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客家传统文化的社区公共设施系统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成华区龙潭社区为例
2022-03-31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房慧
1 客家传统文化
客家经历过五次大迁徙,在三百年前的第四次“湖广填四川”迁徙史中,部分湖广人在四川成都东北近郊定居下来繁衍至今,学界称之为“东山客家人”,使得四川省成为中国内陆的五大客家聚居区之一,其中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社区)是东山客家人的传统聚居地,也是成都客家人口占比率达90%以上的乡镇之一。龙潭客家先民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与途经地及巴蜀人民进行了交流和融合,既保留了原乡方言和习俗,又吸取了巴蜀文化的精髓,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成都龙潭客家传统文化。
“我、我……”他结巴着,想告诉她,他打算体验一下“两个脉”,然而对方会相信吗?而且,他清楚地觉得,在自己的手掌下落的那个瞬间,自己脑中所想的,早已与“两个脉”无关。
客家传统文化按照元素的载体和形态不同,可分为物质、精神和活动形态三类。客家物质形态文化包括建筑、美食、服饰、农耕用具、生活器皿等,材料与造型独特且富有质感,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由于客家人特殊的迁徙史,使得客家精神形态文化呈现多元化,如宗祠文化、儒家文化等,具有古朴、神秘的特点。客家活动形态文化包括客家迁徙文化、婚丧习俗、传统手工艺、歌舞表演等
。
2 社区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是指在公共区域为社区公众提供出行和活动服务的公共器具或设备,是社区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及文明质量的重要体现。随着城市的一体化进程和个体化趋势的快速发展,作为地域性生活共同体的社区迅速崛起,社区公众对城市生存空间中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富有地域传统文化特色且兼具功能性与实用性的社区公共设施,既能体现社区的文化底蕴和品牌形象,又能成为遍及社区的传播媒介,传递社区传统文化和民俗风貌,提高社区公众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城市社区公众、文化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
3 成都龙潭社区客家文化的现状
龙潭社区是一个统称,严格来说应称为龙潭街道,包括向龙社区、威灵社区、桂林社区、院山社区、华泰社区、龙祥社区等16 个社区。龙潭街道是东山客家区域最大的五个场镇之一,曾被誉为东山五场之首,也是东山客家五场中唯一位于成都原主城区的场镇(街道),如今仍保存着自成一体的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
。但在城市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客家传统文化气息最为浓郁的龙潭正街经历了数次拆迁重建,曾经的火神庙、院山寺、邹家碉楼、双碉堡等客家特色建筑均已不复存在。“聚族而居”逐渐演变为“单元式散居”,客家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强烈冲击着客家人的行为和语言观念,新生代的客家人甚至不再沿用客家方言,更对客家渊源知之甚少,使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
4 成都龙潭社区公共设施设计的现状
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的建设发展,不断深化社区公共设施的优化与更新。同时重视地域文化资源,初步认识到在社区公共设施设计中融入客家文化对于城市社区文化形象的树立,以及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龙潭街道成康路、华甸路、华泰路上,对于客家传统文化特色融入城市社区公共设施做了不同尝试。但从目前社区公共设施设计的现状来看,基本能满足功能性需求,但仍存在同质化、混乱化、融合性差等问题,具体如下:
在龙潭正街,每逢日历单号都是赶场日。在赶场日,乡民们在街边房檐下见缝插针,将自己担来或背来的山货或瓜果蔬菜摆在地面上贩卖。各种客家美食、手工竹编制品,以及五金百货应有尽有。这其中大部分都是龙潭客家本地居民,也多以客家话交流,构成一幅流动的客家图画和优美篇章。
四是制订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的制度。在对各类风险源进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应当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重大突发风险应急预案的演练活动,以加强各岗位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对于各类风险的处置能力。
最后,文化脉络分散,系统性不足。2021 年10 月,龙潭街道区政府通过对龙潭辖区客家历史文化脉络的梳理,结合整治区域的地理条件、街景业态、载体功能,并围绕成都市二医院及龙潭辖区居民生活核心地段,系统地打造了龙潭客家文化休闲特色街区,是龙潭街道最具客家特色的街区。但除此之外,从龙潭街道整体来看,社区公共设施缺乏系统性的建设规划,各社区各自营造客家文化,导致社区公共设施风格囧异,分散排布且水平不一。
龙潭客家的农耕工具和生活器皿,既保留了汉族的特点,又吸收了巴蜀器具之所长,以适应生产劳动与日常生活的需要
。成都龙潭片区为丘陵地带,以水稻作业为主,常用农耕用具有犁、钉筢、牛担肩、础锹、谷筢、碓窝等。此外,巴蜀地区生产竹材,竹与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客家人乐竹、好竹、喜竹,无数的农耕器具由竹编编制而成。客家人将竹艺编织称作“做簪”,将竹编匠称作“篾匠”。经客家篾匠之手编出的竹编农耕用具常见有箩筐簸箕、筛子、竹篮、笆篓、背篓、提篼、箩筐等。值得一提的是,竹编中有着一种特殊工艺叫瓷胎竹编,是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5 适宜成都龙潭社区公共设施设计的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分析
5.1 物质形态文化
5.1.1 建筑文化
在民居建筑方面,随着成都龙潭片区旧城改造项目的完成,龙潭寺老街的客家特色民居建筑均已不复存在,仅存的范家祠堂正在维护修复。在防御建筑方面,碉楼,也称碉堡,是成都龙潭最具特色的客家建筑。据统计,在兴盛时期的民国年间,成都龙潭有碉楼的民居达79 宅82 座,其中一宅一碉76 家,一宅双碉3 家。现今仅存向龙村八组1 座客家碉楼,被评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他如邹家碉楼、双碉堡、院山寺碉楼等均已拆除。在公共建筑方面,院山寺、火神庙等也均已拆毁,现仅存的龙潭寺被评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5.3.2 赶场文化
5.2.3 家风家训文化
通过第一部分的分析可以发现,引发互联网金融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互联网技术中存在漏洞,在企业应用该项技术进行风险管控时,会让互联网专业人员进行漏洞封堵,提升互联网技术安全性的同时,深入推动互联网技术改革,从而带动相关行业共同发展。
5.1.3 美食文化
如前所述,Deardorff是把跨文化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直接等同观点的代表人物,虽然在具体的分层方面不一定十分恰当或准确,但这一观点对于本文构建中医药高校访学归国外语教师跨文化能力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价值。
龙潭客家美食是客家先民在适应自然及社区的过程中创造出的,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地方风味
。如蕴涵着客家人热情好客的客家“九大碗”,饱含着客家人心酸迁徙历程的客家“伤心凉粉”,还有客家姜汁肉、热窝鸡、荷叶鸭、烟熏鹅、钟肥肠、长条粽、天鹅蛋等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因客家话发音似“鸟米粿”而得名的鸟米粿美食,其是将清明草切碎煮熟,与糯米粉、大米粉揉搓混合,再加上腊肉、咸菜、葱等馅料,以陈年晒干的玉米壳蒸熟而成。因此,鸟米粿耐饥饿又易保存,历来是客家的春季应季食品。在农耕时代,更是客家人辛苦劳作后的餐食。其承载了客家人勇于开拓、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具有深刻的客家印记
。从2018 年至今,成华区政府已开展了四届龙潭鸟米粿客家文化节以传承、延续客家美食。
5.2 精神形态文化
5.2.1 方言文化
高端定制式民族体育旅游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追求健康和享受生活的要求愈发明显,其中一部分高收入人群对高端旅游产品产生了消费欲望。我国历史悠久,其中不乏众多优秀的体育旅游资源,如太极、武术等,都能够迎合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渴求,在正确的引入下能够成为优良的体育旅游资源。而高端定制的体育旅游项目可以缓解现代人的压力,满足其审美需求和娱乐需求,从而推动了民族体育旅游发展。
成都龙潭客家先民在漫长的南迁过程,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方言,所以客家方言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音古韵。此外,用客家方言传唱的客家歌谣及童谣,如《劝孝顺》《劝友爱》《排排坐唱山歌》《月光光秀才郎》等,在客家方言词汇的基础上蕴涵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成都龙潭客家文化的形态和特征。
5.2.2 宗族文化
成都龙潭客家人同样特别重视及维护宗亲团结,提倡弘扬宗情、泽惠家族的传统。位于成都龙潭威灵村六组的范家祠由左、中、右三院组成,并列两进双四合院布局,进深15.6 米,面阔15.6 米,高5.6 米,坐西北朝东南,穿斗式砖木结构,悬山屋顶,小青瓦屋面,是一座具有典型客家民居特点的古老建筑,也是龙潭境内及周边范家祠中最大的一处。另外,客家族谱也是弥足珍贵的客家历史文献,其记载了先祖的来源去向、家训家风,记录着客家人的迁徙历史、文化根源。龙潭客家大姓家族的范氏族谱、廖氏族谱、刘氏族谱等均被陈列在龙潭威灵社区的客家文化堂,反映出客家的宗祠文化。
5.1.2 农耕文化
客家传统文化深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十分注重家风家训建设,龙潭客家也是如此,各大宗氏族谱会在开篇点名家风家训的重要性,关于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楹联在范家祠堂也是随处可见。耕读为本、诗礼传家、孝悌仁爱、善邻尚学、勤俭持家等价值观深深地融入龙潭客家人的血液里。
其次,环境融合性差,深度不足。现有龙潭社区公共设施大多站在产品本身的角度去设计造型、配色、材质等,并未过多顾及周围的景观环境、生态环境及人文环境,更没有深层次考虑“人—公共设施—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使得公共设施在环境中非常突兀。如图2—6 中的街道公告栏、路灯和公共座椅,在造型、色彩、文化元素运用等各方面都与周围环境极其不协调。
5.3 活动形态文化
5.3.1 迁徙文化
讲到客家人,不可或缺的就是他们独特的迁徙文化,追本溯源,也是客家人的传统。前文讲到,客家历史上共经历了五次大迁徙,龙潭客家的迁徙史主要集中在第四次“湖广填四川”运动中,其中艰辛从客家的“客”字上就足以体现。人们不仅要研究客家人迁徙的历程,更要研究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开拓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前文阐述的建筑、美食、农耕等文化也是客家先民在漫长迁徙过程中传承、发展客家传统文化的产物。此外,成都龙潭客家人通过迁徙开垦荒地、以事稼樯,提倡“耕读为本”,坚持“非耕即读,耕读传家”,也因此产生了众多前文所讲的农耕用具。
龙潭客家碉楼高十余米,分三层,穿木结构,典型的三角形构造。挑梁、飞檐、翘角、小青瓦,造型简单实用。材料上用黄泥混合草木夯土建成,且碉楼每一层都分别有瞭望哨孔及射击孔。龙潭客家民居和公共建筑除了与上述结构外,还有独特的建筑装饰图案,采用精细的砖雕和木雕技艺,主要体现在门头、檐枋、柱础、门窗、瓦片等建筑构件上。
他细想,黑袍人当时似乎并未描述过煞星的样子,然而说到“煞星”这两个字时,自己的脑海中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了女子的容貌。所以,在从山巅看到那个绿色的身影时,他在最初的惊愕之后,便义无反顾地冲了下去。
首先,同质化严重,特色不足。前文指出客家经历过五次大迁徙,聚居地由闽、粤、赣地区扩散至四川、湖南、广西、海南、东南亚等各地,分布甚为广泛。作为成都东山客家乃至龙潭客家,需要在比较中突出龙潭客家文化与其他地域客家文化的差异性,找到独具龙潭客家特色的文化特质与内涵,但龙潭社区公共设施却忽视了这个要点。社区公共设施对于客家文化元素的运用千篇一律,大多采用最为常见的几种客家屋脊元素,如图1—图3 中的街道栅栏、指示牌和路灯,均采用了同一种客家屋脊元素。这种屋脊造型在广东岭南建筑中最为广泛,龙潭客家建筑中甚少出现,而龙潭客家独特的碉楼建筑元素却完全没有运用到社区公共设施中。
从调查结果来看,对混合式教学的喜欢度达到72.47%;认为对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发挥较好作用的占71.02%;认为对知识内化、提升有作用和对学习效果满意程度也均在60%以上。
6 成都龙潭客家文化特色社区公共设施系统化设计的原则
6.1 文化性与地域性原则
社区公共设施作为公共空间中最主要的表现物和承载物,象征着社区的环境特色与人文脉络,要想设计出有特色的公共设施,需要与社区地域文化特色有机结合。客家传统文化作为龙潭社区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龙潭客家文化与其他地域客家文化具有差异性,能够赋予社区公共设施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在成都龙潭公共设施的造型、材质与配色设计上,一定要与客家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将具有客家文化符号意义的客家建筑、美食、方言、农耕用具等进行提取转换,使社区公共设施作为客家文化的载体,形成既有现代气息,又不失客家文化特色的社区公共设施,让公众接受地域客家文化的熏陶,从而唤起公众的地域认同感和文化自信,达到传承、发展客家文化的目的。
6.2 美观性与实用性原则
龙潭社区公共设施在融入客家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也要遵循一定的形式美法则,将提取的客家文化元素精髓与现代设计方法相结合,注重造型的形体比例,强调点、线、面结合,合理运用美学法则。但在考虑美观性的之前,首先要考虑社区公共设施的实用性,最大化实现其功能性,以满足公众的使用需求。同时,考虑不同使用人群的生理、心理特点,注重人机工程学,强调人性化,设计出造型美观、尺度恰当、结构简易、操作便利的公共设施产品,带给公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
食品生产过程中,微乳常暴露在不同pH环境下。因此,考察微乳的pH稳定性对于扩大其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考察丁香酚微乳和海藻酸钠修饰微乳的在pH 3.0~7.0稳定性。如图3所示,丁香酚微乳在pH 5.0~7.0时,呈现为乳白液状,粒径均小于200 nm;在pH 3.0~4.5时,丁香酚微乳出现了明显的沉淀与分层,可见在该pH条件下丁香微乳十分不稳定。结合表1可知,在pH 3.0~4.5范围下,丁香酚微乳的粒径及PDI明显增大。酪蛋白酸钠在等电点附近所带电荷量较少,静电斥力减弱,导致粒子发生聚集现象[23]。
6.3 统一性与系统性原则
客家文化与龙潭社区环境协调一致。公共设施是社区环境物质形态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龙潭社区公共设施中客家文化的展现不能一味的复古或是对历史文化溯源,还应注重是否与龙潭社区的环境协调统一。在社区公共设施的造型、材质和色彩表现上与成都龙潭街道周围的景观、生态及人文环境保持一致且有机融合,合理有度的利用与改造环境,达到“人—公共设施—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全体层面上的系统化设计。
公共设施并不是相互孤立存在,而是一个系统化的集合,不仅需要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其自身也应具有系统性。作为公共设施的各项产品,无论形态、大小、材质、色彩等,彼此之间都应相互兼顾,相互呼应,不仅能在龙潭社区内的公共设施之间进行一定程度的互动,而且还能使整个龙潭社区环境的协调统一,让公共设施以系统化的设计纳入整个龙潭社区环境中来。
7 结语
综上所述,客家文化是成都龙潭的人文艺术瑰宝,同时也是社区规划建设中的灵感源泉。在社区公共设施的建设中不仅要发挥其最大功能性,还要承担起传播客家文化的作用。通过社区公共设施载体传承发展客家文化,使客家文化用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得以呈现,既能创新发展客家传统文化,又能形成打造高品质、可识别社区的构想,提高社区环境的文化内涵,提升社区文化的血脉和灵魂。
[1] 罗磊.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在赣州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7.
[2] 张文慧,仓诗建,平若霖.多功能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20(03):88-89.
[3] 凌玲.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基于成都客家文化的考察[J].亚太教育,2016(11):97-99.
[4]谢明香.文化产业视域下的客家文化传播与彰显——以成都东山客家文化为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33(05):16-22.
[5]四川教育实时动态.传承东山客家精神,弘扬特色社区文化[EB/OL].https://www.toutiao.com/i6536008369868636679/,2018-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