》作者为晏子,亦与老子同时代。文献中的八风,与五声、六律、七音以及九歌并列,则其为声或乐应无疑问。文献所记是晏子用八风做比,告诉齐景公调和君臣之道,已达到君臣相成相济的效果。如此,则八风之乐在春秋之时当成为诸侯庙堂之乐。这一结论有其他文献可证。如鲁昭公二十年谓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以平其心,成其政,以八风以相成,将八风于五声、六律、七音、九歌并列。鲁襄公二十九年,吴到鲁国访问,叔孙穆子请其欣赏“周乐”即《周南》《召南》《颂》等,期间有“八风”之乐扮演。此乐“平”,即安静、肃静之意。这些文献足以证明此乐为西周宫廷所为——不仅表明西周宫廷曾扮演此乐舞,尤其是文献云“周乐”而不云“鲁乐”更为力证,而且在鲁国(春秋时期)亦常上演。
文献表明,春秋时期诸侯礼奉八风之乐(舞)主要功能有二:一是祀八风以祈年;二是观政之得失,即所谓“以平其心,成其政”,故鲁国国君“以礼奉之”。与五声、六律、七音、九歌等一样,八风之乐舞“以平其心,成其政”。因八风舞为祀神舞蹈,“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祀神与政治两者就有了相通之处。这即可解释关尹子与晏子所记八风之乐(舞)功能的不同。
《史记》《说苑》等亦视八风为乐。《史记》云:
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着其教焉。……发以声音,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八风从律而不奸……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礼记》乐记第十九亦有类似记载。八风从律是为“乐”,具有移风易俗之功能,为“圣人之所乐”之一种。
三、八风舞的形态流变
(一)先秦“八风舞”。其形态的讨论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其具体形态先秦文献未见明载。不过,仍有散见于先秦、秦汉典籍的零星记载,有助于揭开掩盖于其上的神秘面纱。
1.八风——《承云》之乐。较早记载的是《列子》,谓“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穆王乃为之……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以乐之”。《楚辞》《淮南子》等均有载。不过,这些文献并未记载《承云》乐为黄帝之乐(《庄子》称之为《咸池》),其后东汉王逸注《楚辞》、晋人张湛注《列子》均谓《承云》为黄帝乐,后世不少学者亦认可这一说法:“黄帝以‘云’为纪,所以有《承云》之乐”,这成为学界主流观点。
另有一种非主流观点即《承云》是五帝之一的颛顼之乐。文献记载,颛顼登帝,“正风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锵锵。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
其实,《承云》究竟是谁人之乐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形态及目的是什么。有学者认为,《承云》是一种祭祀云图腾的图腾舞蹈,属于原始舞蹈,是“集体性群众活动”。如《承云》别称《咸池》无疑的话,则《庄子·天运》所载之《咸池》或可揭开此舞之形态。据载,黄帝曾在洞庭之野举行《咸池》之舞,分三段:
一是“奏之以人”,先是应人事、顺天理、行五德、应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其中有“蛰虫始作,吾惊之以雷霆”之乐,此乃驱赶蛰虫,考之以太和万物,当为初春耕种做祭祀。
二是“奏之以阴阳之和”,“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坑满坑;涂郤守神,以物为量”,当为夏长秋收做祈祷。
三是“奏之以无怠之声,调之以自然之命”,达到“或谓之死,或谓之生;或谓之实,或谓之荣。行流散徙,不主常声”的目的,如果能达到上述目的,就是“天乐”。所谓“行流散徙”以及生死,当是冬藏的祭仪。
此舞分别对应后世所谓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农事行为,诚如学者所言此乐与云图腾无关,而与农业有关系。或曰:“舞为乐主,音逐舞节八音皆奏,而舞曲齐之,故舞所以节八音也。八方风气寒暑不同,乐能调阴阳,和风气。八方之气由舞而行,故舞所以行八风也”,则此乐即使不用八佾之人数,也应是上古时期举办的规模宏大而隆重的集体性农业祭祀舞蹈。
2.八风——《大唐》之歌。载于《尚书大传》:“乐曰:舟张辟雍,鸧鸧相从。八风回回,凤皇喈喈。”舜受尧禅让而登帝,做此歌以歌颂尧之美德,名为《大唐》之歌。回回与喈喈意类似,皆拟声词,前者为八风之音,后者为凤凰之鸣声。这段文献之意为:乐声抑扬顿挫,祀者按节而舞;八风之音起伏,凤凰之声长鸣。此歌有乐队、有巫者及众多的舞者;八风或许被具象化,因为有人装扮成凤凰,故郑玄注云“鸟兽率舞之属”。如果《尚书大传》所记无疑,则此八风应当是帝舜之时一场规模宏大的集体性面具舞蹈。
3.八风——八佾之舞。袁禾教授探究过这个问题,惜乎未能明辨。这两者有无关系?文献有云:
(鲁隐)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公从之。
这是鲁隐公五年事。此文献蕴含如下信息:
一是此舞乃上古八风巫仪于春秋战国的变异。所谓“羽,析白羽为之,形如羽帗也”,羽舞有全羽、析羽之分,郑玄谓:全羽(全取其翅)、析羽(析取其翮)皆五采。《周礼》云:“(舞师)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上引《史记》八风文献中有“饰以羽旄”之载。那么,“节八音而行八风”当为饰羽而舞(不知是否戴有面具)即羽舞。
二是此舞是一种佾舞。羽数即“执羽人数”;八佾之谓,“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诗曰:大夫士琴瑟御。八佾者,何谓也?佾者,列也,以八人为行列,八八六十四人也。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
三是此舞有乐队伴奏。“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也。……以八音之器,播八方之风,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节其制而抒其情”。
四是佾舞的目的明确。从天子之佾舞到最低等级的士之佾舞,都有明确的规定——各级佾舞都有一个目的即“行八风”。汉代人认为,“南夷乐曰《南》,南,任也,任养万物,乐持羽舞,助时养也。西夷乐曰《味》,味,昧也,万物衰老,取晦昧之义也,乐持羽舞,助时杀也”,则此佾舞原本亦为祀八风之舞。
不过,这种等级森严的佾舞在春秋礼乐崩坏的时代,常常有人僭越。孔子曾评价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表明此舞之一支于春秋变成世俗之舞。
而《史记》所载“动以干戚,饰以羽旄”,按照汉人的理解,干戚乃干戚舞,属武舞;羽旄乃羽舞,属文舞,那么,此八风之乐就有武舞与文舞的扮演。司马迁所记非凭空产生,当自先秦而来,此可为窥探先秦八风乐形态之参考。
(二)秦汉“八风舞”。这种巫仪在秦代亦曾举行。据睡虎地出土秦简载:
凡戊子风,有兴。雨阴,有疾。兴在外,风,军归。
兴,学者据该竹简中的《秦律十八种》之《徭律》而注云:“征集人服兵役或服劳役,以及征集物资,都称为兴。”尽管未有祀风以祈年之载,但其中卜风以测疾病所记,当为巫仪无疑。结合《吕氏春秋》所载八风之事,秦代或有八风舞之举。
相较秦代记载而言,这种巫仪汉代文献所记更为详细:
汉魏鲜集腊眀正月旦决八风。风从南方来,大旱;西南,小旱;西方,有兵;西北,戎菽,为小雨,趣兵;北方,为中岁;东北,为上岁;东方,大水;东南,民有疾疫,岁恶。
该文献载于《史记》。魏鲜,西汉人,职司占候,是一位巫师,在腊明正月旦进行占卜八风,预测吉凶:一是与农业有关,如大旱、小旱等;二是与兵灾有关,如有兵;三是与自然灾害有关,如大水;四是与群体性疾疫有关,如“民有疾疫”。据此,此巫仪主要是为了农业丰歉而举行。此结论该文献之前同书页还有一段话可证:
凡候岁美恶,谨依岁始。岁始或冬至日,产气始萌。腊眀日,人众卒岁,一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卒始也。四始者,候之日。
文献说得很清楚,即“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卒始也。四始者,候之日”,这正是岁首“产气始萌”之际,与“八风之朝”同。此时宜占卜以“候岁美恶”,然是春秋八风巫仪的继承。只是巫祭内容扩大了——不仅卜八风以贞问农业之丰歉,更重要的是卜八风预测八方之吉凶。那么,八风之舞祭就当承自四风之舞祭而来,并有了进一步扩展。
敦煌马圈湾出土汉简中有一条简文可证西汉卜八风以祈年:
东北来则逆根伤生民多疾病风从东方来则逆震五谷伤于震风从东(1179)
马圈湾出土的汉简年代较接近于魏鲜,魏鲜又被载入《史记》,则说明西汉初期八风占卜这一巫仪仍在举行。
(三)魏晋南北朝之“八风舞”。魏晋时期,八风舞仍有沿续。如晋代《大洞玉经》诗云“帝立三关上,八方舞神兵。洞微无窒碍,化及众幽灵”,此诗主旨是太上道君庇护向道信徒。所谓神兵,据晋人佚名《四极明科经》卷一载,为仙界仙君统领的士兵。所谓三关,指道家三关九窍之三关,即任、都、冲三脉,构成人体小世界,能决定人之生死。人之经络不通则亡,经络不通则由八风侵入人体所致,故道家有“八方舞神兵”之祭仪。
晋代比较详细的八风舞形态的记载见于道教佚名《大有妙经》之记载,其中详细描述了道教神庭所举八风舞情景:元皇玉帝、无上高尊、群真众仙等端坐神庭,玉华之女、金晨之童各三千人侍卫,仙人烧香礼经,其时,八风鼓于玄旍,玉音发于灵宫;凤鸣九霞之侧,鸾唱紫霄之傍。这是道教仙界上层举办的八风舞,是道教诗《大洞玉经》很好的注解。
(四)唐代八风舞。据《旧唐书》载:
十一月丙寅,上制乐章,有《上元》《二仪》《三才》《四时》《五行》《六律》《七政》《八风》《九宫》《十洲》《得一》《庆云》之曲,诏有司,诸大祠享即奏之。
这是高宗麟德四年十一月事。高宗亲自制十二乐章,第八章为《八风》乐。文献明示:一是《八风》成为唐代宫廷正式“乐章”或“曲”,二是《八风》用于诸大祠享。《旧唐书》中不少诗歌有关于此舞的描述,均以“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为题:
六钟翕协六变成,八佾倘佯八风生。乐九昭兮人神感,美七德兮天地清。
御徵乘宫出郊甸,安歌率舞递将迎。自有云门符帝赏,犹持雷鼓答天成。
崇牙树羽延调露,旋宫扣律掩承云。诞敷懿德昭神武,载集丰功表睿文。
合吹八风金奏动,分容万舞玉鞘惊。词昭茂典光前烈,夕曜乘功表盛明。
第一首诗为宫廷八佾舞以通八风而祀天地;第二首诗为宫廷演“安歌率舞”,喻以《云门》而祀“天”即上帝;第三首诗为羽舞,且明确提到“旋宫扣律掩承云”——表明唐代宫廷举行过《承云》之乐舞,目的是祀上帝;第四首诗为“吹八风”而万舞,以祀先祖。
这四首诗歌当是唐代宫廷《八风》的极好写照与补充。一是其为八佾舞;二是其为羽舞;三是因题目为“送文舞出迎武舞入”,故诗中有“万舞”之谓。关于万舞,学界有三种意见,即其为羽舞、干舞与羽舞合演以及干舞。干即干戚,属武舞;羽舞为文舞。
那么,唐代《八风》乐,属于哪种舞蹈?其实从诗歌中不难出,其有三首祀天,为羽舞;一首祀先祖,当为干舞。《旧唐书》有明证:“相百辟,贡八荒。九歌叙,万舞翔。肃振振,锵皇皇。帝欣欣,福穰穰。”“万舞翔”表明舞者既操干戚,又饰羽而舞,“帝欣欣,福穰穰”则表明此舞用于祭祀上帝以祈福。《旧唐书》另一文献以指明了此舞之功能:“协律郎掌和六吕六律,辨四时之气,八风五音之节”,此八风即“八风之乐”。这说明,唐代八风之乐是为了“辨四时之气”,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亦符合高宗制《八风》乐用于“诸大祠享”之目的。
唐代“诸大祠享”用舞有专门机构太乐署掌管,有两大职责:一是承担舞者的培训与御用。有文舞与武舞舞郎140人,按照八佾舞人数,即使文舞、武舞同时上演,其人数亦足矣。二是训练乐队与御用。太乐署的首脑太乐令指挥乐队,“以供邦国之祭祀享宴”。按《史记》所载先秦八风乐,唐代八风与其有着惊人的相似度,即八风乐为文舞与武舞均有扮演,亦与上引唐诗之题目相印证。那么,至少在唐中宗之前,《八风》舞形态就不难明白。
唐中宗时期,此舞仍于在扮演,但发生了变化:
初,后属婚,上食禁中,帝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此事于后世文献中屡屡见载。《资治通鉴》所载此事的时间为中宗景云元年(701)五月己卯日。钦明即祝钦明,中宗时期为礼部尚书,封鲁国公。景云元年五月,中宗与群臣大宴,祝钦明跳八风舞以助兴。文献云,祝钦明先“据地”,即以手撑地——不仅是为了支撑身体,更是为了跳舞;睆目,即眼睛突出。这种舞姿是何舞蹈?清代书画鉴赏家卞永誉(1645-1712)《式古堂书画汇考》云“祝公妙八风舞,旋转如鬼物”,即旋转速度非常快。那么,符合这种形态特征的唐代舞蹈有两种,即胡旋舞与骨鹿舞,这两种舞蹈均见于唐代史料。《旧唐书》列传载有安禄山为唐玄宗跳胡旋舞,疾如风;《新唐书》则云舞者立球上,旋转如风,骨鹿舞与之同,均为夷舞,唐人段安节《乐府杂录》“俳优”条有载。
胡旋舞,唐元稹《胡旋女》诗有具体描述:“天宝欲末胡欲乱,胡人献女能胡旋。……蓬断霜根羊角疾,竿戴朱盘火轮炫。骊珠迸珥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潜鲸暗吸笡波海,回风乱舞当空霰。万过其谁辨终始,四座安能分背面。”那么,胡旋舞进入中原是在天宝末年,而八风舞之所以吸收胡旋舞,当与胡旋舞或骨鹿舞旋转迅疾的舞态有关。如此,可解释祝钦明为何要以手据地——可能模仿舞者站在小圆球上跳舞状。《资治通鉴》载,祝钦明自请作八风舞,备极丑态,胡三省注曰:“祝钦明所谓八风舞,非春秋鲁大夫众仲所谓舞者,所以节八音行八风者也,借八风之名,而备诸淫丑之态耳。今人为淫放不逐为风,此则祝钦明所谓八风也。”因此,不难想象,祝钦明据地旋转、眼睛突出而左右斜视的舞蹈情形。
因祝钦明身体肥胖,他跳这种舞蹈着实滑稽可笑;且其为朝廷大臣,以此身份跳八风舞,与弄臣或优伶无异,故卢藏用说他斯文扫地。卢藏用与祝钦明同朝为官,尽管他的评价是从儒家济世角度出发,但还是透露出中宗时期八风舞演化的一些信息:
一是形态上的变化。将唐代胡旋舞或骨鹿舞引进八风舞之中,增添了八风舞的舞蹈效果。这是唐代歌舞兴盛环境下的产物,是前此八风舞所不具备的。
二是功能上的明确。唐代八风舞一是用于大祠享的祭祀舞,二是演变为世俗娱乐助兴之舞。祝钦明、卢藏用两位朝廷大臣对于八风舞都有了解,尤其是祝钦明还能跳此舞,这表明至少中唐宫廷八风舞的扮演。祝钦明对此还比较熟悉,否则,他就不可能在朝廷宴会上跳此舞——佐酒助兴。此舞“备诸淫丑之态”,或由唐戏弄而来。因为唐人无所不弄,甚至拿三教最高首脑开涮,八风舞虽然为祭祀天神地祇或先祖之舞蹈,但在唐人眼中未尝不可一弄之,所以才有祝钦明于宴飨之会跳此舞助兴。
(五)宋元明清之八风舞。宋以后,文献中“八风舞”所记,或复述先秦关于八风为政的记载,或附和先秦颛顼作《八风歌》,或转述祝钦明做八风舞事,或转述道教文献记载的仙界舞八风。而八风舞之祭祀舞蹈以及世俗舞蹈,文献记载较为少见,明代史鉴《西村集》与清代汪象旭《吕祖全传》偶一载之。
《西村集》卷一云:
馨香苾芬,光景辉煌。尔乃麾旛,举升龙翔。柷具击轩悬鸣,钟鼓镗锽,金石铿锵。丝竹繁而不乱,匏土刿而不伤。迨升歌之一出,众音比而低昂,是皆宣中和而感神人,窍幽渺而调阴阳。又若华冠纷,羽籥入,行八风,舞六佾,或俯或仰,或徐或疾,奋袖翩翩,顿趾秩秩。泛而不浮,沉而不窒,张而不纵,翕而不抑,气洽形和,神畅志得。于是,神具醉止,祝告利成。
这是史鉴所作《望泮楼赋》之节选。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明宣德九年生,明弘治九年卒,一生隐居不仕。节选部分为该县社庙之祭祀。此祭仪中提到了舞六佾以行八风于社庙祭祀之上,是整个社庙祭祀仪式中的一个环节,成为神圣的舞蹈之一。其形态如下:
目的:祭祀社稷神。
妆扮:华冠。
扮演:或俯或仰,或徐或疾,奋袖翩翩,顿趾秩秩;行八风,舞六佾。
伴奏:八音。
这种形态与唐及其之前的八风舞有了很大的不同。到清代,这种舞蹈社会上亦然有扮演。据汪象旭《吕祖全传》载:
顷之,席备。命予礼。予居庑外不入。数辈扶进,纳予坐左,女右。前列歌童舞女百人。酒一巡,舞唱一回,笙簧鼓吹聒耳,响振陵谷。初舞《惜时光》,唱律歌。曲曰:
锦阁柔风,海棠弄香,彩衣舞袖偏长。一声啼鸟似笙簧,巧掷金梭在绿杨。王孙辈,士女行,同游挈伴往寻芳。逢乐处,即戏场,何须身外觅仙方?予隐几勿睹,但密识其音。
强起,又作《八风舞》。腔如前。歌曰:
小沼新荷,重重似钱。薰风初入虞弦,流萤飞入画堂前。
一雨凉生竹簟眠,呼小婢整杯盘,漫把香醑细细添。同观赏,人月圆,那知人世有神仙?
汪象旭,西陵人,生卒年不详,清顺治初前后在世。据其所记,清初八风舞则遣宾助兴,规模较大,与前代相比又有新的变化:
一是遣宾助兴具体化。正如文献所云,酒一巡,舞唱一回,八风舞为第二回之舞。
二是乐队伴奏的变化。新增了笙、簧乐器,这不属于八音之列,显然是吸收了历时性下音乐艺术的因素所致。
三是吸收了历时性下其他艺术因素。即舞蹈时有歌唱,歌曲内容与舞蹈内容相匹配。如《惜时光》舞,配以及时行乐的律歌;《八风舞》配以游仙曲。其后有三巡舞《霓裳》、四巡舞《飞燕》等,所配歌曲内容亦与舞蹈内容同。
四是因舞唱者为歌童舞女,析之以游仙曲,此八风舞中的歌童舞女可能妆扮成仙童、仙女或仙人形像,表演则类“彩衣舞袖偏长”缥缈如仙状。
结 语
消失于历史上的艺术形态不在少数,八风舞就是其中之一。此舞祭祀的是风神,尽管近代以来淡出了历史舞台,但其祭仪一直存在于历史长河之中,文献载之甚确。有关八风舞的文献记载,使后世得以了解、认知其目的、形态流变,其彰显的风神信仰之完整链条,还有助于我们从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视野予以探讨,其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