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奇兵:“蛙人”部队漫谈
2022-03-30姜森
姜森
发端于二战的水下奇兵——“蛙人”部队,堪称平静的海面下潜藏的杀手。他们隐蔽性强、攻击效果佳,受到多国海军的重视。
2021年12月19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报》发表专题报道,纪念英军“蛙人”部队创建80周年。1941年12月19日,英军在盟军中首创“蛙人”部队。然而,这其实是一场知耻后勇的被动创新。“蛙人”部队的鼻祖——凶悍的意大利“德西马”重创英国海军,迫使后者加紧创建自己的“蛙人”部队。
20世纪20年代,地中海沿岸各国(法国、意大利等)掀起了一股潜水热潮。到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各种竞技潜水装备日益先进,潜水面罩、水下呼吸器以及脚蹼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均领先世界。这些新技术、新装备引起了意大利海军的注意。
1939年,意大利第一支“蛙人”部队——“海军第10攻击部队”成立。其官兵自称为“Uomini Rana”,即意大利语“蛙人”,因为其脚蹼形似青蛙的脚蹼。从此,具备作战能力的军事潜水员就被称作“蛙人”。
1941年,意大利在“海军第10攻击部队”的基础上,组建了规模更大、装备更精良的“德西马蛙人突击队”,简称“德西马”。它被视为现代海军“蛙人”部队的鼻祖。
“德西马”由两支分队组成:一支是水面特种攻击分队,其成员配备“蛙人”运输器、高速快艇等装备;另一支是“蛙人”攻击分队,其成员主要使用水雷攻击敌舰。另外,意大利海军学院还设立了一所“蛙人”培训学校,专门为“德西马”输送人才。
从1940年6月至1941年7月,意大利“蛙人”部队曾多次偷袭英军设在地中海沿岸的海军基地,但都没能得手。他们要么因潜水器材故障被迫放弃任务;要么被英军察觉,无功而返。
直到1941年9月10日,“德西马”才取得突破:“蛙人”先搭乘潜艇秘密靠近英国设在直布罗陀的军港(扼守大西洋和地中海上的交通要道),然后转乘“蛙人”运输器绕过英军防线,进入港区,最后使用吸附式水雷炸沉了数艘为英军服务的运输船。袭击得手后,意大利“蛙人”经西班牙(当时保持中立)顺利返回意大利。
1941年12月初,意大利“希乐”号潜艇搭载一批“德西马”队员和特种装备,朝埃及亚历山大港方向驶去。12月18日,“蛙人”脱离“希乐”号,乘坐“蛙人”运输器悄悄潜入亚历山大港。他们在英舰“瓦利恩特”号、“伊丽莎白女王”号以及挪威货船“撒加那”号等船只的底部安置了定时水雷。不久,亚历山大港内传出一连串爆炸声。硝烟中,“瓦利恩特”号和“伊丽莎白女王”号等船只被炸沉——“德西马”奇袭亚历山大港成功。
12月19日,知耻后勇的英国海军立即决定组建自己的“蛙人”部队——试验性水下舰队(后并入英国海军特种船只服务大队)。不久,英军俘获了一艘企图偷袭马耳他军港的意大利“蛙人”运输器。英军参照它进行仿制,开发出代号为“战车”的“蛙人”运输器。
1942年7月13日,12名意大利“德西马”队员从西班牙阿尔赫西拉斯海湾沿岸出发,潜水进入直布罗陀军港。随后,他们分头将水雷吸附在港内船舶的底部,然后安全返回。这次行动共摧毁4艘盟军货船。同年12月4日,意大利潜艇“阿巴拉”号搭载一批“德西马”队员和两艘微型潜艇,突袭了阿尔及尔港。在此次行动中,由于“德西马”队员过早离开“阿巴拉”号,而他们搭乘的微型潜艇航程有限,他们只能对停泊在阿尔及尔港外围的盟军船只发动攻击,将吸附式水雷安置在船底,炸沉两艘货船。
纳粹德军有一支凶悍的水下特种部队——“K小队”。鲜为人知的是,“K小队”的“师父”就是隶属于意大利海军的“德西马”。“K小队”的第一批成员全部由“德西马”负责培训。由此可见“德西马”的作战能力。二战中,“德西马”共摧毁5艘盟军战舰和20余艘货船。
1943年,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被埃马努埃莱三世国王解职并逮捕,“德西马”也随之解散。
二战后,许多国家的海军开始重视“蛙人”奇袭战术,纷纷组建“蛙人”部队。这支水下武装力量的特殊性,体现在其日常训练和作战技能方面。
“蛙人”能渗透到距敌舰(停泊状态下)仅三四米处实施侦察。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继续靠近,并在敌舰吃水线以下部位引爆吸附式水雷,足以炸穿舰体外壳。即使敌舰上有人发现“蛙人”并拉响警报,“蛙人”也不会轻易放弃任务。为了阻止敌舰派出潜水员拆除水雷,“蛙人”随时准备提前引爆水雷——就算自己来不及撤离也在所不惜。
除了擅长偷袭敌舰,“蛙人”还具备夺岛能力。他们能长时间潜伏在岛礁周边深约50米的海底。为了培养“蛙人”的方向感,教官把他们绑在转轮上转动,然后再让他们辨别东南西北或者上下左右。當夜幕降临,“蛙人”浮出水面,演练登岛行动。极佳的方向感让他们能够在黑暗中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蛙人”为了增强潜伏能力,还要参加特殊的训练项目:在烈日炎炎的天气中被埋在滚烫的沙坑内,只露出鼻子呼吸——这么做是为了强化“蛙人”登岛后的隐蔽能力。
“蛙人”在日常训练中,还要演练避开敌军的反“蛙人”电子探测器。他们也懂得如何应对敌军饲养的反“蛙人”动物,例如海豚。
在各国“蛙人”部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色列海军的S13特种部队。该部队的第一批教官都是意大利人。二战后,以色列不惜重金,将实战经验丰富的意大利“德西马”老兵聘为教官,致力于打造一流的“蛙人”部队。此外,以色列军队还引进了意大利“蛙人”部队的全套潜水装备和武器。1969年,8名以色列“蛙人”搭乘两艘“蛙人”运输器,渗透到靠近苏伊士运河的埃及萨达特海军基地,使用水雷摧毁了两艘埃及海军的鱼雷艇。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蛙人”部队行踪隐秘,一些国家在和平时期利用他们执行“特殊任务”。例如,1985年,法国情报机构曾派遣“蛙人”部队远赴新西兰,炸毁了停泊在当地港口的环保组织船只——该组织频频抗议法军在太平洋东南部穆鲁罗瓦环礁实施核试验。
东南亚国家非常重视“蛙人”部队的建设,其中比较成功的是越南。该国拥有东南亚地区实力最强、实战经验最丰富的“蛙人”部队,他们堪称越南特种部队中的明星。冷战时期,越南“蛙人”部队曾对抗侵略军。
越南战争爆发初期,越南人民军海军组建了水下特工小组。1966年4月,越南人民军海军将旗下所有水下特工部队都编入第126水下特工侦察团。该部队是越南“蛙人”部队的前身。1967年,第126团转由新成立的越南人民军海军作战工程总部直接领导。1969年,该部队改称第126海军工兵团。
第126团的“蛙人”能采用多种方式攻击船只。行动时,他们通常先乘坐小船靠近目标,然后戴上潜水通气管,或使用独立的水下呼吸装置抵达作战区域,最后发动水下攻击——放置吸附式爆炸物以摧毁桥梁、敌军舰艇或沿海设施。有时,他们也实施对岸侦察、上岸攻击或伏击等特种攻击行动。
越南战争中,越共“蛙人”部队频频出击,击沉大量为美军或南越军队效力的各型船只。
1964年5月,最多可搭载28艘飞机的美军“卡德”号航母在西贡(今胡志明市)码头停靠,被越共“蛙人”设置的炸药包炸得动弹不得。当时,炸药包被安放在码头与舰舷之间,位于航母轮机舱外舷的吃水线处。炸药包爆炸后,“卡德”号航母轮机舱进水,导致航母下沉10多米。
1968年,第126团的数名“蛙人”成功炸沉一艘1.5万吨级的敌方运油船,导致敌军部分部队一度燃料短缺,很多行动被迫推迟。
越南战争结束后,越南人民军“蛙人”部队参与接收之前由南越占领的岛礁。该部队在不断获得资金、人员和装备的情况下,很快扩编为第126海军陆战旅,后被改编为第126突击部队。每年,越南“蛙人”部队都会接收30—50名新人。
越南海军的公开资料显示,除了第126突击部队下辖的“蛙人”外,越军其他突击部队,以及濒海的军区和首都河内卫戍区下辖的突击营,加上越南海军各陆战旅附属的工兵连,都设有“蛙人”特种分队,能够执行多种陆上和水下任务。
① | ② ① 英国“蛙人”部队创建80周年 ②训练中的英国“蛙人”部队
每名越南“蛙人”都能负重潜入水下50米,“静默”超过24小时,或者隐蔽在开阔地的沙地中而不被察觉。越南海军还为其“蛙人”部队全员配备了夜视系统。
东南亚地区的另一支水下奇兵是菲律宾“蛙人”部队。其规模虽然不及越南“蛙人”部队,但曾长期模仿美国“海豹”突击队的训练和演习,实力不容小觑。
菲律宾战斗力最强的“蛙人”部队是“海军特种行动队”(NAVSOG),又称“海豹”部队。该部队的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11月5日的菲律宾海军水下行动组,负责执行水下渗透、对岸侦察与偷袭等任务。成立之初,菲律宾海军水下行动组几乎全盘模仿美国海军水下爆破队(“海豹”突击队的前身)和意大利“蛙人”部队,采用与上述部队类似的训练模式和选拔模式。
1959年,菲律宾水下行动组更名为水下行动部队,后又更名为水下行动大队,至2005年,最终定名为海军特种行动队。它下设11个特种行动中队,每个中队由数个排级“海豹”单位组成。
要想成为一名菲律宾“蛙人”,候选人必须每天跑1万米、游泳3200米。此外,他必须具备一次游泳27千米的能力,还要在每天仅睡数小时的前提下,完成为期一周的“地狱式体能训练”。
菲律宾“蛙人”部队的规模不大,每一期培训班只招收约80名学员,其中只有约20名精英能够通过选拔考核,正式加入“蛙人”部队。
菲律宾“蛙人”部队的实战经验主要来自反恐作战——他们曾多次打击臭名昭著的阿布沙耶夫恐怖武装。
二战后,德国武装力量的发展受到限制,海军中一直没有设置“蛙人”部队。直到2003年,出于反恐的需要,德国海军才正式组建“蛙人”部队。作为科技强国的新兴水下作战力量,这支部队遵循技术为先的发展原则,开发并配备了不少具有引领性的高科技“蛙人”装备。
“蛙人”在水下行动时,往往要搭乘微型潛艇、“蛙人”运输器。有什么装备能让“蛙人”自由地在水下高速潜行吗?德国“蛙人”部队开发并装备了极具创意的UJP水下喷气式动力作战服。它让“蛙人”变身为漫画中的英雄人物——“潜水侠”(能在水下高速游动,速度甚至超过鲨鱼)。
UJP的核心装置是安置于“蛙人”双臂及双腿上、速度可调控的水下喷气式推进器。由于采用了微型喷气式引擎,这种推进器能在水下产生强大的推力(仅限于浅海),进而让穿戴者高速游动,其最快速度堪比海豹。
UJP的另一个特点是可以让穿戴者随意改变潜行方向——身着UJP的“蛙人”只要微微动动手臂和腿部,就能快速改变方向,“像鱼那样在水下灵活、自由地潜行”。当然,在使用UJP前,“蛙人”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
UJP采用电力驱动,内置锂电池(可充电)。控制推进器速度的遥控器由穿戴者握在手里。他只须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推进器的速度就可加快或减慢——遥控器通过无线电信号将指令传送给推进器。值得一提的是,UJP作战服在运作时产生的泡沫极少,这样就可以确保海面上的敌人不会发现正在使用UJP的“蛙人”。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