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素质教育英语课程体系研究
2022-03-30许春晶
摘 要:当前,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才能更好地引领中国“走出去”,让更多国家和人民了解中国,提升我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基于构建中国文化素质教育英语课程体系,把中国文化和英语教学融合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所以,还需加大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对中国文化素质教育英语课程体系相关内容的分析,通过对理论以及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良好融合举措的分析总结,为相关教育工作者以及学术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推动这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文化;素质教育;英语课程;体系;策略
作者简介:许春晶,青海大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日渐提升,现代化教育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迎来了素质教育时代。高等教育中构建中国文化素质教育英语课程体系,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高校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新时期,把英语教学及学习和中国文化中的相关元素相结合,可以在对学生实施英语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人性的境界和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其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中国文化素质教育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在英语课程中融入中国文化,利于学科基础知识及理论的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目前我校以及我国部分高校均出现了一个教学现象——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这对高校中国文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高校英语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带来一定的阻碍,影响高校学生英语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等的培养,导致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效果均不理想。
素质教育以及国家一系列政策一次又一次向我们透露一个讯息,那就是大学生单一的具备和掌握专业能力是不够的,还需有良好的学科素养、文化底蕴以及综合能力等。以高校英语学科为例,学生在掌握听说读写和翻译等各项能力的基础上,还需具备很好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切实学好英语这门学科,并且实现学以致用,在未来发展中、学习和工作中以及跨国文化交流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
因此,一是为了解决目前我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问题,二是为了落实素质教育,切实做好高校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把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展开相关研究,力求通过研究切实解决一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一些高校和教师实施教学提供经验和理论参考,以此切实做好中国文化与英语教育融合工作,在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推动素质教育,实现素质教育和德育的教学目标。
(二)研究的意义
1.具有理论价值。丰富关于“高校英语与中国文化融合”以及“中国文化课程体系构建”“英语单元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高校英语教学及学生学习中融入中国文化举措”等理论内容,丰富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利于为各个学者以及教师教研提供丰富的理论参考依据。
2.具有实践价值。以单元实践教学为例,分析中国文化融入的实际价值。如某单元的主题是关于自然灾害方面的,课文主要讲述闪电和怎样在闪电中来保护自己。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在教学目标中融入怎样为人类造福,把四大发明以及袁隆平的事迹全面体现,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引入生物科技的影响,并利用英语口语的形式翻译和讲解,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升英语的听说读写和理解能力,实现单元课程教学目标。
二、相关理论阐述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二者联系密切,是不可分割的。语言中包含文化,也影响文化的发展,反之文化也对语言有一定的影响。一些学者经过研究表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文化的良好理解便于语言的学习。
1.语言。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为了某种生活的需求而产生的。语言有着物种性、传播性、交际性、逻辑性、描述性、指向性的特点。
2.文化。目前关于文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界定,文化与多个理论联系密切,包括社会学中的物质领域、民族与历史等领域,也与语言学和人类学以及社会学联系密切。
3.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语言是人们用于文化交流的一种工具,当其满足具体情境需求时,就和文化产生紧密的联系。具体来讲,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基础与前提,两者之间联系密切,并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就是针对不同社会背景或者不同国家文化形式的一种适应能力,同时这种能力会伴随社会的发展创新和变化,可以在变化中探索出其发展规律与特点。跨文化的特点可以体现在不同国家对于文化的各自认知能力不同以及民族文化与精髓的不同等方面。
(三)《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表述了当下英语语言的重要性,英语是当下世界范围内使用最频繁的语言,也是进行国际交流的主要手段,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科学技术、人文等领域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介,也是我国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实现“走出去”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种语言工具。
三、中国文化素质教育英语课程体系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1.确定研究的课题:中国文化英语课程人文素质培养研究。
2.制订研究的详细计划:分析大学英语课程中中国文化的融入情况,依据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问题,探索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其次,结合教材来开发关于中国文化和大学英语融入的课程并且探索有效教学策略。如,可以从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在各个单元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创新英语教学战略及与时俱进等方面着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学科素养,使学生在学好英语专业和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修养。
3.發放调查问卷以及划分控制组与实验组两个小组。
4.对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学生进行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翻译以及口语与写作能力的测试。
5.检测研究成果,总结经验,将其作为实践教学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运用如下两种不同方法:
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中的选择题以及测试题,尝试和教师以及学生进行交谈采访,力求了解目前我校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文化意识,并且把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学生的态度和学生对于中国文化具体内容的需求。在调查研究期间,为了确保调查问卷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设定调查问卷的完成时间,测试部门要求每位参加测试的人员不可使用相关的辅助工具,而是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完成。
2.比较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事物差异性和相同点的对比分析,区别各个事物,以此减少对事物的认知与了解,更好地把握事物。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比,依据结果调整和优化中国文化英语课程的设置,使英语课程的设置更加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便于教师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实现中国文化和英语教学真正融合的目标。
四、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的态度分析
本研究对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的态度和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展开调查。
1.对我校20级A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总结和对比分析调查结果。
2.对20级B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比分析。
3.对20级限选课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及对比结果分析。
在对每个班级调查结果对比分析以及对A、B班与限选课班级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一多半的学生认为,学习我国传统文化与英语表达较为重要,这部分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接近50%的学生认为,中国文化知识对自身的英语学习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学生认为在英语学习中接触中国文化会带来负面消极影响。接近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认为,开设一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会发挥一定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和影响并不是当下就可以显现的,而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
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中国文化是有必要的,一些学生意识不够强烈,或者无法很好地完成中国文化与英语的融合学习,这还需教师予以有效的指导。
五、中国文化素质教育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建议
(一)在教学全过程中融入中国文化
在各个单元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也在英语教学方法,包括在教学目标中体现传统文化,在作业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在讨论学习中体现传统文化等,以此提升和培养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人文素养、感恩之心以及为社会作贡献的良好意识等等。
(二)依据科学教学原则进行教学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时,需依据相应的教学原则:其一,依据阶段性与层次性的教学原则,在导入中国文化时要有规律并且循序渐进地导入,保证中国文化内容自身的层次性与一致性,依据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去设置课程及其内容,把词汇作为基础教学内容,把习俗和文化作为中级教学目标,将价值观作为最高教学目标。其二,依据适用性原则。结合高校英语教学要求以及人才培养方向等选择适合的教材及内容,把满足学生能力培养以及价值和情感培养的内容作为英语和中国文化融合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样便于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此外,适度性原则也体现在教学环境中中国文化习俗的布置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布置一些与英语教学主题近似的环境,以此来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学生。
(三)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需要在教学期间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与手段,并且可以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与各种现代化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及微课程等为学生直观地展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相关内容,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把一些典型的元素为学生讲解,以此加深学生对英语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保证英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教学的质量。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活动,在中国文化以及英语口语交际期间,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跨国文化交流能力。
(四)开展的拓展类课程基础上,增设西方美学鉴赏类课程
倡导在中国文化课程体系建设期间,在学校开展的拓展类课程基础上,增设一些关于“西方美学的鉴赏”以及“英美文化的赏析”与“西方生活习惯的解析”相关课程。同时,也要在兼顾我国文化的基础上,增设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赏析类的英语课程。本人就在教学中,开设了以中国文化英语为视角的跨国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取得很好成效。因此,建议各个高校以及教师实践和推广。
(五)明确中国文化素质教育英语课程体系未来研究方向
因为目前一些高校教师普遍存在教学观念落后,延续单一的书本以及板书和自己制作课件的教学方式,导致中国文化英语教学效果不是很显著。因此,主要针对以下几方面内容展开研究:
1.侧重对自身文化素养提升的研究以及多媒体制作能力的研究。
2.对中国文化输出期间部分词汇如何规范性翻译、如何提高语言的权威性方面的研究。
3.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的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与任务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此外,建议教师加大学术方面的研究,阅读国内外学者的文献资料和优秀学术成果,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和英语课程融合教学具有实际意义,一方面学生能够通过英语学习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文化,增加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提升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以及阐释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中国文化和大学英语课程融合的最大目标,建议教师尝试在英语单元教学的教学目标以及作业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也要从创新教学方法和革新教学理念方面着手,以此强化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晓靖.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传输的双向性——谈“中国文化失语现象”[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4):53-55.
[2]曾宏伟.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5(4):50-51,59.
[3]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華大学教育研究,2002(S1):34-40.
[4]崔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中国大学教学,2009(3):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