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 筝上青云
2022-03-30叶彬松
叶彬松
风筝,杭州人称“鸢儿”,为中国传统民间游戏,大多于春风和煦的二三月间放飞。南宋时,杭州风筝工艺就相当发达,放风筝成为老杭州盛行一时的娱乐形式。历代赞咏风筝诗句颇多,北宋寇准写下“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郑板桥曾作诗“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句句诗言将风筝放飞蓝天、寄托理想情怀的美好情感展露无遗。
风筝技艺全在做工,从扎细竹骨架,到糊以纸绢,从涂以彩绘,到调准提线,各道工序十分讲究,故风筝制作技艺也成为我国民间一项经典传统的手工技艺。
程迪申,1945年生,杭州市民间工艺大师,风筝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小时候曾住在杭州吴山脚下清波门蔡官巷,热衷于“城隍山上放鸢儿”,从小就自己扎起了风筝。1958年,初中毕业的他作为知青被分配到杭城北郊的大观山种猪试验场。当时的农场年轻人多,业余时间也喜欢组织风筝比赛,这时的程迪申显露出了扎風筝的手艺,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制作出的一只老鹰风筝,一举夺得了冠军。这份荣誉,促使他决定在传统风筝制作技艺上苦下功夫。
程迪申真正迷上传统风筝制作和实现技艺上的突破,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杭州市体委的穆家保教练是风筝界的权威,在他的细心指导和传授下,程迪申的风筝制作技艺突飞猛进。1987年,程迪申第一次到山东潍坊参加全国风筝比赛,他那只35米长的“双龙戏珠”风筝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
传统中国风筝制作讲究“四艺”——扎、糊、绘、放,不仅包含了工艺美术的技巧,更需要利用材料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如今已是77岁的程迪申说:“高标准的风筝,2级微风要能放,6级大风要能抗。”40多年中,经他手完成的大小风筝达五千多只,有常见的沙燕、蝙蝠、中华虎,而所有的风筝形态里,程迪申最喜欢制作的是龙,他说龙风筝气势最大,放起来最为壮观。从单龙到双龙,从小到3米的微型龙到近百米的超大龙,玲珑精致,惟妙惟肖。他的龙题材风筝也不断地在全国获奖:1994年参加第四届全国风筝赛,获龙类超大型第一名;1995年参加杭州市第二届西湖水上国际风筝节,获硬翅超型类特等奖;2001年参加第十一届全国风筝比赛,获龙类表演第一名;2003年参加广东阳江“全球通杯”全国风筝锦标赛,获龙型类大型风筝第一名……
2003年10月,首届杭州市十大民间工艺大师评选揭晓,程迪申榜上有名。一时间,南方风筝大师程迪申的大名接连出现在省市的各大媒体上,西湖明珠电视台还专程报道了这位“江南风筝王”。
为参加2015年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程迪申花费两个月时间,精心制作出了一条长达80米的中华巨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与中国传统工艺风筝结合,翱翔在碧空如洗的杭城蓝天。彩绘巨龙一改往日人们对风筝精巧秀气的印象,气势威武地托起了一个个风筝爱好者的飞翔梦,托起了传统风筝技艺匠心的放飞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