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紫砂南瓜壶
2022-03-30李艳如
李艳如
提起紫砂史上的巨匠名家,不可不说陈鸣远。陈鸣远,清康熙年间宜兴人,出生于紫砂世家,吴骞《阳羡名陶录·家溯》:“陈子畦,访徐最佳,为时所珍。或云即鸣远父。”是继时大彬之后又一蜚声中外、誉满艺林的紫砂大家,世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他是全方面高能的紫砂大家,在工艺技法、造型设计、雕琢堆塑等多方面均有建树,特别是对紫砂花器这一器型贡献卓越,是丰碑式人物。他擅长以自然植物的自然形态成壶,所作花器惟妙惟肖、生机盎然,顾景舟赞其“集明代紫砂传统之大成,历清代康、雍、乾三朝的砂艺名手……他的实践树立了砂艺史的一个里程碑。”这样一位传奇大家的传世精品中尤以南瓜壶为最。
紫砂史上的茗壶巨作,不可不说南瓜壶。南瓜壶是以自然蔬果南瓜为形态的自然壶艺作品,是紫砂花器中常见的经典壶型。历代紫砂大家凡以花器见长者均有南瓜壶作,而这个传统的首推当论陈鸣远父子了。陈鸣远之父是明末清初的制壶名家,留世作品甚少,而这之中便有一把南瓜壶,现收藏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此壶仿八瓣南瓜形,壶嘴包裹卷叶,壶盖形制瓜蒂,壶把梢下有“陈子畦”篆书方印。此壶是迄今为止可实证的最早的南瓜壶。尔后,陈鸣远子承父业,不仅传承了父亲紫砂的艺业,还有同样对以南瓜为壶的这份钟情。陈鸣远的紫砂事迹常见于史书中,得以留世的精品却不多,而这现存的稀有零星之作中就有四把南瓜壶,它们分别是《和正瓜壶》《东陵瓜壶》《一啜瓜壶》《万年瓜壶》。其中《和正瓜壶》在2016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以3220万元的价格成交,也被称为“史上最贵的南瓜壶”。陈鸣远之后,南瓜壶并没有停下它的脚步,梅调鼎、何心舟等紫砂大家均有涉猎。近现代中做南瓜壶最出彩的当属当代花器圣手蒋蓉大师,南瓜壶亦是其代表作之一。蒋蓉的花器最突出的特征是赋予了斑斓的色彩,形成了浓厚的个人风格,南瓜壶亦是。黄色的瓜身、绿色的藤叶、棕色的枝蔓,用色大胆而逼真,趣味横生。汪寅仙是现代紫砂艺人中所作南瓜壶较多的大师,曾师承蒋蓉,技艺全面而尤以花器为最,一生所作南瓜壶颇多,《南瓜壶》《高南瓜壶》《金秋南瓜壶》等均是其代表作。
南瓜看似是普通的农作物,而以南瓜形态为壶制,何以如此受到青睐?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点:其一,自然淳朴。南瓜是常见的农作物,也是日常的食物,对于人们来说自然亲切,有着淳朴的乡野气息与浓厚的风土人情,更像征着人们的初心与本真。特别是在今天的社会,“乡村”“田野”“自然”日益成为人们精神上的追求,而艺术作为反映群众精神需求的存在,这些也是近年来艺术创作的时尚风向标。其二,寓意祥瑞。南瓜春时播种,成熟于夏末秋初,是秋季第一波成熟的农作物,是秋的使者,是丰收的号角;南瓜圆润、饱满、厚实,有圆满的意韵在其中,而人们普遍是有着圆满这种情节与情怀的,所以南瓜形制所呈现的圆满感对于人们来说,感官上乐于接受,心理上存在共情;南瓜枝繁叶茂,藤蔓缠绵,寓意兴旺发达、欣欣向荣;南瓜多籽,寓意多子多福、子孙绵延。其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遇到陈鸣远之前,南瓜也许只是淳朴的有着田园风情的常见农作物,但是它遇到了陈鸣远,一位有才情、有技艺的紫砂大师,并被其青睐,不仅将其形融入到紫砂壶艺的创作中,更是对其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较为代表的当属《东陵瓜壶》,壶身铭款“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此铭文是一则历史典故,召平本是秦朝东陵侯,秦亡后宁为布衣,以种瓜为生,也不违背自己的誓愿在新朝为官。他种的瓜,被人称为“东陵瓜”。陈鸣远以此典故为源,创作了东陵瓜壶并为此赋铭,以此歌颂东陵侯召平的高洁品性与不屈人格。
总结:它自然淳朴又吉庆祥瑞,还彰显君子品性。它源于自然,来自乡间,融于艺术,是自然的馈赠,是民风民俗的赋予,是紫砂艺人的心迹。它看似是一个南瓜,它却是一把壶,它更是中国的浩瀚文明,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术。这就是南瓜壶存在的意义,亦是其数百年来经久不衰的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