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家三代人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上海老支青
——记“全国最美家庭”吴菲董金美家庭

2022-03-31王仁斯

兵团工运 2022年1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连队夫妻俩

□文/图 王仁斯

2021年获得“全国最美家庭”称号的八师一四三团四连吴菲、董金美一家三代人,25年如一日精心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上海老支青李崇章的感人事迹,在该团不胫而走。

吴菲、董金美夫妻,都是连队的职工。现家中有六口人,即母亲、两个儿子和患有精神疾病的上海老支青——现年73岁的老人李崇章。其实李崇章跟吴菲、董金美家庭既无血缘关系,又非亲非故,只是同情他而成为家庭的一名成员。

李崇章,1948年出生在上海黄浦江畔,1968年,20岁的李崇章从上海支边来到了新疆。1959年,在参加一四三团南五宫修建献礼水库时,担任技术员。1971年调到一四三团四连工作,修渠道时,担任队长。

李崇章来疆后,因父亲死于文革期间,使他在精神上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因而患了精神病。80年代初的一个冬夜,住在窑洞里因夜晚房子里太冷而冻坏了身体,结果双腿被截肢,从此生活起居全不能自理,便由连队老卫生员照顾。后因老卫生员退休,李崇章便无人照顾。1997年,当时作为连队治安主任吴菲的父亲吴忠义便主动向连队提出,由他们一家来照顾李崇章。

吴菲(左一)在给李崇章老人做护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菲的父亲吴忠义也不幸去世了,母亲年龄也大了,身体也不太好,吴菲便从父母的手中彻底接过了照顾李崇章的重担。从此,吴菲不仅要照顾年迈的母亲,还要照顾怀有身孕的妻子以及在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吴菲又承担起照顾李崇章的重任,但吴菲没有丝毫抱怨,无论何时见他,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吴菲一家人,就这样相互理解、相互体贴、相互关爱,家庭十分温馨和睦。妻子董金美,从没有抱怨丈夫,反而尽可能地帮丈夫减轻负担,和丈夫一起尽心尽力地照顾着李崇章。夫妻俩每天忙完地里的农活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后,顾不上休息,又忙着给李崇章老人端尿、端屎,擦洗身子、修剪指甲、理发、刮胡须。每天夜晚,夫妻俩也总是不放心地起来看上好几次,生怕李崇章老人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尤其是在李崇章老人生病发烧的时候,夫妻俩夜里轮流照看老人,及时为他一遍遍物理降温,并端水喂药、喂饭。

吴菲、董金美夫妇俩的所作所为,极大地影响和感染了他们的孩子,现年10岁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大儿子吴昊天,也经常帮着照顾爷爷李崇章,每次吴菲给李崇章洗澡的时候,大儿子总是会去给父亲递毛巾,并扶住爷爷防止摔倒。李崇章每次看见吴菲的两个儿子都乐呵呵的,就像爷爷看见自己的孙子一样的高兴。一次,吴菲的母亲坐在床下边给躺在床上的李崇章洗脸搓毛巾时,不小心碰着放在床上的脸盆快被落下砸着头时,是躺在床上的李崇章及时抓住了盆子,才使母亲的头没有被脸盆砸着。

虽然李崇章患有精神疾病,但一起生活多年,他早已把吴菲一家当成了自己真正的亲人,而吴菲一家,也早已把照顾李崇章当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事,就像赡养自己家里的双亲一样。

吴菲主动承担起照顾李崇章的重担,妻子董金美无怨无悔地支持着丈夫,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成长。这一家三代传递着人间大爱和无私奉献精神,早已被人们传为美谈和佳话。□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连队夫妻俩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精神疾病康复护理注意事项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南疆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连队经济发展调研
认错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猜猜我是谁
一双筷子
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