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大学生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影响
2022-03-30戴逸群杨伊哲
戴逸群 杨伊哲
中图分类号:G80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2-174-03
摘 要 目的:观察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大学生踝关节不稳的影响,预期结果为踝关节功能不稳的康复训练和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杭州师范大学踝关节不稳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功能性力量训练组(n=10)和传统康复组(n=10),训练3个月后,进行星状伸展平衡测试。结果:(1)与传统康复组相比,前方向在训练后显著增加(p<0.05);与自身对照,功能性力量训练后前方向显著增加(p<0.05)。(2)与传统康复组相比,外前方向在训练后显著增加(p<0.05);与自身对照,功能性力量训练后外前方向显著增加(p<0.05)。(3)与传统康复组相比,外方向在训练后显著增加(p<0.05);与自身对照,功能性力量训练后外方向显著增加(p<0.05)。(4)与传统康复组相比,外后方向在训练后显著增加(p<0.05);与自身对照,功能性力量训练后外后方向显著增加(p<0.05)。(5)与传统康复组相比,后方向在训练后显著增加(p<0.05);与自身对照,功能性力量训练后前方向显著增加(p<0.05)。(6)与传统康复组相比,后内方向在训练后有显著增加;与自身对照,功能性力量训练后后内方向有增加。(7)与传统康复组相比,内方向在训练后显著增加(p<0.05);与自身对照,功能性力量训练后内方向显著增加(p<0.05)。(8)与传统康复组相比,内前方向在训练后显著增加(p<0.05);与自身对照,功能性力量训练后内前方向显著增加(p<0.05)。结论:3个月的功能性力量训练明显改善大学生的踝关节不稳。
关键词 踝关节不稳 功能性力量训练 影响
一、前言
踝关节,也称“距小腿关节”,由胫骨腓骨下端与距骨滑车组成,其关节囊两侧伴随韧带附于各关节面的周围。研究显示,人体负重量最大的屈戌关节是踝关节。在解剖学上踝关节不仅处于人体低位,且面积较膝关节和髋关节也偏小,故其承受身体重量的压力远大于膝关节和髋关节,站立时全身重量均落在踝关节上并且行走时的负荷值大约为身体重量的5倍[1]并且作用于它的压力由于距离支撑面短而无法得到有效缓冲。踝关节在日常生活和体育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踝关节扭伤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外伤,占所有运动损伤的8%~21%,在运动体操类、球类等项目中多发,其损伤部位大部分为外侧副韧带,以距腓前韧带损伤更为多见[2]。大多数大学生都有过踝关节扭伤的经历,严重者会出现一系列踝关节病理改变最后形成慢性踝关节不稳。目前已有多种训练方式用于针对踝关节不稳的康复训练,希望通过实验研究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大学生踝关节功能不稳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星状伸展平衡测试对分别进行两种不同训练方式的两组患者进行测试,对比训练前后测试数据指标判断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踝关节不稳的影响,为后续研究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康复训练和防治提供良好的科学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得筛选与分组
研究对象为杭州师范大学慢性踝关节不稳本科生患者20名,随机分为功能性力量训练组(n=10)和传统康复组(n=10)。慢性踝关节不稳病情主要判定指标表现:主观感觉患足裸关节无力、反复轻微肿胀、疼痛,反复扭伤或不稳;客观体征未发现踝关节松弛。
其中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的判断依据Kaminski等[3]所述,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1)过去1年内,单侧踝关节至少有一次明显的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导致患侧足无法承重,或需要使用拐杖;(2)下肢无重大伤害且踝关节无骨折发生;(3)患侧足至少一次重复性扭伤,或曾经有踝关节不稳感或无力感;(4)受伤侧足踝部接受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康复治疗。
(二)训练方案
功能性力量训练[4]组学生的训练内容:(1)单腿闭眼站立每条腿30s为一组,练习两组;(2)单腿蹲起每条腿10次为一组,练习两组;(3)单腿平衡球蹲起每条腿10次为一组,练习两组;(4)单腿平衡球站立抛接实心球每条腿10次为一组,练习两组;(5)单腿平衡球克复外力每条腿30s为一组,练习两组。训练过程中最大心率不超过170-年龄/分钟,每周训练三次,每次训练30分钟,共训练3个月。
传统康复训练组[4]学生的训练内容:(1)负重15~30kg提踵20个为一组,练习2组;(2)跳绳150次为一组,练习两组;(3)双脚连续收腹跳每条腿20次为一组,练习两组;(4)单脚收腹跳每条腿20次为一组,练习两组;(5)单脚跳楼梯每条腿20次为一组,练习两组。最大心率不超过170-年龄/分钟,每周训练三次,每次训练30分钟,共训练3个月。
(三)星状伸展平衡测试[5]
具体形态如图1。
具体程序如下。
1.受试前8个方位练习3次,休息5~10min,然后开始正式的测试。
2.正式测试时,受试者两手叉腰,单腿站立于“米”字形中央。测试时,支撑腿弯曲,用非支撑腿向“米”字形各个方向尽可能延伸。这8个方向是:前、外前、外、外后、后、内后、内、内前。
3.受试者以顺时针方向完成测试。每个方向伸展后恢复双脚站立并休息3秒。
4.记录受试者延伸的最远的刻度并重复测试3组,计算出均值。
(四)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用(false±s)表示,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三、结果
(1)与传统康复组相比,前方向在训练后显著增加(p<0.05);与自身对照,功能性力量训练后前方向显著增加(p<0.05);(2)与传统康复组相比,外前方向在训练后显著增加(p<0.05);与自身对照,功能性力量训练后外前方向显著增加(p<0.05);(3)与传统康复组相比,外方向在训练后显著增加(p<0.05);与自身对照,功能性力量训练后外方向显著增加(p<0.05);(4)与传统康复组相比,外后方向在训练后显著增加(p<0.05);与自身对照,功能性力量训练后外后方向显著增加(p<0.05);(5)与传统康复组相比,后方向在训练后显著增加(p<0.05);与自身对照,功能性力量训练后前方向显著增加(p<0.05);(6)与传统康复组相比,后内方向在训练后有显著增加;与自身对照,功能性力量训练后后内方向有增加;(7)与传统康复组相比,内方向在训练后显著增加(p<0.05);与自身对照,功能性力量训练后内方向显著增加(p<0.05);(8)与传统康复组相比,内前方向在训练后显著增加(p<0.05);与自身对照,功能性力量訓练后内前方向显著增加(p<0.05)。
四、結论
实验组为功能性力量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手段。对比两个组之间的比较发现,干预结束时,实验组八个方向总平均值增长了4.7250cm,其中前方向增长了6.10cm,外前方向增长了5.40cm,外方向增长了8.20cm,外后方向增长了4.40cm,后方向增长了5.90cm,后内方向增长了5.30cm,内方向增长了4.50cm,内前方向增长了5.60cm。且干预前两组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且实验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前后测差值也显著,说明实验组干预后增加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如此进一步说明干预效果明显。
通过本体感受器的感觉信息传入控制关节运动稳定性,来形成产生肢体动作与协调肌肉的收缩,以此来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关节的稳定性除了依赖本身的关节构造及韧带等被动结构外,还与神经及肌肉的主动控制息息相关。踝关节不稳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肌无力感,踝关节运动的随意控制失常反复扭伤损伤,但活动度尚且在正常范围。踝关节的反复损伤不仅仅会对韧带造成伤害,甚至对周围肌肉及韧带本体感受器产生影响,更有甚者会引起慢性踝关节不稳、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等问题,此类运动损伤目前越来越被临床工作者关注和重视[6、7]。由于踝关节运动的复杂性,因此除了对踝关节不稳患者平衡能力测试评估之外,还应结合他们的灵敏性、力量等运动功能的客观衡量指标进行考量。星状伸展平衡测试(SEBT)不仅可以评价肢体平衡及动态神经肌肉控制,同时也可以对肢体的耐力、柔韧性及本体感觉进行评价。在国外,星状伸展平衡测试多用于评价诊断大学生或20—25岁年轻运动员的慢性踝关节不稳以及下肢损伤。通过对侧腿最大程度地远伸动作使踝、膝、髋部进行较大范围的活动,这种动态平衡测试优于静态平衡测试[8-12]。实验组在8个方向上的测试结果提高的总体趋势为LAT(Lateral)外>AMED(Anteromedial)内前>ALAT(Anterolateral)外前>PLAT(Posterolateral)外后>MED(Medial)内>ANT(Anterior)前>POST(Posterior)后>PMED(Posteromedial)后内;而对照组在训练后较训练前仅显示轻微提高。因此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踝关节不稳起改善作用。
结论:3个月功能性力量训练显著增加踝关节功能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闫亚新,杨建全.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大学生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康复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02):245-247.
[2]骆丽,孙武东,赵祥虎,等.强化髋周肌群力量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10):1195-1199.
[3]Kaminski T, Perrin D. Eversion Strength Analysis of Uninjured and Functionally Unstable Ankles.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1999,34(03):239.
[4]杨金玉.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康复治疗效果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9,28(21):45-46.
[5]尹彦.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动态姿势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
[6]Cloak R,Nevill A,Day S,et al. Six -week combined vibration and wobble board training on balance and stability in footballers with functionalankle instability. Clin J Sport Med,2013,23(05):384-391.
[7]Myer GD,Ford KR,McLean SG,et al. The effects of plyometric versus dynamic stabilization and balance training on lower extremity biomechanics. Am J Sports Med,2006,34(03):445-455.
[8]O’Driscoll J,Kerin F,Delahunt E. Effect of a 6 -week dynamic neuromuscular training programme on ankle joint function: A Case report. J Sports Med Arthrosc Rehabil Ther Technol 2011,3(13):1-7.
[9]Myer GD,Ford KR,McLean SG,et al. The effects of plyometric versus dynamic stabilization and balance training on lower extremity biomechanics. Am J Sports Med,2006,34(03):445-455.
[10]李淑媛,朱磊,张亚楠,等. 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定评定问卷的汉化与信度、效度分析.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9(30):814-819.
[11]Gray GW.Lower Extremity Functional Profile.Adrian,MI: Wynn Marketing,Inc,1995.
[12]Hale SA,Hertel J,Olmsted-Kramer LC. The effect of a 4- week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program on postural control and lower extremity function in individuals with 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2007,37(06):30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