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化背景下的建筑装配式内装发展策略探讨

2022-03-30刘建忠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2年2期
关键词:可行性设计方案装配式

刘建忠

0 引言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建筑技术进步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装配式建造技术以其诸多优点成为行业的热点。

为不断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则需要契合智能化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发挥出装配式内装设计工作的现实价值。基于建筑装配式建造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内装设计方案,提高内装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达到用户对建筑物装修的期望效果。

1 装配式内装的应用场景

1.1 住宅

在装配式内装工作发展过程中,住宅作为核心业务,灵活合理地开展内装工作,可有效解决住宅装修的很多问题。如通过装配式内装工作的开展,可满足住宅A 级防火的消防要求。在卫生间防水工作开展时,采取优质的防水型板材,保证卫生间不在漏水。为有效解决传统墙面挂重问题,对装配式内装设计方案进行合理完善优化,则可以有效解决挂重问题。设计人员采取装配式内装设计方案后,可实现各个子系统高度集成化设计,如采取自发光顶角线设计、地送风模块设计、无线充电办公桌设计,在工业化装配式内装工作的开展下,不断升级住宅装修的工作开展水平。

1.2 酒店与公寓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背景下,装配式内装设计工作水平得到质的飞跃,如未来酒店与公寓楼进行内装设计时,为有效满足酒店与公寓的运行实际需求,则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升级优化。如为合理节约能源,则可以采取PMC 板进行墙面装修,使得冬季室内的保暖性得到一定保障;为实现绿色环保设计工作目标,则可以采取物理力学衔接的方式,充分体现出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优势;如工作人员进行工业化的设计与生产,可有效提升装修的精密度,打造高品质的室内装修效果与质量。

1.3 医疗与养老

为很好地解决现代医疗与养老工作问题,在相关建筑物进行设计时,可合理采用装配式内装设计工作方案,如安全保障方面,工作人员可采取架空式的防滑减震地面设计系统,有效减少人体与地面之间的碰撞伤害。在防霉抗菌工作开展时,则可以采取超级抗菌板,确保抗菌板的工作效率大于90%。在用水安全工作开展阶段,为满足医疗卫生与养老工作诉求,则可以采取食品级别的不锈钢密封插接水管,并从源头对水质的安全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后续用水的安全性与可行性。鉴于医疗与养老工作开展的特殊性,在实际设计工作开展阶段,则可以进行人性化设计,为相关人群提供便利。

1.4 办公空间

在现代办公空间进行设计时,为充分发挥出装配式内装工作开展的现实价值与意义,则需要契合现代办公的具体需求,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完善与优化。通过对现代办公的装配式内装效果进行分析可知,在自立型隔断,进而实现空间随意隔断,高效率对办公空间进行灵活调整,进而满足办公具体要求。在家具位置进行调整时,则可以采取悬挂设计方案,使得办公空间利用效率得到充分利用。部分办公环境进行设计时,采取可擦洗墙板,为开会、绘制方案提供便利,营造民主自由的办公环境,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

2 装配式内装的主要系统

2.1 地面快装系统

在装配式内装工作开展时,为保证地面快装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则可以采取非金属M 型地面架空技术方案,并将其可调控的范围控制在30~500mm 之间。在内部空腔设计时,则可以设计相关的水电管、风管等设备。通过支撑器的调节控制,有效提高安装与运输效率。在模块尺寸进行控制时,可采取1 200mm 的正方体材料,若实际地面快装时,需要进行地暖模块设计,则应当选择合适的面材,保证安装工作开展的安全性。

2.2 墙面快装系统

在墙面快装工作开展时,为提高工作开展效率,则可以采取自立型墙体、纯平龙骨系统、H 型轻型吊挂龙骨,保证墙面安装工作开展的安全性。部分单位进行墙面安装处理时,则采取贴面墙体。为保证安装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则可以采取金属挂件进行安装处。在墙面材质进行选择时,则需要根据装配式建筑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而选择合适的材质,如砂岩板、薄板陶瓷等。

2.3 顶面快装系统

建筑装配式内装工作开展时,为保证顶面装修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则可以采取中间点支撑的龙骨安装技术方案。在具体施工时,则可以安全有序地进行吊顶大板安装,不要对墙面与顶面进行打眼处理,避免对建筑物造成二次破坏,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运行安全性。在具体的施工材质进行选择时,则可以选择矿物质抗菌板、防火吸声板等,确保顶面快装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2.4 管线系统安装

现代装配式建筑进行内装时,为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则需要重点对管线系统安装进行严格管理控制,如强弱电系统、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集成桥架等。鉴于强弱电系统安装施工的特殊性,在实际工作开展时,则需要采取可折弯的套管,保证强弱电系统安装施工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在给水系统进行安装施工时,则可以采取插接式的不锈钢管材,并对其进行双层密封处理,确保管线可以承受30kg 的压力。在实际安装工作开展阶段,可以利用伸缩管件,保证现场管线安装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具体的施工效果,如图1 所示。若同层排水管线安装时,则可以采取扁平化的管道安装技术方案,使得架空高度控制在120mm。

图1 不锈钢伸缩管线

3 建筑装配式内装工作优化对策

3.1 DIM+系统完美解决装配式内装诉求

智能化建筑行业发展背景下,为有效解决装配式内装工作开展的具体问题,则可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一体化设计思维,尝试在建筑装配式内装设计时,合理引进DIM+系统,有效解决装配式建筑的内装诉求。通过对DIM+系统进行分析可知,该系统包含三层加密、建模云储存、快速渲染、索引、测绘、可视化呈现、数据分析、报告自动生成等多个先进技术。

在实际内装工作开展时,可基于项目管理模块、知识管理模块、可视化设计模块、快速渲染模块、智能报价计算模块等,有效提升相关工作开展的质量与效率。如图2所示的DIM+系统,在该系统运行过程中,可基于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的平台融合支持,为工作人员提供可视化的工作支持,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图 2 DIM+系统

3.2 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内装案例剖析

为分析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内装工作,笔者以北京市产业化试点工程为例,阐述首钢铸造村的建筑项目。在具体建筑项目开发建设阶段,则采取钢结构设计方案,充分发挥出装配式钢结构设计方案的应用价值与优势。在实际钢结构建筑中,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可塑性较高、轻质化等优势,但由于钢结构的材料特殊性,使得建筑物的柔韧性较强、伸缩性较大,进而对建筑工程内装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内装施工团队接到项目设计要求后,为保证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内装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则基于内装工业化设计理念,考量钢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四季环境的变化,对内装设计方案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处理。

如设计人员契合施工项目所在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采取顶角柔性节点设计技术方案、卫生间整体防水设计技术方案、钢柱防冷桥处理技术方案。通过多种全新技术方案的灵活应用,进而实现管线与结构的科学合理分离、同层安全可靠排水,为今后建筑物的维修、房间空间设计变更提供有力支持,充分发挥出装配式内装设计工作开展的现实价值与应用效能。

4 建筑装配式内装发展建议

4.1 加大装配式人才培养

建筑业智能化发展,为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在装配式内装工作开展时,应当突出装配式人才的培养。因为,该项工作开展的特殊性,为确保内装工作开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则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不断的培训,为我国装配式内装产业化发展铺垫人才基石。

4.2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智能化时代语境下,高新科学技术的有效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保证建筑装配式内装工作发展的有效性,则需要不断强化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出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与价值。如BIM 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云储存技术等,充分发挥出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与优势。通过相关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则可以完成可视化分析、精细化设计、智能化分析、数据化计算等,有效提升相关工作开展的质量与效率。

4.3 完善装配式装修规范及标准

在实际相关工作开展阶段,为有序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开发建设,则需要不断完善装配式内装工作的相关规范与标准。通过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出台相关装配式内装工作开展的施工技术标准、规程、标准,细化相关工作开展流程,为后续内装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如建筑工程进行内装设计时,采取装配式隔墙设计技术方案,则可以有效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并使得内装施工周期得到一定缩短。另外,鉴于装配式内装工作开展的特殊性,为有效推动该行业的发展,则需要政府部门,出台更多的法律法规与行业政策文件。基于国家政策文件的引导,不断完善优化装配式内装行业,提高社会民众的认可,使得装配式内装行业规模化、可持续发展。

4.4 建立企业内部装配技术体系

在装修企业承接装配式内装项目时,为保证项目建设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应当不断提升装配式内装企业的整体实力。为此,在具体工作开展阶段,则需要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装配技术体系,如空间分隔技术要求、门窗设计、收纳、管线、智能化设备、开间结构、空间布局等。与此同时,在具体工作开展阶段,则需要建构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统一化采购管理、装配式施工管理等,契合国家行业的相关规定,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4.5 发挥企业示范及辐射带动作用

笔者认为,在建筑装配式内装工作开展阶段,为有效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模式的有序发展,则可以合理发挥出相关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因为,在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可促使装配式产业发展,趋于生态化、绿色、环保、节能方向,充分发挥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社会价值与意义。

4.6 装配式内装智能生态系统建构

在智能生活发展的环境下,为满足用户的实际诉求,装配式建筑结构内装工作开展时,则需要有序推动智能生态系统的建构,提高用户对装配式内装的满意度与认可指数。在实际智能生态内装系统建构时,则需要进行各个专业的协同、产业的衔接,才可打造智能生态系统,保证内装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笔者认为,在智能生态内装工作开展时,应当突出生态设计、绿色施工、智能设备、绿色材料的一体化循环管理,充分发挥出智能生态系统的现实应用价值与优势。

装配式内装设计工作,作为智能生态系统的起始,对后续智能生态系统的运行起到巨大影响。在装配式内装智能生态系统建构时,应当遵循安全、经济、环保、节能等设计要求,保证设计方案的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集成化,有效减少自然能源的消耗。装配式内装设计工作开展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舒心的服务,因此,在具体设计工作开展阶段,则需要围绕以人为本思想,根据用户的真实诉求出发,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完善优化,避免由于设计方案不合理,造成二次装修问题的出现。在实际内装设计工作开展阶段,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对资源废弃物进行减量化控制。

5 结语

综上,本文以装配式建筑发展为例,简单阐述了智能化时代下,内装设计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今后,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为充分发挥出装配式建筑方案的现实价值,提高内装工作效率与水平,则需要契合时代发展、用户诉求,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完善优化,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智能化、生态化装配式内装设计方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高质量、高标准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可行性设计方案装配式
数据中心ECC设计方案研究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探讨
某轻卡线束设计方案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长沙最大装配式保障房更加节能低碳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