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朱乃正油画的意境美

2022-03-30贺伟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意境美油画

摘 要:朱乃正是中国第三代油画家的典型代表,他在大学期间深受王式廓先生的影响,油画造型功底扎实,而且在实际创作中,能够灵活运用美学理论“造境”,因此他的油画作品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融合,呈现一种朴素、自然且与生活相贴近的审美风格。朱乃正的油画在具象与抽象之间,还有一种韵味天成感,很多油画作品成为国家级艺术珍藏品,基于此,探讨朱乃正油画的意境美。

关键词:朱乃正;油画;意境美

在中国艺术界,朱乃正以才气著称,他在20世纪90年代于日本办画展时,曾被誉为“中国的鬼才”,由此可以看出朱乃正扎实的绘画功底。在西学东渐的思潮中,朱乃正既能够精准把握油画绘画语言,又能将西方油画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充分结合,创作出具有中国元素和美学内涵的意象油画,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国家级艺术珍藏品,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影响较大。

一、朱乃正油画作品的意境表现

(一)虚实结合

中国画讲究虚实结合,使作品呈现出虚实相生的画面形式,简单来说,留白为虚,墨色为实[1]。在朱乃正的油画作品中,不仅具有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虚实相生的意境,而且具有与传统绘画不同的画面感。因此,朱乃正的油画作品常常借助形展现神,形神兼备且气韵生动。

在作品《雪原情》中,观者可以看到朱乃正大面积地运用了黑色,用浓墨表现画面主体,借助光线表现人物剪影,以此凸显主体,并极其细腻地刻画了人物形象。从这幅作品中,观者能看到朱乃正快速记忆场景,并将这些场景整理成不同的画面,在大脑中进行完美加工,然后对画面进行意象化处理,因此,画作不仅具有虚实结合的特点,而且独具丰富意蕴与主观审美情感。从整个画作的构成上看,天色昏黄、白雪皑皑,众多西北元素展现在观者眼前,如代表时代能动性的人与低头向前疾驰的马,生命在这样的背景中跳跃出灵动的色彩,展现了一片祥和美好的场景。朱乃正在描绘地平线与山脉时,线条较低,让人感觉雪原非常开阔,一望无际。而且,他在对画面中的人和马进行刻画时,运用了背光,虽然刻画得不是很细致,但人物的服饰极具地方特色,西北女子的勤劳朴实、藏族少年的洒脱真诚等人物的内在美被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人物的动作中可以看到,少年对姑娘深情回望,虽然背景为冬日的冰天雪地,但两位青年的内心却燃烧着熊熊烈火,青葱岁月的美好及对生命的热爱溢满画面。朱乃正在描摹人物时,常常运用冷暖色彩对比的表现方式凸显主旨,将人物形象进行意象化处理,以形传神,意境深远。从朱乃正的画作中,观者能深切感受到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与创作者对青海这片土地的热爱,作品流露出朱乃正独特的艺术家性情。

(二)注重细节

形式与细节都是画作中的重点。朱乃正是一个合格的艺术家,他在创作中非常注重以形写神,通过自己的笔触,将画面的意境美有效地传达出来。具体而言,任何一个艺术家,都需要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充分刻画细节。朱乃正在写生中非常注重对实际生活的观察,他能够通过细致的勾勒,将青藏高原的雄伟巍峨与当地人民的形象表现出来。

比如,他的作品《金色的细节》就描绘了两位妇女进行劳作的场景。在这幅画作中,人物形象的地域特色非常鲜明,地平线也被处理得极低,由此可以看出,朱乃正运用了仰视视角,人物显得更加高大伟岸。朱乃正用大块颜色对人物的衣着装饰进行描绘,画中有非常明显的明暗对比,集中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特征。在作品画面中,两位女子的长发在风中飞扬,她们的肤色黝黑健康,身上戴着非常独特的饰品,可见创作者由上到下地对她们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全方位描绘。两位女子中,其中一位是侧面形象,另一位是正面劳动的形象,都非常朴实,且充满了内在意蕴美。创作者在描绘时,就连画面中的细节,也都丝毫不松懈地描绘了出来,观者可以看到远处的车与忙碌的人。在观看整个画作的时候,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劳动丰收带来的充实感与喜悦,感受到劳动人民心中抑制不住的兴奋与满足,氛围感非常浓厚。在昏黄的天空背景下,两位女性的衣服呈现出暖色调,与丰收时节的整体颜色巧妙呼应,辽远宽阔的天就在眼前,藏族女性在辛勤劳作,她们高大的身影如同雕塑,矗立于這片广袤的天地,人物形象显得庄重饱满。朱乃正在青海时有很多写生,集中体现了他对画作意境的不断探索,他既追求绘画中的形,也讲究创作中的神,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展现画作的意蕴美与形式美。

二、朱乃正油画作品的形式语言

(一)独具韵味的色彩美

在绘画中,色彩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能充分诠释表现力与感情。具体来说,西方油画作品往往偏好运用固有色,因此作品千篇一律地呈现出灰色调,这种现象直到印象派之后才逐渐有所改观,油画作品的色彩更加丰富,呈现出非常微妙的色彩变化。中国画讲究朦胧写意之美,喜欢用一种墨色表现不同颜色[2]。朱乃正勤奋好学,在创作油画时,非常注重色彩的运用,他灵活地糅合了中国传统墨色与西方现代油画色彩,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黑白灰式的中国东方韵味色彩。

朱乃正在进行油画创作时注重意境表现,他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绘画语言与油画技法相结合,以此营造出非常幽深的意境美。他的很多作品都借鉴了水墨画的黑白表现方法,既有气韵生动之美,又有水墨意趣。比如,作品《长河》与《大漠》就为我们呈现了非常宏大的山水境界,完全突破了以往的学院程式,将东方审美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在不断的创作进程中,朱乃正还将中国传统水墨画融合在油画中,完全运用黑白灰进行创作,虽然整个画面看起来比较单一,但却为我们传达出以往创作方法不能比拟的艺术效果。他将色彩完美地归纳为不同的色块,画面色彩也因为这些大色块而变得更加亮丽且富有层次感,远近空间在黑白色块下更显宽阔、广大、深远。在《雪色》中,朱乃正非常娴熟地运用了黑色。经过仔细观赏,可以看出前景的树与后景的黑色浓淡相宜,形成了传统中国画达不到的水墨意蕴。他在中西绘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黑白灰色调描绘事物,这幅作品还结合了西方绘画造型、冷暖色彩描摹光色,在诠释空间深远的同时,用主观化的手法描绘景物,糅合了水墨画的形式与技法,用水墨画的形式创作油画。在作品《听雨》中,朱乃正同样运用了水墨写意法,同样运用了黑白灰色调,为了充分表现出雨水湿润的感觉,他还运用了湿画法的形式,雨中的荷花在他的细腻描绘下更显生动,近处重墨,远处淡墨,空间感更加明显,意境更加深远。

(二)形式多变的线性美

在艺术表现形式中,线条最能体现创作者的个人特征与表现力,是最重要的语言因素之一。创作者在创作时,需要用线条表现形体并展现主题,在朱乃正油画作品中,他对线条的运用出神入化。在很多作品中,他描绘的线条都显得丰富多样,每一根线条都包含了不同的感情与独特的理解。在描绘宽广辽远的西北高原时,朱乃正只用一根线就将天地两部分分开,降低了线条的视点,为观者展现了天地的无边无际。如果细细观察他的很多油画作品,会发现他在运用线条时非常巧妙灵活,既没有一成不变,又展示了个人的精神品质,在线条的曲直变化中,情感意蕴尽显,长短各异的线条赋予了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

在朱乃正的笔下,直线脱离了传统意义,灵动流畅的长线条展现了强大悠长的气势,短线条充满力量,充分地表现了事物的特点。在作品《柳淡如烟》中,朱乃正在描绘树干时,分别运用了不同的粗细线条,为了凸显柳条飘逸优美的姿态,他运用了长短不一、形态万千的线条,这些线条横竖有致、断续有态,或疏影横斜,或若隐若现,或错落有趣,或一气呵成,或繁密丰富,或清晰疏朗,但都多而不乱、少而有韵。人们可以从连绵起伏的线条中,品味上下贯通的独特气韵,其创作用意让人深有感触。同时,朱乃正在运用曲线时也颇为得心应手,方形的画面在弯曲波澜的线条中显得趣味无穷、生动灵活,既展现了事物的具体特征,又为画面平添了丰富的形式感。与直线相比,这些曲线极富律动美,既让人感到舒服,又让人感觉有趣。在作品《冬至,春远乎?》中,朱乃正还运用了线描形式。整幅作品的画面被繁密的线条充斥,在风的力量下,线条缥缈流畅,犹如春蚕吐丝。他不仅灵活运用了直曲线和短长线,还用错落有致的粗细线条展现出丰富的层次,同时,为了展现生命力的旺盛,他还运用了非常挺拔有力的线条。仔细看这幅作品,高原辽阔的天空被繁密的柳条交相掩映,一种朦胧美油然而生,他用点状的笔触描绘雪,通过不同的圆与线的表现形式讓人们感受到创作者的情感。此外,这幅画作还运用了勾、点等手法,整个画面因为多种表现手段而显得更加丰富,这种美如行云流水,自然婉转且恰到好处。

(三)意境悠远的空间表现

一幅成功的绘画作品,往往注重对空间感的表达。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所处的环境也有空间表达,即便感觉不到空间的存在,也要注重空间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空间既是绘画深入探究的对象,也是绘画的重要元素。西方油画主要在色彩关系、冷暖等方面表现空间感,中国传统绘画则喜欢借助黑白对比进行空间塑造。在油画作品中,疏密有致、布局合理的空间塑造,不仅能表达画作的主题与特征,还能使整个画面更加真实生动,赋予画作深远博大的境界。

空间感的产生与画面构图、冷暖关系、虚实对比等息息相关[3]。朱乃正对空间表现有自己的想法,他为了体现西北高原宽广辽阔的特点,就在画作中营造出极其深邃高远的观感。例如,朱乃正作品《秋云》中并没有出现非常丰富的事物,为了凸显空阔画面与深远境界,他只用简单的一条线进行诠释。作品《羊群远来》则使用了极简的描绘方法,山脉层峦叠嶂、绵延无垠,朱乃正采用由暗到亮再到暗的色彩细致勾勒,画面的亮部集中体现在主体物上,在近处又进行非常精细的描摹,起伏的山峦被远处迷蒙缭绕的雾气层层环绕,画面的空间被拉长,营造了虚实相生的画面。为了给观者带来视觉上的空间感,朱乃正还非常细致地刻画了近处的白色蒙古包,远处熙熙攘攘的羊群既有曲线又有直线,色块间线条连绵不断,远虚近实,观者的视线会伴随绵延的线条而逐渐消失在远方。而在作品《神秘的青海湖》中,他灵活运用仰视视角,将大部分画面留给天空,将极低的地平线呈现在观者面前,同时运用块状处理手法描绘云层,云似乎在辽阔的天空中缓缓飘动,而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与天空融为一体,空气带来的清新味道似乎要溢出画幕。在描绘画面中的景物时,朱乃正采用由近及远、由深入浅的画法,冷暖对比、明暗对比极其强烈,为观者带来视线的延续,让观者体会到极强的空间纵深感,让人深刻感受到咫尺千里的视觉空间感。在作品《西风雪野》中,为了表达孤独的意境,也为了展示苍茫寂寥的天地,朱乃正在画作中点缀出极小的马,画幅虽然小,但依然展现出极深的空间深度,让观者感受到不同的空旷美。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朱乃正对空间表现方面有独到领悟,他之所以能够在画作中呈现出层次丰富的空间美感,源于他在西北生活的丰富经历,他将人生阅历与个人体悟融入绘画,将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淋漓尽致地描绘下来。这种描绘手法,既恰到好处地拓展了空间的深度,又充分展现了画面的悠远意境。

三、朱乃正油画作品的艺术启示

在实际创作中,朱乃正不仅积极探索西方美术的绘画特征,还巧妙融合了中国文化韵味,虽然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独特的美术理念,但在画坛上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朱乃正认为,中国油画创作要集中展现出传统美学内涵,要敢于创新、深入探究,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并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本土油画创作吸收更多精髓。

在中国油画领域,朱乃正的影响不容忽视,他的作品《春华秋实》与《国魂·屈原颂》分别在第五届与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中崭露锋芒,他的创作理念影响了很多油画创作者。从朱乃正的绘画经历及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他在油画创作中不断革新创作理念,不断在本土化创作中深耕探索,将一生的心血贡献给伟大的油画事业。在实际创作中,朱乃正深入思考社会、生活、艺术之间的关系,将大时代环境作为创作背景,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既讲究写生,又讲究写实,在他的作品中,人们能欣赏到不同时期的美。同时,朱乃正还灵活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与表达方式,使得作品呈现出非常深远辽阔的境界,让人回味悠长。

朱乃正在油画创作中,将中国文化精神内涵与西方油画表达形式融为一体,人们不仅能感受到传统中国绘画的独特气韵,还能感受到非常独特的诗意表达。朱乃正在油画表现形式上融会贯通,将黑白灰运用到极致,彻底打破了传统观念与单一的西方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可以说,朱乃正的油画作品,既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中国传统美学,又拓展了艺术形式语言,对后世油画创作的影响非常深远。

参考文献:

[1]佈和.试论创作取舍在风景油画当中的体现及意义[J].大众文艺,2014(20):121.

[2]王军.油画民族化进程中的文化自觉与自信研究[J].美与时代(下),2016(10):40-43.

[3]张秋实.论当代具象写实油画人物边缘线的处理[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贺伟,硕士,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

猜你喜欢

意境美油画
万类霜天(油画)
秋落柿子红(油画)
油画去哪了
珠宝设计中意境美的表现技巧探索
美术教学中“古诗配画”教学探微
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浅谈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意境美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受伤的风景(布上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