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思路与实践
——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智能制造工厂为例
2022-03-31黄荣学刘高鹏邓喜飞
黄荣学,刘高鹏,邓喜飞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广西南宁,530001)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完善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体制机制。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坚持学中做、做中学,推动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1]随着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向纵深发展,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必须主动对接产业升级,培养适应产业发展所需的多层次、多类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是推动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2]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建设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标准上接轨于企业、设施上同步于企业、技术上适应于企业为标准,集生产、教学、科研、技能培训和社会服务于一体,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学生工作能力,促进行业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3]
(一)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
我国经济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人才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以高技能型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常抓不懈的主题。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4]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让学生在校内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将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动手能力结合起来,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对标“三对接”教学标准和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其通过真实的生产任务、真实的生产管理和真实的评价标准,达到培养和提高实践技能的目的。同时,高校可以通过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当中,营造出真实的企业文化氛围,这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5]
(二)是促进“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有利条件
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符合工作岗位能力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除了加大实践基地的硬件建设力度,还要加强师资队伍的“软件”建设。为了保证生产性实训基地能够正常有效运行,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的作用,高职院校必须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坚持“请进来,送出去”的原则,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入校指导生产和参与教学活动,同时,高职院校可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以提升教师的技术应用和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建团队与企方人员共同参与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让教师参与或主导生产全过程,以磨炼内功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是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以仿真模拟为主的技能训练,实训项目的开发来自企业生产,其以实际生产为教学案例,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真干实做。高职院校只有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把行业企业的前沿技术、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等引入教学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对接专业课程标准、岗位任务、职业标准,才能真正发挥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作用,促进生产与教学融合,进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思路
(一)学校自主建设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根据专业建设和教学需要自主设计场地厂房,通过项目打包的形式由服务方全面提供设备安装、调试与培训等服务,验收合格后以“交钥匙”的形式交付给学校使用,并在后期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学校对项目拥有完全自主权,且项目建设过程一般不需要教师参与,省心省力,但这种模式一般缺乏校企合作基础,且资金投入较大。
(二)引企入校建设实训基地
这种方式一般是企业利用学校提供的场地或厂房建立校内工厂,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培养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学校通过引企入校的合作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减少实训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企业与学校双方在校企合作中,可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三)校企联合建设实训基地
学校提供场地厂房和部分资金,企业利用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共同组建项目团队,共同参与专业所需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论证、设计及建设全过程。这样通过校企双聘、双建的实训基地建设对专业教学的适用性和针对性较强,校企双方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既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又让学校教师有机会直接参与项目的建设,以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生产性智能制造工厂建设实践
(一)智能制造工厂设计满足教学需要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以下简称我校)围绕智能制造专业群的教学需要设计、建设生产性智能制造工厂,在项目设计阶段,由学校、同行和企业三方共同论证并形成可行性方案。
1.单元模块设置
单元模块的设置要能满足专业或专业群教学的需要,既要体现对教学的适用性,又要体现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我校智能制造工厂生产线设有CAD(计算辅助设计)、CNC(数控加工)、智能仓储、机器人搬运、精密测量、自动排产、制造执行系统(MES)等单元,以制造执行系统(MES)为中央控制系统,通过对各执行单元进行总控可实现生产线高度自动化,可以做到真正意义的“黑灯工厂”,这符合产业升级对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需要。
2.主要设备选型
与传统的仿真演示为主的教学性实训室建设不同,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备选型要具备生产性和通用性。我校智能制造工厂的设计是以能够完成指定的多个典型目标产品实际加工制造为依据,对照工业级标准选用性能参数与之相匹配的生产型设备,可满足涵盖一般复杂程度的轴类或壳体类常见零件的加工制造需要。其通用性强,可以为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条件。
3.企业文化融入
实训基地是学校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而企业文化建设则是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主要途径。我校生产性智能制造工厂的建设注重企业文化的融入,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加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体现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形象性活动等要素,营造出真实的企业环境和氛围。企业文化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突出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进而达到文化熏陶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
(二)智能制造工厂建设有团队参与
我校大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实践技能水平不高。针对此现象,我校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如组建校内工程团队参与智能制造工厂建设全过程,让教师在企业方技术专家的指导下进行项目施工、安装和调试等。校企双方协同建设的模式不仅使我校智能制造工厂的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得到了保证,还使校内教师得到了实践锻炼的机会,提升了教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过参与智能制造工厂建设,校内项目团队可全面掌握设备安装调试过程的技术规范和关键技术,这为智能制造工厂后期的正常运行、管理和维护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对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智能制造工厂运行有机制保障
校内生产性智能制造工厂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校企合作和规范化管理。目前,我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了产品设计和零件加工生产活动,并按照企业7S管理模式加强了过程管理。在规章制度建设上,我校对进入校内智能制造工厂实训的学生以企业“准员工”的形式进行管理。例如,要求“员工”统一着装,严格执行考勤打卡制度,制订“员工”日常工作规范和作业标准,引入考核积分制和激励措施,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树立“员工”时间、成本、质量意识等。自校内生产性智能制造工厂建成,我校通过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了“教、学、做”“产、学、研”的结合,并进一步完善了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实训的考核标准和学生工学结合的评价机制,有效提升了智能制造工厂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四、依托智能制造工厂开展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改革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校内生产性智能制造工厂推行现代学徒制,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岗位适配度的有效途径。我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强化学生工学结合和专业实习、实训,按照企业精益制造标准的高要求来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同时,我校不断完善校内工厂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通过植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文化,规范生产过程的管理,让学生树立起时间、成本、效率和质量意识。
(一)依托智能制造工厂,促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校内生产性智能制造工厂的建设,为学生在校期间提前介入生产、管理和项目开发提供了便利,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在真实的生产情境中学习实践。为推行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我校基于校内生产性智能制造工厂,按照现代学徒制从智能制造专业群中选拔优秀学生组建了“智能制造实验班”。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实验班的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产学项目训练,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并协助教师开发案例教学资源。实验班在管理上严格执行企业考勤管理和岗位考核制度,通过项目任务分解和对照岗位工作考核标准,学生只要完成相关任务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并可进行相关课程的学分替代。三年的实践证明,实验班学员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高,表现出超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为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我校通过成立“智能制造协会”来培养智能制造实验班学员梯队,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社团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作用,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智能制造协会”参照生产企业的部门架构,设立设计、加工、设备、管理等组别,由智能制造实验班学员担任每组的班组长,各学员在教研室负责制的教师指导下开展各项相关工作。我校智能制造实验班“平台+团队+协会”的人才梯队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学生被分为四个层级,层级越高,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越高,学生可使用专业资源的权限也越高。除第一层级为相关专业全体学生外,其他层级需通过考核选拔的方式获得晋升机会,高层级成员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一定的生产管理能力和指导低层级成员的能力,能够做到能工巧匠教学现场“传帮带”,成为教师的好助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学校实践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
图1 “平台+团队+协会”的人才梯队建设模式
(二)依托智能制造工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生产性智能制造工厂的建设为智能制造专业群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条件,我校在“智能制造实验班”实践和“平台+团队+协会”的梯队建设中推进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校依托校内智能制造工厂开展校企合作,以实际生产的产品作为教学案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每个项目按照工作过程被分解为若干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需要相应的岗位能力,而每个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课程模块相对应。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核心工作岗位能力的不同,对课程模块的核心课程的定义及要求各有侧重,使模块化课程体系较好地解决专业群内各专业课程体系相对独立、专业同质化建设、缺乏专业特色的问题。通过产教融合,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案例贯穿课程体系的各课程模块,使专业知识体系更加完整,使课程内容能有机衔接。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方面,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做到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六融入”:企业融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骨干融入教学团队,岗位技能标准融入课程体系,生产案例融入课程内容,技能训练融入实际生产,企业文化融入素质教育。[6]
五、结语
高校应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满足行业对岗位能力的人才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建设高水平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功能模块上应全面、系统,在设备技术上应先进、适用,能完成实际的生产工作任务,能融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于一体,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实现工学结合,进而完成真实的项目训练。同时,高校要注重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技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健全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推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符合行业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让毕业生“零距离”就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