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的独特魅力
2022-03-30喀喀莎供稿
喀喀莎供稿
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这里的土地孕育出世界上最早的茶树。在冰川纪,青藏高原阻挡了致命的寒流,它的东南边缘成为地球上古老物种的天堂,最早的茶树就生长在这片原始森林中,而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普洱市的景迈山古茶林,就诞生在这里。
传说千百年前,布朗族先民在景迈山地区发现了原始的古茶树,遂在此定居下来,驯化、栽培茶树,并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守护茶山,建设家园,代代相传而形成了如今林茶互生、人地共荣的古茶林文化景观。景迈山古茶林,是人工栽培型古茶园景观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茶文化起源、发展与传播的重要见证。
原始森林中的“茶树王国”
登上景迈山,漫山遍野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一个个少数民族村寨在树林中若隐若现,茶在林下,村在林中。景迈山的古茶林,尤以一个叫大平掌的地方最出名,它位于景迈山约1500米的海拔线上,是景迈山上唯一一个位于山顶盆地的古茶林。这里保持着最原始的自然环境,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山花浪漫,常年云雾缭绕、云海茫茫,宛如一片世外桃源。
走进茶林,几十米高的参天大树几乎遮天蔽日,乔木之下就是成片的古茶树林,茶树下还生长着许多低矮植物,形成了立体、分层的生态系统。大多数的古茶树只有二三米高,但它们都是老“寿星”,至少有七八百年的种植历史了。在它们中间,有一株碗口粗、五六米高的茶树被栅栏围了起来,据说这棵茶树树龄最长,有1700多岁。由于这些茶树树龄甚高,所以在外形上显得历尽沧桑。茶树的枝干上长满了苔藓、藤蔓、野生菌类和兰花等附生物,还有一种珍贵的寄生物——螃蟹脚。可以说,这种原始的茶园景观在历史的演进中没有受到丝毫的损害,因而,这里又被世界茶学专家誉为“人类茶文化史上的奇迹”,是一处“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是名副其实的“茶树王国”。
历史悠久的“生命之饮”
在景迈山的每一片古茶林中,都有一间低矮的木板房,那是村民们上山采茶时晾晒茶叶和休息的地方。这里人们的生活与茶密不可分,他们以茶为生,以茶为荣,世代传承着人与自然相适应的一门特殊的茶树栽培与加工技术。
每年三月,景迈山芒景村的布朗族村民要赶制春茶,茶青来自景迈山的古茶园,这是制作云南普洱茶的上好原料。尽管景迈山的茶大多被制成普洱茶饼,但布朗人自己还是习惯喝存放一年以上的散茶。按照布朗人的茶文化,他们在喝新茶的时候要先制成烤茶,烤茶的器物都是就地取材,土法烧造。巧妙、有规律的抖动,使茶叶和火炭充分接触,以去除茶叶中的杂质和寒气,并由此调出浓郁的茶香。来自森林的古树茶,山野之气强烈,喝下去苦涩,但回甘迅猛,很快唇舌间便都是满满的甜香。
原产于这片原始森林中的古茶影响深远。从唐代开始,沿着茶马古道,这里的茶叶不仅远销中原地区及东南亚、南亚等国家,也成为了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它们也曾登上大航海时代的货船,与瓷器、丝绸一道,满足着欧洲人对东方古国的想象。高大的古茶树,一路向东延伸,在自然与先民的调养下,逐渐演化为易于采摘和管理的小叶种灌木,从而精制成中国的众多名茶。
永不褪色的“茶祖信仰”
在景迈山,千年传承的不仅仅是手工制茶的古法,更有流淌在每个茶农心中对自然的敬畏。每年春茶繁茂时节,景迈山上的布朗族都要举办“山康节”,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便是祭茶祖。整個景迈山的布朗人都汇集到帕哎冷寺,以自家最好的新茶供奉茶祖。布朗人的茶祖叫帕哎冷,传说一千八百年前,是他在面对族人大规模遭受瘟疫的危难时刻,发现了茶可以治病,从而拯救了自己的族人。相传帕哎冷在临终前给族人留下遗训:
“我给你们留下牛羊,怕遭灾害死光;给你们留下财宝,怕你们花光用光。就给你们留下这片茶园和这些茶树吧,让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一代传给一代,绝不能让它遗失。”
人类与野生茶树之间的故事,在千百年的口口相传中,渐渐被演绎为神话,凝聚成这片森林中众多民族的共同记忆。
景迈山古茶林作为典型的农业文化景观遗产,向世人生动讲述了我们的先民发现茶、种茶、护茶、爱茶、敬茶,从而使茶成为人类生活和生命的重要部分这一传奇故事。古茶林的种植方式和传统,通过延续至今的社会治理体系、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茶祖信仰”保存下来,传承千年且依旧充满活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