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学专业“科技论文写作”的教学改革探索

2022-03-30赵帅詹洁吴神怡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赵帅 詹洁 吴神怡

[摘 要] 科技论文写作是科技研究人才的必备技能。目前国家鼓励从0到1原始创新,课程教学与思政结合的新背景和新形势对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针对生物学专业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与建议,包括开展专家和优秀学生发表论文经验分享会、加强师生互动与合作、“庖丁解牛”式剖析论文结构,以及课程教学与思政无缝结合等,从而有效提高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

[关键词] 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改革;课程思政;生物学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生物类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广西大学为例”(JGY2020012);2021年度广西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研究生课程《科技论文写作》”(2021KCSZ130);2019年度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2020年度广西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暨联合培养基地示范建设项目“生物与医药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暨联合培养基地”

[作者简介] 赵 帅(1983—),男,河北深州人,博士,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质微生物资源及其利用研究;詹 洁(1981—),女,江苏兴化人,博士,广西大学农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抗逆机理研究;吴神怡(1980—),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研究生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3-0009-04[收稿日期] 2021-06-07

引言

科技论文是科技研究人员了解科技领域最新前沿动态、交流科研成果和心得体会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无论科学实验数据有多么完美,只有将其整理成科技论文且正式发表后,才算圆满结束。因此,科技论文写作是科研人员必备的综合业务能力之一。硕士研究生是国家科研力量的后备军和未来的急先锋。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逻辑思维,以及科研设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其开阔专业知识视野、培养科研探索精神、撰写硕士毕业论文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的奠基石。国家鼓励和倡导科技人员从0到1进行原始创新、百花齐放、相互交融。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是目前最迅速、最活跃的基础科学之一。生物学是通过大量的科研实验,认知、总结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实践学科。生物科研工作是一个集合体和循环体,包括科研假设、实验实施和验证,以及科研总结和修订,再假设、验证、总结和修订,过程反反复复。生物学“科技论文写作”就是将生物科研成果有条理、逻辑清晰地进行总结和归纳,是生物学一级学科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前,高等院校正在进行教育改革,如争创“双一流”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入课堂等。在新政策、新形势下,如何通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使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及提高写作总结能力,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大部分高等院校开展了“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本论文结合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学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上课情况,以及近百份问卷调查,综合剖析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建议。本课程所涉及的科技论文主要指以标准的科技论文格式在科技期刊上正式发表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一、生物学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学生主观能动性差、课堂参与度低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学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安排在研究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在此阶段,学生刚刚开始研究生生涯,刚刚接触自己所选导师及将来要做的课题方向,没有任何实验数据,无法进行科技论文写作,导致大家认为真正的写作还是很遥远的事情。另外,学生已习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自己在下面被动消化吸收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不了解和不适应研究生阶段的讨论式、师生合作式教学,课堂上很少主动发言或提出自己的见解,课堂参与度低。

(二)论文总体框架认识不足、規范意识淡薄

学生虽然在本科阶段经过了毕业论文写作的训练,但是由于时间短、要求低等各种原因,很少甚至没有接触正规发表的生物学专业高水平科技论文,如顶级中文核心论文和国际SCI收录论文,甚至少数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在线查询和下载相关科技论文,对科技论文写作格式、规范要求及写作思路等认识不足,达不到独立写作的要求。另外,学生往往认为科技论文写作与一般的文章写作没有区别,可以自由发挥,选择自己认可的、流行的体裁,尽情抒情等。

(三)缺乏合作和团队精神

学生喜欢单打独斗,一般来说,将任务分配给单个学生,学生能态度端正,较好地完成任务。但是,如果把同一个任务同时分配给几个人,要求他们自己组成小团队,团队式协同完成此任务,结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大部分学生不负责任,具有“甩锅式”思想和“怕做多了吃亏”心理,形成了“名义上”的团队。另外,小团队不清楚如何进行分工,如何进行互补搭配及如何归纳总结。

(四)查询总结专业背景知识的能力有待加强

虽然目前生物学电子资源铺天盖地,但学生利用关键词搜索全面和最新的背景知识的能力十分欠缺。例如,同一个关键词,不同的学生总结归纳的最前沿进展各有不同,大多数停留在比较陈旧的知识层面,非常不利于将来的科研工作和科技论文写作。

(五)科研诚信意识淡薄、“求真”欲望不强

在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随意引用已发表的科研观点、数据和结论,包括正式期刊和非正式的期刊,奉行“拿来主义”,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同时,多数学生认为已发表论文中的内容都是对的,缺乏辩证唯物主义和批判性思维,“求真”欲望不强,且在处理科研数据过程中,主观心理较强,不清楚如何正确处理。

二、教学措施和建议

(一)开展专家和高年级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经验分享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研究生一年级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实验训练,且未获得充足的科研数据,直接切入科技论文写作,是最大的难点。因此,本课程的开头需要注重导入环节[4],使学生的思维平稳过渡,可以邀请生物学专家和高年级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展科技论文写作经验分享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和强大的自信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专家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及科研经验,与学生面对面交流,高年级学生可站在学生的角度,详细讲解如何快速上手科研工作,例如文献查阅、试验方案设计、结果整理与分析、论文写作等。

(二)“庖丁解牛”式剖析论文结构,突出重点和难点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进行科研交流,科技论文写作具有独特的写作格式。目前主要流行的论文主体部分是IMRAD结构,即前言、方法、结果和讨论,外加其他一些细节部分,如题目、作者及所属单位、摘要、关键词、致谢、参考文献、附件等。写作主要思路为:围绕一个科学问题或一个现象,讲述为什么研究该问题或现象,如何研究该问题或现象,研究有什么发现,研究发现的意义等[5]。由于研究生很少接触科技论文,“庖丁解牛”式剖析论文结构,可以不留死角,突出重点和难点,非常有必要[6]。

本课程理论部分主要分为:(1)科技论文的概述及职业道德;(2)科技论文的构思;(3)文献查阅和阅读;(4)投稿期刊的选择;(5)科技论文的标题;(6)作者姓名和所属单位;(7)摘要和关键词;(8)前言;(9)材料与方法;(10)结果;(11)讨论;(12)致谢;(13)参考文献和附件;(14)表格设计和图形制作;(15)常见语法问题;(16)综述写作概述;(17)投稿;(18)修改稿和校对稿;(19)实例分析[6]。其中,科技论文的构思、标题、摘要、结果与讨论、表格设计和图形制作,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例如,文章的构思是科技论文的“骨架”,要清晰、严谨和完整。标题是科技论文的“眼”,是连接读者和文献检索系统的桥梁,要准确、清晰、简短。摘要是科技论文的“内脏”,是吸引读者的“加速器”,要脉络清晰、突出创新。表格和图形是科技论文的“门面”,要达到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讨论是科技论文的“衡量尺”,要体现论文的价值所在。

(三)加强师生互动与合作,在讨论中学习

科技论文写作是“写出来”的,不是“听出来”的。因此,教师讲台上讲理论、学生讲台下听故事的填鸭式、灌输式模式肯定是不合适的,需要师生互动与合作,在讨论中学习。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分组合作(一般每组2~3人),组建团队,设立组长。每组成员分工合作,在课下搜集资料,通过PPT讲解的形式向大家陈述,并介绍团队分工明细,讲解期间学生自由提问,教师补充与点评。整个课程设置3个主题:(1)至少总结1篇生物学专业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思路和框架,训练学生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2)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期刊的《作者投稿须知》,培养学生的写作规范意识;(3)用自己本科阶段获得的科研成果数据,制作规范的、正确的图和表,进行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展示数据能力。

(四)充分利用线上资源

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丰富的电子生物学教学资源为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开阔了眼界。全面、系统地了解研究领域的世界前沿进展,对指导科研思路和方向及科技论文写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掌握文献和期刊的检索和管理,以及熟练使用制作图表的电子軟件等也是写好科技论文的前提。授课教师将介绍常用的在线网站和软件的基本操作,以及如何获得全面的世界最新研究进展的方法;学生在课下整理和练习,以视频或者操作流程图片等形式在课堂上进行经验交流与讨论。另外,借助网络软件如腾讯QQ、微信和邮件等进行实时交流、分享和讨论,可以将电子资源如期刊作者须知、网址、电子软件安装包等上传、共享至课程QQ群,以便学生有任何疑问和不解,能够随时和教师进行沟通[7]。

(五)教学与课程思政无缝结合

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课程为媒介,将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贯穿教学全过程,培养新时代“五有”领军型人才。通过深入挖掘“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现该课程本身就是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了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结合。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学术诚信教育。生物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是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去发现自然界中已存在的自然规律和现象,是发现的过程。实事求是是生物科研的真理和准则。科技论文写作是将自己原创的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发表,掺不得半点虚假。因此,在研究生刚刚踏入科研生涯时,学术诚信教育至关重要。本课程的第一部分内容是科技写作的概述和职业道德。在职业道德方面,主要从国家和学校颁布的各种学术规范指南和规章制度、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实际案例,以及引起的严重后果等方面进行阐述,让每位学生切实感受到“红线”不能碰,时刻不忘实事求是的初心,树立良好的学术习惯和正确的科技写作观。

2.学术创新教育。在国家提倡从0到1原始创新的新背景、新形势下,创新教育尤为突出。学术创新是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发动机。学术创新理念贯穿整个课程,重点集中在第二部分——科技论文的构思。通过介绍自己在科研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及如何发表文章的例子,继而引出科技论文的两种类型——结果导向型和问题导向型。告诉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秉承批判态度、大胆假设、遵循试错模式、客观求证。同时,告诫学生生物学创新不是无中生有、招摇撞骗。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让2~3名学生组成小团队,精读至少1篇英文SCI论文,总结该论文的组织结构,点出创新点,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谈谈未来3年的初步设想。

3.团队精神教育。在目前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合作是生存之道,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团结协作“1+1>2”的团队精神。团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可充分挖掘成员的潜力,优势互补、避免短处。要求每个成员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大局观、宽广的胸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科内外交叉是必然趋势。每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全部掌握所有学科知识,因此,互补协同合作是关键。然而现实情况是,每名学生都要加入自己导师的团队中,共同完成科研任务,所以,让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是每位科研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至关重要。近三分之一的课程是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包括授课教师列举实例及学生随机组队、分工合作和互相配合等。

4.知識产权教育。尊重人的智力成果,有助于激发全社会进行创新和技术革命的热情,推动社会的进步。增强研究生的知识产权意识,不仅是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是在保护其他人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如何制作有效的表格、图形和图片”部分。告诫学生不要实行“拿来主义”,不要在网上下载照片后,稍微加工就变成自己的成果,不要直接复制已发表论文中的图片,以及直接下载盗版软件等。同时,告诫学生在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科研成果。

5.榜样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研究生的人生方向、目标和动力。生物学科是实践学科,需要长时间付出,枯燥无味,因此,榜样力量的支持至关重要。榜样教育贯穿整个课程,包括开展生物学专家科技写作的经验分享会。

结语

本课程以写作经验分享会形式引入,“庖丁解牛”式剖析课题内容,注重师生互动与合作,结合五个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线下线上混合教学,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科技论文写作的独特魅力,锻炼了学生的科学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和诚信精神,为其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永岗,王来军,王连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2):9-11.

[2]刘然.试论科技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20(17):378-380.

[3]张杰,秦颖,张慧卿,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实践与探索[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88-91.

[4]马尚宇,王艳艳,黄正来,等.从实践应用视角探索农林类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20):280-282.

[5]GASTEL B, DAY R A. 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M]. 8th ed.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Greenwood, 2016:8-12.

[6]赵帅,詹洁,冯家勋.生物学研究生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课程教改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2):247-249.

[7]师沛琼,郭良珍,徐进.多轨式教学模式在农科专业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25):301-302.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Scientific Writing Course for Biology Majors

ZHAO Shuaia, ZHAN Jieb, WU Shen-yia

(a.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 College of Agronomy,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4, China)

Abstract: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is an essential skill for each researcher. At present, China encourages the original innovation, and the new background of the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teaching of Scientif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view of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teaching of Scientific Writing course for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biolog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reform measures including holding meetings to for biological experts and outstanding students to share experience of how to publish papers, strengthening the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dissecting the paper structure in a detailed way, and seamlessly combining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Key words: Scientific Writing; teaching reform;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iology

猜你喜欢

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