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和家长的边界
2022-03-30宋鸿沄
宋鸿沄
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法”,意义非凡。以法律的形式把家庭教育的诸多问题讲清楚,明确各方责任,尤其是家长对于子女教育该干什么、怎么干,进而客观上厘清了家长和教师的社会教育分工。
有法可依看边界
“边界”一词不难理解,一般指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界线。《尔雅》说,“边,垂也。”《广雅》说,“边,方也,盖四维之边缘”,连同“界,田盼也”,是为二者之分水,本该泾渭分明,互不染指。话到此处,将“边界”一词引入教育领域,其意义在于明确教师(学校)和家长(家庭)对于子女教育的清晰法定义务。换言之,学校及教师该干什么,家长乃至家庭又该干什么,多方当事人的“责、权、利”应该有明确的法律来界定和规范。相互推诿、扯皮、指责,从法律上来讲就是权责不清必然带来的问题。
基于此,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正当其时。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法”,意义非凡。以法律的形式把家庭教育的诸多问题讲清楚,明确各方责任,尤其是家长对于子女教育该干什么、怎么干,进而客观上厘清了家长和教师的社会教育分工。该法明晰了在教育过程中“责、权、利”的利害关系,这就为各方施教提供了清楚的定位和法律保障,家庭教育也要有法可依,事关国家民族发展大计。
家长的边界
从微观个体来看,教育无小事。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社会,都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寄予厚望。也因为寄予厚望,就容易产生“僭越”的想法和行为,或越俎代庖,或推诿扯皮,这都是没有厘清“家庭教育”基本概念和内涵的表现。根据《促进法》总则第二条,“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这一定义,全面具体,涵盖面极广。对家长有重要启发的该是“养教结合”,这是家庭教育的初心和重点,更是家长应有的边界。
“有养无教”的跨界要不得。夫妻育有子嗣,则自然成为其监护人,看似天经地义,其实不然,这里有个“养”和“教”的问题。当下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家长们都会在孩子身体、生理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比如,孩子出生时要找条件更好的医院,出生后营养要更丰富些,服装鞋帽要更体面些,各种出游玩耍要更高端些。总之,家长们关注的重点首先是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本无可厚非,更是家长应尽职责。但这期间,如果家长把握不好物质施与和行为准则的“度”,就极可能形成对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溺爱。于是,孩子在家长的各种“关爱”下逐渐长歪了,反倒成了“歪瓜裂枣”,与家长的初心大相径庭。“养”得很好,但是“教”得不好,这无疑是家长养育子女的重大误区,有失偏颇了。
“养教结合”“有养有教”的边界必须有。《促进法》对“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深刻阐述了家长应该在哪些方面起到家庭教育的引领作用,换言之,家长的边界在哪里。除去物质滋养外,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同样重要,这也是边界里家长该干的事。父母对七岁前未成年人的影响和教育是无可替代的,是决定性的,影响孩子终生。从孩子成长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塑造、品德的树立、价值观的形成、文化气质的熏染都起到了基础性作用,是奠基石。父母的人格、品格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日后的行为模式。这不是学校或教师可以施教的。比如,近年来各科研机构和团体对部分问题少年进行的跟踪调研,诸多结论都发现所谓问题少年往往都存在某种个性缺陷。而这些个性缺陷往往形成于七岁上学之前的家庭氛围当中。换言之,家长自身的行为、教育的态度直接影响了这些问题少年个性的形成,并造成了极其显见的负面迁移效果,问题就出在这些少年背后的问题家庭。一个人优良的个性品质乃是日后存于社会的立身之本,这方面出了问题,家长能把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吗?显然不能。以此观之,“养教结合”是每个家长首先要“学习”并“考试”合格的人生必修课,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一言以蔽之,家长们守好了自己“养教结合”的初心,就等同于守住了家庭教育的边界。
教师的边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教师的边界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总则第三条对教师概念的界定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既是教师自身应有的“道”,也是应该在其工作岗位上传习的“大道”。“教书”便是实现这一大道的过程,也是“授业解惑”的具体工作体现。但当代教师的边界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育人”。与家长“养育”不同的是,教师的“育人”更在于把一群群天地游荡的“神兽”塑造成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中报父母的栋梁之才,这是教师该干的事。“育人”当有“名师”“严师”相通相济的教法。此所谓:“教不严,师之惰。”这个“严”字,内涵丰富:菩萨心肠,雷霆手段,学而为高,教之以勤。为师不严,何以出高徒,何以谈育人,何以自处?
话到此处,也该反对以“圣人”的标准来看待甚至苛责教师。全社会不妨从职业定位的角度来考虑教师的工作及其作用。教师这一职位有其特殊性,关乎国家、民族、家庭的兴旺发展,呼声期望甚高。但我们也应理性看待教师职业,厘清其职业功能的边界。不能神化其功能定位,不断扩大教师的“职责边界”,成为“无限责任公司”,最终把教师变成孩子们的“无限责任监护人”,教师成为了“保姆”,孩子们的一切问题都是教师的问题,这显然不符合客观规律,也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好处,更会对长远的家庭教育伦理产生不利的影响。
各安其责,各守边界
《促进法》可以使施教各方的边界清晰。家长和教师的角色乃至作用相互不可替代,不能错位,但可以配合互补。家长和教师本该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为了共同的使命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最终打赢教育孩子的攻坚战。家长和教师不应该成为利益纠葛冲突的博弈者,而是应该成为“人生教育公司”的共同合伙人、缔造者。各守边界的好处就是,自己首先干好自己份内的事,不要推诿给别人。父母上好孩子的第一堂课,教师讲好孩子的第二堂课,然后父母和教师共同助力让孩子走好社会人生的第三堂课。这不是该有的样子吗?陶行知先生在言及教育时曾说,每一个教育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一根草去”。试问,家长和教师哪一个不是怀揣着这样的初心?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