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原历史,博物馆青铜器的展示

2022-03-30赵婷

炎黄地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展柜青铜器陈列

赵婷

青铜器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被各大博物馆收藏、陈列,目的就是让人们了解青铜器的产生和发展脉络、文化背景、青铜器时代的审美、我国古代铸造技术等,并将这一历史文化传承下去。然而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在陈列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着青铜器的展示效果,也影响着观赏者的观赏效果。做好博物馆青铜器的陈列工作,对人们深入了解青铜器有重要的意义。

青铜器是我国历史上的文化瑰宝,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艺术造型和品种,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因此,在博物馆陈列展示时需要严格的展陈要求。然而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一些博物馆展示青铜器的效果不是很乐观,既影响着青铜器的保存,也影响着人们对于青铜器时代文化的了解。因此,本文对于博物馆青铜器陈列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博物馆陈列青铜器的意义

博物馆陈列青铜器的意义在于向人们展示我国古代的铸造技术,传达青铜器时代的社会审美风尚,引导人们对青铜器历史文化的了解。

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夏朝,商周时期发展最为迅速,于战国时期结束。主要是通过块范法和失蜡法来进行铸造。其中块范法是经过制模、制范、浇筑、成型、修整、分铸来完成青铜器的铸造。而失蜡法是经过制模、浇淋、铸型、烘烤、冷却来完成青铜器的铸造。每一种方法,都是一种复杂工艺,具有特殊性,彰显的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青铜器的造型非常丰富,纹饰也比较神秘,每个时期的青铜器也各具特色,代表的是那个时期古人的审美风尚。夏朝时青铜器还是一种简单的容器,到了商朝的中期,青铜器的品种就已经很丰富了,还出现了精细的花纹和铭文。在商朝的晚期到西周的早期,青铜器的器型变得更加的多元化,花纹也更加的繁缛富丽,铭文也不断地在加长,铭文的书体风格也变得多样。西周中期,青铜器的胎体开始变薄,纹饰也越来越简约。

青铜器时代历经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代,在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代,战国中期,青铜工艺开始慢慢地消退在历史的舞台。

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年)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早期的青铜器是一些虚幻的、夸张的动物形象,这是受专治统治、宗教意识等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通过青铜器的铸造呈现出来。夏代是青铜器的初始期,目前发掘出来夏代的青铜器不仅品类单一,数量也非常有限。

商晚期是青铜时代的兴盛期,出土的数量比较多,品类也比较丰富。如河南安阳小屯为中心的殷墟出土的青铜器就有468件,其中有礼器196件,包括饪食器、酒器和水器等,占总数的44.8%,品类有鼎、甗、簋、彝、尊、觥、壶、瓿、卣、罍、缶、斝、盉、觯、觚、爵、斗、盂、盘、罐等。

西周是青铜器的成熟期,其延续了商晚期青铜器的品类,但是有明显的衰减,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器物,如匜、盨、簠、钟等。在晋侯墓地挖掘出5件鼎、4件簋、2件方壶,甗、盘、匜(盉)各1件和两套编钟等青铜器,在晋侯夫人墓挖掘3件鼎、2件簋、2件圆壶和盘、匜(盉)各1件青铜器。

这些发掘出土的青铜器在博物馆展示中,通过对器物的描述和专业的讲解,会让人们了解青铜器的产生与发展文化背景,也有利于其文化的传承。

博物馆青铜器展示的方式

很多博物馆在青铜器展示时,都会为其预留出足够的区域来进行介绍,如视频、图片以及资料等。然后对其空间进行设计,包括技术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环境的舒适性的设计。其中技术环境,就是设计青铜器的养护计划、陈列规划;文化环境设计,就是要呈现青铜器所蕴含的文化,所呈现出的艺术价值;而环境的舒适性,是通过设计给人们营造出更好的观赏环境。

这是很多博物馆都会采取的一种方式,通过还原历史的方式,加深人们对于青铜器及其所处时期文化的了解。每件青铜器需要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历史典故,或者展示人员的讲解等,将历史环境再现。或者利用网络电子技术,将历史环境进行再现,营造其历史文化感。如以模型为载体,营造青铜器的历史环境,将人们带入到历史环境中,直观地对青铜器进行接触与观察,让人们对青铜器有更深的认知。

青铜器展示陈列常见的问题

博物馆在陈列展示青铜器时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青铜器的观感,也影响着青铜器文化的传承。

眩光现象。很多博物馆有局部环境照明度不足的现象,跟展品区形成一个明暗的反差,人们在观看时会有一种眩光的现象,也会造成视觉疲劳,影响人们对于青铜器了解的兴趣。并且眩光问题也会降低青铜器的可见度,改变青铜器的真实状态,降低大众对于青铜器展品的感受。

均勻性的问题。在博物馆,照明均匀度会影响光线的分布,其越均匀代表着光线分布的越均匀,当照明的均度达到1时,此时照度是最好的一种状态,可以真实地将展品的形态展示出来。然而,很多博物馆都会大量地使用照射灯,这种灯的照明均匀性不高,有的时候还会产生阴影,影响着人们对于青铜器细节的观赏,也影响着观看体验,更严重的会无法充分展现青铜器真实的形态。

在展品内容解读方面,很多博物馆通过铭牌来介绍展品,包括名称、尺寸等,但是对用途描述的很少,详见图1。只有少数博物馆详细地将青铜器展品描述出来,也很少有博物馆利用现代化的电子数据和模拟方式来让观众解读展品内容。

博物馆青铜器陈列的建议

在青铜器陈列展示时需要注意照明设计时出现的眩光问题和均匀性问题。其中,针对直接眩光的问题,可采用扩大发光面积,在光源和人中间放一些阻碍光束的东西,或者在灯具上加格槽的方式来解决直接眩光的问题。针对反射眩光,可以从反光面和光路设计两个方面来进行完善和避免。其中反光面,可以选择肖特玻璃材质来作为展品柜,通过调整展柜和灯具距离的方式来避免反射眩光的问题。照度均匀性问题,可以采用基础照明的方式,提高照度的均匀性。并且尽可能地使用小功率的灯具,再将这些小功率灯具叠加在一起,以此来解决照度均匀性的问题。另外,选择无紫外辐射或者极少紫外辐射的灯,并且装配防紫外线透镜,过滤光源中的紫外辐射,以此来避免由于光辐射让藏品老化。

在青铜器陈列展示时,需要结合青铜器的品名、种类来确定铭牌的数量,避免铭牌数量过多,给人繁多、杂沓的感觉,减弱青铜器陈列的效果。在不影响整个展馆协调的基础上,来灵活决定铭牌的尺寸,最好要统一规格,避免滥用尺码规格的行为,给观众以杂乱的印象,影响展品内容的解读。铭牌的文字需要精益求精、简明扼要,即要满足观众的求知欲望,也要增加青铜器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此外,展品内容需要添加青铜器的使用方法,如是酒器、饪食器、水器,还是乐器等,如何使用,使用场景等,让观众可以亲临其境地了解青铜器的名称和用途。

青铜器在陈列展示的同时需要注意对其保护,这就对展柜和安装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在展柜设计时需要选择耐腐蚀性、安全性的材料,还要注意展柜的密封性,避免青铜器受有害气体的侵蚀发生腐蚀现象。展柜有通柜、四面柜、独立柜、龛柜等,种类比较丰富,可以根据青铜器的大小来进行选择,不同的展柜有不同的布光和调试方法。如一些体积小的青铜器,会选择通柜,在布光方面选择点光源加面光源的方式,可以突出展品的重点照明部分。图2为鄂尔多斯市博物院部分青铜器的陈列展示,其采用的是通柜,并且柜內又设置了展板,使用点光源进行照射,调整好光斑大小、位置、照度,不仅没有阴影,而且突出了展品,也非常有层次感。另外,要控制博物馆内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让展柜的温度控制在18~20℃之间,湿度控制在40%左右,以此来保护好青铜器。

青铜器在陈列展示时需要注意控制空间环境,可以从技术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环境的舒适性进行改善。目前很多博物馆都是对外开放的,这样就必须使用一体化的环境控制技术,避免青铜器加速老化的现象。一体化环境控制技术,可以通过自动化监控的方式,监控博物馆展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空气质量元素,从而针对一些不良现象发出自动报警预警,方便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来进行空间环境控制。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的展示青铜器的文化因素、历史因素以及艺术因素。可以用金文书法将青铜器的艺术性展现出来。在青铜器展示陈列时,还需要设计一些展示休憩区,给观众以环境舒适性,吸引其可以长时间停留在青铜器观赏中,更深地了解青铜器的文化、历史背景等,促进青铜器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青铜器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将其收藏、陈列展示在博物馆中,不仅可以让观赏者了解古人的智慧,还会让观赏者了解青铜器的产生、历史背景、文化以及艺术,从而促进青铜器文化的传承。在青铜器陈列展示时还需要注意原材料的选择,要选择抗腐蚀的原材料,要注意把博物馆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还需要完善青铜器解读卡的内容和方式、应用相应的多媒体技术等,高度还原青铜器的历史文化,提高观赏者的参与度,提高其观赏体验,让其对青铜器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博物院

猜你喜欢

展柜青铜器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博物馆临时展览中的展柜优化设计思考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青铜器辨伪概论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出售中
超越“展”与“藏”
组合与构建
邮票藏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