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紫砂壶
——《鱼水情》紫砂壶创作研究
2022-03-30都群
都 群
紫砂壶从根本上来说是为茶或茶道文化而生的艺术形式,而艺术品的本质则决定了紫砂壶艺术与人的情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紫砂壶作品不仅承载着非常宏大的民族精神、品格等内容,也承载着个人化的情感、志向与追求,正是这样,紫砂壶艺术才能走得更远。
《鱼水情》就是这样一件饱含情感的紫砂壶作品,而这种情感又是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创作者在设计上则用十分小巧的造型去承载“大”的感情,更能体现紫砂壶艺术的风格,增强了作品的亲和力。在装饰设计上,作品不仅生动,更有创新特色,体现了紫砂壶工艺的灵活性和创作构思的巧妙。本文依据紫砂壶艺术的基本特征对作品进行了分析,说明了作品的艺术特征,揭示了作品的情感价值。
一、《鱼水情》的传统特色
从紫砂壶艺术诞生的明朝正德年间至如今的新时代,紫砂壶艺术已经渡过了五百余年的时光,在创作方面也是越来越多样化,但传统特征仍是十分明显的,主要体现在泥料与造型两个方面。此件作品所运用的泥料和造型就是十分经典的,烘托出“鱼水情”的深厚。
作品所用泥料含铁量比较丰富,在烧制后呈现出淡淡的红色,活泼又不失典雅。在质感上,创作者注重泥料的原生质感,在保证细腻感的基础上没有过度地去打磨,所以作品的表面是柔和的,使泥料看起来有“厚实”的感觉,显示出紫砂泥的独特品质。此壶的颜色与质感在紫砂壶作品中十分常见,是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概括,也是紫砂壶泥料品质的呈现。
紫砂壶艺术在基本造型上分为圆形与方形两种,此壶所用的便是圆形。作品体积较小,加上圆圆的造型,就更显玲珑和精致。壶身是一只饱满的小圆球,筒身部分带有明显的弧度,线与面之间的结构清晰,从任何一个方向去欣赏,都能看到完美的圆形轮廓,证明了作品结构的完美。在壶身下部,创作者镶嵌了圈足,这是紫砂壶艺术中常用的底座造型,比较简单,稳定性也好,还能使作品更有端庄之美。由于此壶底部是带有弧度的,所以圈足对于作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壶盖是简单的圆盖,顶面圆润有型,与壶身的气韵相一致。在壶盖中央镶嵌的是圆珠的子,这也是壶中最完美的一处圆形,如天然的珍珠一般,虽然体积是壶中最小的,但足以传达创作工艺的精湛。为了衬托壶钮,也是为了提升作品的结构感,创作者在的子下镶嵌了一个小底座,使壶钮更加突出和精致。
壶身一侧镶嵌了短小精悍的壶嘴,壶嘴前端线条立体,与壶身镶嵌处则十分自然,壶嘴的线条与壶身线条之间能够完美顺接起来,增强了作品的线条流畅感。壶嘴对侧是耳状环形端把,弧度精美,可使人握住时感觉稳定和舒适,在倾倒茶水时也能更加省力,较易控制水流。所以,紫砂壶的壶嘴与把手设计不仅要注重美观,更要注重实用效果。
此壶的造型设计不仅简约,且非常传统,与泥料一同烘托出《鱼水情》的深厚感,实现了工艺与情感的双重表达,彰显了紫砂壶工艺的精湛。
二、《鱼水情》的具体呈现
“鱼水情”在此壶中是通过具体装饰来表现的,鱼或许还有型可循,这水表现起来就具有一定的难度了,不仅造型较难捕捉,打造不好还会变成“死水”,而“情”是更加抽象的内容,所以可见此壶装饰的设计难度,也就更加衬托出紫砂壶装饰工艺的巧妙和创作的匠心。
以壶身正面右下方为起点,创作者打造了几条上扬且卷曲的立体纹线装饰,在纹线顶端或旁边还有一个个小圆点,这一部分装饰表现的便是海浪与浪花,十分形象,甚至那些小小的水花都能让人们感受到清凉感。海浪装饰也出现在壶盖上,以壶钮为中心构成了一个圆圈,更加规整一些,侧重于体现紫砂壶艺术讲究的对称之美。
鱼是中国古老的图腾之一,创作者在打造鱼的造型时有对鱼图腾的参考。把手上有许多卷曲的浪花图案,配合在一起就有了鱼儿跃水而出的效果,壶嘴也像是鱼圆圆的嘴巴,所以壶中似乎看不到鱼,其实处处都有鱼儿的存在,这样便将“鱼水情”的艺术效果完美表现出来了。
“鱼水情”来源于毛泽东的诗词《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的“军民鱼水一家人”,形容解放军与老百姓之间的深厚感情。所以“鱼水情”不仅代表着一种亲密的情谊,更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历程。此件作品不仅提醒了人们要重视美好的情谊,也提醒人们不忘历史,作品的情感便得以升华,其中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如此宏大的情感浓缩于小巧的作品之中,彰显了作品的情感价值和紫砂壶艺术的格局,让人们在赏壶、品茶之时亦能体会到民族、国家与人民之间的深深依恋。
结语:《鱼水情》紫砂壶有紫砂壶艺术那标志性的温和、儒雅和随和的气质,泥料打制完美,造型设计精练,装饰设计创新,其中凝聚的情感深厚。本文分为两个部分对作品进行分析,在说明作品艺术特征的同时亦指出了紫砂壶艺术的传统特征。情感对于紫砂壶艺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拥有内在情感的紫砂壶作品才能有温度,才能展现紫砂壶艺术的多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