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2022-03-30孙移娇王志文毛先华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职业病污泥危害

孙移娇 王志文 胡 爽 毛先华

(1.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慢性病重点实验室,湖南 岳阳 414006;2.岳阳市人民医院,湖南 岳阳 414000)

职业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随着观念不断更新,职业病受到了更多的关注[1],职业病防治法也在不断更新。我国工艺众多,不同工艺生产过程存在差异,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也会有所区别[2-3]。污水处理是当今的新兴行业,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氨、硫化氢、氯、工频电场、噪声等有害因素[4]。低浓度氨会刺激粘膜,高浓度可使组织溶解坏死[5-6];吸入较高浓度氯气可引起弥漫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吸入硫化氢,会产生头晕、胸闷等症状[7-8]。

本次研究对象为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笔者对其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与评价[9],以了解该研究对象职业病危害现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对象为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它于2008 年投入使用,主要对污水进行处理。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1 月笔者对该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内容有该研究对象的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应急救援设施、职业健康监护、个人防护用品、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等。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的方法有现场调查法、检测分析法、职业健康检查法和检查表法。现场调查法,顾名思义,就是从职业卫生的角度对研究对象的现场进行调查,旨在深入了解研究对象主体工程及辅助工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落实及职业卫生管理的实施情况[10]。检测分析法有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两种,均需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11]。职业健康检查主要检查研究对象近期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评价职业病的发病、职业禁忌症等情况。检查表法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等,将需要检查的项目绘制成表,逐项检查,以此确定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等。

2 结果

2.1 总平面布置

研究对象厂区长215m,宽170m,占地面积36550m2,按功能主要分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及非生产区,具体平面布置见图1。

图1 平面布局图

由图1 可知,研究对象生产区包括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理两部分,污水处理部分位于厂区中部和南部,包括粗格栅间、细格栅间及旋流沉砂池、深沟微孔曝气氧化沟、二次沉淀池、高效沉淀池等;污泥处理部分位于厂区东南侧,主要包括污泥浓缩脱水机房,污泥沿南侧厂区道路从西南侧侧门运出,以减小对其他区域的影响。辅助生产区主要包括变配电间、泵房等,变配电间布置在厂区东侧,进水泵房布置在粗格栅间旁侧。

研究对象厂区北侧非生产区建有一栋综合楼。总平面布置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规定及要求,各区域以道路、绿化带相隔,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2.2 生产工艺

该研究对象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改良型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具体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

图2 生产工艺流程图

2.3 建筑卫生学

研究对象建筑结构有钢混结构及框架结构两种,且都是水泥地及建筑涂料。为防止厂房内恶臭逸散,各厂房要求全封闭。研究对象在加药间、污泥脱水车间等设置轴流风机,风机风量为3674m2/h,将气体从厂房内排放到室外。综合办公类用房采用分体式空调。生产车间以自然采光为主,辅以人工照明。办公楼为外窗自然采光。加药间、污泥脱水车间等设置有照明工具。该研究对象的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设计卫生情况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20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4 职业病危害因素

根据现场调查与工艺分析,该研究对象生产岗位存在的具体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1。

由表1 所示,该研究对象生产工艺主要是污水处理,并不复杂,进水泵房、格栅间作业位、调节池作业位、水解酸化池作业位、深沟微孔曝气氧化沟作业位、二次沉淀池作业位、高效沉淀池作业位、纤维滤布滤池作业位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氨及硫化氢,加氯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氯气,污泥脱水车间作业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氨、硫化氢、噪声,变配电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为工频电场。

表1 各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

2.5 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检测分析

2.5.1 检测方法及依据

本次采用的检测方法以及评价依据见表2。

表2 检测方法依据与评价标准

2.5.2 采样点设置

因研究对象厂区内除加氯间、氧化沟及污泥脱水间采用半封闭建筑外,其他建构筑物均为露天水池,厂区内通风良好,有害气体含量较少,故仅检测部分水池式建筑物及氧化沟、污泥脱水车间及加氯间等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该研究对象生产区氨、硫化氢、氯及工频电场等职业危害因素采用定点采样的方式进行采样,因员工以巡检方式作业,噪声测量以测定个体噪声方式进行。

2.5.3 接触限值及检测结果

此次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见表3,表4,表5。

表3 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表4 工频电场职业接触限值

表5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容许浓度

2.5.4 检测结果及评价

1)检测结果

按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方法 第8 部分:噪声》(GBZ/T 189.8-2007)规定,选择2 名噪声作业人员进行个体噪声测量,噪声检测结果见表6,工频电场检测结果见表7,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见表8。

表6 噪声检测结果

表7 工频电场检测结果一览表

2)检测结果评价

由表6、表7 可知,本次检测的物理因素噪声及工频电场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 部分 物理因素》(GBZ2.1-2007)的限值要求,合格率均为100%。

从检测结果看,劳动者接触噪声的8h 等效声级均在85 dB(A)以下,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 部分 物理因素》(GBZ2.2-2007)的限值要求。该研究对象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均小于80dB(A),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职业病危害程度情况相对较小。

由表8 可知,本次检测的化学有害因素有:氨、硫化氢、氯,检测结果均小于1/2 职业接触限值,检测结果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 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的限值要求。

表8 各工种有毒物质职业接触检测结果一览表

2.6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

2.6.1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该研究对象加氯间、污泥脱水车间采用有动力排风扇、抽气罩通风。污水、污泥输送系统采用机械泵,密闭化、机械化程度高。加氯间配备泄氯吸收安全装置,并留有应急通道。

该研究对象各类机械泵及空压机尽量选择低噪声、振动小的设备,采用独立房间布置,独立设置,并与其它生产区域保持一定距离;各类机械泵及空压机等辅助设备尽量于靠墙边和人员不经常停留的拐角处设置,减小了噪声对作业区人员的影响。

2.6.2 应急救援设施

本研究对象加氯间及污泥脱水车间设置有轴流风机,且按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相关标准配备兼职急救人员,设置防毒面具,但未配备急救箱及冲洗喷淋装置。

2.7 职业健康监护

通过调查,本研究对象未建立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且2016 年、2017 年、2018 年均未组织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情况不符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的相关要求。

2.8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研究对象设置有安全生产管理小组,由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兼管职业卫生工作,负责贯彻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落实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及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等事宜,且制定了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和检查、个体防护用品的采购、保管、发放、领用、保养和维护计划,设置了职业危害因素告知卡及警示标识,但职业病防治规划尚不完善,未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未开展职业病防治卫生知识培训,未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

该研究对象尚未制定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缺乏《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以及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等相关制度。

该研究对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竣工验收前未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未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未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申报,未组织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未与劳动者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综上所述,该研究对象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多有不足之处,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不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7 号)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该研究对象未按照要求在职业危害较严重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及职业危害因素告知栏,未配备急救药箱,未组织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研究对象设置有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兼顾职业卫生相关事宜,但未正式成立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尚未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且未与劳动者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未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3.2 建议

3.2.1 防护建议

1)该研究对象生产设备涉及到井下作业,当设备需进行清理及检修时,涉及到受限空间作业。研究对象应在所有密闭空间作业场所出入口设置“密闭空间作业危险”“进入需许可”等警示标识,并按照《受限空间作业》规程,加强受限空间作业监管,制定工作制度,应确保氧含量、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含量在安全范围以内方可进行作业,并做好监护措施。现场应配备机械排风设施。

2)泵及输送管道应做好防漏措施,定期由专人进行检修维护,保证设备处于密闭运行状态。

3)在格栅间、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深沟微孔曝气氧化沟、二次沉淀池、高效沉淀池、加氯间及污泥脱水间等设置有害气体含量预警与通排风设施(集气罩)联动装置,以降低有害气体含量。

4)格栅间、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深沟微孔曝气氧化沟、二次沉淀池、高效沉淀池、加氯间及污泥脱水间等人员作业位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当心有毒气体”“穿防护服”“戴防毒面具”“戴防护手套”“注意通风”等警示标识,并标明“紧急出口”“救援电话”等警示标识,并设置硫化氢职业危害告知卡。

3.2.2 应急救援建议

1)生产区中控室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宜配备专用记录卡,以便记录滤毒罐(盒)的最后检查和更换日期,以及已用过的次数等。滤毒罐在不用时应将通路封塞,置于干净的包装袋中保存,以防失效。

2)应设置应急柜,配备应急药箱,加氯间附近设置喷淋装置。该研究对象应购置应急药箱并加强对应急药箱的管理,指定专人对应急药箱进行保管。应将应急药箱存放处设置明显标识,方便员工取用并不得随意变动位置。定期整理应急药箱,内置物品清单,详细列出物品种类、数量、有效期等内容,定期对应急药箱内置物品进行检查,确保满足应急需求,及时清理和补充相应的物品,保存检查记录。

3)应建立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扩散等专项应急预案,按规定每年组织员工进行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保存演练图片、文字等记录。

猜你喜欢

职业病污泥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父亲的职业病
酗酒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我可爱的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