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模式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应用分析
2022-03-31海青汪长寿
海青 汪长寿
[摘 要]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和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单一型技术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和发展需要,对于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平、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各所高校面临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教书育人的方向需要转型的问题,从这一层面来讲,协同育人模式在高校教育机制中具有重要的发展地位。基于此,展开以下论述,从协同育人的相关概述入手,探析其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背景下的具体应用策略,希望能为广大高校老师带来实践参考和理论思考。
[关键词] 协同育人;高校;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改革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应用型调整、优化综合改革实践研究——以河套学院为例”(NGJGH2018199);2020年度内蒙古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计划
[作者简介] 海 青(1975—),男,内蒙古通辽人,硕士,河套学院土木工程系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与水环境学研究;汪长寿(1975—),女,内蒙古通辽人,博士,河套学院农学系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动物组织胚胎与发育生物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2-0180-05 [收稿日期] 2021-05-21
人才培养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产物,在进入新时期以来,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供需矛盾和就业矛盾也日益明显,因此,教育部在2017年提出“课堂革命”这一倡导,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思想政治高度为根本目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协同育人机制。高校各类课程之间、各科老师之间、校企之间、家校之间要紧密结合,共同承担育人重任,从而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高校教育的“提质增效”。
一、协同育人的基本内涵、内容、原则
(一)协同育人的基本内涵
协同育人教育机制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协同”与“育人”相结合,高校内外的多个教学主体,共同完成“育人”的目的。“协同”一词最早是由西德学者赫曼·哈肯(1976年11月)提出的[1],并应用于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协同互助和资源共享[2],随后提出协同理论,这一理论以整体效应为根本思想,认为通过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发挥作用,就可以实现1+1>2的效果。
我国最早应用协同机制是在1980年,主要是校企之间的协同,在人才培养、制度建立、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3]。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协同育人的基本内涵逐渐丰富,育人主体不断丰富,教育内容逐渐多元,育人机制内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细化。
(二)协同育人的基本内容
从协同育人的基本内涵可知,在协同机制下有多方主体,因此要保证各个要素之间能够有效发挥特长,协调统一各元素之间的运行频率,在育人过程中将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主体相协同。促使协同育人有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方法协同。是指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机制,在各个学科之间构建协同关系,对课程进行以学科不同发展阶段为依据的归类,实施学科前沿与课程教学结合的教学,使学生接受最前沿的知识的同时掌握课程系统化的知识,同时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的教学,实现知行合一;(2)教育内容协同。就是指高校要将德智体美劳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实现知识传授和三观引领的有机统一,将知识授予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将思想塑造作为教育的落脚点;(3)教育主体协同。就是指参与“育人”的各个主体之间同向发力,形成教育合力,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参与者的积极性,通过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带动高校育人质量和效率。例如:对我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进行应用型调整、优化综合改革,要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成为适合地区发展人才需求的新工科专业。
(三)协同育人的基本原则
高校协同育人机制要遵循需求导向、优势互补、合力联动的基本原则。首先坚持需求导向,就是协同机制的根本要义,要求各个育人主体应该从学生实际为出发点,探索学生内在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做好二者的“桥梁”,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目标的培养方案,立足现实需要,创建育人环境。其次,优势互补,是指在协同育人过程中,不是将所有育人主体和育人内容简单地“叠合”在一起,不是单一性功能的发挥,而是充分发挥各个科目的优势,以己之长来补其之短[2]。合力联动原则是指各个育人主体之实现有效联动,不仅要跨学科协同,还要实现网络协同、校企协同,加强各个元素之间的同步推进和发展,形成主流意识形态,突出高校办学特色,彰显高校办学优势。
二、协同育人模式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协同育人模式的建立是国家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当前,知识经济的优势和发展特色越来越明显,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学科之间、校企之间的交叉融合,可以推进“产学研”有效联动和深入发展,促进社会产业链、人才链之间的衔接,有利于高校的转型发展,促进学生从创造性人才向创新性人才转变。其次协同育人模式的建立可以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与国家发展相适应的战略性人才,鼓励企业技术型、专业型人才融入高校办学中,弥补当前高校教学实践性不足的现实缺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推进工科专业教学体制机制改革,提升高校的内部、外部竞争力,形成各个主体之间的有效联动。
三、当前应用型人才现状分析
(一)协同意识不强
当前高校协同育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高校协同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高校领导层的决策结果的执行这一方面为题突出,原因主要是高校内部监督管理的松懈和对高校办学的认识不足问题。如2007年由深圳市政府投资朱清时先生创办的南方科技大学,在中国改革的试验田创新地推出“先行先试,自主招生,自授学位,自颁文凭”的办学模式,向创新型大学奋进,竭力倡导“去行政化”,但最终南方科技大学隶属为教育部的体制内高校[4]。从马克思理论的角度分析如下:办学的资金来源属于政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我国通过多年的发展和磨合学校已经属于上层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单从技术上改变,今后社会的发展是有一定的社会应用意义,但是对社会的属性的认知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社会是复杂的,发展的趋势中有小的反弹,而小的反弹对人生而言也许就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这就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协同意识的重要性,在社会存在中协同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建本科院校也逐年增加,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协同理论对系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的培养路径、模式都非常的重要,单方面的优势来解决问题越来越困难,所以协同育人思想非常的重要,发展的需求是各种力量的不断整合协同。无论是百年老校还是初建高校,都存在发展的问题,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存在的问题更突出,管理职能不清晰,站位不高,理念不清,发展路线规划模糊,摸着石头过河,对待检查和考核、评估不认真“现炒现卖”“搭便车”等现象难以避免,给新的高校发展带来了阻碍,如何避免发展中的不平衡带来的这些障碍呢?首先,决策层面到执行层面需要认识上的统一和步调上的一致,价值观和认识上做到一致,格局和规划上下功夫,使凝聚力更集中,把发展中的短板逐一补齐,对发展中的新问题有一个价值的衡量标准。其次,制定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办事的衡量标准,要多看事情对整体发展的利与弊,对长远发展有利与否的标准和办学方针政策的拟合与否来衡量新事物或新状况,这样可以摒弃腐朽思想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动工作积极性。最后,对一些容易出問题的环节,建设预警制度、汇报制度、群众反映制度、纪检“直通车”制度,以做到政治上的站位高度和纪律上的安全可靠,这样一来基本可以做到“水未来而渠已成”的效果。在师生的常规业务方面也要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价值观,教学工作和思想政治相结合也是一种协同关系,用好协同理论先提高教学中的协同意识,这些意识和行动的衡量标准就是对教学和政治教育是不是有益处,否则应劝止和制止,多与政治学习和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起来,形成约束力和自我反思,形成共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师生中树立核心价值观。只要有共同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的强大氛围,就可避免思想和认识上的缺陷。无论在人才的引进、招生就业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影响力扩大,有可能在3~5年就可以有翻天覆地的变化。gzslib202204011204也有些高校在协同育人方面的经验可以用来借鉴,如:有的半个世界历史的老校,在学科之间的协同育人做得不错,也有反面例子,特别是反面例子值得我们思考。在学术上较突出的高校也有可借鉴的经验可供我们吸取经验教训,如:一些综合类高校、“双一流”高校、重点院校之前出现“重技轻能”“重理轻文”“重学轻用”的现象,甚至在招生宣传时为了突出某一项办学特色,而忽视其他科目的发展和宣传,直接导致高校内部存在“学科歧视”,在教学内容和宣传内容上各有侧重不统一等,因此在招生期间直接导致学生专业、学生人数、教师人数之间的不平衡,日常管理工作发生混乱,甚至出现简单化、机械化、极端化的趋势。特别是一些新升本的高校,出现学位评估、合格评估后遗症或评估通过后产生了社会懈怠效应,系部执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落实上不对口,脱离教师实际逐渐忽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育,导致学生出现“学科专业偏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今后的就业及生存等现象。这些均违背了高校协同育人的规律,带给当时高校很不利的因素,用了很长时间才修复过来。意识和思维模式的惯性会带给我们的发展不容忽视的后果,甚至更深地影响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效果。
(二)协同机制不健全
高校管理层缺乏协同意识,直接導致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首先,各科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出现严重的“学科割裂感”,比如,理工科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探究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建立、思想内涵;其次,文史哲专业的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表达、文化探究,忽视对科学研究的关注和崇敬;再次,艺术类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艺能水平,强调艺术熏陶的重要性,忽视对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培育,如此一来,高校学生难以实现综合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第一步要解决惯性工作,过去怎么样就现在怎么样,几十年不变的做法,要培养探索精神和育人多元化,才能更好地进行协同教育,分学科发展优势,优势要互补,不能互弃。办学历史短发展快,就更应该互助互帮互融共同进步。内部机制要有大学的“兼容并包”,往往新建本科院校在方向和发展上容易出问题,对落后者的包容和鼓励比帮助更有效,机制方面要有这方面的设置,非常重要。此外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要下大力气,在成果的分享上公平公正,做到一线教师为荣,一线教师为主,待遇稳定增长,不能忽高忽低,遵循每年增长,每年多一份幸福感,做到文化的公平和制度的公正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和核心。
(三)协同效果不理想
协同效果不好是应用型高校最突出的问题,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均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己任,在内部的协同育人方面效果尤为欠佳,主要表现为:把教学托付给教务处、科研委托给科技处等种类繁多服务部门,这些服务部门大部分照搬事业单位行政人员的工作模式,其他一概“不关心”“不思考”“不接近”“不处理”“不配合”各守自己的一亩半分地,各种推卸推脱躲避回避,严重阻碍内部部门协同育人模式的形成,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不理解,不可能给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这怎么可能有好的协同效果呢?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要从过去中专和高职高专的只管送学生去企业“技术育人输送人才”的育人模式解放出来,目前关起门来办学显然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求,应该让高校教师走进企业开放办学,所以高校协同育人的效果有待加强。在现代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今天这样做也能充实教师的知识储备,解决教师的问题。其次,一些校企联合平台的作用没有得到切实发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不能得到提高,实习机会少,实习名额少,实习岗位少,指导老师少,师生之间、校企之间的沟通渠道窄,产教融合优势难以体现。
四、协同育人模式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一)跨学科协同
在应用型高校要想实现协同育人模式,难度很大,但如果实现协同育人的良性循环,对高校育人注入的真正意义上的新鲜的绿色血液,能达到广泛开放办学的效果,对社会对学生对教育都是一大贡献。那么怎样做呢?我们认为在现阶段的体制条件下高校应该统筹教学规划,构建良好的实施框架,首先,现实环境和跨学科协同[5],这涉及两个主体,一是教师,拓宽教师的知识领域,从专业转向学科,从书本转向应用领域,从学校转向社会需求,从简单流程走向精准高精尖技术的转型。其次,要进行广泛调研,了解领域和地区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用新的知识和技术吸引学生,带领学生。二是学生,学生在实验室随时进出,常常能够进行感兴趣的实验和企业锻炼,体验生活的同时创造价值,对自身适合的事情有清晰的认识。另外,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两样东西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从认识上树立榜样树立标杆,这两个主体的角色问题解决后,各科老师不仅能关注学生的专业,学生将会自身发展目标不只局限于单一知识水平,还会自觉拓宽学习广度和宽度,各个学科都广泛联系起来,每一个科目之间都存在必然或偶然的联系,再加上不断探索,会掌握更好地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例如:高校理工类老师应该让学生知道学习此类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不仅是为了某项发明或制造的专利“署名”,更是为了推动自身的提高和社会进步,更好地为人类而服务,要有情感和温度。文史哲专业教师应该告诫学生,从人类历史文明发展中吸取经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哲学底蕴和道德底线等,从而实现“古今通用”。
(二)高校内部师资协同
高校要想实现协同育人模式,还应该建立师资协同机制,在各教学环节的教师要充分“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和疑虑,即辅导员老师(或班主任教师)与思想政治老师、专业课老师、辅导员老师和学工处老师之间的相互协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对学生的生活管理和学业管理[6],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再者构建监督评价体系,以考评促协同,高校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等部门可以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抽样调查,根据学生的反馈,判定辅导员老师与学生之间能否紧密沟通,学生是否将辅导员作为疏解烦恼、调节身心的“好帮手”“好朋友”。要监督专业课老师和思想政治老师之间能否紧密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专业课知识传授中,监督高校思想政治老师能否通过各种学科案例将思想政治教育多样化地呈现出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要加强辅导员老师与思想政治老师之间的有效联系,将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生活问题告知思想政治老师,二者形成合力,实现协同育人。另外,新建应用型高校缺乏教学素材,所以高校内部各组织要为教学提供多样的教学素材,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有效地利用各部门提供的教学素材,充实教学内容,各部门也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内部锻炼的岗位,提升学生职业实行能力。gzslib202204011204(三)“產学研”协同
开展“产业、教学、研究”协同育人模式,是近代国内外高校普遍认可的教育教学模式,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完成“跨学科协同育人”和“内部师资协同育人”后就可进入研究和制定“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阶段,在这一阶段学校可通过校企合作,有效发挥高校知识授予、科学研究、实践操作之间的优势和作用,根据学生层次从多角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建构常态化、自觉化的育人机制[7]。这里要解释一个内容:就是“层次”,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可变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原则上每位同学都要接受同等公平的教育,学校要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克服各种困难,最后都能接受到同样的“产学研”机会和相应教育,区别是不同个体间的创新素养的提高和个人激发出来的能力。让每位学生能适应“理论—操作—实践—应用—创新—再创造”的学习过程,丰富学习内容,有效结合松散型教学、密切型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学校要建立有不同目标的适合不同个体条件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积极鼓励校企“交换制”“轮换制”等合作模式,让企业技术型人才参与理论和实践,参加校内教学和相关体育、演讲等文娱活动,甚至可以参与教材改编,让高校老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先进技术,接触行业新兴事物,并将当前行业最新研究理论和应用带到课堂上,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手段协同
协同育人机制还不能缺少新型的教学手段,笔者认为应该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基础上,融入新的育人方式,应该利用现代化信息方式,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建立线上线下协同机制,校内校外协同机制,不断扩充育人网络,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搭建思想政治育人中心,健全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创建仿真实验室,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增加学生体验感,促进科研育人;通过公共平台,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生活中、学习中、实习中出现的问题,用实际行动将理论、实践、心理、能力、情感相结合,将现代化信息手段应用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中,与传统教学方法实现有效对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
协同育人模式的建立是国家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趋势,可以弥补当前高校教学实践性不足的现实缺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推进教学体制机制改革,提升高校的内部、外部竞争力。因此,高校应该积极推进跨学科协同,师资协同,“产学研”协同,教学手段协同,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平、实践能力、应用能力,最终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经士仁,H·哈肯.《协同学导论》一书介绍[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2(1):61-64.
[2]INTERNATIONAL P D K.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college[J]. The phi delta kappan,1932,15(1):20-21.
[3]张纪岳,郭治安,胡传机.评《协同学导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2(3):63-64.
[4]朱清时.百度百科[EB/OL].[2021-05-11].https://baike. baidu.com/item/%E6%9C%B1%E6%B8%85%E6%97%B6/2733586 fr=aladdin.
[5]韩清滨,袁一鸣.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背景下的协同育人模式探析——以鞍山师范学院为例[J].社会科学前沿,2019,8(2):232-236.
[6]沈烈志.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以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8):158-159.
[7]赵铁丰,郭景茹,原冬伟,等.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8):145-146.
Application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l in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HAI Qinga, WANG Chang-shoub
(a.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b.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Hetao College, Bayannur, Inner Mongolia 015000,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the demand for talents from enterprises and society is increasing. A single type of technical talents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which has put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ideological quality, moral level, practical ability,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that the direction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also needs to be transformed while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From this level,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l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educational mechanis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relevant overview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explores specific application strategies in the context of university talent training reform, hoping to bring practical reference and theoretical thinking to college teac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