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斋志异·陆判》的现实意义

2022-04-01姚昌炳

文学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科举制度聊斋志异

姚昌炳

内容摘要:《陆判》在蒲松龄写科举主题的同类作品中算不上特别典型,较难获得文学研究者青睐,倒是民间有些以它为改编对象的戏曲和影视剧作品。如果从现实人生的角度来解读此作品,能让普通读者从中学到很多宝贵的为人处世的经验,有重要的人生指导意义。《陆判》是一部非常值得关注的短篇小说。

关键词:《聊斋志异·陆判》 朱尔旦 科举制度

《聊斋志异》中的《陆判》,是一篇不怎么被重视的小说,在近来流行的几部《中国文学史》中没有提及,相关的研究专著中也难觅踪影,单篇的研讨论文也屈指可数,甚受冷落。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它与小说集中其他同主题作品相比,显得不是那么突出。相反,它倒是在民间有一定市场,先后出现过一些以之为题材而改编的戏曲与影视剧作品。说明民间大众与专业人士的接受角度与存在明显不同的。如果我们站在大众角度来解读《陆判》,可能就会对它有不一样的新的认知,体会到其价值所在了。我们不能只是看其“换心”“换头”的奇异表层故事,纯当作消愁解闷的书来阅读,要深入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恨悲喜和深刻思想内涵,并从中获得现实人生的感悟。

小说的情节曲折但不复杂,写豪放鲁钝的书生朱尔旦为了兑现朋友戏言,在一天夜里把木雕陆判像背过来又送回去,还邀请陆判空闲时到自己家里来做客。后来,陆判真的应约到了朱家,两人把酒相谈,十分欢洽,彼此成了好朋友。陆判还为朱尔旦换上了一颗玲珑慧心,使得他的学业大进,当年乡试便中了举人。陆判又为朱乐旦的妻子换了颗美人头。朱尔旦死后在阴间当了官,经常来到家里教养儿子,并赠送了儿子一把佩刀,嘱咐他当个好官,将这把佩刀世代相传。

用传统“以意逆志”理论来解读《陆判》,小说无疑寄托了作者身为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对功名富贵和娇妻美妾的一种憧憬与向往。“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科举时代读书人黄卷青灯的强大动力与理想。《陆判》的真正主人公朱尔旦,就是作者理想的寄托者。

蒲松龄有着朱尔旦类似的科场不得意的经历。朱尔旦“学虽笃”[1],但“素愚钝”,勤奋刻苦也难科举及第,乃处于“仍未知名”的状态。陆判官以法术给他“易慧心”后,“自是文思大进”,陆判官评其所写文章曰:“可矣。但君褔薄,不能大显贵,乡、科而已。”果然,朱尔旦考中举人以后,“三入礼闱,皆以场规被放,于是灰心仕进,积三十年”,始终未能考中进士。这不禁让人想起蒲松龄,虽天资聪颖,学习刻苦,“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文名籍籍诸生间”[2]。但此后却一直科场蹭蹬。朱尔旦以违反“场规”被黜落,蒲松龄也是如此。他在康熙二十六年乡试时,以“闱中越幅被黜”[3],因一时书写兴奋了,答题时超越了规定的边界,结果被勒令出场。这件事让他刻骨铭心、痛悔不已,有词《大圣乐》为证:

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瓢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痛痒全无。痴坐经时总是梦,念当局从来不讳输。所堪恨者,莺花渐去,灯火仍辜。

嗒然垂首归去,何以见江东父老乎?问前身何孽,人已彻骨,天尚含糊。闷里倾罇,愁中对月,欲击碎王家玉唾壶。无聊处,感关情良友,为我欷歔。[4]

朱尔旦虽最终只是考中一个举人,可他科考的更高理想在考中进士的儿子身上等到了某种补偿性实现,也算弥补了自己在科场上的些许遗憾。可蒲松龄就没那么幸运了,到他去世前,连个举人都没考上,自己的四个儿子及长孙也都没能考中举人或进士。朱尔旦虽也只是个举人,可其儿子却考上了进士,与蒲松龄相比,也算一种完满的结果。从这一情节的设计中,我们可以体味出作者内心深处的一些辛酸、苦涩、遗恨与奢望,可能有种精神与心理补偿的作用在里面。

再有,才子配佳人,一直是古代读书人的浪漫幻想。《聊斋志异》中作者自慰式地写了不少美女嫁穷书生的故事,实际反映了当时大多数中下层知识分子的婚恋理想,以及他们在功名蹭蹬情况下要求从婚姻幸福中获得精神补偿的心理状态。《陆判》中的朱尔旦,对妻子外貌不是特别满意,觉得自己夫人的身材还不错,只是“头面不甚佳丽”,略有些不足与遗憾,于是央求陆判给她换一个漂亮头面。陆判用被人逼奸不成而杀害的吴侍御之女的头换给朱妻,瞬间变成了标准的美人:“长眉掩鬓,笑靥承颧,画中人也。”满足了朱尔旦的愿望,美妻之梦实现了。功名有所成,美妻在旁,也算圆满。再看作者情况,从蒲松龄《述刘氏行实》文中可知,其妻刘氏是一个很贤惠、吃苦耐劳的劳动妇女,至于美与否,那就不得而知了。朱得美妻的情节,是否隐有作者的某种愿望呢?

总之,蒲松龄以意淫和幻想的方式满足了穷酸书生朱尔旦的所有愿望,包括智慧、身份、地位和娇妻。可自己却屡试不售,自从考取秀才后,一直连个举人也没考上,心有不甘,他始终没能遇到陆判式贵人相助,常幻想着能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人生世俗成功的愿望。

从普通大众读者的角度作世俗化、实用主义地解读,《陆判》会给人带来新的体验,我们可从朱尔旦身上学到很多宝贵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对我们的现实人生产生重要的启示与指导作用。

站在現实生活的角度来看《陆判》,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朱尔旦这个人真有“福气”,“命”好,好生让人羡慕。可不是?他智商不高,努力学习却考不上功名,可博得鬼神陆判的青睐,不仅换上了七巧玲珑心,还给妻子也换上了美貌的头颅。子孙都身居高位,光宗耀祖。朱尔旦似乎没有付出多大努力就获得了成功。这样的故事难道是告诉人们,成功要坐等你生命中的贵人出现?显然不会如此消极。其实,朱尔旦看似“傻人有傻福”的结果并非偶然。一个人的成功,有时是特别需要他人助一臂之力,但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努力。再说,不是任何一个人都会遇到人生中的贵人,有时遇到了也不一定都能成功。朱尔旦的成功,并不完全靠贵人陆判相助,他自身上的许多优点是其成功的基础。读者可能很容易被小说中“换心”“换头”的怪诞故事所吸引,忽略朱尔旦身上许多有价值的因素。认真研究一下朱尔旦,可为我们的人生提供宝贵的借鉴。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真诚待人

朱尔旦虽有点愚钝,但很实诚,与人交往没什么坏心眼,总是敞开心扉与人交谈,始终相信他人。可谓己信人而不信人欺己。真诚中体现着善良与忠厚。小说中写当一帮朋友开玩笑让他夜间将十王殿的陆判雕像背到宴会上,朱尔旦竟然信以为真,毫不犹豫地照做了,并没有因陆判官塑像“绿面赤须,貌尤狞恶”而害怕退缩。当众人看到陆判恐怖的木雕像,“瑟缩不安于座,仍请负去时”,朱尔旦又毫无怨言地把雕像送归原处,还因冒犯搬动而不断请求原谅,并热情相邀欢饮于家。或许正是这份真诚与敬意,陆判才愿意主动放心地给其换上一颗“慧心”。真心才能有“慧心”。换了“慧心”,朱尔旦依旧保持着那份可贵的诚心。

朱尔旦因一颗“钝心”,导致“作文不快”,文运受阻。后陆判给其换“慧心”之后,“文思大进,过目不忘”,进步神速,当年就“秋闱果中经元”,考上举人。昔日有点瞧不起他的那帮文友“相视而惊”,仔细向他打听缘由时,他并没隐瞒,毫无保留地说明了事情的始末,并爽快答应把文友们引荐给陆判。换作有私心的人,定会对自己得到高人相助之事讳莫如深,更不会把朋友引荐给高人,以免让他们也受益。当今社会中如果多些像朱尔旦这样坦诚、热心的人,那该多么美好。

在朱尔旦拥有“慧心”而学业有所成之后,他向陆判提出了给妻子换个“美人头”的要求。对此情节,有人认为这是小说中的败笔,表现了男性欲望之下,女性生存权利的缺乏。其实,它只是一种表达理想的传奇性文学手段,不必过于坐实而苛责,更没有必要以今量古,将它上升到相关思想观念的高度。与“换心”情节一样,“换头”也不过是满足一下男主人公虚荣心而已,有美化主人公形象的作用。功名与美妻双拥,更显现实中穷书生的“白日梦”效果。这也是作者美好理想的体现。从另一角度讲,给妻“换头”事件,再次证明了朱生的坦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希望自己老婆变漂亮难道有错吗?在当时那个时代,以朱尔旦的身份,如果真是嫌弃老婆丑陋,完全可以再纳一美妾甚至休妻重娶。朱尔旦只是因为妻子不是那么完美而略感遗憾,并非嫌弃而欲抛弃,证明他还是爱老婆的。才子与佳人的结合,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理想模式。男性希望女性美丽漂亮,女性希望男性聪明有才,这是世俗人的潜在欲望,它并不代表作者或男性不尊重女性、歧视女性。这是正常人的正常欲望,不必过于解读。再说,朱尔旦嫌妻子容貌不美而向他人坦露,是很有可能引发家庭矛盾的,可他居然不顾而向陆判官提出换美人头的要求,不再次证明了他坦率的可爱吗?坦诚流露心结,并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这才是正确的选择。这比永藏心底而耿耿于怀,影响生活质量,要显得更聪明、更智慧。我们不仅不应该指摘朱尔旦的行为,反而要学习其开诚布公的处世方法,这样人人都生活得更舒坦、更快乐。

第二,尊重他人

在听从朋友建议而搬运陆判木雕像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朱尔旦对他人的尊重。首先是对朋友需求的尊重,然后是对陆判的敬重。在此重点分析他对陆判的敬重。

虽最初面对的只是一尊可怖的雕像,可在读书识礼的朱尔旦看来,它也是值得敬重的鬼神,既没轻视之念,更无亵渎之举。第一次背回宴会处时,“置几上,奉觞酹之三”。送回去前时,朱生“又把酒灌地”,并诚恳请求其原谅自己的“狂率不文”。朱生虽“性豪放”,却不失礼节,虽迂腐又真诚,始终对陆判毕恭毕敬。无论对人对神,对有生命的或虚无的,他都是恭恭敬敬,十分尊重对方。这也许是后来陆判与之成为朋友并乐于助他的主要原因。俗话说的好: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孟子·离娄章句下》曰:“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朱尔旦就是很好的践行者。

朱尔旦不仅尊敬陆判,且热情好客。虽读书显得有些不聪敏,为人处世却非常有经验,十分周到。在冒然动了陆判神像后,朱尔旦除了祈求其原谅外,还热情相邀陆判:“荒舍匪遥,合乘兴来觅饮,幸勿为畛畦。”有种以酒陪罪的味道。活人与木雕鬼神相邀约,热诚之心,感人肺腑。真乃奇人奇事也。精诚所至,陆判真的赴约了。朱尔旦高兴异常,“置瓶案上,奔告家人治肴果”,两人“易盏交酬”,把酒相谈甚欢。“自是三两日辄一来,情益洽,时抵足卧”。朱尔旦没因陆判是鬼神心存畏惧,没担心他会伤害自己,把陆判当作阳世的朋友,表现高度信任。这再次表现出朱尔旦的真诚与友好品质。如果没有朱尔旦的一番敬重与热情,哪有后面陆判助他一臂之力的神奇故事发生。朱尔旦不因陆判雕像的丑陋恐怖而轻视,不因其是非生命之物而怠慢,始终以一颗尊重与在友爱之心待之,终获善果。如此的信任和互助,是现实生活之中最需要也是最值得赞扬的人际间的美好关系。

第三,知足不贪

凭陆判的能力和朱陆二人的关系,朱尔旦完全可能有更理想的结局。只是朱尔旦并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地向陆判索取,而是适可而止,只需求满足自己的基本要求,不给朋友过多添麻烦,甚至让朋友为难。陆判帮朱尔旦换了颗“慧心”,致使文章水平大进,也只能中个“乡科而已”。就读书人来讲,科场上最终只能中个举人,肯定不会让人满意,中进士才是理想目标。陆判虽提醒朱“命薄,不能大显贵”,假设朱尔旦苦求进士之果,估计陆判也会尽力帮他如愿。可真那样,既显自己的贪婪,又给朋友出难题。朱尔旦觉得能考上举人已是意外之喜了,并未提进一步的要求。再有,朱尔旦与陆判相交三十年时,被告知自己“寿不永矣”时,他也没向陆判强求寿命,而是欣然接受,坦然赴死。由此可见,朱尔旦是颇为知足的,能从别人眼中的愚钝之人变成一个聪明人,已经够幸运了。即使自己命薄,未曾获得理想功名,有些许遗憾,也不强求陆判帮忙。

但为了自己的妻子,也是间接为了自己,他向陆判提出了唯一的请求:给自己的妻子换个漂亮头面。妻子不够漂亮,希望陆判给她头部“整容”一下,力求完美些。在今人看来,或许有些贪婪,嫌丑爱美,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是古时候的男人?其爱美之心,比今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对陆判来说,这个正常且难度不大的要求,自然满足他的心愿。

正是因朱尔旦的知足不贪,识大体,明大义,他在阴间两界过得还算适意,也福荫子孙,儿子“官至司马”,一孙“仕为总宪”。试想,如果朱尔旦贪婪不知足,不断向陆判索取,与陆判几十年的交情可能就不存在了,自己也会平庸穷苦一生。朱尔旦的一生印证了《老子·第四十六章》中的话:“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如果我们都能学会朱尔旦一样的为人处世之道,无论何种境地,待人真诚,尊重他人,终究能以真心换真心。无论自己的付出得到回报几何,都知足常乐,自然少有烦忧。在当下功利、浮躁的社会里,朱尔旦是一个值得人们重点关注且让人受益匪浅的文学形象。当然,《陆判》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远不只这一些。

总之,《聊斋志异》中的《陆判》,从表达传统科举主旨的角度来看,可能不那么优秀,但从現实人生的启示意义方面来解读,无疑是一部好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注会校会评本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39。本文中所引作品原文均出自于此。

[2][3]路大荒.蒲松龄年谱[M].济南:齐鲁书社,1980:10;35。

[4]蒲松龄.蒲松龄集[M].路大荒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36。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

猜你喜欢

科举制度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小翠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浅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成语连线
由对立走向友善
半部《聊斋志异》手稿去哪儿了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1991-2007)(续)
谁害了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