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即变化

2022-03-30朱莉娅·塞缪尔

检察风云 2022年2期
关键词:变化

家庭关系、爱情、工作、健康、身份认同,是我们这一生需要面对的五个核心主题 (图/视觉中国)

在流行文化中,我们主动选择的变化一向声誉甚佳,总是带着新奇和兴奋的光环。人们想起生命中的重要时刻,比如婴儿出生,画面总是完美的。甚至退休也被视为“解放”。然而从另一角度来说,衰老这件事名声不佳。生命中的其他阶段都被视为更进一步,衰老却让人联想到死亡的深渊,我们都会不自觉地避免老去,“抗衰老”成为关键词。事实上,人生中每个方面的变化都需要努力应对,我们需要主动适应。尽管我们想速战速决,但情感与外部事务的同步需要时间,我们无法强迫自己的感情跟搬家货车,或是新工作、新身份一样齐头并进。

从小到大,我们以为生活是向上的旅程,是通往更美好境地的阶梯,每一阶都更上一层。然而,现实远比想象不确定,它有起有落,唯一确定的就是变化。

生活是一组交替的进程,在一段时间的变化之后进入稳定期,紧随其后又是变化。研究显示,我们每七到十年进行一次总结评估,考虑做出改变(是的,七年之痒确有其事),变化的过程可能要一年之久才能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变化有时像是成功,有时像失败,关键是要有所收获。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变化时,越放开心态吸取经验,越有可能蓬勃成长。过去所有的重要时刻都会与我们同行,正如我的朋友玛莉亚所说:“我将过去的许多痛苦铭记在心。”过往种种不会离我们而去,它们都是力量和成长的源泉。

如上面所说,变化并不是单一的,我們都携带着看不见的行囊。另外,我们在决定做出改变时,会经历一个周期。

变化始于评估。我们开始考虑变化时,会先想象它是什么样的,然后搜寻信息,以评估它会如何影响我们。这个过程可能很短,也可能耗时良久。它可能会在周期完成前戛然而止,因为接下来需要实际行动;我们必须做出决定,这本身要求一定的信任和自信,才能迈出关键的一步。

即使是我们主动选择的变化,比如确定伴侣关系,也需要情感上的调整。我们可能很笃定地想要与我们爱的人步入婚姻殿堂,但对这个人的承诺,不可避免地意味着要放弃其他所有想象中的完美伴侣,这种感受并不好过。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个过程的发生并不烦扰,但是变化很少会如此轻易地溜过。新的开始往往伴随着焦虑,未知让我们心生恐惧。不过,这种焦虑是一种能量,迫使我们调整心态,告知我们必须转变角色、行为或观点;我们必须像爬行动物一样蜕去旧皮,寻求新的生存方式,如此一来才能成长。

书名 |  《生活即变化》作者 |   朱莉娅·塞缪尔【英】译者 |   吕田妍出版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那些我们不希望发生的变化,处理起来必然更困难,比如离婚或失业。剧烈的外部事件可能会引发心理危机,不过失败也可能成为突破。人类总是渴求安稳,不愿放弃过去熟悉的种种。无论我们是否能意识到,我们的内心都承载着过去的创伤或失望。当新的事件发生,比如丢掉饭碗,会燃起人们心中久远但强烈的感情。我的客户辛迪丢了工作,然后发现自己从未审视过“我是个失败者”这样的念头,而这可能会阻碍必须的变化。抗拒变化最常见的方式包括让自己过分忙碌,或者过分害怕而不敢应对。

变化考验着我们的信念,迫使我们去质疑曾经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坚持核心信念的同时,允许这些信念随着实际情况演变也很重要,要让自己从新经历中不断学习。有时我们不得不失败一次才能继续向前。有些人即使选择苦恼忧愁,也不愿承受不确定性带来的痛苦。然而,我们根本无法控制生命中真正重要的关键事情,比如生死以及周围人们的行为和感受,在面对混乱时提醒自己这一点,也是一种解脱。我们能施加影响,但费尽心力试图去控制,必然会徒劳无功。

可能引起变化的外部事件通常很容易描述,但这种感觉却难以理解。我们一开始可能受到震动,但随着时间流逝,会意识到最初的震撼变成了不同的感受。有时这些想法并不明朗,等我们更好地自省后,就会感觉到成长。当变化降临时,我们都有一种自然的应对机制,这是从孩提时代就学到的。这是一种惯性反应,你可能心中释然,可能不知所措,还有少数幸运的人能够立即消化并应对变化。我们需要真正理解自己的反应并从中学习,从而变得更 加灵活。

在大多数人那里,我都能看到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 (Carl Rogers)提出的人本主义悖论,即关于变化自相矛盾的地方在于,我们越能接受变化中看起来无法接受的方面,变化越有可能会发生。在现实中,这意味着当我们停止主动抗拒变化时,我们越有可能拥抱它。

接受变化需要时间,这比任何人想要或容许的都要长。在从当前位置向目的地前进的途中,我们要允许空间和时间停下来,留那么一段时间给未知。这叫作“肥沃的空白”。作为人类,我们无法像机器一样关闭,然后简单重启。再次投入之前,我们需要时间来退出、反思和复原。前行的过程中充斥着恐惧、摸索和试探,我们可能会采取行动,尝试不同的事情,然后自然而然地倒退半步,评估一下形势。久而久之,新局面变得熟悉起来,感觉也没那么可怕了。

通常我们随时间流逝做出细微的调整来适应变化。所有的心理学理论都认为,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突然的变化能够解放并改变某些人。不同形式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这取决于变化究竟有多大。支撑变化获得成功的方面也多种多样,它依赖于经济状况、情绪适应能力以及身体健康程度。我们与朋友、同事和家人的良好关系,以及接受他们的关爱与支持,对于应对变化过程中的不适感至关重要。当我们动摇时,他们的爱护能帮我们稳定下来。

就我的经验来说,应对变化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希望。如果我们不曾抱有“隧道尽头会有亮光”这样的希望,那么承受变化过程中的痛苦将极为困难。如果我们的希望曾实现过,那我们更容易抱有希望。

我们倾向于给自己足量的希望,能够与梦想的结局相匹配。不幸的是,我们无法控制希望,即便在开始时冀望不多,一旦梦想破灭,我们也无法保护自己免受失去的痛苦。

美国心理学家查尔斯·斯奈德(Charles Snyder)的研究表明,要想了解希望如何运作,最好是认识到它并非仅仅是一种情感,尽管情感对其有支撑作用。希望与我们如何思考有关,分为三个部分:设定实际目标的能力,实现目标的能力,包括备用方案的适用性,最后就是对自己的信心。

统计数据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让我们知道无论感觉有多异常,我们都不孤单。我专注于针对特定人群的经历来进行研究,以将我的知识从个体扩展到群体。关于每个话题的著作都不计其数,我选择展示那些特定领域中与我抱有同样世界观的专家的经验和智慧。我的观点不可避免会带着主观性和局限性,作为一个不完美的女性、妻子、母亲和女儿,这些经历塑造了它。

(选摘:谢晋雯)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变化
从9到3的变化
可期待的包装变化
这五年的变化
脱胎换骨新变化
直销在变化中保持不变
高考变化中的立体几何解答题
小改造,大变化
两代人订婚的变化
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内部构成变化的思考
鸟的变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