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血液循环泵联合弹力袜预防经皮肾镜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
2022-03-31王娟娟
黄 丽,王娟娟,游 慧
(乐安县人民医院 江西乐安3443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外科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对于接受经皮肾镜手术治疗的结石病患者,术后恢复期需要卧床修养,下肢活动性较差,容易造成静脉血管内血液留滞,形成血栓,严重时血栓脱落随静脉血回流入肺,使肺部发生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为了预防DVT发生,临床将患者的术后护理作为工作重点,旨在通过术后下肢保护和活动性训练刺激血液流动,以减少下肢血管内血栓沉积的可能性。血液循环泵是临床常用的护理工具,气囊充气后对人体下肢静脉血管施加压力,放气后使血管血流恢复,循环这一过程有利于刺激静脉血液流动[2]。医用弹力袜与血液循环泵作用原理相似,主要利用弹力材料的收缩性实现血栓预防效果,同样在临床外科术后护理中应用广泛[3]。本研究将两种工具联合使用,观察该方案对DVT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3月1日~2020年1月31日我院就诊的68例接受经皮肾镜手术治疗患者。纳入标准:①结石症状符合《泌尿系结石诊疗指南》[4]诊断标准,并经超声检测确诊;②接受经皮肾镜手术治疗,符合手术适应证;③下肢血流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正常;④精神及认知正常,能够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⑤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静脉血栓病史;②心、肺、肾、肝严重损伤;③凝血功能障碍或先天功能不足;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⑤近期服用抗凝药物或接受过抗凝治疗;⑥半年内曾因骨折或外伤长期卧床;⑦肢体偏瘫;⑧下肢皮肤溃烂或有其他创伤;⑨下肢血管畸形。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5~68(41.19±4.26)岁;结石位置:左侧20例,右侧14例;结石类型:肾结石23例,上尿路结石11例。对照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26~70(42.52±4.71)岁;结石位置:左侧18例,右侧16例;结石类型:肾结石25例,上尿路结石9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知识、并发症预防等内容,告知术后清洁、创口保护、卫生护理、下肢按摩等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卧床期间抬高下肢、做好保暖工作。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并给予心理干预,指导患者恢复期的饮食、用药计划,嘱患者调整不良生活习惯。从卧床期开始进行肢体关节训练,之后逐渐增强肌肉力量练习、走动练习,指导患者康复训练方法。
1.2.2 观察组 于术后使用血液循环泵联合弹力袜护理下肢。①血液循环泵:使用血液循环泵之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治疗目的和治疗方案,患者平卧于病床上,将气囊隔衣穿戴于患者下肢,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产生刺激,接通循环泵电源,调整压力值为45~60 mm Hg(1 mm Hg=0.133 kPa),缓慢充气使气囊充满。首次使用时应结合患者病情调整压力,使用过程中及时询问患者感受,以调节最合适的压力强度,在保证患者耐受的前提下使用循环泵。充气完成后下肢静脉血液流出再放气循环,血液循环泵使用时间为60 min/次,频率为2次/d。②医用弹力袜:患者平卧于病床上,测量下肢脚踝部最窄处周径,依次向上测量小腿、膝盖、大腿最粗周径,同时测量臀底至脚跟长度,根据测量结果选择适合患者的医用弹力袜,保证尺寸合适、压力适中;使用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医用弹力袜的作用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演示穿脱弹力袜的具体操作,患者行动不便时可由家属辅助穿脱;患者从术后第1天开始穿戴弹力袜,每日晨间穿戴至睡前摘脱,穿戴时间不少于8 h。每7 d由医护人员对患者下肢血流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更换1次弹力袜规格,调整弹力袜所施压力始终处于最适合患者的压力范围内。血液循环泵使用至患者出院结束,弹力袜使用至患者术后1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下肢股总静脉血流速度。采用飞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下肢股总静脉血流速度。②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下肢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分。应用VAS评估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时下肢疼痛程度。③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小腿最大平均周径。测量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时小腿中段最大周径长度以评估下肢肿胀情况。④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指标。采集两组术前及术后7 d时晨间空腹静脉血样本5 ml,使用Sysmex CS-2000i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并比较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⑤比较两组DVT发生率。根据术后复查彩超检查结果记录两组患者直至随访结束时DVT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下肢股总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下肢股总静脉血流速度 比较
2.2 两组手术前后下肢VA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下肢VA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手术前后小腿最大平均周径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小腿最大平均周径 比较
2.4 两组手术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手术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续表
2.5 两组DVT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DVT 2例(5.88%),对照组发生DVT 8例(23.53%),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221,P=0.040)。
3 讨论
经皮肾镜手术所造成的穿刺创口会激活人体凝血机制,使血液转变为高凝状态,血液流动减缓,由于下肢血液循环路径较长,且易受外界温度、下肢摆放位置等因素影响,导致血液回流不畅,在凝血相关酶类作用期间,血流长期瘀滞极容易凝结引发血栓形成。目前,临床护理预防术后DVT发生的常规方案通常以术后肢体活动锻炼为主要导向或结合使用药物预防,但康复训练方案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早期训练相对简单,对下肢血流影响有限,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理想效果;抗凝药物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对有出血倾向患者应用抗凝治疗很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存在一定局限性[6]。临床需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改进方案,尽可能利用有效工具辅助提升DVT的预防效果。
血液循环泵和弹力袜护理均属于压力治疗项目。血液循环泵的作用原理是通过间歇加压刺激下肢静脉血排空后再回流,对下肢肿胀和淤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弹力袜由具有弹性的尼龙、氨纶面料制成,可对下肢不同位置施加梯度压力,从而促进静脉血液流动。单项压力治疗均已经临床证实对DVT有预防作用[7]。本研究将两种压力治疗项目联合应用,结果显示下肢血液循环泵联合弹力袜护理后,患者下肢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更快,且疼痛评分及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朱雪梅[8]研究发现,使用空气压力泵可提升患者术后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由于血液循环泵使用时间和频率有限,在此基础上应用医用弹力袜,可保证日常生活中患者下肢持续受益,从而有效缓解下肢水肿和疼痛情况,患者出院后虽然不再接受血液循环泵治疗,但坚持穿戴弹力袜可使静脉血流得到连续性刺激,因此下肢各类症状恢复情况更好。
DVT的发生与血凝进展密切相关,关注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有助于分析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人体凝血机制激活后,凝血酶作用增强,导致凝血时间大幅度缩短,大量FIB向纤维蛋白转化。纤维蛋白降解后又会产生D-D,从而使血液内D-D水平升高,通过检测FIB、D-D水平可知,其水平越高表示发生凝血、血栓的可能性也越大。本研究结果显示,下肢血液循环泵联合弹力袜护理后,患者APTT、TT、P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D-D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林小玲等[9]研究表明,充气装置与弹力袜均能够改善患者凝血指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将两种物理机械治疗方案联合使用,短期内可减少患者术后DVT发生高危期间内血栓沉积的可能,出院后定期评估并更换合适的弹力袜又可持续减少凝血因子在患者下肢血管内的聚集,护理效果更显著。通过持续随访观察两组术后DVT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朱梦春等[10]研究证实,医用弹力袜与充气加压装置联合应用可明显降低术后DVT发生率。
综上所述,将下肢血液循环泵与弹力袜联合应用于经皮肾镜术后患者术后护理中,可加快患者下肢血流速度,有效缓解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同时改善各项凝血指标,降低术后DVT发生风险。本研究将下肢血液循环泵与弹力袜联合应用于经皮肾镜手术的护理工作中,为临床预防DVT提供了新的参考思路,但本研究中病例数较少,结果可能存在不确定性,需待后续收集更多资料进一步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