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分制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2022-03-30王帅刘足娣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分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王帅 刘足娣

[摘 要] 学分制的推行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推动职业院校发展,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基于此,在学分制背景下,职业院校应重视课程体系改革,构建更加符合职业院校发展的课程体系。通过阐述职业院校实施学分制改革的意义,以及学分制模式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需要遵从的原则,分析了学分制背景下职业院校实施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对学分制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学分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区域改革发展研究所“学分制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JJYJ1460)

[作者简介] 王 帅(1988—),男,山东济南人,硕士,山东职业学院体育教学部讲师,主要从事体育课程实施与管理、教育学研究;刘足娣(1969—),女,山东济南人,本科,山东职业学院体育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课程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3-0077-04 [收稿日期] 2021-07-14

学分制虽然能够促进职业院校的发展,但是当前的学分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并未发挥最大的作用,基于此,职业院校为充分体现学分制的价值,应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高能力的优质职业人才。

一、职业院校实施学分制改革的意义

通常所说的学分制模式是指完全学分制模式。完全学分制是将弹性学制作为前提条件,并以完善和优化学分互认制、主辅修制、学分绩点制、学分计量制、选课制等为基础,将到毕业之前应该修的学分作为毕业的标准进行管理的教学制度。完全学分制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专业、特长、爱好及个性的机会,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从而帮助学生尽快树立职业发展目标,指明职业发展方向,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完全学分制的实施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选课制中增设竞争机制,教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讲课效率,以便吸引更多的学生选课,从而提升教师所授课程的选课率。从客观角度进行分析,完全学分制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学实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教师和学校都实现了良性发展。

职业院校在实施完全学分制期间,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学生自主性差、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学制短等。但是,从教育属性和培养目标来看,职业院校在培养和供应社会人才时,既应满足社会对多样化、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又应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职业院校管理制度体系柔性化的需求。国家在推出“1+X证书制度”(“X”是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之后,为了满足X证书制度的需求,需要学生通过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方式选择合适的课程以获取更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因此,职业院校必须结合自身学校的发展特点,创新学分制改革,重构课程体系,建立符合职业院校需求的管理运行机制。

二、学分制模式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需要遵从的原则

(一)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基本原则

在学分制背景下,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将人才培养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了成熟、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各职业院校都应该对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维护好当前大众化教育与精英式教育之间建立的内在联系,明确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并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例如,某职业学院提出“懂技术、会生活、有品位”的培养目标。

(二)优化课程体系,重视制度化结构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在学分制背景下,要按照优化课程体系,重视制度化结构的原则开展课程改革。相较于本科教育,职业教育在课程专业性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应重点关注整个课程体系重构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在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需要对学时和专业比例进行划分,并加强对专业课程类型及基础课程内容方面的更新,充分彰显学科发展的前瞻性。

(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

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技能学习,而职业技能知识和能力的提升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社会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方便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尽快熟悉岗位环境,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缩短实习培训的时间。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关键内容,要求职业院校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仅重视理论教学,而且要加强实习和生产实践教学,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并进一步丰富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模式。

(四)遵从因材施教的原则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且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发展潜力。在学分制背景下,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加强学生的学习实践,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拓展专业口径,缩小课程学时,扩大课程的选择范围,并对选修课程进行系统化的设置。

(五)增强职业院校的办学成本意识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院校不断增多,专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各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在重新调整优化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案时,不仅要全面考虑各专业存在的特殊性和各自的優势,还要充分考虑各专业之间存在的相同性[2]。在各项条件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实现对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通过对各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教育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进而从整体上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效益。

(六)以高素质、宽口径通识人才培养模式为原则进行课程改革

职业院校设置各专业课程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在实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以高素质、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原则进行改革,并根据职业教育的大类专业进行划分,真正将职业院校的学生打造成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超强的实用型人才,以满足新时代多样性、复杂性的社会发展需求。

三、学分制背景下职业院校实施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在学分制模式下,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具有适应性差、专业面窄、学科性强、灵活性差等缺陷,使学生无法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更加合适的课程。在职业院校全面实施学分制的背景下,如果还不能进行有效的课程改革,而仅仅将学生的毕业考核转化为学分制,且没有合适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更没有高质量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则学分制的优势无法全面发挥出来,学分制的价值也得不到体现,这样的学分制也就不能被称之为学分制。因此,只有实施课程改革,重构课程体系,才能体现学分制的真正意义和价值。重构课程体系是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优化和创新,为此,职业院校首先要对自身的专业结构进行调整,拓宽专业口径,并按照专业类别制定教学计划,同时要对专业方向进行科学调整。除此之外,还要以培养目标和人才质量规格为准则,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并在有效调整课程的基础上,增加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从而形成满足学分制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

四、基于学分制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

(一)不断改革与更新课程设置

在学分制背景下,实施课程改革对于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课程改革也是对原有课程框架的完善和优化,加深了对各专业课程的深层次整合,有助于全新课程模块的构建。与此同时,拓宽选修课程的选择范围也进一步提升了各专业课程的有效性,对职业教育课程重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迎合社会對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强化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置,提升两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在巩固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二)适当增设人文教育课程,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高校与职业院校都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为此,在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时,应适当地增设一些人文教育课程,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维相一致。无论是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看,还是从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来看,增加相应的人文教育课程,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显著作用[3]。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在必修课中适当增加“军事教育”“就业指导”“职业发展”等相关课程,并对选修课的课时进行适当调整,与此同时,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相应地增加“语言艺术”“思想道德教育”等课程,使学生在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提升人文素养,以此促进职业院校的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学分绩点考核方法

在学分制模式下,学分成为评定学生是否毕业的重要标准。由于学分是按照课程学时制定的,因此,通过学分可以看出学生所学课程的数量,进而为学分互认在后期各院校推行奠定基础。一般情况下,各院校都可以根据各专业自身的实际需求设定学生毕业时应该获取的相应总学分,而总学分的最低限度一般设定在140~160学分之间,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函授,抑或是自考教育模式,都可以将考核方式按学分制进行计算。以某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为例,在2018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本专业的总课程为43门,总学分为160学分,其中专业理论教学课时为18课时获取1学分,选修课程的学分和技能训练的学分总共不能低于12学分,实践教学部分一周获取1学分。此方案还规定:“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占4个学分。由此可见,该课程的学分相对于课程平均学分来说较高,为此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学分制背景下进行改革,可以使专科与本科在对接过程中实现相同学分课程的互认,也就是说在专科阶段已经修完且获取了相应学分的课程,在本科阶段可以免修。例如,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将“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设置为5学分,此职业院校在对接本科时,仅将相差1学分的课程内容进行补修,就可以满足本科院校对本课程的要求。学分绩点其实是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及课程所修的学分进行计算得出的,现阶段,各学校对于考试成绩及课程绩点的折算方法如表1所示。

各专业课程的学分绩点计算公式为:各课程的学分绩点=各课程的绩点×各课程的学分数;各专业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公式为:平均学分绩点=所学各门课程学分绩点之和÷所学各门课程学分之和。通过计算计算机专业各课程的学分绩点,就能对课程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量化分析,看出每个学生在各专业课程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进行分类教学,同时,也可以通过考评结果对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了解和分析。

(四)加强对选修课程的开发

对于学分制来说,选课制是其基础组成部分,也是学分制得以推行的前提条件,且选课制实施的核心就是让学生能够实现自主选课。因此,职业教育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相对的自由,让学生可以自由选课。以学分制为前提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包括:(1)要对各专业所涉及的课程进行整体的优化和完善,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2)在课程内容方面,要更加完善、丰富、综合化;(3)在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方面,要更加模块化;(4)要构建更加多样性、趣味性的课程形式;(5)要实现现代化的课程教学。职业院校为了满足社会多样化和复杂化特点的需求,以及学生不同潜力的发展需求,除了设置必修课程之外,还应增加相应的选修课程。学生在选课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等进行自由选课。对于选修课来说,一般分为限选课及任选课两种,其中限选课是指本专业的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方向、专业要求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任选课的设置是为了学生能够进行全面发展,拓宽知识面,满足学生专业课之外的需求,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更多的知识,帮助学生适应就业需求,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职业院校采用学分制教学模式是实现教育改革的关键路径,也只有实行学分制,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而在实施学分制的背景下,职业院校需要加强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和研究,制定符合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操作细节和改革方案,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戴浩,伍杰明,林广国,等.高职院校特色学分制改革设计与课程体系重构[J].中国职业技術教育,2020(2):50-54.

[2]段俊毅.高等职业教育中“学分制”改革路径探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3):89-91.

[3]冷士良,张书,侯亚合,等.基于学分制的专业实验实训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2):87-90.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redit System

WANG Shuai, LIU Zu-d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 Jinan, Shandong 250104, China)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edit system ca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meet students’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need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rain more skille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Therefo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redit system,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system more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ing the credit system refor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principles that the credit system model should follow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redit system, and discusses the path of curriculum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credit system.

Key words: credit system;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猜你喜欢

学分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