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阶段学校体育课堂竞赛活动的意义和评价方法

2022-03-31王小军刘丽娟

当代体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体育教师体育

王小军 刘丽娟

素质教育理念和模式凭借自身具有的多元化优势得到了广泛普及,逐渐将传统应试教育遗留的问题有效解决。全国各地方小学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知识素养的积极培养,而且还要对提升小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给予高度重视,在此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小学体育教学理念缺乏先进性、形式缺乏多元性、教学评价缺乏客观性,教学内容与小学生认知特征和学习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无法提高小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本文针对体育课堂竞赛活动在提高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中具有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积极响应现代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与号召,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还应该采取多样化有效措施,提高体育教育的有效性。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育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健康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建立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思想,从而为我国社会居民身体健康水平的不断攀升奠定良好基础。作为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体育竞赛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主动从事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为评价小学体育教师体育工作质量提供量化指标。体育教师在设计竞赛活动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能够与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高度契合,具备较高的普及性,简单、便易。然而许多小学开展的体育竞赛活动具有较高局限性,通常以每年一次的田径技能项目或全校运动会为主,这样的体育竞赛活动形式不仅无法使全员共同参与、共同竞争、共同提升的目标有效实现,而且与现代化教育理念严重背离,无法达到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必须采取多元化有效措施,加强对小学体育竞赛活动的积极改革。

1 小学阶段学校体育课堂竞赛活动的意义

1.1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对小学课堂体育竞赛活动而言,通常会在开放的空间中开展,在组织学生学习各项体育竞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组合状态,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之间的交往水平进一步加深,而且还为学生提供大量互相了解的机会。在开展体育活动和游戏竞赛的过程中,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很容易将自身具有的坦诚性和纯洁性呈现出来,能够为学生彼此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和友谊奠定基础。因此,通过开展体育课堂竞赛,能够使小学生对单独活动和集体活动的区别充分感受,使小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领下,能够拉近与其他同学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集体关系,在思维中逐渐形成集体意识和自我意识,使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1.2 提高学生规范意识

在小学体育课堂竞赛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主要是指小学生能够对与体育行为有关的各种规范严格遵循,包括运动规则以及其他约定俗成的体育规则。对于体育规范而言,是开展体育活动以及体育竞赛的基础条件,小学生无论参加任何一项体育竞赛活动,都会受到相关规范的约束。小学生在体育裁判、规则、舆论的影响下,自身具有的规范意识会不断增强,能够在遵循规范要求的同时,有效开展体育竞赛活动。

1.3 提高学生智力水平

小学体育课堂竞赛活动通常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开展,不仅能够使小学生敏锐、机制、快速的判断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还能使小学生在竞赛活动中自身具有的判断力、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不断强化。因此,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实现,在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的过程中,也能为小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提供积极帮助。

1.4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

与其他课程学习方式相比,体育竞赛活动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具有较高集体性,只有以集体形式开展各项竞赛活动,才能确保相关内容具有的作用与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体育课堂竞赛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企及的价值。当学生具备较高团队精神之后,能够在今后从事各项工作过程中以集体利益为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小学阶段学校体育课堂竞赛活动的开展原则

第一,具备明确的活动目标。在体育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比赛活动,必须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确保小学生明确了解通过开展体育比赛活动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具体解决哪些问题。在不同阶段开展同一项教学项目时,选择的比赛形式以及教学侧重点要存在一定差异。比如,在组织小学生开展足球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传球、拉开配合、运球等比赛。这样不仅能够使小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动作技术熟练掌握,而且还可以利用比赛使课堂氛围具有较高趣味性、和谐性,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二,突出比赛活动重点。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组织小学生开展比赛活动,教师必须确保活动重点得到明显突出,对教学中的某一个或两个重点动作进行集中强化,切忌囫囵吞枣,而是要重点解决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在前半节体育课中对以前学过的篮球起跳投篮动作进行复习,然后在后半节课中组织小学生开展篮球比赛,使小学生的投跳技术得到有效巩固。在篮球比赛过程中,教师要求小学生必须采用跳起投篮的动作,如果采用其他动作进行投篮则算0分,制定这样的比赛规则能够使小学生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做好起跳投篮动作。每一节课都有一个目标明确的教学重点,能够使小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充分掌握,有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第三,创设良好的比赛情境。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比赛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教学环境,使小学生主动参与比赛活动的欲望和兴趣得到激发,在比赛活动中充分展现自身实力。比如,通过借助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为小学生创设“警察抓小偷”以及“警察抓小偷”的比赛活动情境,結合相互诱导的心理规律,使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得到全面激发。

第四,确保分组方式具有较高合理性。分组教学是小学体育课堂中具有较高有效性和普适性的教学形式之一。在开展体育比赛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小学生表现出来的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通过采取合理搭配的方式,确保具有相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进行同组对抗。比如,在开展小组比赛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身高相似的学生开展跳高比赛;安排爆发力相似的学生开展短跑接力比赛,确保每一名小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3 小学阶段学校的体育课堂竞赛活动的评价方法

3.1 阶段性评价和即时评价相结合

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竞赛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每学期对小学生课堂竞赛活动的效果进行即时评价,使小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和促进下,不断追求自身进步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对体育课堂竞赛活动的效果展开阶段性评价,为小学生有效开展主题竞赛活动提供积极指导和帮助。经过即时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之后,能够将小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活动的效果客观反映出来,帮助教师调整竞赛活动内容的同时,提高活动效率。

3.2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对于定性评价而言,主要是指通过对体育课堂竞赛活动相关内容的讨论、分析、评述,对活动指标进行等级制评定;对于定量评价而言,主要是以评价量表的方式对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竞赛活动的效果进行客观评定。通过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进行有效整合,能够使教师的判断在以客观数量标准为基础的前提下,具有较高主观性和随意性,从而为教师提出建设性意见,使教师对后续开展的各项体育竞赛活动进行合理调整,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3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

在传统小学体育课堂竞赛活动中,采取的评价方式主要以他人评价为主,评价主体为教师。而新课程改革对小学体育课堂竞赛活动评价提出了全新要求,要求教师开展的各项评价活动具有较高发展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确保评价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将教师评价、学生个人评价、其他同学评价等多元化方式进行有机结合,确保体育教师对开展的课堂竞赛活动是否具有较高有效性和合理性明确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采取合理的调整措施,提高竞赛活动质量。

4 提高小学阶段学校体育课堂竞赛活动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4.1 加强对体育竞赛制度的积极改革

4.1.1 始终遵循“健康第一,比赛育人”的思想原则

为了确保小学体育课堂竞赛活动相关内容能够符合学生认知需求和兴趣需求,活动质量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体育教师必须确保开展的各项体育竞赛活动能够始终以“健康第一,比赛育人”的思想原则为主,将传统应试教育的约束彻底打破,全面落实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和措施,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为目标导向。小学校领导应该加强对体育竞赛活动的高度重视,将学习、娱乐、竞技进行充分融合,提高学生运动兴趣的同时,建立终身体育思想。

4.1.2 以“面向全体学生”作为体育竞赛活动的目标导向

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竞赛活动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确保设置的各项竞赛活动能够以“面向全体同学”为目标导向,将目前小学体育竞赛体系中,学生缺乏参与热情的问题有效解决,使传统“多数观看,少数参赛”的体育竞赛局面进行全面扭转,确保开展的体育竞赛活动具有较高趣味性和较低难度,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快乐。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高度的尊重,积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有效实现全员参与、全员竞争、全员提升的目标。

4.1.3 确保建立的体育竞赛制度具有较高科学化特征

小学体育教师要确保开展的体育课堂竞赛活动制度具有较高科学化特征,这是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制定的体育课堂竞赛活动制度,必须能够与小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因此,小学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师资源的积极整合,加强对体育竞赛场地设施设备条件的不断优化,对体育竞赛组织、竞赛项目、运动员分组等内容进行科学规划,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同时,使学生具备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2 加强对体育竞赛项目的积极改革

在对小学体育课堂竞赛项目进行设置的过程中,要以不同年级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以及学习需求为基础,因地制宜的规划各项体育竞赛活动,不仅要确保活动内容具有较高丰富性特征,而且还要保证采取的竞赛形式新颖、趣味。可以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对竞赛规则进行适当调整,降低竞赛活动的要求和难度,确保建立的体育竞赛体系具有较高普及性、趣味性、安全性,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展示学生个人风采,提高体育课堂竞赛活动的开展质量。

4.3 加强对体育竞赛时间的积极改革

小学校领导要积极响应教育部门提倡的“减负”要求,确保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大幅度减轻,为小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使学生在思想层面加强对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力度。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充分应用,对体育竞赛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在班级与班级、年级与年级之间开展拔河比赛或跳绳比赛。这样不仅能够使小学生的体育课外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而且还能使教育部门要求小学生每天从事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得到充分满足。

4.4 加强对体育竞赛形式的积极改革

4.4.1 加强体育趣味运动会和综合性运动会的开展力度

小学校领导可以对传统以田径项目为主的主题运动会进行积极改革,加强对趣味运动会或综合性运动会的全面开展。这是因为传统以田径项目为主的主题运动会通常会对参赛人数提出要求,导致大部分学生都是以啦啦队或观众的身份参与。而趣味运动会和综合性运动会所涉及的体育项目内容较多,而且开展时间较长,能够在班级内部或班级之间开展,使每一名学生结合自身特长和爱好,至少参与一项体育竞赛活动,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4.4.2 将体育竞赛活动与群众体育和家庭体育竞赛相结合

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亲子体育竞赛活动,确保学生和家长能够共同参与到竞赛项目中,不仅能够拉近学生与家長之间的距离,提高亲子关系,而且还能使全民健身计划得到积极推动。也可以与对应联谊单位共同合作,举办具有较强娱乐性、内容丰富、老少皆宜的体育竞赛活动,确保小学生和社会群众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不仅能够使小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活动的热情得到全面激发,而且还能促进全社会对体育运动的高度重视。

4.4.3 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运动知识竞赛

根据实际调查研究能够知道,很多小学生虽然具备主动参与体育课堂竞赛活动的意识,但是却缺乏必要能力,对很多不熟悉的体育项目内容缺乏全面了解,导致对体育活动项目的规则一窍,很难参与到竞赛活动中。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运动知识竞赛,将基础体育知识、体育项目规则、体育卫生保健、体育实时新闻等相关内容向学生传授和普及。这样能够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体育项目知识竞赛,对自身未涉猎的领域加深了解,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知识的充分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体育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 结束语

小学阶段开展的体育课堂竞赛活动相关内容是否能够充分满足学生认知需求和发展需求,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建立对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热情以及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思想。因此,小学体育教师不仅要对体育课堂竞赛活动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中具有的重要意义给予正确认知和高度重视,还要采取多元化有效措施,对小学体育课堂竞赛活动的评价方法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并且对活动理念和活动措施进行不断改革创新,确保小学生能够在充满趣味性的体育课堂竞赛活动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安阳市梅东路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体育教师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我国体育竞赛表演研究可视化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高考数学中体育竞赛类概率问题解析
高中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改革策略的探索与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