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水彩画特色研究

2022-03-30张紫微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赵云水彩水彩画

张紫微

摘 要:随着水彩画在中国的不断发展,黑龙江水彩画已成为中国水彩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黑龙江水彩艺术立足于黑龙江地域文化,在题材、地方民俗、表现形式等方面探索出了自己的特色,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风格形成了一定的创作思想与模式,将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绘画方式相互渗透融合,渐渐成为中国水彩画民族化和地域性的代表,充分体现了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水彩特色。基于此,分析黑龙江水彩画发展的历史背景,从黑龙江地域文化的角度阐述黑龙江水彩画的特色。探讨黑龙江地域文化对艺术家创作表现题材、地方民俗、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影响,推动黑龙江水彩画创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彩画;地域文化;艺术特色

一、黑龙江水彩画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

1912年以来,我国深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以教育为起点,新建了多所学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设美术专业,为美术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1913—1937年,上海的洋画运动对民族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黑龙江的绘画也深受这一运动的影响。1914年,俄罗斯画家开设了专业艺术学校,各国交往频繁。黑龙江与俄罗斯相连,黑龙江水彩画的艺术风格受到俄罗斯水彩画的影响,从而在黑龙江土地上种下了水彩画的种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的生活焕发出新的光芒,同时激发了黑龙江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此时,黑龙江的水彩画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画作的题材多为歌颂祖国,表达了老一辈革命艺术工作者的爱国情怀。陈忠创作的《松花江畔》在全国美展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将黑龙江水彩画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20世纪30年代初,水彩画被定位为美术教学课堂的基础教学内容,为水彩画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和人才基础。例如,肖红、胡梅生都属于黑龙江水彩画的先驱,为水彩画普及作出了巨大贡献。

1911—1949年是中国水彩画发展的时期。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水彩画进入繁荣时期。全国美展四次设立单独的水彩展区,举办了八届全国水彩、粉画展。艺术家的水彩画作品与国家同步发展,与时俱进,充分展现了我国水彩画创作的特色和艺术风格。同时,水彩画展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市联合举办,为水彩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阵地。水彩画在黑龙江省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许多艺术家开始撰写水彩画相关文章并发表在各大报刊上,不断壮大黑龙江水彩艺术的创作队伍。

二、黑龙江水彩画的特色

(一)黑龙江水彩画表现题材的特点

黑龙江水彩画题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说到黑龙江的自然环境,人们可能会想到“五山一水一草三田”。赵云龙、孟宪德、赵龙、张玉新等黑龙江本土水彩画家,一直将自然风光作为创作研究的对象。他们通过对黑龙江本土土地特征的分析,创作了一些优秀作品。从艺术家的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受到黑土地的浩瀚,也可以清晰地体会到艺术家通过绘画的艺术语言所表达的内心情感。

黑龙江风景画作品在国内有着较为突出的成绩,如赵云龙《消逝的风景6》表现了茫茫黑土的孤独,声音、时间、事物等都在慢慢流逝。孟宪德的作品大多取材于我国黑龙江的自然风光,充分表现了他对家乡的主观描绘,例如作品《苍宇万象·落雪》突出了黑龙江“白山黑水”的特点,展现了黑龙江某地在寒冷的冬天落雪的场景,也表现了艺术家对家乡无尽的思念。赵龙的《哈尔滨,您早》《晚安哈尔滨》等作品表达了都市化的城市景观。绘画题材主要来源于作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长期工作和生活,通过空间关系表现城市发展的记忆,隐喻社会空间的变化和人们个人心态的变化。张玉新的作品《初春》中大量使用绿色,表现出冰雪消融后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色。

(二)黑龙江水彩画乡土民俗的特点

随着历史的发展,黑龙江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不断丰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俗意趣。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是长期的,黑龙江水彩画的发展也是长期的。黑龙江水彩画的创作题材大多源于乡村民俗风情,如乡村小院、农民辛勤的身影、冬日的院子里的阳光等。这些乡村民俗都是黑龙江水彩画的重要创作题材。

与山水画相比,乡村民俗题材的水彩画更具有“親和力”,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因为它们可以细腻地表现生活中的场景。作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发现生活中平凡事物的亮点,以水彩画的艺术语言为载体,将其展现给大众。选择当地民俗作为绘画题材,有力地展示了黑龙江地域文化的魅力和水彩画家对家乡的理解和热爱。加上水彩画家对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当地民俗的了解,将它们与水彩语言相融合,形成了黑龙江水彩画的特性。

黑龙江水彩画家赵云龙的早期作品大多以黑龙江当地民俗为题材,如《初春的阳光》《秋韵》《暮归时斜阳正浓》等。这些优秀的水彩作品在黑龙江全境乃至整个中国水彩画界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98年,赵云龙凭借作品《初春的阳光》第一次获得全国美展特等奖,奠定了他在中国水彩界的地位。1999 年,他创作的《暮归时斜阳正浓》对绘画技法的运用更为娴熟,作品延续了写实主义手法,仍然以黑龙江农村景象为题材,画面的视角从对局部的描绘转变为对场景的描绘。

(三)黑龙江水彩表现形式的特点

黑龙江的地域文化具有相互渗透和包容的特点,艺术家在水彩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也是相互渗透和包容的。水彩画作为独立的画种,是一种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完成的绘画作品,它通常表现出独特的效果,如透明、轻盈和潮湿。黑龙江的水彩画家不断尝试选择更适合东北的干湿画法来表现自己的画面。艺术家们使用干湿画法进行创作,既保证了水彩画的透明和轻盈,又具有一种独特的厚重感,能够展现出黑龙江独特的地域文化。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的产生总是与其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艺术风格和地域性往往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写实表达是每个画家必须经历的过程,这也是一些艺术家经常使用的一种创作方法。

赵云龙的水彩画《初春的阳光》(图1)和《暮归时斜阳正浓》都采用了写实的表现手法,运用的是水彩创作技法中的干画法。他以极其细腻的手法将画面中的物象一一描绘出来。赵云龙1994年创作的作品《机声隆隆》,全图展示了工厂中不断运转的机器,工人们坚守岗位,厂房里不时冒出浓烟等,作者似乎是刻意营造了这种朦胧的氛围。后期赵云龙的作品发生变化,如《五月丁香》、《有花的静物》、《无风的夏日》(图2)等系列作品,展示了艺术家现阶段对水彩绘画语言的尝试和突破,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中西绘画的融合与碰撞。

赵龙的《夜摄》《机场高速》《师大夜色》等系列作品反映了画家日常所见的意象。例如:机场路两边的树木,拐角处的远山,游泳池边的躺椅,废弃的柴堆,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教学楼,昏暗的路灯下的树林等。这些意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虽不起眼,却在赵龙的水彩画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赵龙在表现这些画面时,很少运用绚丽的色彩,画面有一种沉淀灰色记忆的感觉,画面仿佛可以把人们带进记忆里。赵龙在2013年创作的水彩画《香煎秋刀》(图3)用厚重的写实笔触描绘了一个鱼头,他将鱼头放大了几十倍,表达了贪婪人的社会状态和愚蠢。该作品是赵龙在表现形式上的又一突破性创作,整个画面细腻到鱼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条神经,在题材上更加自由和扩展,隐喻了自身对当下社会状态的情感。这种写实手法增强了客观事物的再现性,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2015年之后,赵龙的作品依旧保持水彩媒介本质,如2015年之后创作的《傲骨》系列、2017年创作的《巡》系列、2020年创作的《涅槃》系列以及2021年创作的《陕北》系列中的《麻黄梁记忆-3》(图4)等。这些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反映了历史人文背景,是对美术作品创作背后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当然,水彩画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地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的影响。无论主题、表现形式和风格如何,都要注意唤起观者的民族情感。在黑龙江水彩画的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注重传承民族文化,要展现和传递艺术家想表达的信息,传达黑龙江水彩的人文主义情怀。

三、黑龙江水彩画的现状

纵观黑龙江水彩画的发展历史,从高昆、孙月池到赵云龙、孟宪德再到赵龙、方亮、韩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创作的作品,无论是风景还是人文,都会留下历史的痕迹,成为黑龙江水彩画发展变化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例如:赵云龙的代表作品《机声隆隆》,后期作品《五月丁香》《有花的静物》《无风的夏日》等系列作品;赵龙的《夜摄》《机场高速》《师大夜色》等系列作品反映了画家日常所见的意象,后期作品有《傲骨》《涅槃》《陕北》等系列作品。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想表达的意义也不相同,但都有着统一的主线,即关注地域风貌、关注历史人文。通过粗犷的笔触和浓烈的色彩来表达艺术家强烈的情感和个人对当代艺术的追求。

21世纪初,黑龙江水彩画进入新时期,这与黑龙江水彩画纳入高等教育和水彩画专业化息息相关。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水彩画教育在全国具有引领作用,促进了黑龙江水彩画的蓬勃发展。赵云龙作为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及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致力于促进水彩艺术在社会中的传播,创立了“赵云龙水彩艺术中心”,为传播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还发起组织了共九届“黑龙江省水彩画双年展”,培养了黑龙江水彩艺术创作队伍,推出多名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黑龙江水彩画家;成立“哈尔滨水彩写生画派”,使得黑龙江水彩具有“可识别”的特征;创立龙美美术馆,多次举办“赵云龙水彩画高研班”,学术影响覆盖全国,学员取得国内各级展览的金银铜奖,为黑龙江乃至全国水彩画创作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2019年,黑龙江水彩画作品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入围获奖22幅。立足于黑龙江地域文化,黑龙江艺术家们无论是在题材、寓意、形式、风格还是绘画技巧上都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使中国水彩画的民族化和地域性更加凸显。

赵龙现任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他主管学科学位和研究生工作,把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优秀美术人才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将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组织申报首个“研究生美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同时带领学生积极参与“香山革命纪念馆”“古田干部学院曙光堂”“延安陕北三战三捷纪念馆”等国家级大型革命题材主题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开展了专业培训、组织展览、文创产品开发等多项活动,积极推动黑龙江艺术品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赵龙培养的青年教师团队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出版、发表多篇专著、论文,多人的作品在国家级展览中奖获。

四、结语

通过对黑龙江水彩画特点各个方面的阐述,了解当下黑龙江水彩画的现状,体现出黑龙江水彩艺术发展迅猛。如果想要让黑龙江水彩获得进一步发展,就要培育更多的青年水彩画家,同时艺术家在创作时要突出黑龙江特色的水彩画体系与面貌,明晰社会主义美术的方位,使黑龙江水彩画能够以一个全新的面貌立足于中国甚至世界的艺术之林,使黑龙江水彩在新时代达到一个新的高峰。黑龙江水彩画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在加快民族化步伐的同时,突出自身的特色,将继承与创新相融合,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多种形式展现黑龙江水彩画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李冰雪,刘铁军.黑龙江水彩艺术的地域特色与传承发展[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學社会科学版),2017(10):19-21.

[2]孙海佳,孙碧蓉.黑龙江水彩画语言风格的地域性特征[J].美术文献,2020(4):13-14.

[3]姜卫春,孙海佳.黑龙江水彩画语言风格的地域性研究[J].艺术评鉴,2020(16):14-16.

[4]滕悦.地域文化对黑龙江水彩画的影响[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6):184-186,194.

[5]张莉莉.黑龙江水彩画艺术的发展及表现形式分析[J].美与时代(中),2020(1):52-53.

[6]赵云龙.传承与开拓: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水彩专业的教学和创作[J].艺术工作,2020(5):107-109.

[7]田野.黑龙江省水彩画当代艺术特征[J].戏剧之家,2020(8):114.

[8]孙海佳.当代黑龙江水彩画的现状与展望[J].美与时代(中),2020(2):27-28.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赵云水彩水彩画
标点符号的争吵
Jokes Today
薛景 赵云 华金涛
徐惠水彩作品九则
与水彩对话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水彩版超级英雄大PK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