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2-03-30王建贞
王建贞
在新课改的推进下,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中地理教师需要以思维导图的内涵为出发点,在研究应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意义后,制定对应的应用策略,以此发散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眼界,提升教学成效。高中地理是一门有着极强综合性、较大信息量和比较复杂的知识结构的学科,此门学科强调的是对学生的知识梳理能力、知识整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其本身就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在强调基本分类概念后,依据教学目标实现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延伸拓展。在此当中,教师要明确思维导图的作用,在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课后复习等教学环节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展现全面的知识框架,满足地理学科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发展的学习需求。
一、课前:运用思维导图预习,探究问题
高中阶段的学科知识信息量通常比较大,比起高中阶段的知识也更加抽象复杂。如果学生不在学习之前进行知识预习,在教学课堂上很难真正地理解学科知识。为此,高中地理学科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以教材内容为依据,设置对应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预习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应用思维图形工具,也就是思维导图进行高效预习。学生以教师所设置的预习问题为中心目标,以自身对地理知识的第一印象为依据,利用思维导图补充问题的中心概念、符号或图片等,然后以地理教材内容为基础,分析和解答地理问题,并绘制思维导图的相应分支,整理和凝练关键词,在中心目标的空白区域绘制分支,从而做到对地理知识从整体到局部的思考,可以在个性化的思考中,初步地了解课堂内容。
比如,教师在讲解“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防治”一课时,要对课前任务进行明确,并在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所想到的知识内容,选出小组代表后,在黑板上对自己小组所合力形成的思维导图进行绘制。如以“防治西北荒漠化”为关键词连接的“世界”导图,其中会连接起“印度”“智利”“墨西哥”“非洲中部”和“沙特阿拉伯”等分支。如果连接的是“农业”,就要在分支上写上用光照强和降水少的优势,要分出种植棉花、甜菜和水果等枝干。连接的若是“经济”,就要通过思维导图明白该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如东部沿海地带,地广人稀,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等等。同时,学生需要在此过程中,通过应用思维导图,对我国西北荒漠化现状和防治荒漠化的措施等地理知识信息进行梳理。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回忆复习之前所学的区域地理环境、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补充问题,在本课重难点内容的突破中初步地形成知识框架体系。在教学《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价值,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受西南地区诸多山脉的阻挡,造成了印度洋暖流无法释放,还由于受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造成了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那么对哪些措施进行有效治理?在西北荒漠化地区农业应如何发展?大家能否有效应用思维导图,将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联系起来?有了这些问题后,学生就可以在预习过程中,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现状、荒漠化防治措施”等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目标,探究地理问题,并以地理课本中的知识内容为依据,补充拓展思维导图的枝干,而后再联系起新旧知识,补充部分空白分支,探究因此生出的新问题。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以全面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可以在思维的发散中、问题的探究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锻炼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课中: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整合知识框架
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若想让高中阶段的学生学好地理知识,教师需开阔学生的地理学习视野,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图像分析及识别能力,确保小学生可以从多元化角度认知地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综合素养。课堂的主体永远是学生和教师,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在当前,高中地理作为考察课,属于科目二的教学类型,与升学没有必然联系,从而使个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认真备课,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热情,在地理学习中困难越积越多,甚至失去了地理学习的信心。同时,由于高中地理课的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地理知识学习起来不能像语数英等学科一样具有吸引力,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體创设思维导图,对学生开展教学引导,这会使学生从形象化的层面提高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地貌、地形的形成过程以动、静态画面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理解地理知识学习内容,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环节通过多媒体自主搜索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地理图片,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对所需的地理知识有初步认知,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框架后,融入进本节课的关键词,可以在延伸分支时,添加学生的疑问,并标注学生的疑问。教师还需要通过对良好教学时机的把握,恰当地解答学生的疑问,延伸课程。在授课时,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补充进思维导图的知识框架,清晰地展现出整节课程的知识脉络,这样可以在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检验时,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从而使学生全面地整理和理解地理课堂知识。
例如,教师在进行“城市与城市化”的单元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的梳理和整合。首先,教师需要绘制思维导图,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在分出导图枝干后,明确枝干内容,如组成城市的内部结构、城市的服务职能分布情况、优化城市化的措施等,然后根据枝干内容填充对应的细节知识。其次,教师可通过利用思维导图讲解知识,对地理课程知识的细节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并利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着重介绍课程的重难点,条理化教学过程,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最后,教师还可以在知识讲解中,以“城市与区位”为关键词,分出“交通”的枝干,此时学生就会通过思维导图分支的制作,了解到我国的水运条件对部分城市发展的作用,如长江对我国重庆和武汉两大城市的发展作用。而除了水运,还有铁路对实现城市繁荣发展的价值,如广州、株洲、焦作等。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绘制导图分支时连接“历史”,通过对历史的了解,明白不少都城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正是因为这些文化底蕴,才高效地发展了城市,才在人文气息十分浓厚的背景下,丰富化了旅游资源,如西安、南京等。
三、课后:运用思维导图复习巩固和强化记忆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环节,就是知识讲解之后的巩固训练。早有学者专家表明,在学生学习知识时,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好好听讲,还需要在课前认真预习,更要在课后细心复习。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讲解课程后,应该开展复习课。在此课程上,教师需要在结合宏观和微观后,整体性地把握某一区域知识,要用关键词串联起各版块的知识,如此方能促进学生网络化知识系统的建立。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整体复习亚洲区域的知识时,就可以以亚洲为思维导图的探究中心,让学生在构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主要分支后,再分出更多的小枝干,在这些小枝干上写上宗教、文化、政治、矿产、交通、市场、气候和地形地貌等。具体来说就是,学生要以“亚洲”为中心词,以自然环境角度,对东亚、西亚和东南亚的气候差异进行分析,此种分析主要集中在气温、降水和气候带等方面。也可以从地形上,对亚洲的平原、高原和丘陵等进行分析,在了解了西亚干燥的温带大陆气候和印度尼西亚的热带气候区后,思考荒漠多种的地形地貌,了解不同气候带下植被的生长情况和差异。其次,学生同样可以以“亚洲”為中心词,以人文环境角度,分析城市的宗教和文化政治,了解到受宗教影响的城市,如拉萨和伊斯坦布尔等;认识具有秀美自然景色的城市,如泰国和马尔代夫;了解受石油资源影响的城市,如阿联酋、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等;认识港口良好、航运发达的城市,如中国烟台、韩国釜山、日本东京和阿联酋迪拜等。最后,教师还要让学生以人口角度分析人口大国,如中国和印度,并明白这些国家成为人口大国的原因,如受自然气候因素数量影响,亚洲东部人口多于亚洲西部等。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的绘制下,实现对递进式和发散性知识网络的构建;可以在和教师、同学的互动交流中,全面、系统地了解到思维导图中呈现的知识。可以在构建知识体系时,达到知识量的增加和思维视野的拓宽。
四、生活中:组织思维导图下的实际活动
众所周知,生活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来源,也是学习知识后应用知识的回归之所。在生活中,有不少可供学生学习的资源,在社会的发展中,这些生活资源也在不断丰富,获取生活资源的途径也在适当拓宽。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需要指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还需要在生活中组织学生应用思维导图开展实际活动。譬如,教师在教学完“水污染及其成因”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河水、井水和自来水,通过观察,了解为何河水会比自来水要浑浊的多。以“水”为思维导图的中心,制作“河水”“井水”“自来水”等分支,在分支下继续分出枝干,在其中写上不同水的不同颜色和污浊程度,在下一级写上水的污染原因,让学生以此思维导图为指导,在观察不同的水后,思考是否能够将河水净化成干净的水?能否阻止水污染?要如何才能防治水资源?要其在思维导图上,记录下自己的设想过程和实施过程,表述出自己防治水资源的想法意见。这样可以在启迪学生思维时,让学生了解到水资源被污染的严峻性,从而树立学生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知识点的过程中,为提高学生对本内容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前环节利用多媒体查找地球运动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图像内容,这会让学生从形象化的角度理解地球的运动变化过程,相比单纯地阅读文字,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高中地理虽然抽象,但高中地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关联。思维导图是一种辅助型的思维工具,如若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在学科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上全面系统地展现知识,就可以在对学生的多元发散思维进行锻炼下,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