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三年张九德的治河功绩
2022-03-30席梓箐
席梓箐
明天启二年(1622年),灵州段黄河大决,张九德主持修建了灵州河堤等多处水利工程,使灵州城免于遭受淹没之灾。文章结合地方志、明实录等史料,梳理工程建设的背景、决策过程与工费,认为历代历朝水利工程的修建与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密切相关,以期充实明代黄河上游治理的主要成就与历史作用。
历史上,黄河下游发生多次改道,黄河改道造成的河水泛滥,给沿岸人民带来巨大的威胁与伤害,由此也发展出较为丰富的治理经验。明代景泰年间,佥都御史徐有贞等人治理山东段黄河水患,采取以分流为主的策略。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总理河道都御史潘季驯总结出“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理方略,并逐步建立了相应的堤防系统。然而,黄河中上游河道的变化较小,仅有银川平原的部分河段曾出现过改道现象。有学者曾提出,历史时期宁夏银川平原的黄河河道呈现出跳跃式东徙的规律。
黄河河道东徙与灵州迁城紧密相连。白述礼、吴忠礼、侯仁之等学者都对灵州城址有过讨论,白述礼对明代灵州城三次迁移做过梳理。有明一代,灵州城被迫迁徙三次,原因分别为洪武十七年、永乐年间、宣德三年的黄河改道现象。天启二年(1622年),黄河大决,黄河再次逼近灵州城,为防止河水第四次淹没州城,刚升任的陕西按察使、河东兵粮道张九德出面治理黄河水患。张九德治河的主要工作包括两项:筑堤,即灵州河堤;理渠,即秦、汉两渠。工程落成后,张九德撰写《新筑灵州河堤记》,详细记录工程兴修始末。郡守沈道隆请求太仆卿崔尔进撰写文章,记录张九德治河功绩。不久之后,翰林南居仁、御史沈狄龙等人也撰写相关碑记,均被收录在乾隆时期修的《宁夏府志》中。本文使用四篇碑記及《明实录》等史料,梳理工程建设的背景、决策过程与工费,探讨张九德治河工程的主要成就与历史作用。
张九德的治理主张
灵州地处中温带,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故每到7~10月,遇到黄河汛期,河水上涨,多次淹没田地甚至城池。每年都要大兴工役来治理黄河,往往征调数千名工人,花费数百千金,巨大的劳役与工费给沿岸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
天启二年,黄河水患再次危及灵州城,距离城址仅仅数十里。张九德主持治理黄河水患,他主要的治理主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治水如治兵。张九德将治河比作御虏。在战场上与敌人作战,无非就是与城池共存亡。洪水来了便弃城而去,犹如与敌人割地赔款。张九德意识到如果将黄河治理得当,“水患”便可以转为“水利”。
二是否定迁城。自洪武年间以来,灵州已经迁址三次。洪武十六年(1383年),灵州即因黄河水冲激崩圮,向北迁移10里,“置灵州河口守御千户所”。张九德的考量也有地势的依据,此时平地上难以找到合适的城址,不如治理河道以阻止河水东徙。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庚戌条记:“宁夏总兵官宁阳侯陈懋奏:灵州千户所城垣,旧距黄河三里,今河水冲激,切近城下,恐至崩陷,难于守御。城东有地高爽宽平,请徙城于彼。上命行在工部遣官复视,果当徙,俟来春用工。”宣德三年(1428年)甲子条记载:“徙灵州(守御)千户所于城东。先是宁夏总兵官宁阳侯陈懋奏河水冲决至城下,请徙于城东,命俟来春用工。至是城成,遂徙之。”时人议论纷纷,按照过往的经验,认为徙民、徙城才是保全灵州的良策。张九德否定了再次迁城的提议,他认为若是一味地迁城,则灵州城将不复存在。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令黄河不再东迁,便可保城。
三是使用石料来修筑长堤。过往的长堤大多由薪柴和泥土修筑而成,容易崩塌,故而不能抵御河水。张九德吸取失败的教训,指出土柴所建成的堤防不够牢固,必须使用巨石砥柱不可!于是,他就近取材,依靠黄河水运输送至青铜峡口的石料作为工料。在筑堤过程中,由于河中流沙松软,一度无法夯实堤基。张九德不顾众人争议,命令不断向水下投放石头,“一日尽八百艘,三日基始定。”最终沿着黄河故道,于十里外修建石堤,堤首四十余丈,堤长六千余丈。石堤建成后,黄河又向西徙,“去城已十数里矣”。
天启五年(1625年)四月,工程竣工。同年六月,张九德升任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廵抚延绥等处地方,赞理军务。天启七年(1627年),张九德升为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提督军务。张九德凭借着治理黄河的实践与功绩,受到朝廷的重用与百姓的拥戴,与杨一清、王琼两人一起合称灵州三贤。
治河工程之技术
战国时期,已经存在名为“据”的治河工程,具有抵抗水流的功能,保护堤防免于河水的冲击。西汉时期,名为“激”的挑流设施,已经普遍存在于河流的险要段,防止河流冲击该河段。黄河干流重要河段和险工段堤防多用大石砌筑,用石砌堤的技术措施已经存在,并趋向成熟。
张九德修筑堤首的施工方法是在水中投下巨石,无数的巨石沉于河底,筑成堤基,继而垒石筑成堤身。灵州河堤由堤首和长堤组成。堤首位于“南隅实地”,在黄河故道十里外,作用是“用遏水冲”。设置堤首的目的在于抵挡黄河水流的冲击。其次,向西北方向修筑长堤,引导黄河向西流去,不再东徙。这种引导河流改变流向的做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贾鲁治河。至正四年(1344年),白茅决口,黄河北徙。至正十一年(1351年),贾鲁担任总治河防使,主持治理黄河水患。他主张挽河南行,以复故道,避开河患对会通河的威胁。据《至正河防记》记载,贾鲁堵塞白茅决口时,在决口上游同岸修筑石船大堤、刺水堤(挑水坝),“长十有二里百三十步”,以逼主溜复回故道。同时修筑护岸,保护沿岸田地。现今灵州河堤首被人们称为丁坝,堤身被称为顺坝,仍然发挥着丁坝挑流、顺坝护岸的作用。
秦渠与汉渠是灵州百姓赖以灌溉的水利工程。乾隆《宁夏府志》记载:“秦渠,自州属青铜峡开口至州城北门外,泄入涝河。”秦渠的长度为一百二十里,可灌溉民田约一十一万零七百亩。“汉渠在灵州,一曰汉伯渠,相传创始于汉,其渠口即在秦渠上流,青铜峡之麓。”汉渠的长度为八十里,可灌溉民田约一千三百顷。明代年间,秦渠与汉渠纷纷出现问题,张九德针对秦渠经常干涸的问题,修筑长堤来储存水。张九德亲自监督,鸠集共役,筑城石堤,石堤约四百余丈,半年竣工。此后,秦渠不再出现堵塞泛滥的现象。汉伯渠的问题是没有泄水的通道,导致河水流入地势较低的田地,无法进行有效的灌溉。为解决此项困境,张九德采取“开洞”的方法,在汉渠上开设芦洞,并且疏通渠道,使汉渠的水流入黄河。
治河工程的工费与劳役
天启三年(1623年),张九德主持治理灵州段黄河水患,先后请示了时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的李从心;时任大司徒的李起元。工程前后,张九德累计筹得经费1400余两,共耗时2年半。实际使用工费910两,米麦60石。
工费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公帑。防洪工程关乎国计民生,修筑经费以政府开支为主要途径,以赋役摊派为次要途径。自万历年间辽东战起,辽饷不断加派,明政府始终处于财政紧缺的状态。最初,张九德申请朝廷拨款12000两。故没有批复。张九德只得动用地方财政,征河西年例柴价500两,来填补工费的缺口。除此以外,张九德率先捐出俸禄200金。少司马、同守卢白立、参戎高师孟也纷纷醵助。此外,灵州军民输地基银80两。
二是摊派地亩田里。明代河工大多出于徭役。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如有河水横流泛滥,损坏房屋、田地、禾稼者……若本处人民足完其事,就便差遣,傥有不敷着,令邻近县分添,助人力、所用木石等项于官,见有去处支用,或发遣人夫于附近山场采取。”此次治河工程没有直接向百姓征收银钱,但是按照“量地亩出夫,量田里出车”的原则,依据地亩的多寡来征用工匠和运输工具,将劳役向百姓派分。
三是征调营卒。灵州位于九边之地,驻扎着守军,除日常操练以外,还要承担地方劳役。地方政府规定,每年的三月份,征派军余挑修汉伯、秦坝等渠。张九德为解决工役问题,“调两河营卒,更番受役”。并且调军官负责工程事宜,守备张大董担任堤务指挥,经历李盛春考核工作。
工程修筑自天启三年(1623年)一月至天启五年(1625年)四月,共筑堤六千余丈,平均每月筑堤二百余丈,合计一里多路。施工速度较为缓慢,或许与经费紧张,工役不足有关。在工程开工前,张九德曾请旨国库拨银12000两,但是没有兑现,预算3000两仍担心不足。户部尚书李启元指出辽饷加派所造成的财政的困窘:“辽饷加派南亩,三倍原额,监司二千石而下,且以此定殿最,新饷日急,旧饷日逋,急者终付尾闾,逋者致各塞有庚癸之呼。”并且,李启元肯定了张九德的做法,“何如推公此法于薊门通津间,芟夷蓁芜,严葺其圩奈旱坊,且耕且战,不愈于水陆飞挽数千钟致一钟乎。”
灵州临近青铜峡,滨河而建。黄河原本易于泛滥,但由于青铜峡谷的约束,河流逐渐平衍。当地人便在此修建水渠等灌溉工程,利用黄河水来灌溉农田庄稼。经过多年来的开垦与经营,原本贫瘠的土地變为沃土。崔尔进赞叹:“世谓天下多苦河害,惟朔方收河之利。”张九德再次整修秦渠与汉渠,提升了农业灌溉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是宁夏地区治河工程的一大进展。
不仅如此,张九德主持修筑的灵州河堤体现了“堤首挑流”与“长堤护岸”相结合的技术。长堤成功地阻挡了黄河东迁,迫使黄河复向西徙,解除了灵州城滨河而立,屡遭河患的威胁。此项现实问题的成功解决,不仅是治河工程的功劳,也有地势的原因。第三次灵州城址的迁移已经到了附近东边高地的边缘,已无处可迁。马鞍山的山前台地成为屏障,洪水已经不能再向东冲击。
这起修筑于明代末年的治河工程耗时久,花费少,与天启年间朝廷财政困难、辽东战事等历史背景密不可分。但是,张九德克服重重困难,殚心经划,最终成功修筑灵州河堤,整修秦渠、汉渠等灌溉工程。至今,灵州河堤屹立百年,现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景区,同古老的灌溉工程一起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心血。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