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促进法” 提升家庭教育核心力

2022-03-30韦宁

家长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子民主家庭

韦宁

备受社会关注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已经在我国正式施行。我们欣喜地看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在研讨如何在社会、学校和家庭各层面学习和落实“促进法”。我作为一位父亲及义务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科普、推广的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子经验,在此与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学习“促进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共同参与是原则  父母协同好教子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17条指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合理运用“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等科学的教子方法。

无论什么样的家庭,只有父母之间互相配合,才能进一步做好家庭教育。只有家长的意见协调一致,才能够共同担当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如今,人际交往中的弊病之一是缺少团结合作的意识。对所有人来说,一定能够且应该做到的是:在家庭里与配偶一起,精诚合作,勠力同心,携手教育好你们共同的孩子。家长在教子成才的问题上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现象,但家庭成员之间一定要相互理解,沟通协商。因为,面对家长的不同要求,缺乏判断能力的孩子可能无所适从,严重的甚至会影响身心健康。

父母教育孩子要与时俱进。随着孩子从幼儿到儿童再到青年,孩子的知识领域逐步扩大,生活视野日益开阔,观察辨别能力不断提高。父母不再是他们崇拜的偶像,其形象在他们心目中也不再那么高大。这对父母自身素质、修养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家长要与时俱进,提升自己教育孩子的真本领和核心育儿能力。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我们每个家庭都毫无选择地要面对教育子女这个课题,这是困难而艰辛的,但也富有乐趣和慰藉。

潜移默化细无声 言传身教不可分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和谐美满、民主上进的家庭氛围中幸福健康地成长。

家庭是孩子接触最早、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因为从出生到升入大学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构成了他交往的主要对象,孩子年龄越小,家庭对他的影响就越大。在家庭生活中,如果孩子情感上受到冷遇,不但会导致行为发展欠佳,智力活动表现迟缓,而且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畏惧和焦虑等情绪。反之,在慈爱温馨的父母关心下生活和成长的儿童,他们的身心都能够健康发展。

家长要善于培育优良淳朴的家风。家风是家庭中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以及生活、学习等作风的综合表现。“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良好家风表现为:家庭气氛和睦融洽、成员生活有安全感、尊老爱幼、互相关心、民主地处理家庭事务。如果夫妻之间经常吵架,家庭动荡不安,孩子不仅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在心理上更容易受到伤害。在这种家庭生活的孩子,大多数都会对成年后的人生产生负面的影响,不少人要用一生的精力去弥补幼年时家庭对其造成的伤害。

家长要做到率先垂范。经常有人问我:“韦老师,您是如何将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品学兼优的学霸,成为名校的博士和学者,其秘诀是什么?”我坦率地告诉各位家长,我主要遵循的家庭教育方法是:“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一定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事情,我一定是首先不做。作为教师,我一直信奉的教育理念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我们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它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家长其身正,孩子不令而行;家长其身不正,孩子有令不从。因为家长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

此外,家长要端正人才观念,明确培养方向。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每个家庭都关心的问题。现实中,大多数家长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有的家长恨不能让孩子即刻变成“超常儿童”,出人头地;有的过早“定向培养”,不惜工本,强制孩子学这学那,根本不尊重孩子的兴趣,使不少孩子害怕学习、厌学逃学,这是当前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存在的误区。

平等交流效果好  尊重理解和鼓励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家长制作风。我们不能随便对孩子进行打骂或强迫命令,而应提倡民主开放的家庭氛围,着力建设民主和谐的学习型家庭。父母与孩子应该实现平等互动的交流模式。家长平日里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对孩子的善举和进步,多鼓励少批评。

我在孩子小的时候,经常进行的一个教育程序就是定期召开家庭会议,让孩子充分行使对父母的监督权、建议权。如果你以为孩子一定会借此机会无理取闹,那就是还不够了解和信任孩子。我日常接待来访的家长和孩子,给他们主持“家庭会议”的时候,在家长和孩子互提意见阶段,家长总是重点关注孩子的缺点、忽视孩子的优点。然而孩子呢,即便他们非常愤怒,可给父母的评价往往仍是肯定居多。这从侧面说明,在民主的环境下,孩子是足够理性且可以沟通的。

而出现了教育危机的家庭,大多数是一言堂的家庭教育模式。 这些家长常挂嘴边的话是:“我是对的,你必须听我的,否则看我怎么收拾你!”这就是家长们的惯性思维使然。从根本上说,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礼教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的沿袭,它是束缚民主建设的羁绊。新时代家庭的民主无疑要靠每位家长自己来建设。如今的孩子再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是人格独立、思想开放的新生代。家长可以让孩子给你提意见,如果孩子说得对,就要真心去改正,那么反过来,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和建议,孩子也一定会接受。

家庭教育的民主还应体现在家长的开明大度上。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因为孩子都是在试错的道路上一步步曲折前行的。这正是我们常说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吃一堑,长一智。试想,世上哪有从不犯错误的人,我们不也是在错误中成人成才的吗?有了这个意识,家长对待孩子的错误也许就能宽容多了。再者,孩子犯的错误多种多样,比如,看到桌子上的饭碗没收起来,他去拿,不小心将碗打破,这是好心办坏事,家长只要告诉他做事的方法就行了。对于屡教不改的小错误,家长不妨换换教育方式,跟孩子协议犯错误的惩罚措施,这更有助于孩子改正。

(宋行军)

猜你喜欢

教子民主家庭
铁匠教子
中国式民主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家庭“煮”夫
尼日利亚 民主日
恋练有词
孟母教子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教子/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