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禅宗食物隐喻系统探微

2022-03-31陈家春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禅意语录禅宗

陈家春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 自贡 643002)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对隐喻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认为隐喻不再仅仅是纯粹修饰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指出“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思维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从某一认知域引向另一认知域的投射。”[1]154束定芳也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2]28之所以人类会使用隐喻的方式认知事物,是由于人们总是习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认识自身和熟悉的事物来比拟不熟悉的事物,以达到认知的目的。“从语用的角度来看,隐喻涉及语用的建构者与理解者之间的关系,用喻者(隐喻建构者)之所以要诉诸隐喻的表达方式,无非是为了拉近他/她与理解者之间的距离,或者说,密切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产生彼此同属于一个‘共同体’的意识。”[3]因此,越是玄妙幽微难以理解认知的东西,人们越是会用生动的隐喻进行说明,以期实现认知。“哲学越是抽象,就越需要借助隐喻来进行思考。”[2]29尤其是宗教概念的传播,均大量借用了活泼鲜明的隐喻来实现。“文化与宗教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的。”[4]37世界宗教,无不如此,禅宗当然也不例外。

禅意本身玄妙,无法言传,“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再加上禅宗“不立文字”的要求而显得更加高深莫测。同时,参禅者又希望能有媒介作为依托而探得其门径,禅师也希望能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能够给参禅者适当的点拨,从而在禅宗中产生了极其丰富多彩的隐喻。例如最为形象的“牧牛喻”把参禅隐喻为“牧牛”;“战争喻”把禅师之间的机锋较量隐喻为战争,都是禅宗中非常经典的隐喻。此外,禅宗文献中还蕴含着各种各样独具特色的隐喻,例如“食物隐喻”建立了一系列的隐喻来阐释“禅即食物”这一基本概念隐喻。我们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莱考夫和约翰逊指出:“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人们总是把身边熟知的事物(始源域)的一系列相关概念投射到新事物(目标域)上面,通过形成成套对应的概念隐喻来认识新事物。”[1]5“从认知功能角度看,隐喻可以分成‘根隐喻’和‘派生隐喻’两大类。‘根隐喻’指的是一个作为中心概念的隐喻,如人生是一种旅途(Life is a journey),由此而派生出来的隐喻,如人生的起点或终点、生命的车站等就叫作‘派生隐喻’。”[2]44-55在禅宗“食物隐喻”这一概念隐喻中,“禅即食物”便是把食物(始源域)这一概念及其相关关系投射到禅这一概念系统(目标域)中去,并以此作为根隐喻,派生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派生隐喻,从而构成禅宗食物隐喻系统。

一、禅宗食物隐喻系统的根隐喻:“禅即食物”

在禅宗文献中,关于饮食的概念,无论是水果蔬菜还是粥饭饼饵,几乎都蕴含着“禅即食物”这一概念隐喻。如:

例1: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山畬粟米饭,野菜淡黄韲。”僧曰:“忽遇上客来,又作么生?”师曰:“吃即从君吃,不吃任东西。”(《景德传灯录》卷十五《福州牛头微禅师》)(1)本文用例全部来自中华电子佛典协会编制的《电子佛典》(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简称CBETA,2016年版),特此说明。

例2:师在文德殿赴斋,有鞠常侍问:“灵树果子熟也未?”师云:“什么年中得信道生?”(《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一)

例3:海会结夏上堂:“此夏居白云,禅人偶聚会。三月九旬中,尊卑相倚赖。粥饭与茶汤,精粗随分耐。逐意习经书,任运行三昧。彼此出家儿,放教肚皮大。”(《列祖提纲录》卷三十六)

例4:云门因僧问:“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师曰:“胡饼。”

例1中“山畬粟米饭,野菜澹黄韲”隐喻微禅师的禅风。例2中的果子、例3中的粥饭与茶汤、例4中的胡饼,全部都隐喻禅,由此可以提炼出“禅即食物”这一隐喻。

禅是一个十分抽象玄妙的概念,无法把握无法捉摸,于是,禅师们便运用实体隐喻的方式,把禅隐喻为实实在在的物体,以期让人获得实际的感知。“在实体隐喻概念(ontological metaphor)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5]从理论上讲,非实体的事物经常被隐喻为实体,二者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不一定要有先决的相似条件。因此,任何一种思想和概念都可以隐喻为食物,也可以隐喻为其他任何一种实体,反之,任何一种实体也都可以隐喻多种思想和概念,只要二者符合相似性体验或能创造相似性体验。因此,以食物作为喻体的概念非常丰富,且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形成的事物隐喻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如莱考夫举过很多例子对“思想是食物”进行了探讨[4]44,大贯惠美子对食物的自我隐喻进行了详细的考察[6],王辉、梁丽对50个常见的食物隐喻词语进行了认知研究[7],加之古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等各种隐喻意象,更突出了食物作为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被人们作为最基本的体验对象进行考察,并被映射到各种概念中去,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食物隐喻。禅宗也不例外,把禅意隐喻为食物,把与食物相关的概念投射到与禅相关的概念中去,把玄之又玄的概念实体化,形成独特的禅宗食物隐喻。我们认为,“禅即食物”是禅宗食物隐喻中的根隐喻,这一隐喻所涉及的要素主要有活动主体、活动对象、活动过程三个,其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像,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禅即食物”这一根隐喻下,至少蕴含“参禅即品尝食物”“参禅者即品尝者”等相关概念隐喻,从而形成禅宗食物隐喻系列。在这一系列隐喻中,人品尝食物而获得滋味或营养,即隐喻参禅者参禅获得禅意,例如:

例5:长庆棱问保福云:“将饭与人吃,报恩有分,为甚不具眼。”福云:“施者受者二俱瞎汉。”(《宗门拈古汇集》卷十三)

例6:后云居结庵于三峰,经旬不赴堂。师问:“子近日何不赴斋?”云居云:“每日自有天神送食。”师云:“我将谓汝是个人,犹作这个见解在!”(《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卷一)

例5中长庆棱禅师所说的“将饭与人吃”中,“饭”即“禅”,“将饭与人吃”即“教人参禅”;例6中云居禅师所说的天神所送之食,便是禅的隐喻,意指以禅为食,便可不必真吃食物。这当然是对参禅的误解,因此受到洞山良价禅师的批评。

束定芳指出:“隐喻涉及所在领域整个系统内部的关系转移,因此隐喻概念具有系统性的特点。”[2]79“禅即食物”是禅宗食物隐喻中的根隐喻,其中,食物所蕴含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分别投射到参禅活动中来,从而派生出一系列隐喻。

二、禅宗食物隐喻系统的派生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强调隐喻形成的经验基础,认为隐喻映射不是任意性的,而是受到体验性的制约。隐喻根植于我们对自身以及日常生活的经验知识,产生的基础是因为两种事物在我们的经验中存在某种联系或相似之处。”[8]如前所述,在禅宗食物隐喻根隐喻中,始源域与目标域有三组对应关系,即食物与禅、品尝行为与参禅活动、参禅者与品尝者。这三组关系在相似性的体验中形成映射,并凸显出其中最契合的部分,从而派生出相应的一系列隐喻。我们选择其中突出者分析,如表2。

表2

根据禅宗文献实际,表2在表1的基础上补充出了始源域中各要素的相关要素,并投射到参禅活动概念之中,其中,活动主体虽然具有各种特征,但实际都是人,因此,仅仅只产生了“参禅者即品尝者”这一隐喻,并不再蕴含新的下级派生隐喻。在活动对象的相关要素中,食物具有种类、形状、味道、营养等丰富的特征,但其形象、色彩等特征会跟别人有相同的感知被禅宗忽略,而味道则是纯个体的独特体验,根据个体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 ,这刚好跟禅宗讲究纯个体体验契合,因此与参禅体验相似而凸显出来的对象特征是味道,从而派生出了“禅即食物之味”这一隐喻。由于味道具有多样性,因此,在此隐喻之下,还能继续派生出“禅即甜”“禅即苦”“禅即酸”“禅即咸”“禅即辣”“禅即淡”等各种具体味道隐喻。在活动过程相关要素中,除了“吃”,还有跟食物相关的其他行为,如食物制作、食物提供等,而禅修也并不限定某种特定的活动,因此,这一过程全部具有相似体验,从而派生出“参禅即与食物有关的一切行为”这一隐喻;由于与食物相关的行为非常丰富,因此,此隐喻还可以派生出许多丰富的隐喻。在活动效果相关要素的体验映像中,主要是有味和无味的差别,即禅悟与否的差异,由此而产生“开悟即知味”“未悟即不知味”这一对相对的派生隐喻概念。在活动的相关因素中,我们仅举出了活动对象的提供者这一要素,相似体验中凸显的是提供对象这一功能,从而得到“禅修方便提供者即食物提供者”这一隐喻。此外,还有相关因素还有活动场地、活动方式等不是特别突出的派生隐喻,略过不论。我们对其中最突出的几个派生隐喻进行详细讨论:

(一)禅即食物之味

“禅即食物之味”是“禅是食物”这一隐喻所包含的第二层隐喻含义。除了把禅隐喻为食物之外,禅宗特别强调禅是蕴含在食物里的味道,并以是否能尝出味道来判定一个人是否开悟。俗世谈及基本味道,多言五味:“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吕氏春秋·本味》)。而佛教及禅宗的基本味道多一味“淡”,“若有不识三宝常存,以是因缘,唇口干焦。如人口爽,不知甜、苦、辛、醋、咸、淡六味差别。”(《大般涅盘经》卷十)

关于“禅即食物之味”隐喻中味道的描写,主要有总体概括和分别描述两种情况。总体概括,就是笼统地用“味”“滋味”等词语表示食物味道,而不具体说明什么味道;分别描述则分别用六味来具体说明食物味道,派生出“禅即酸”“禅即甜”“禅即苦”“禅即辣”“禅即咸”“禅即淡”等隐喻。

1.总体概括:禅即食物之味

“禅即食物之味”指的是禅宗文献中笼统地以味道隐喻禅,多以“滋味、味道”等词语表示。如:

例7:向古人言句上得些滋味者,以奇言妙句为窠臼;于经教中声名句义上得滋味者,以经教为窠臼;于古人公案上得滋味者,以古人问答、代语、别语、抑扬语、褒贬语为窠臼;于心性上得滋味者,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为窠臼;于寂默无言无说处得滋味者……(《正法眼藏》卷三)

例8:庄上油糍滋味别,果然吃得饱非常。(《恕中无愠禅师语录》卷三)

例9:报恩琇云:“世尊不语,百味具足。”(《宗门拈古汇集》卷一)

以上诸例中所讲的味道,均喻指禅意。从总体的角度来说明“禅即食物之味”。特别是例7中,“言句、句义、公案、问答、代语、心性、无言”等主体只跟视觉、听觉、心觉等相关,可却用表示味觉的“滋味”对其进行描述,造成了意义上的矛盾,因而形成了通感隐喻效果,让人耳目一新。

2.分别描写

对“禅即食物之味”的分别描写,即是对其派生出的各种具体味道隐喻进行描写。

(1)禅即酸

例10:若是醋虫不知酸,明鉴不自照,也只是坎井之蛙。(《良灵守卓禅师语录》卷一)

例11:僧问临济:“如何是吹毛剑?”济云:“祸事!祸事!不见道:‘德山酽醋,曾吃知酸。’”(《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卷六第九十五则《临济一画》)

(2)禅即甜

例12:师令侍者取糖与相公,送路吃糖次。师云:“相公,甜么?”公云:“甜。”师云:“甜便住。”相公一笑,遂起。(《吴山净端禅师语录》卷一)

例13:正觉云:“会么?香严采花,石霜造蜜,曹山煎汤。且道知甜底是谁?”(《拈八方珠玉集》卷三)

(3)禅即苦

例14:石壶倾苦茗,竟日坐山楼。雨过苔衣湿,云生竹户幽。(《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十三)

例15:拈云:“直下两掌,黄檗连根苦;逆来顺受,甜瓜彻蒂甜。”(《即非禅师全录》卷五)

(4)禅即辣

例16:僧云:“和尚岂无方便?”师云:“生姜终不改辣。”(《虚堂和尚语录》卷二)

例17:万木凋残方吐艳,垂垂先实缀枝头。从来辣性天然在,嚼着通身白汗流。(《禅宗杂毒海》卷四)

(5)禅即咸

例18:沧溟一滴咸无际,厚地纤尘广有余。何事陋容人写得,只缘踪迹在龙舒。(《古尊宿语录》卷三十《舒州龙门佛眼和尚语录》)

例19:不解顺流棹,岂知逆风帆。呷尽四海水,到头滋味咸。(《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十)

(6)禅即淡

例20:山云:“咸是咸味,淡是淡味,不咸不淡是常味。”(《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卷二)

例21: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陈仓米饭淡黄虀。”(《续传灯录》卷十二《金陵正觉道清禅师》)

以上分别以六味隐喻禅意,只要能从食物中品尝出这些味道,就相当于从参禅过程中悟到了禅的真谛。为了突出对比差异,常“甜、苦”“咸、酸”“咸、淡”两两对举或把多种味道并列一起,以此来说明尽管味道不同,却各有禅意:

例22:黄龙新问元首座:“野狐意旨作么生?”元云:“甜瓜彻蒂甜,苦瓜连根苦。”(《宗鉴法林》卷十)

例23:诸人若下得一转平实语,吃盐闻咸,吃醋闻酸;若道不得,迦也门前底。(《法演禅师语录》卷二)

例24:上堂云:“有盐曰咸,无盐曰淡。太平闻说,口似扁担。”便下座。(《法演禅师语录》卷一)

例25:尽大地是个胡饼,一口百杂碎,舌头若在,口里咸、酸、苦、辣,定然知些滋味。(《洪山俞昭允汾禅师语录》卷二)

3.禅即盐味

俗话说:“盐乃百味之祖。”六味隐喻之中,禅宗对咸味特别青睐,其隐喻使用频率和概念隐喻的构成情况,都远超其他味道。禅宗文献中对咸味的描写通常是以“盐”和“盐味”为代表,构成禅宗食物隐喻根隐喻“禅即食物”派生出的下级隐喻“禅即食物之味”的再下一级派生隐喻“参禅即是品尝出盐(盐味)”,把人品尝食物品尝出盐味这一概念投射到参禅者参禅体悟到禅意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概念隐喻, 其始源域与目标域的隐喻映像,如表3。

表3(2)此表同时用于拙作论文草稿《禅籍盐文化概览》,特此说明。

下面略举几例说明:

例26:上堂云:“水中盐味,色里胶青。体之有据,取之无形。”(《宏智禅师广录》卷一)

例27:僧依教往问之,师曰:“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少盐酱。”僧回,举似让。让然之。(《马祖道一禅师广录》卷一)

例28: 师因行路次,见一婆子,问:“和尚住在什么处?” 师云:“赵州东院西。” 师举问僧云:“你道是那个西字?”一僧云:“东西字。”一僧云:“依栖字。”师云:“你两人总作得盐铁判官。”(《古尊宿语录》卷十四)

例29:南石琇禅师普门入院:“如来出世是担屎汉,祖师西来是卖卜人。自余德山、临济、云门、沩山、雪峯、玄沙、南泉、赵州各逞机锋,互分照用,尽是贩私盐贼。”(《列祖提纲录》卷二十五)

(二)参禅活动即品尝食物以及与食物相关的一切行为

这是从与食物有关的动作角度体现“参禅即是品尝食物”这一隐喻,从表2中的“乞盐、化盐、讨盐、买盐、添盐、加盐、补盐”等可以看出,与盐相关的行为都隐喻着参禅活动,其实,在禅宗文献中,与食物相关的行为,大都隐喻着参禅活动。

例30:一日三僧辞,师把住云:“天无门,地无户。乱走衲僧拟往何处?”僧皆无对。师劈面唾云:“枉吃我多少粥饭。”便推出。(《明觉禅师语录》卷二)

“吃饭”是最日常的行为,却隐喻为参禅活动,枉吃了饭,即白白参与了修禅而未悟。

例31:师问云居:“作甚么?”云居云:“合酱”。师云:“用多少盐?”云居云:“旋入。”师云:“作何滋味?”云居云:“得。”(《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卷一)

禅宗文献中常用“合酱”隐喻禅修,云居禅师的禅修活动具体表现为渐入佳境(旋入)并最终开悟(得)。

例32:着问曰:“此间佛法如何住持?”翁曰:“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着曰:“多少众。”翁曰:“前三三后三三。”乃命童子将玻璃盏点茶度着,遂问曰:“南方还有这个不?” 着曰:“无。”翁曰:“寻常将甚么吃茶?” 着无对。(《天岸升禅师语录》卷一)

这是无着禅师去五台山参拜文殊菩萨,路上遇到一个老翁的对话。老翁叫童子泡茶(点茶)并递给(度)无着禅师的过程,隐喻了传教的过程,把“茶”这一富含禅意的食物传递给他,并询问他南方怎么进行禅修(吃茶)。无着禅师用南禅不立文字的沉默回复了对方。

例33:正觉逸颂云:“一夏调和一釜羹,傅岩犹未许争衡。莫言污了无人见,邻壁禅翁只眼明。”(《禅林类聚》卷十四)

正觉逸禅师颂中所言“调和一釜羹”即隐喻用心参禅行为。禅宗常用“调羹合酱”隐喻禅修。

例34:正按乾坤阔,旁提星斗明。朝昏门大启,饮啄庆生平。(《列祖提纲录》卷四十一)

饮啄庆生平,表示日常饮食,平常度日,如此行径,便是参禅,正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能通过这样的日常生活体会到禅意。

例35:策子上念将来,模子里脱将去,咂啖古人涎唾,便是杂毒入心。(《石田法熏禅师语录》卷二)

咂啖古人涎唾,即隐喻品味禅宗前圣遗留的文字或言语作为参禅方式,然而,南禅讲究顿悟,追求不立文字,不落言诠,甚至不起一念,所以法熏禅师对此禅修方法提出了批评。

由此可见,与食物有关的行为,大都被禅师们赋予了禅意而隐喻禅修。

(三)开悟即知味

这是从活动效果的角度派生出的隐喻。吃食知味,参禅开悟。

例36:堪悲堪笑老韶阳,胡饼拈来扑鼻香。端的若知滋味者,不胜满面负惭惶。(文殊道)。(《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三十三)

例37:鹫峰深,黄檗苦,一来知味便回去。去去不回顾,大地何曾有寸土。(《古尊宿语录》卷四十五)

例38:然圣人说无定方,势难取信。何也?如云:“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与此极同。(《会稽云门湛然澄禅师语录》卷第二)

以上诸例中无论是笼统的讲知味,还是具体的讲得某味,都隐喻获得禅意。

三、结语

综上所述,禅宗“食物隐喻”中,“禅即食物”是其根隐喻,禅宗把抽象玄奥的禅实体化为食物,把食物的相关特征映像到禅意上,使其形象可感,更容易理解。并由品尝食物这一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派生出 “禅即食物之味”“参禅活动即品尝食物”“参禅者即是品尝食物者”“禅悟即知味”“方便提供者即食物提供者”等派生隐喻;其中,由于食物的味道丰富各异,更在“禅即食物之味”的基础上派生出了“禅即酸”“禅即甜”“禅即苦”“禅即辣”“禅即咸”“禅即淡”等隐喻;再由于“吃尽千般莫过盐”,更是把盐作为味道中的重点而构成了“禅即盐(盐味)”这一组内容丰富的概念隐喻。由此可见,禅宗食物隐喻自成系统,层层展开,蕴含丰富,可以说,把握好了禅宗食物隐喻系统这一斑,便能窥得禅宗方便法门之全貌。

猜你喜欢

禅意语录禅宗
禅宗软件
SHIKAKU四方-禅意厨房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禅意人生
尺八的禅意
落叶禅
禅意(外一首)
语录
语录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