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运营的商业模式分析
2022-04-01李菁陈云选
李菁 陈云选
5G技术具备独特的优势,与4G相比,5G的传输速度更稳定且可以更好地实现数据打包、上传、下载。5G时代已然全面到来,而运营商是5G网络建设的主导者,如何构建5G全新的商业模式,将是关系到5G建设以及相关战略转型的关键。关于5G建设,各国家有各自的重点领域。我国消费领域5G应用是目前的主流重点。而垂直行业,5G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个人、家庭以及垂直行业市场三者之间差异较大。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本文主要就5G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讨论国外以及国内5G运营模式。分析5G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5G运营重点商业模式进行分析。
在本文的分析中,就5G网络建设以及运营的特性展开论述。5G是全新的商业模式,同时也是未来的发展主流方向。我国从2G、3G、4G发展至5G,基于4G基础,对于5G的概念、性能以及5G的应用场景等具备更好的认知。但同时,各主流运营商在开展5G的战略布局以及5G绩效面临的问题也产生了诸多的阻碍。运营商目前要想确保5G能够更好地进行推广,就需要构建全新的网络数据服务。基于5G的特性以及运营商的诉求,保障5G能够成为全新的商业模式,提出流量经营、切片经营、服务交付、平台经营等模式,以便能够更好地使5G发挥自身的特性,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
一、5G产业的发展现状
5G在我国呈现高度发展的趋势,与4G相比,5G的投入速度更快,且民众对于5G的接受程度更高。我国2019年6月6日便正式颁发5G相关牌照。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针对5G推出了相应的套餐。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21年5月底,我国5G手机终端用户已然突破3.35亿,相比于4G时代增加1.3亿户,占据整个移动通话用户的20.8%,成绩喜人。5G商业模式虽然具备独特的优点,但在建设过程中依然面临相关问题。针对4G时代,5G快速发展借助互联网的趋势,打造全新的网络环境,为用户提供了多样性的服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自身具有独特的用户群体。在5G时代到来后,运营商有可能出现增长乏力的问题。因此,需要分析5G自身的性能以及建设投资量。5G投资量巨大,这对于运营商而言将会产生一定的投资压力。5G优势较多,但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三大运营商要想在现有基础上实现5G商业模式的创新,就要确保自身能够完成持续增长,获得利益收益,就需要对运营商的决策以及其自身建设方案提供全面要求。
针对国外发展现状,国外5G与我国相比,国外的发展经验较为领先。目前,国外发展现状主要包含以下特点:
其一,消费领域5G应用领域尚未出现杀手级应用。全国运营商对于5G的探索初期均以增强移动带宽业务为主;
其二,垂直行业5G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与各领域优势进行结合,实现纵深方向拓展。但目前在发展中,绝大部分5G行业应用均处于实验期,尚未跨入大规模移植阶段;
其三,部分发达国家5G网点呈现成熟化,但仍处于探索期。例如,以日本以及德国为例,日本、德国开展的5G专网实验以头部企业为主。就国外发展现状而言,韩国、日本、美国等具有代表性的运营商,5G发展与我国相比,虽然具有一定的领先性,但依然处于摸索阶段。国外运营商如韩国KT、SK;日本NTT Docomo;美国的AT&T等运营商均推出5G套餐。
二、5G运营商业模式探索情况
(一)国外5G运营商业模式探索情况
针对国外运营商探索情况进行分析,韩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均推出了属于自己的套餐。如韩国在5G商业探索中,目标客户为商用初期企业用户,在获得推广基础后,面向个人消费者提供5G服务。韩国的亮点业务为5G遥控拖拉机、智能导游机器人以及远程车辆零部件缺陷诊断。韩国的三大运营商在3.5GHz频段上建立5G网络,并通过5G基站锚定于4G系统,随后从核心网基站到全面演进5G。依托于本国产业优势,推广5GVR应用;而日本面向重点企业推广5G商业服务,随后向个人用户推出5G商用服务,其亮点业务主要包含了高分辨率图像传输正常进行。在初期采用非独立组网模式,后期采用独立网组模式。日本的5G更着重于机械以及设备远程控制,如医疗服务、远程农用汽车监控等,可以更好地使用5G无人机完成视频传输。在公共安全、灾难响应、农业监控中,发挥着重要优势;而美国的目标用户为郊区城镇等家庭用户,其亮点业务为5G无线业务、家庭互联网业务等。通过自由的5GTF标准固定无线5G服务,部署标准的5G服务模式。在5G技术的应用中,美国着重于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领域。
(二)国内5G运营商业模式探索情况
在我国5G商用模式探索中,我国为了更好地实现发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均推出5G试点城市。包含北京、上海、青岛、广东、深圳、南昌、海口等发达城市,在发展中三大运营商认识到商业模式将是关系到运营商5G网络建设以及自身发展转型的关键。借助良好的网络环境,可以占据用户入口,为用户提供全新的多样化服务。5G建设投资巨大,在此過程中,预计5G网络建设总投资将高达2万亿元,相比于4G建设,增长超过60%。在三大运营商的商用模式探索中,通过网络切片运营、服务交付运营、生态平台运营,可以更好地确保5G商业模式能够得到更好发展。例如,网络切片运营,重点面向个人以及家庭用户,并根据不同的时间流量等计算计费方法。在B2B后,面向切片运营重点,面向行业用户,并根据承载业务的不同,提供定制化的网络切片服务方案,包含连接服务、网络资源管理、增值服务等。而在服务交付运营中,以网络切片为基础,结合应用服务内容等资源,面向行业用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而在生态平台运营中,以5G网络为基础,通过跨界合作,构建5G能力平台,为所有家庭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模式。
三、5G运营重点商业模式分析
(一)流量经营模式分析
在5G运营重点商业模式分析中,流量经营模式主要包含面向个人用户以及面向家庭用户。在4G时代,手机持有量呈爆发式增长。用户流量以及运营商之间的差异飞速扩大,这就导致运营商出现收入增长乏力现象。而面对即将到来的5G时代,运营商必须重新构建流量经营方法。基于5G灵活性的特征,改变以往的服务思路,根据用户的不同使用场景需求,提供全新的个性化流量模式。例如,在面向个人用户的流量经营中,可以提供不同速度的流量服务,可叠加高清视频、游戏等内容资源,提升流量经营的业务价值。在盈利模式上,按照流量服务的速度等级、视频清晰度等进行收费。而面向家庭用户的流量经营,可依托于5G强大的带宽优势,提供固定无线宽带服务,并将其作为有线宽带的补充。此外,运营商还可以结合高清视频、游戏、智能家居等业务,打造5G智慧家庭业务体系,在盈利模式上还可基于网络速度等级、终端连接量、内容资源等实现多种维度的收费。gzslib202204011950(二)切片经营模式分析
在切片经营模式中,5G网络切片具备可制定、可部署的特性。运营商面向垂直行业用户,提供专属的无线网络服务,打造全新的经营模式。例如,运营商切片出租模式、委托运营模式等。其中,在切片出租模式中,切片出租模式可按照标准化制定切片出租以及制定化切片出租两种,其中在标准化切片出租模式中,运营商针对用户的不同特点,如用户所处区域、行业、类别等提供相对标准化的切片模式。且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调整切片自身的属性。通过标准化网络切片的构建,降低运维成本,并提供全新的价格,实现网络切片业务模式的大规模拓展,实现全面成长。按照目前用户所处行业以及业务特点,运营商可以构建高清的视频切片。智能切片根据各类切片的特点,采取全新的多样性收费体系。例如,高清视频切片可以按照速度以及是否实时进行收费,而智能切片可按照网络连接数量以及可靠性收费。此外,在定制化切片出租模式中,针对大型用户,可以对网络安全提供全新的保障,与用户签订网络服务协议。例如,电力行业规模庞大,且对于网络安全要求极高。运营商提供定制化切片出租模式,可以更好地提供全新的控制场景,具备更好的切片优势。而在切片能力开放模式中,无论是标准化切片还是定制化切片,对于业务快速变化的用户,运营商可以开放切片能力单元,确保用户能够基于自身的业务需求,自主地调整网络按需调整。
(三)服务交付模式分析
针对服务交付模式,无论为流量经营或是切片经营,对于运营商而言,其本质均是基于5G流量提升自身的业务价值以及竞争力。运营商可以整合行业资源,基于网络切片,打造与网络应用服务等为一体的解决方案,并实现服务交付运营。且三大运营商在5G商业模式应用中,可以打造集网络应用服务等为一体的解决方案,并实现全新的服务交付运营模式。三大运营商还可以对软硬件以及网络流量进行打包,并按照相应时间,收取合理的服务功能费用。例如,针对电力行业,运营商除提供网络切片出租服務外,还可以根据电力行业的特性,提供电力运行监测控制以及大数据分析等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不仅可以保障电力企业的有效运行。同时,还可以对电力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辅助相关的决策者提供可行性的意见。
(四)平台经营模式分析
针对平台经营模式,以5G网络切片以及垂直行业为基础,运营商通过开放合作,可以打造全新的5G生态平台。5G生态平台中,运营商分析用户种类以及数量,并进行合理划分,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模式,将运营商的服务费用以及业务能够分为盈利、部分盈利,以便运营商能够进行决策。通过5G生态平台的建设,运营商与用户可以建立长期的共生关系,实现全面发展平台经营模式,确保三大运营商能够互相融合,解决目前运营商出现恶意竞争的问题。此外,5G生态平台针对不同的市场,还可以发挥自身的应用特点。例如,针对车联网市场,凭借强大的网络资源优势以及服务运营优势,实现多方合作,构建车联网平台。面向后装市场,提供网络连接、汽车控制、数据分析等服务,根据各平台的成本以及参与方的利益贡献进行分层。而针对无人机市场,运营商可以面对相关政府,构建无人机监管平台,提供无人机注册、飞行、申请等监管服务,并按照监控数量,收取合理费用。面对行业用户,运营商还可以自购无人机,随后对外提供出租内容,包含测绘、物流配送、农林植保等。按服务次数收取服务费用,也可借鉴目前的网约车模式,构建无人机网约平台,集合闲散的无人机资源,通过平台匹配完成飞行需求,运营商抽取一定的分成。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