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偶像?
2022-03-31国产冰糕
国产冰糕
短短四年时间(2018年~2021年),腾讯、爱奇艺、优酷就打造出了10余个限定团,粉丝打投帮助了近百人出道。但随着“清朗行动”的推进,偶像选秀成为历史。
回看这四年,限定团的共性是“出道即巅峰”,能出头的很少,甚至几年过去大多已经查无此人。
限定团的命运,不禁让我们思考:这个时代,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偶像?
流水的爱豆和无情的秀粉
选秀退出历史舞台,给了我们回望它的契机。从平民偶像选拔的《超级女声》,到资本运作的《偶像练习生》,选秀背后的博弈变得更加复杂。之后,《创造营》《青春有你》等更多同类节目登场,偶像培养机制也趋于成熟,选手从妆容到言谈举止再到人设,都有一套模板。每年都会更新的节目,让“量产”选手得以实现。但观众也开始反套路,变得更愿意青睐那些个人特质突出、“野生”的选手。2021年利路修的走红,或许就是观众对抗资本的例子。
少女阿瓜自认眼光不错,因为她每次“撑腰”的选手都顺利成团了,“多看几次节目就能辨别哪些是被包装出的花架子、哪些有真材实料,我上一个支持的选手,虽然没有唱跳经验,但会很多乐器,这也算实力的一种。”
不过,选手成团后想留住粉丝也不容易。2018年到2021年间,每年都有近200位选手走入观众视野,每档节目的成团选手在7到11位。可每年蹲守在屏幕前的秀粉却是同一批。这意味着,即便出道,如果没有个人魅力,自己的粉丝也将很快被新人吸引走。
芋圆曾经是忠实秀粉,走进过她心里的爱豆很多,但都只是短暂地路过。用她的话说:“搞选秀就像打游戏,游戏通关后你还会继续玩吗?”脱粉不久的NN则表示:“离开了节目群像,我发现他学识不足、实力不够,就连颜值也很一般,那我粉他也就没了意义。”
在爱豆频繁更新的环境中,为了留住粉丝,公司和粉群常会采用“虐粉”的手段,甚至引发“饭圈互撕”,而这,正是饭圈乱象之一。歪门邪道从来不是固粉利器,想让秀粉长情,爱豆本人首先得成为优质榜样。
限定团难以造出优质偶像
从节目出道的选手会自动组成限定团。限定团“保质期”只有一到两年,成团之日就是倒计时开启之时,“保质期”内成员们会集体进行活动。“成团即高光,两年梦一场,归来仍是素人”,成了限定团多数成员的现状。
运营公司做团体规划时往往雷声很大,落地时雨点却很小,KPI并不能顺利达成。这引发了粉丝对运营公司的诸多不满。
某C位的粉丝大象抱怨道:“第一名就该有第一名的待遇,我们维权公司却毫无回应!”某团粉英赛德表示:“曾以为成团后他们能站上更大的舞台逐梦,没想到表现才艺的舞台没几个,商务‘带货直播倒是不少,实在心累。”粉丝的期待与现实形成落差。
对资本来说,比起长远发展,他们更希望利用团体刚出道的热度快速实现商业转化,接商务代言、搞直播带货,没有太多时间给成员们用于积累沉淀。于艺人而言,缺少舞台的大环境,让他们的唱跳能力无从展示,此时的他们就成了虚浮的流量,整个行业也变得浮躁。
实力得不到提升,才艺没机会展示,学识得不到沉淀,各种资本还推动着艺人往商业路上走。人心无法凝聚,自然也就难成真正的偶像。
回看在乐坛深耕数年的常青树们,他们长存的根基无不是优质的作品和榜样的力量——不管是从艺还是为人,都称得上典范。而脱胎于选秀的限定团,番位制让成员暗中有了等级,歌词、镜头、资源的分配等都与之相关,而利益不均又加剧了唯粉间的冲突。这种稀碎的团魂和扭曲的饭圈,必然难以成就辉煌。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偶像
限定团遭遇的发展瓶颈,也是流量艺人现状的缩影——部分艺人的学识、素养、能力不足,“塌房”事件频发,不足以成为榜样;饭圈受到资本影响,集资、打投、互撕、造谣等手段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当下的时代,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偶像?
一次采访,主持人告诉了胡歌一件事:他们团队的一个工作人员是胡歌的粉丝,曾经她并不打算考大学,可因為看了胡歌的博客,发现原来人可以那样积极地面对生活,于是下定决心考大学。她从胡歌的博客中,感受到了奋进的力量。
奥运冠军马龙对偶像的理解则是火烛和镜子,他说偶像能“映照出心怀热爱、梦想的你们和我们”。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偶像不一定是活跃在屏幕里的娱乐明星,只要可以教人向善、向上,知识榜样、体育冠军、道德楷模等,都算。真正的偶像能带给粉丝力量,如王小波所写:“我想,我现在应该前进了。将来某一个时候我要来试试创造一点美好的东西……我自觉很有希望,因为认识了你,我太应该有一点长进了。”
或许,只有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偶像,那些混迹在娱乐圈的限定团体才可能突破瓶颈。尽管如今选秀已经尘封进历史,但每个站在镁光灯下的人们,都有必要先做好自己,而后成为独特、有力量的人,和喜欢自己的那些人共同进步。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偶像,是因为他拥有由内而外的正向能量。而这,流水线上产不出,粉丝也造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