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声”漫谈

2022-03-31蹇庐氏

检察风云 2022年4期
关键词:养气静心政绩

蹇庐氏

两位杂技演员表演《抖杠》这个充满惊险的节目,他们在空中翻腾、旋转,优美的身体造型展示了高超的技艺,女子的婀娜柔美与男子的刚健有力相得益彰。表演中,竹杠抖动幅度非常大,两位演员被抛到了令人手心出汗的高度,而他们在空中依然身手矫捷,在竹杠上完成了一系列令观众目不暇接的高难度动作……精彩的表演中,掌声不断。然而,演员却充耳不闻,全身心投入表演。演出结束后,两位演员接受采访,被问为何如此镇定?回答是:“表演时耳中塞着棉花,听不见掌声。倘若时时惦记掌声,会影响正常发挥。听不到掌声,才能赢得掌声。”

“听不到掌声,才能赢得掌声!”展示的是一种忘我的境界。自古以来,便有这般令人敬佩的人物。《庄子》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梓庆削木为,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滑消。然后入山林……’”梓庆之所以能够打造出有如鬼斧神工般的,其秘诀并不在匠人之术,而在于静心养气,摒弃“庆赏爵禄”和“非誉巧拙”的杂念,心里全然不存公室与朝堂,外界的困扰便自行消失。此时,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然后钻入山林寻找合意的木材悉心加工制作……

可见,之成,关键在不为外界所惑。静心养气、专心致志地做事,尤其是当外界褒奖不断的时候,更需定力。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赤子之心,一种止于至善的精神、淡泊明志的境界。

当一个人,技艺高超,或事业有成,或治理有方,不免周围掌声响起,如果就此而飘飘然起来,甚至得意忘形,那么,很可能潛不下心来——不仅如梓庆所说的“手上的功夫就要变形”,脚也会腾云驾雾般不能落地,在虚无缥缈中自我膨胀,然后,便是跌落神坛。进一步说,如果一个人,只为迎合掌声而干事,那就免不了急功近利,只重显绩而不管潜绩,只为眼前个人的政绩而不顾民众长远利益。如此急功近利,往往劳民伤财,“面子政策”“政绩工程”泛滥。所以,被查处的官员常常会忏悔自己缘何欲壑难填,除了“要这么多钱干吗”之外,还“痛心”于自己为了早出政绩、早日升迁,导致地方财政寅吃卯粮,教师工资屡遭拖欠,既破坏了城市整体发展格局,还阻碍了优势产业的蓬勃发展。

所以,一门心思为掌声,到头来,不仅可能失去掌声,还可能换来“被戳脊梁骨”的骂名。只有那些真正一心为了事业、一心为了民众的人,才可能赢得人民群众热烈的掌声:袁隆平一生扎根土地、蹲守田间地头,只为了“让所有人能够吃饱饭”,实现“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他,何曾是为了掌声?杨善洲从地委书记任上退休后,放弃安逸生活,卷起铺盖扎进大山深处植树造林,22年,把数万亩荒山变成绿洲,并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国家。他,又何曾是为了掌声!而是为了践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铮铮誓言。

然而,做事不是为了赢得掌声,掌声却一次次为他们响起!这掌声,表达的是人民的感念和心声。再进一步说,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人去后”的掌声才是真实的心声,“闲谈中”的口碑,才是传世的丰碑。

图:王恒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养气静心政绩
把“痕迹”当“政绩”不可以(漫画说纪)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云自习”:静心,还是云游
“云自习”:静心,还是云游
行走中的静心
森林城市不能沦为“政绩工程”
论《筱园诗话》中的“积理养气”
静心
健康上手指南!不要做弱鸡小公举!初秋补血养气So Easy!
元旦书红 万事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